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财政局工作总结20*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全区企业运行普遍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财政工作面临区域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从容应对,全区经济社会事业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全年财政预算圆满完成。一、20*年的主要工作1、在困难中抓机遇,于危机中求突破,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困难增多,财政减收效应日益显现,在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一次性税收因素较多、基数较大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们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总部经济,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实现。XX 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 652042 万元,比上年增收96919 万元,同口径增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32351 万元,比上年增收 41666 万元,同口径增长%。一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一方面,我们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动摇,继续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三调”方针,进一步降低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依赖度,提高全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总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继续支持总部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同时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确保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稳步回升,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加大扶持做优服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定期举办座谈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需求;深入调研,紧连实际,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与企业共渡难关;发挥政府联系面广、公信力强的优势,搭建企业与金融、法律、咨询、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交流互动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召开多场银企对接会,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灵活运用财政资金,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拉动有效投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对上市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通过上市抢占先机,拓展市场,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三个十”工程,目前我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 8 家,年纳税过亿元的企业有 7 家,辖区内上市公司已达到 8 家。2、千方百计保民生,想方设法促稳定,财政保障职能有效发挥。XX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区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加上市区财政体制、我区现有税源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增财力增长困难加大。我们面对困难和压力,积极应对,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越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越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越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越是要切实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共克时艰,体现基层政府执政为民、情系百姓的执政理念。一是城区面貌进一步改善。积极探索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投入 163 万元,全区 7 个街道 14 个老旧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工程” ,实现自管,并同步实施社区保安定点管理。投入 130 万元,完成仙霞路等 4 座公厕以及怡景花园垃圾中转站建设,为附近居民提供方便。政府累计补贴 133 万元,对一批老旧小区住宅开展旧钢窗节能改造。投入 900 万元完成全区 133 幢楼宇房屋整治、万平方米小区出新,完成厚载巷等危旧房改造拆迁万平方米。同步加强老旧小区的治安防范设施改造,对出新小区安装电控门及监控设备等。新增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屋顶绿化面积 1 万平方米,垂直绿化 5267 米。完成曾水源墓、金陵中学东侧等 6 块绿地建设。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8017 元,增长 1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全年共新增就业岗位 25000 个,实现再就业 11500 人次,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12300 人次,1950 名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 99%、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失业保险覆盖率达 9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均按时足额发放。低收入家庭“3 美元”生活保障计划扎实推进,继续对全区低保和低保边缘群体实施定期定额救助制度,累计为全区 60459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充救助金 524 万元,为 16055 人次低保边缘对象发放救助金 96 万元。全区惠民门诊共接诊低保、低保边缘户 27408 人次,减免费用 136 万元;累计为 704 人次大重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 140 万元。投入 420 万元,继续推行基本用药“零差率” ,降低全区居民医疗支出。对全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 5236 户次,累计 781 万元;对承租公房的低保户减免租金 889 户次,累计61 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已投入 2700万元申购 190 套经济适用房,尽可能满足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养老床位 370 张,免费服务老年人由 XX 人增加至 2510 人,为 321 户孤寡老人开设家庭病床服务。三是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投入区本级教育资金 45165 万元,增长%,为历年之最。平稳化解了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带来的巨大支出压力。基本建立了困难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的扶贫助学体系,全年共发放“助学券” 、 “助学金”累计 1737 人次,共计 114 万元。财政加大投入,推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共投入万元用于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投入 190 万元完成宁海路、虹桥、区疾控中心扩建、改造工程,推进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建设,建成区世代服务中心及 7 个街道 64 个社区世代服务室。投入万元用于甲流疫苗免费接种。继续实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免费对新婚人群及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筛查和尿碘检测,共筛查艾滋病2500 人次,尿碘检测指导 2165 人次,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由下降到。全区文体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高雅惠民文艺演出 8 场、城际文化交流演出(国家级论坛)3 场、社区文化活动演出 113 场。投入万元建成区图书馆“城市书房” ,并正式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达 6000 万元,力争明年年底基本竣工。全年投入 4000 万元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入350 万元用于七个街道社区建设,投入 168 万元提高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全区 100%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每百户 20 平方米,80%的社区办公用房达每百户 30 平方米。四是平安稳定工作成绩显著。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加大平安稳定工作保障力度,全区刑事发案总数同比下降%,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做到应援尽援。财政投入资金用于大接访和群众上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投入 800 余万元用于历史遗留“连家店”安置问题,妥善处理部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根本利益,努力维护全区和谐稳定局面。二、20*年工作安排20*年是全面实施“三个发展”战略计划的关键一年,要做好全年财政工作,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握好“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用好增量、统筹兼顾”的财政预算安排核心原则,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竭尽全力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财政答卷。1、围绕“三个发展” ,狠抓有效投入,推动产业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着力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要明确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好我区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建立起与鼓楼科技资源禀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着力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贡献率。要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发挥政府资金的“乘数效应” ,发展产业基金,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运用财政杠杆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产增效。推动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与盱眙共建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园,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中发展高端产业。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强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三是要着力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做好大项目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总部企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基金、投资性公司等企业,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南京金融投资中心。积极引进管理咨询、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国际专业商务服务机构,建立项目资源平台、资讯平台,发展产业招商、市场招商等新兴招商形式,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XX 年“三个十”工程要确保全面完成,建立全区“巨人企业”方阵,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充分把握“后危机时代”产业转移的机遇,推动鼓楼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2、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提供优质民生保障,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的普惠度。XX 年财政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国家刚性支出政策不断出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即将逐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也有许多新期待,因此,财政支出安排要坚持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努力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可用财力增长的同时,根据教育优先的原则,优先增加教育经费,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年区本级财政投入 52283 万元,增幅为%。预算增加 9000 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安排 1618 万元资金继续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课本费政策,保证生均公用经费达到 XX 市最高标准。继续安排100 万元用于民工子女、低保家庭学生补助,安排320 万元用于部分学校教师医疗补助,安排 160 万元用于教师年度体检。安排 160 万元教师培训费,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安排200 万元继续支持“三名工程” ,安排 150 万元社区教育经费,用于社区居民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安排 300 万元,用于校舍防震加固,消除安全隐患。落实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安排 187 万元用于区属职校、技校学生生活补贴。全年安排医疗卫生支出 10759 万元。促进社区卫生体系提档升级,安排 1000 万元用于莫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保所及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扩建改造工程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增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 30 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驻区大医院的“双向对接” 、 “对口支援”工程,健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根据市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基本用药制度”,安排 450 万元,继续实行基本用药“零差率” 。促进惠民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服务困难群体,安排30 万元实施“健康助老”工程。安排 1040 万元,稳步推进社区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继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安排 211 万元为全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整合保护,筹建魏源纪念馆,打造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和 XX 区小型博物馆群。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创新,完善区街图书馆联网总分馆制,打造街道特色文化站,提高区属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建设,构建“10 分钟社区文化圈” ,深入开展“特色文化社区、特色文化团队”创建活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安排万元继续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改造全民健身路径环境,完成社区体育中心扩建暨 XX 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高标准健身活动场所。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努力做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农民工返乡不失业、困难群众重点保障就业。扩大就业途径,继续开展“慈善岗位社区行”活动,新增就业岗位 2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安排 4214 万元政府买岗支出,帮助更多人员再就业。安排 550 万元低保补充金,XX 年下半年将低保人员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 100元提高到 130 元,进一步改善低保人员的生活待遇。继续重点推进对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 2 倍以内且家庭有患大重病、重残、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人员和单亲、独居的 70 岁以上老人、遭遇突发性灾害等家庭的救助。安排 1031 万元用于全区老龄事务工作,继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面,接受免费服务老年人数将由 2500 人增加至 3000 人。安排 300 万元各类老年生活补助,安排 200 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XX 年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再力争申购一部分经济适用房,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能力,扩大保障范围。三是全力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现代化水平,打造鼓楼和谐人居环境。继续加大老城改造和载体建设力度。全面实施颐和路十一片区的保护改造,加快凤凰西街特色商业街、宁海路欧洲风情街等特色街巷改造进程。落实安排好创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经费,主要用于街巷保洁、夜间保洁、提高保洁员待遇、机械化扫、卫生保洁管理、垃圾死角及时处理、垃圾袋装化、早摊点规范管理、牛皮癣整治、夜间巡查等,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为老百姓提供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安排 7000 万元城乡社区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小区出新和房屋整治、提升辖区内住宅小区的建设管理水平、绿地建设、里圩地区臭黑河道改造等。安排 400 万元用于“无物管小区管理” ,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强化运行实效;提升环卫作业水平,破解“一家扫”的难题,安排 783 万元加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力度,逐步提高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机械化清扫覆盖面。安排100 万元用于购买电动压缩车和小型运输车,保证垃圾运输过程中无“滴洒抛漏”现象。3、加强管理、锐意改革、注重实效,确保财政职能高效发挥。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逐步增强财政收支管理规范性和透明度。二是继续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三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和使用监督,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20*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全区企业运行普遍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财政工作面临区域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从容应对,全区经济社会事业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全年财政预算圆满完成。一、20*年的主要工作1、在困难中抓机遇,于危机中求突破,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困难增多,财政减收效应日益显现,在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一次性税收因素较多、基数较大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们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总部经济,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实现。XX 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 652042 万元,比上年增收96919 万元,同口径增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32351 万元,比上年增收 41666 万元,同口径增长%。一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一方面,我们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动摇,继续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三调”方针,进一步降低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依赖度,提高全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总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继续支持总部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同时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确保一般预算收入增幅稳步回升,达到预期目标。二是加大扶持做优服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定期举办座谈会,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需求;深入调研,紧连实际,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与企业共渡难关;发挥政府联系面广、公信力强的优势,搭建企业与金融、法律、咨询、行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交流互动平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召开多场银企对接会,重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灵活运用财政资金,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拉动有效投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对上市企业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通过上市抢占先机,拓展市场,做大做强。积极推进“三个十”工程,目前我区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有 8 家,年纳税过亿元的企业有 7 家,辖区内上市公司已达到 8 家。2、千方百计保民生,想方设法促稳定,财政保障职能有效发挥。XX 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区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加上市区财政体制、我区现有税源结构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新增财力增长困难加大。我们面对困难和压力,积极应对,牢固树立公共财政理念:越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越是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越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越是要切实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共克时艰,体现基层政府执政为民、情系百姓的执政理念。一是城区面貌进一步改善。积极探索小区长效管理机制,投入 163 万元,全区 7 个街道 14 个老旧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工程” ,实现自管,并同步实施社区保安定点管理。投入 130 万元,完成仙霞路等 4 座公厕以及怡景花园垃圾中转站建设,为附近居民提供方便。政府累计补贴 133 万元,对一批老旧小区住宅开展旧钢窗节能改造。投入 900 万元完成全区 133 幢楼宇房屋整治、万平方米小区出新,完成厚载巷等危旧房改造拆迁万平方米。同步加强老旧小区的治安防范设施改造,对出新小区安装电控门及监控设备等。新增绿化面积万平方米,屋顶绿化面积 1 万平方米,垂直绿化 5267 米。完成曾水源墓、金陵中学东侧等 6 块绿地建设。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8017 元,增长 10%。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就业援助和就业培训,全年共新增就业岗位 25000 个,实现再就业 11500 人次,实施就业再就业培训12300 人次,1950 名困难群众实现稳定就业。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 99%、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失业保险覆盖率达 98%,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均按时足额发放。低收入家庭“3 美元”生活保障计划扎实推进,继续对全区低保和低保边缘群体实施定期定额救助制度,累计为全区 60459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充救助金 524 万元,为 16055 人次低保边缘对象发放救助金 96 万元。全区惠民门诊共接诊低保、低保边缘户 27408 人次,减免费用 136 万元;累计为 704 人次大重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 140 万元。投入 420 万元,继续推行基本用药“零差率” ,降低全区居民医疗支出。对全区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施住房保障,发放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赁补贴 5236 户次,累计 781 万元;对承租公房的低保户减免租金 889 户次,累计61 万元。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力度,已投入 2700万元申购 190 套经济适用房,尽可能满足困难家庭的住房需求。养老服务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新增养老床位 370 张,免费服务老年人由 XX 人增加至 2510 人,为 321 户孤寡老人开设家庭病床服务。三是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发展。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年投入区本级教育资金 45165 万元,增长%,为历年之最。平稳化解了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带来的巨大支出压力。基本建立了困难家庭子女从幼儿园到大学涵盖整个学校教育阶段的扶贫助学体系,全年共发放“助学券” 、 “助学金”累计 1737 人次,共计 114 万元。财政加大投入,推动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共投入万元用于卫生系统实施绩效工资改革。投入 190 万元完成宁海路、虹桥、区疾控中心扩建、改造工程,推进计划生育和谐家园工程建设,建成区世代服务中心及 7 个街道 64 个社区世代服务室。投入万元用于甲流疫苗免费接种。继续实施出生缺陷一级干预,免费对新婚人群及孕产妇进行艾滋病筛查和尿碘检测,共筛查艾滋病2500 人次,尿碘检测指导 2165 人次,新生儿出生缺陷率由下降到。全区文体事业进一步发展,全年共完成高雅惠民文艺演出 8 场、城际文化交流演出(国家级论坛)3 场、社区文化活动演出 113 场。投入万元建成区图书馆“城市书房” ,并正式对外开放。积极推进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达 6000 万元,力争明年年底基本竣工。全年投入 4000 万元用于社区服务中心建设,投入350 万元用于七个街道社区建设,投入 168 万元提高社区办公用房面积,全区 100%的社区办公服务用房达每百户 20 平方米,80%的社区办公用房达每百户 30 平方米。四是平安稳定工作成绩显著。以提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不断加大平安稳定工作保障力度,全区刑事发案总数同比下降%,群体性事件同比下降%。进一步扩大困难群体法律援助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各类法律援助案件,做到应援尽援。财政投入资金用于大接访和群众上访,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投入 800 余万元用于历史遗留“连家店”安置问题,妥善处理部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切实保障改制企业职工根本利益,努力维护全区和谐稳定局面。二、20*年工作安排20*年是全面实施“三个发展”战略计划的关键一年,要做好全年财政工作,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把握好“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用好增量、统筹兼顾”的财政预算安排核心原则,牢固树立民生财政理念,千方百计解决民生问题,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竭尽全力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民生财政答卷。1、围绕“三个发展” ,狠抓有效投入,推动产业集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是要着力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要明确发展定位,深入研究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好我区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建立起与鼓楼科技资源禀赋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着眼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要着力创新发展,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贡献率。要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发挥政府资金的“乘数效应” ,发展产业基金,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运用财政杠杆引导企业调整结构、开拓市场、增产增效。推动模范马路创新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与盱眙共建高校国家大学科技创新园,发挥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中发展高端产业。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加强财政资金投入绩效评价,进一步提升科技产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三是要着力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做好大项目引进工作,积极引进境内外各类总部企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基金、投资性公司等企业,努力将我区打造成为南京金融投资中心。积极引进管理咨询、会计事务所、法律事务所等国际专业商务服务机构,建立项目资源平台、资讯平台,发展产业招商、市场招商等新兴招商形式,进一步优化全区经济发展环境。XX 年“三个十”工程要确保全面完成,建立全区“巨人企业”方阵,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充分把握“后危机时代”产业转移的机遇,推动鼓楼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2、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提供优质民生保障,切实提升公共财政的普惠度。XX 年财政供需矛盾仍将比较突出,国家刚性支出政策不断出台,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即将逐步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对改善民生也有许多新期待,因此,财政支出安排要坚持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办大事、办实事,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一是要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努力改善民生,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可用财力增长的同时,根据教育优先的原则,优先增加教育经费,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年区本级财政投入 52283 万元,增幅为%。预算增加 9000 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安排 1618 万元资金继续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免除杂费、课本费政策,保证生均公用经费达到 XX 市最高标准。继续安排100 万元用于民工子女、低保家庭学生补助,安排320 万元用于部分学校教师医疗补助,安排 160 万元用于教师年度体检。安排 160 万元教师培训费,加大对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安排200 万元继续支持“三名工程” ,安排 150 万元社区教育经费,用于社区居民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安排 300 万元,用于校舍防震加固,消除安全隐患。落实职业教育助学政策,安排 187 万元用于区属职校、技校学生生活补贴。全年安排医疗卫生支出 10759 万元。促进社区卫生体系提档升级,安排 1000 万元用于莫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江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妇保所及挹江门社区卫生服务站扩建改造工程建设,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增加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 30 元。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驻区大医院的“双向对接” 、 “对口支援”工程,健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制。根据市统一部署,稳步推进“基本用药制度”,安排 450 万元,继续实行基本用药“零差率” 。促进惠民医疗卫生服务,重点服务困难群体,安排30 万元实施“健康助老”工程。安排 1040 万元,稳步推进社区卫生系统绩效工资改革。继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安排 211 万元为全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加强历史文化遗存的整合保护,筹建魏源纪念馆,打造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和 XX 区小型博物馆群。加强公共文化资源创新,完善区街图书馆联网总分馆制,打造街道特色文化站,提高区属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推进“四个一百”工程建设,构建“10 分钟社区文化圈” ,深入开展“特色文化社区、特色文化团队”创建活动,充分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安排万元继续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改造全民健身路径环境,完成社区体育中心扩建暨 XX 区社区服务中心建设,为居民提供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高标准健身活动场所。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与群众基本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出发点,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努力做到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农民工返乡不失业、困难群众重点保障就业。扩大就业途径,继续开展“慈善岗位社区行”活动,新增就业岗位 2 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2%以内。安排 4214 万元政府买岗支出,帮助更多人员再就业。安排 550 万元低保补充金,XX 年下半年将低保人员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 100元提高到 130 元,进一步改善低保人员的生活待遇。继续重点推进对人均月收入在低保标准 2 倍以内且家庭有患大重病、重残、非义务教育阶段在读学生人员和单亲、独居的 70 岁以上老人、遭遇突发性灾害等家庭的救助。安排 1031 万元用于全区老龄事务工作,继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网”覆盖面,接受免费服务老年人数将由 2500 人增加至 3000 人。安排 300 万元各类老年生活补助,安排 200 万元用于残疾人事业。XX 年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再力争申购一部分经济适用房,进一步提升困难群众住房保障能力,扩大保障范围。三是全力提升城市形象,切实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现代化水平,打造鼓楼和谐人居环境。继续加大老城改造和载体建设力度。全面实施颐和路十一片区的保护改造,加快凤凰西街特色商业街、宁海路欧洲风情街等特色街巷改造进程。落实安排好创建文明城市长效管理经费,主要用于街巷保洁、夜间保洁、提高保洁员待遇、机械化扫、卫生保洁管理、垃圾死角及时处理、垃圾袋装化、早摊点规范管理、牛皮癣整治、夜间巡查等,巩固文明创建成果,为老百姓提供舒适、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安排 7000 万元城乡社区建设经费,主要用于小区出新和房屋整治、提升辖区内住宅小区的建设管理水平、绿地建设、里圩地区臭黑河道改造等。安排 400 万元用于“无物管小区管理” ,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整洁的生活居住环境。加强城市管理现代化建设,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水平,强化运行实效;提升环卫作业水平,破解“一家扫”的难题,安排 783 万元加强主干道机械化清扫力度,逐步提高次干道及背街小巷的机械化清扫覆盖面。安排100 万元用于购买电动压缩车和小型运输车,保证垃圾运输过程中无“滴洒抛漏”现象。3、加强管理、锐意改革、注重实效,确保财政职能高效发挥。一是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各项财政改革,逐步增强财政收支管理规范性和透明度。二是继续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将所有非税收入统一纳入部门预算,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三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整合和使用监督,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严格执行预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不断提高依法理财、为民理财的责任意识。20*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逐渐蔓延,全区企业运行普遍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财政工作面临区域经济增速放缓,财政支出压力不断增大的双重压力。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奋力拼搏,从容应对,全区经济社会事业仍保持了较快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加快推进,公共财政体系不断完善,全年财政预算圆满完成。一、20*年的主要工作1、在困难中抓机遇,于危机中求突破,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2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经营和经济发展困难增多,财政减收效应日益显现,在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一次性税收因素较多、基数较大等众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我们积极应对、克服困难,坚持推进科学发展,坚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发展总部经济,确保全年财政收入目标顺利实现。XX 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 652042 万元,比上年增收96919 万元,同口径增长%。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32351 万元,比上年增收 41666 万元,同口径增长%。一是推进经济结构优化。一方面,我们坚持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不动摇,继续坚持调优、调高、调轻的“三调”方针,进一步降低对房地产企业税收的依赖度,提高全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正确处理好总部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继续支持总部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对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同时更加关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困难,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从而做大“财政收入蛋糕” ,确保一般预算收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经典医方书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断层解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富阳二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高考模拟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施工消防教育培训
- 湛江市大成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
- 2025年探讨合同争议解决的法律适用
- 2025年度市级合作伙伴合同 标准版 模板
- 2025电竞馆转让协议合同
- 2025年预约合同效力解析-商业物业租赁合同效力纠纷问题
- 2025商场摊位租赁合同范本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模拟试卷(1)含答案
- 住建局安全管理汇报
- 2024年山东省国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履职承诺协议书
- 粉体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合同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5 Here and Now(上课、复习课件)
- 智能交通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
- 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 果园种植管理合作合同范本
- 企业文化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研究
- 2025年江苏省高职单招《英语》高频必练考试题库400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