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地接欢迎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京,我是此次江南之行的地接导游。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小石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游览南京。我们的车厢虽然不大,但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从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上,用范伟的一句话:缘分呐。我作为大家的地接导游,主要负责大家的吃住行游购娱,解决大家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尽我最大的努力维护大家的利益。务求使大家在旅途中过的开心,玩的愉快。但同时呢,我也非常需要再做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包括咱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在很多方面都不可能像呆在家里那样舒服。例如团队餐啊,旅游行业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八菜一汤,米饭尽装,见菜不够,马上喝汤。所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在座的各位呢,有的是第一次来南京,有的不是啊。那南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小石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慢慢为大家道来。南京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很多称呼:金陵、秣陵、建业、健康、应天等等,是中国历史上用名最多的城市。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命范蠡在今天南京长干里筑越城,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是南京最早的建城史。自古以来就传说此地有王气的说法。战国时期,楚威王听信当时方士之言,在今天的狮子山北埋金棺以镇王气。金陵之名由此得来,金陵是南京第一个称谓。无独有偶,秦始皇东游会稽,南渡长江到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看到此地上空紫气盘旋,认为此地有王气,于是下令凿方山,破长垄,引淮水以破其气,也就是今天的秦淮河。南京虽然经历如此多的磨难,但此地王气并未消减。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四大古都。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公元 229 年夏,孙权在今天武昌称帝,当年九月迁都建业,建业取意建立伟大帝业之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建都。 (后主孙皓听信风水师胡话,迁都武昌,皇室挥霍之物都是由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运输供给,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联吴抗魏,也曾劝说孙权迁都南京,并上书说:中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东晋(王、谢大族拥护皇室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邺,改建邺为健康,建立东晋。同时超过百万北方人口迁往健康,使南京单纯的从一个南方城市变为一个融合南北方风格的大城市) ,南朝的宋齐梁陈,南朝时佛教极为兴盛,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验证当时佛寺之多,佛教之盛。南京有六朝金粉之说。加上以后的南唐(后主李煜文学造诣很高,后人评价为: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明朝初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还有十朝都会之称。现在南京打造两明文化、两民景点,这两明就是明朝、中华民国。1356 年朱元璋率红巾军功克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取意顺应天意之意。1367 年朱元璋定都应天,改国号为明,至此南京首次成为全国性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366 年听取皖南谋士朱升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开始长达 21 年之久的应天府城建设。1398 年,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朱允炆看到诸王势力日益强大,便着手削藩。1399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顺天府起兵南下,这就是“靖难之役” ,历时 4 年夺得帝位。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他仿两京制,将顺天府改为北京,应天府改为南京。南京作为留都,体制不改,府部犹在。1378 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在南京,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 53 年。 (明朝 276 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大量迁移富商充实京师,而将原住居民迁往云南等边远之地,这是南京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因此南京人有很强的包容性。南京现在常住人口约 800 万,可以说有 95%的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民国:1911 年 10 月 10 号,武昌新军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后,革命的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 年 1 月 1 号,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迎来了新纪元,1937 年 11 月 13 日,南京掀开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夜,南京大屠杀。1927-1949 年南京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具有很强历史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中国近代史是从南京开始,也是在南京结束的。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在南京静海寺草拟南京条约 ,1842 年 8.29日,在下关第四码头英舰“康华丽”号上,与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 年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南京,南京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南京市继北京,上海之后另一大科研教育城市,南京拥有各类高等院校八十多所。 。 。 。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京,我是此次江南之行的地接导游。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小石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游览南京。我们的车厢虽然不大,但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从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上,用范伟的一句话:缘分呐。我作为大家的地接导游,主要负责大家的吃住行游购娱,解决大家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尽我最大的努力维护大家的利益。务求使大家在旅途中过的开心,玩的愉快。但同时呢,我也非常需要再做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包括咱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在很多方面都不可能像呆在家里那样舒服。例如团队餐啊,旅游行业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八菜一汤,米饭尽装,见菜不够,马上喝汤。所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在座的各位呢,有的是第一次来南京,有的不是啊。那南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小石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慢慢为大家道来。南京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很多称呼:金陵、秣陵、建业、健康、应天等等,是中国历史上用名最多的城市。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命范蠡在今天南京长干里筑越城,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是南京最早的建城史。自古以来就传说此地有王气的说法。战国时期,楚威王听信当时方士之言,在今天的狮子山北埋金棺以镇王气。金陵之名由此得来,金陵是南京第一个称谓。无独有偶,秦始皇东游会稽,南渡长江到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看到此地上空紫气盘旋,认为此地有王气,于是下令凿方山,破长垄,引淮水以破其气,也就是今天的秦淮河。南京虽然经历如此多的磨难,但此地王气并未消减。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四大古都。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公元 229 年夏,孙权在今天武昌称帝,当年九月迁都建业,建业取意建立伟大帝业之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建都。 (后主孙皓听信风水师胡话,迁都武昌,皇室挥霍之物都是由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运输供给,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联吴抗魏,也曾劝说孙权迁都南京,并上书说:中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东晋(王、谢大族拥护皇室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邺,改建邺为健康,建立东晋。同时超过百万北方人口迁往健康,使南京单纯的从一个南方城市变为一个融合南北方风格的大城市) ,南朝的宋齐梁陈,南朝时佛教极为兴盛,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验证当时佛寺之多,佛教之盛。南京有六朝金粉之说。加上以后的南唐(后主李煜文学造诣很高,后人评价为: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明朝初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还有十朝都会之称。现在南京打造两明文化、两民景点,这两明就是明朝、中华民国。1356 年朱元璋率红巾军功克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取意顺应天意之意。1367 年朱元璋定都应天,改国号为明,至此南京首次成为全国性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366 年听取皖南谋士朱升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开始长达 21 年之久的应天府城建设。1398 年,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朱允炆看到诸王势力日益强大,便着手削藩。1399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顺天府起兵南下,这就是“靖难之役” ,历时 4 年夺得帝位。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他仿两京制,将顺天府改为北京,应天府改为南京。南京作为留都,体制不改,府部犹在。1378 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在南京,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 53 年。 (明朝 276 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大量迁移富商充实京师,而将原住居民迁往云南等边远之地,这是南京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因此南京人有很强的包容性。南京现在常住人口约 800 万,可以说有 95%的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民国:1911 年 10 月 10 号,武昌新军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后,革命的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 年 1 月 1 号,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迎来了新纪元,1937 年 11 月 13 日,南京掀开了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夜,南京大屠杀。1927-1949 年南京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具有很强历史沧桑感和历史厚重感,中国近代史是从南京开始,也是在南京结束的。1842 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侵略者在南京静海寺草拟南京条约 ,1842 年 8.29日,在下关第四码头英舰“康华丽”号上,与清政府签订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49 年4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过大江,解放南京,南京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南京市继北京,上海之后另一大科研教育城市,南京拥有各类高等院校八十多所。 。 。 。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南京,我是此次江南之行的地接导游。论语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小石很高兴能带领大家游览南京。我们的车厢虽然不大,但能容纳五湖四海,既然我们从960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相聚到这个小小的车厢上,用范伟的一句话:缘分呐。我作为大家的地接导游,主要负责大家的吃住行游购娱,解决大家旅途中遇到的问题,尽我最大的努力维护大家的利益。务求使大家在旅途中过的开心,玩的愉快。但同时呢,我也非常需要再做各位的支持与配合。出门在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包括咱们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俗话说的好: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在很多方面都不可能像呆在家里那样舒服。例如团队餐啊,旅游行业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八菜一汤,米饭尽装,见菜不够,马上喝汤。所以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在座的各位呢,有的是第一次来南京,有的不是啊。那南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城市呢?小石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慢慢为大家道来。南京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有很多称呼:金陵、秣陵、建业、健康、应天等等,是中国历史上用名最多的城市。公元前 472 年,越王勾践命范蠡在今天南京长干里筑越城, (李白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这是南京最早的建城史。自古以来就传说此地有王气的说法。战国时期,楚威王听信当时方士之言,在今天的狮子山北埋金棺以镇王气。金陵之名由此得来,金陵是南京第一个称谓。无独有偶,秦始皇东游会稽,南渡长江到秣陵,也就是今天的南京,看到此地上空紫气盘旋,认为此地有王气,于是下令凿方山,破长垄,引淮水以破其气,也就是今天的秦淮河。南京虽然经历如此多的磨难,但此地王气并未消减。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四大古都。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公元 229 年夏,孙权在今天武昌称帝,当年九月迁都建业,建业取意建立伟大帝业之意。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南京建都。 (后主孙皓听信风水师胡话,迁都武昌,皇室挥霍之物都是由长江下游逆流而上运输供给,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民谣: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 )三国时诸葛亮为了联吴抗魏,也曾劝说孙权迁都南京,并上书说:中山龙蟠,石城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东晋(王、谢大族拥护皇室琅琊王司马睿南渡建邺,改建邺为健康,建立东晋。同时超过百万北方人口迁往健康,使南京单纯的从一个南方城市变为一个融合南北方风格的大城市) ,南朝的宋齐梁陈,南朝时佛教极为兴盛,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以验证当时佛寺之多,佛教之盛。南京有六朝金粉之说。加上以后的南唐(后主李煜文学造诣很高,后人评价为: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明朝初期,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南京还有十朝都会之称。现在南京打造两明文化、两民景点,这两明就是明朝、中华民国。1356 年朱元璋率红巾军功克集庆路,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取意顺应天意之意。1367 年朱元璋定都应天,改国号为明,至此南京首次成为全国性统一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366 年听取皖南谋士朱升的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开始长达 21 年之久的应天府城建设。1398 年,朱元璋死后,其孙朱允炆继位,即建文帝。朱允炆看到诸王势力日益强大,便着手削藩。1399 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从顺天府起兵南下,这就是“靖难之役” ,历时 4 年夺得帝位。1421 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他仿两京制,将顺天府改为北京,应天府改为南京。南京作为留都,体制不改,府部犹在。1378 年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在南京,历经洪武、建文、永乐三帝,前后 53 年。 (明朝 276 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后,大量迁移富商充实京师,而将原住居民迁往云南等边远之地,这是南京历史上又一次大规模人口迁移,因此南京人有很强的包容性。南京现在常住人口约 800 万,可以说有 95%的人不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民国:1911 年 10 月 10 号,武昌新军发动起义取得胜利后,革命的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南方各省纷纷宣布独立。1912 年 1 月 1 号,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国迎来了新纪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下基础设施买卖合同内容
- 饭店海鲜池维修施工方案
- 2025至2031年中国四滚筒球磨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激励与赋能的技巧》课件
- 玻璃门保洁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粉芯糖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接黄44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柜式多能磨抛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金华双层沥青瓦施工方案
- 宁安铝单板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国装配式钢结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2024年第四季度 国家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
- 信访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化疗药物外渗预防及护理
- 年度得到 · 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4-2025)
- 【八年级下册地理中图北京版】期中真题必刷卷A-【期中真题必刷卷】(北京专用)(解析版)
- 2024版建筑资质借用服务与管理合同范本3篇
- 2024-2030年国家甲级资质:中国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融资商业计划书
- 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招聘笔试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专题研究
- 高中历史课件:中国古代儒学的新发展-宋明理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