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复习:现代中国的科技精品学案【考点清单】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重点知识是: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知识梳理】一中国现代科技成就(一)两弹一星1.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美苏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大意义。2.1966 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中国从此拥有导弹和原子弹“两弹”结合的战略导弹,进一步加强了国防力量。3.1970 年“东方红”1 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4.1975 年,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二)载人航天1.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2.2003 年 10 月, “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中国的航天技术步入发达国家行列。(三)杂交水稻 1973 年,袁隆平培育出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 ,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推广杂交水稻技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国际上把杂交水稻当作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东方魔稻” 。 【要点透析】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 (2)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保证。 (3)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中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 (4)20 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科技对经济的发展起了第一位的变革作用。现代科技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变革力量。 (2)科技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成为主要的推动力。二战后,科技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3)科技使管理日益现代化。科技在管理中广泛运用,使管理实现了科学化。科学与管理相结合,使生产力实现了大发展。总之,它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3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从经济常识看:(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2)财政的巨大作用。经济发展靠科学,科学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这些事业单位的发展必须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3) 当今国际经济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化是其中重要的表现。人类基因组草图从一开始就是个国际合作计划,由美国启动,英、日、法、德、中科学家先后加盟。从哲学常识看:(1)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取得,一方面是由于科学家尊重了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是他们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2)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应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如人类基因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必将促进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及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同时人们又面临着基因垄断、基因成果被过分用于追求商业利益等新问题。(3)认识深化发展的观点。人们应当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人类基因技术的研究过程和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情况等事实,都是认识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常识看:(1)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将决定本国在国际上的地位。(2 国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能。国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并运用到经济建设中去,促进经济的发展。4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类 别 时 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20 世纪 60 年代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 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 年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两弹“一星”1970 年 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 2003 年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技术 1973 年 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 2 号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 1983 年 “银河号”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生物技术 1965 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是中国首次合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名师心得】 一易错知识点1.我国导弹技术领先于原子能技术。掌握导弹技术的时间是 1964 年 6 月 29 日,而掌握原子能技术的时间是 1964 年 10 月 16 日。2.“两弹一星”的含义:“两弹一星”是对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的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统称,并没有明确具体指哪两颗弹和哪一颗星。1999 年,江泽民在表彰“两弹一星”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提到: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一九六七年六月十七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一九七年四月二十四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考点演练】一、选择题1(09 山东威海一中)2008 年 9 月 25 日,神州七号飞船搭载“长征火箭”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的梦想。下列有关我国火箭研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是新中国成立后科技发展的重点 B是国家 863 计划实施后取得的成就C是借助于苏联的援助研制成功的 D火箭发射成功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2.(09 江苏扬州市一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先后出现了下列科技词语,按时间顺序排列为电子计算机 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人造地球卫星 杂交水稻 高考资源网A. B. C. D.3(09 江苏兴化市一中)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能够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 A成功研制“两弹一星” B籼型杂交水稻广泛种植 C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 D火炬计划和 211 工程启动4(09 江苏启东中学)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梦想,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辉煌。下列成就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载人飞天成功5 (09 江苏南京市一中)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办公服务合同标准文本
- 2025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质量评估综合知识检测北师大版
- 2025-2030国有银行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国内婴儿辅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园林项目可行性研究咨询报告
- 2025-2030叉车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 2025-2030动物疫苗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2030功能陶瓷市场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制水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调研人教版
-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
- 2025-2030中国内联pH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荆州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静配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
- 《2B-3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设计》12000字
- 教学设计: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交通设计(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2024年毕节市金沙县全县考调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真题
-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题(附答案)
- 初级社工师《社会工作实务》考试(重点)题库300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