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_第1页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_第2页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_第3页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_第4页
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篇一:位移比SATWE 位移输出文件|文件 名称: (2)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是控制结构平面不规则性的重要指标。其限值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规中均有明确的规定,不再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新规范中规定的位移比限值是按刚性板假定作出的,如果在结构模型中设定了弹性板,则必须在软件参数设置时选择“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以便计算出正确的位移比。在位移比满足要求后,再去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的选择,以弹性楼板设定进行后续配筋计算。 此外,位移比的大小是判断结构是否规则的重要依据,对选择偶然偏心,单向地震,双向地震下的位移比,设计人员应正确选用。 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高规 。 位移比不满足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人工调整:只能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 SATWE 的“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求。 五、位移比(层间位移比):主要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以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 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见抗规,高规 及相应的条文说明。位移比(包括层间位移比,下同)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刚心偏离质心的距离较大,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 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 1、程序调整:SATWE 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调整方法如下: 1)由于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定下计算的,结构最大水平位移与层间位移往往出现在结构的边角部 位;因此应注意调整结构外围对应位置抗侧力构件的刚度,减小结构刚心与质心的偏心距。同时在设计中, 应在构造措施上对楼板的刚度予以保证。 2)对于位移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楼层,也可利用程序的节点搜索功能在 SATWE 的“分析结果图形和 文本显示”中的“各层配筋构件编号简图”中,快速找到位移最大的节点,加强该节点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节点号在“SATWE 位移输出文件”中查找。也可找出位移最小的节点削弱其刚度,直到位移比满足要 求。 所有位移的单位为毫米 Floor: 层号 Tower: 塔号 Jmax : 最大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JmaxD: 最大层间位移对应的节点号 Max-(Z) : 节点的最大竖向位移 h : 层高 Max-(X),Max-(Y): X,Y 方向的节点最大位移 Ave-(X),Ave-(Y): X,Y 方向的层平均位移 Max-Dx ,Max-Dy : X,Y 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Ave-Dx ,Ave-Dy : X,Y 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 Ratio-(X),Ratio-(Y): 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Max-Dx/h,Max-Dy/h : X,Y 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角 DxR/Dx,DyR/Dy: X,Y 方向的有害位移角占总位移角的百分比例 Ratio_AX,Ratio_AY : 本层位移角与上层位移角的倍及上三层平均位移角的倍的比值的大者 X-Disp,Y-Disp,Z-Disp:节点 X,Y,Z 方向的位移 = 工况 1 = X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41 185 1/2675. % 31 128 1/1422. % 21 71 1/ 926. % 11 24 24 1/ 693. % X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693. = 工况 2 = X-5%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41 185 1/2617. % 31 128 1/1390. % 21 71 1/ 905. % 11 2424 1/ 678. % X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678. = 工况 3 = X+5%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 JmaxD Max-Dx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41 188 1/2663. % 31 131 1/1402. % 21 74 1/ 908. % 11 26 26 1/ 685. % X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685. = 工况 4 = Y 方向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41 235 1/2224. % 31 128 1/1246. % 21 71 1/ 706. % 11 24 24 1/ 596. % Y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596. = 工况 5 = Y-5%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41 235 1/1904. % 31 178 1/1065. % 21 121 1/ 826. % 11 64 64 1/ 629. % Y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629. = 工况 6 = Y+5% 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41 185 1/1980. % 31 128 1/1059. % 21 71 1/ 603. % 11 1/ 505. % Y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505. = 工况 7 = X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X) Ave-(X) Ratio-(X) hJmaxD Max-DxAve-Dx Ratio-Dx Max-Dx/h DxR/Dx Ratio_AX 41 185 185 1/9999. % 31 128 128 1/8792. % 21 71 71 1/5367. % 11 24 24 1/3564. % X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3564. = 工况 8 = Y 方向风荷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Y) Ave-(Y) Ratio-(Y) h JmaxD Max-DyAve-Dy Ratio-Dy Max-Dy/h DyR/Dy Ratio_AY 41 235 (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y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规范在哪) 1/4761. % 31 128 128 1/2512. % 21 71 71 1/1303. % 11 24 24 1/ 970. % Y 方向最大值层间位移角: 1/ 970. = 工况 9 = 竖向恒载作用下的楼层最大位移 Floor Tower Jmax Max-(Z) 41 231 - 31 174 - 篇二:抗震设计 B 卷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2、动力系数: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3、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4、抗震防线: 在抗震体系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各部分。当某部分结构出现破坏,降低或丧失抗震能力,其余部分能继续抵抗地震作用。 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y(i)?Vy(i)/Ve(i),第 i 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 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 , 框架梁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 是第二道防线。 2、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倍。 3、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或的结构体系。 4、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5、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 6、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7、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 横(S) 波,面波分为 瑞雷(R ) 波和 洛夫(L) 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纵(P)波。 8、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时,在 附加 Fn,其目的是考虑 的影响。17 9、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度。 10、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 剪切 型。 三、问答题(每小题 8 分,共 40 分)1、 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 答: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 影响因素: 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 土的组成:级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 粉土中粘粒含量超过一定限值时,不易液化 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易液化 土层的埋深: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 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化 2、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 答:(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 (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 (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 ,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Mc?c?Mb 其中?c 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 (一级为取,二级取,三级取) 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 、二、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V?vb lr Mb?Mb ?VGb ln 对一、 、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V?vc3、 什么叫轴压比?为什么要限制柱的轴压比? 答:轴压比:n? N 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 fcAc Mcl?Mcr Hn 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和 轴压比大小是影响柱破坏形态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加而减小,为保证延性框架结构的实现,应限制柱的轴压比 4、 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因建筑、结构布置不当产生的震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 害的原因是什么? 答:(1)建筑平面形状复杂,由于扭转效应、应力集中震害加重 (2)房屋立面凹进凸出,可导致建筑物竖向质量和刚度突变,使结构某些部位的地震反应过于剧烈,加重震害 (3)房屋高宽比较大,底层框架柱可能因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巨大压力或拉力而发生剪压或受拉破坏 (4)防震缝设置不当,若防震缝宽度不够,相邻建筑物易发生碰撞而造成破坏 (5)结构物在平面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如抗侧力构件分布不恰当) ,使房屋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引起扭转作用和局部应力集中,加重震害 (6)结构物沿竖向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中往往会形成薄弱层,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造成破坏 5、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 (1)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 (2)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值) ; (3)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 (4)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 四、计算题(共 25 分)1、某场地钻孔地质资料如下表,试确定该场地别。 某场地钻孔地质资料 注:砾石以下为基岩,剪切波速均大于 500m/s 解:(1)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由于砾石以下岩层vs500m/s 的条件,所以基岩以上的土层总厚度就是覆盖层厚度,即 d0v=。 (2)计算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取覆盖层厚度和20m 两者的较小值,即 d0=20m, ? ?d020?则 vsc?n?m/s?/s ?(dt/vsi)?160210243350?i?1 根据覆盖层厚度和等效剪切波速,查表 3-3 可知场地类型为类。 2、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 G1?G2?1000kN,G3?600kN,每层层高皆为,层间侧移刚度均为 40MN/m, 框架的基本自振周期 T1?;类场地,8 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 ,结构的阻尼比为?,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 ?Tg ?1?T ?1 ?max? ? FEk?1Geq?(1000?1000?600)?(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T1? ?n? ?Fn?nFEk? F1? G1H1 FEk(1?n) j ?GH j j?1 n ? F2? 1000?5 ?(1?)? 1000?5?1000?10?600?15 G2H2 ?GH j j?1 n FEk(1?n) j ? 1000?10 ?(1?)? 1000?5?1000?10?600?15 F3? G3H3 ?GH j j?1 n FEk(1?n)?Fn j ? 600?15 ?(1?)? 1000?5?1000?10?600?15 (3)求层间剪力 V1?F1?F2?F3?F2?F3? 篇三:位移比关于采用 SATWE 计算高层结构时位移比和周期比的调整 杨春艳 田刚 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国内外历次大地震震害表明,平面不规则,质量与刚度偏心和抗扭刚度太弱的结构,在地震中受到严重破坏。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的扭转效应。高规中对控制结构的扭转效应从两个方面加以限制。即规定了两个指标:位移比和周期比 1. 为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避免产生过大的偏心而导致结构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要对位移比(层间位移比)加以限制 注: 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 2)的比值。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 2)的比值。 抗规及高规对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制如下: 抗规条规定,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当存 在结构平面扭转不规则时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不宜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倍。 高规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B 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倍;且 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倍,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倍。 高规条规定,高度不大于 150m 的高层建筑,其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间之比(即最大层间位移角)u/h 应满足以下要求: 结构体系 u/h 限值 框架 1/550 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 1/800 筒中筒,剪力墙 1/1000 框支层 1/1000 在采用 PKPM 软件中的 SATWE 程序进行高层建筑位移验算应注意以下几点: (1)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2)验算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不考虑楼板悬挑部分,不应设置弹性板。因此,当结构计算中需要指定某些板块为弹性板时,应先按刚性楼板假定考查结构扭转是否合格,配筋设计时取两种模型计算的最不利结果作为设计依据。 (3)对每一楼层计算并输出最大水平位移、最大层间位移角、平均水平位移、平均层间位移角及相应的比值,读取位移输出文件。对位移比不满足高规条规定时,要通过人工调整改变结构平面布置,减小结构刚心与形心的偏心距;加强位移最大的节点区域对应的墙、柱等构件的刚度;或削弱其刚度位移最小的节点区域,从而降低扭转;使位移比满足要求。 (4)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要限制周期比,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接近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时,地面运动的扭转分量将会使结构的扭转效应明显加剧,即使结构布置均匀对称,也会因地面扭转运动而激发比较剧烈的扭转效应。 高规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即周期比) ,A 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B 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在采用 PKPM 软件中的 SATWE 程序进行高层建筑计算周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多塔结构计算周期比,应将多塔结构分成多个单塔,将分成的单塔结构分别验算周期比,使其均满足规范要求限制。 (2).计算结果读取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根据电算结构中的周期信息手算周期比。一般情况下,当扭转系数大于时,可认为该振型是扭转振型,反之应为平动振型;周期最长的扭转振型对应的就是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周期最长的平动振型对应的就是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周期 T1;计算 Tt / T1,即为周期比 。对某些极为复杂的结构应结合主振型信息来进行判断。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可根据 SATWE 程序中给出的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通过参数 Ratio 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 X 方向或 Y 方向的主振型。 (2).周期比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