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局制度的缺点_第1页
货币局制度的缺点_第2页
货币局制度的缺点_第3页
货币局制度的缺点_第4页
货币局制度的缺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局制度的缺点篇一: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分析阿根廷货币局制度分析 梅内姆政府于 1989 年上台后,在阿根廷推行了一系列新自由主义改革。自 1991 年 4 月到 XX 年 1 月为止的货币局制度就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分析来说明其新自由主义改革的失败结局。一货币局制度的特征货币局制度是指一国或地区实行固定汇率、外汇自由兑换、资本自由流动以及基础货币发行以相应的外汇储备作为准备金这样一种特殊的货币制度和汇率安排。阿根廷货币局制度不仅具有货币局制度的一般内容,而且还有自己的特点。第一,阿根廷选定美元作为锚货币。货币局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在当今世界选择钉住汇率制的国家或地区中,有的选择欧元作锚币,有的选择美元作锚币,有的选择特别提款权作锚币。阿根廷选择美元作锚币。这实质上意味着阿根廷将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托付给了美联储,美联储成为阿根廷货币的最后贷款人。同时,这也表明阿根廷已经将本国经济绑在美国的战车上,其经济将随着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而波动。第二,阿根廷货币与美元完全固定。阿根廷的有关法律规定 1 美元=1 阿根廷比索,而且其央行承担维持该法定汇率稳定的义务。从实践上看,阿根廷在其货币局制度崩溃前实行了与美元完全固定的钉住汇率制。这与其他实行钉住汇率制的货币汇率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不同,这种状况至少表明阿根廷的固定汇率制相对“僵化” 。也就是说,当内外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时,其汇率不能做出反映,哪怕是短时间微小的反映。 第三,阿根廷仍然保留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级银行体制。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阿根廷和香港的汇率制度都归入货币局制度,但它们是有区别的。香港实行的是金管局4 大发钞行其他商业银行这种三级银行体制。阿根廷实行的则是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这种通常 的二级银行体制。在该体制中,货币发行权归中央银行,但其央行只有在外汇储备增加的条件下才能按法定汇率发行相应的本币。因此,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根廷尽管保留了央行,但其货币发行的权力被大大削弱,甚至可以说,央行对本国的货币供给、利率和汇率的决定权都已丧失。 第四,阿根廷央行基础货币发行的 80%以外汇储备担保,其余 20%以美元化财政券(Dol2larisedTreasurySecurities)担保。美元化的财政券是本国政府用外币计价发行的债券,其信誉低于真正的外汇资产。央行原则上不能持有政府用本币计价发行的债券,但可以持有政府用外币计价发行的债券,并充当其发行基础货币的一部分“外汇储备” 。因此,阿根廷央行发行的比索并非完全建立在美元储备基础上,而有一部分 20%)是建立在本国政府的信誉基础上。政府发行美元化财政券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解决财政赤字。这说明阿根廷的货币局制度从一开始就含有水分。 20 世纪 80 年代,阿根廷深陷债务危机、恶性通货膨胀及经济持续萧条的困境,而阿根政府实施的多次经济稳定计划均以失败而告终。新自由主义认为,这些经济稳定计划失败的政策层面的原因主要有两条:一是央行为政府赤字融资得不到有效控制;二是爬行钉住汇率制难以稳定汇率。因此,需要实行货币局制度。一方面,美国、IMF、世界银行借阿根廷为摆脱 20 世纪 80 年代债务危机而需要国际 援助之机迫使阿根廷不得不接受实行新自由主义改革的条件;另一方面,它们又通过培养和输送其代言人来促进这一改革。1991 年 1 月被阿根廷民选总统梅内姆任命为经济部长的哈佛大学毕业生卡瓦略就是这种代言人中的典型代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卡瓦略任职后在阿根廷实施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私有化、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削减政府开支、税制改革等,而货币局制度正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二 货币局制度崩溃的经济分析 阿根廷实施的货币局制度,尽管能够带来遏 制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迅速恢复等一时的效果,但最终却摆脱不了崩溃的命运。其基本因素的逻辑有如下 6 点。1.实际汇率高估。在货币局制度下,固定的只是阿根廷比索与锚币美元之间的名义汇率,但是,比索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则是变化的,而且比索与其他货币之间的汇率也随着美元的浮动而变化。1995 年以后,随着美元的持续走高,阿根廷比索对其他货币的实际汇率也升值。1995XX 年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贬值 18%,但同期美元对世界其他货币升值 35%,因此,阿根廷比索对世界其他货币升值大约 17%。对阿根廷比索相对升值冲击最大的是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同期,巴西雷亚尔对美元的实际汇率贬值 95%,而巴西是阿根廷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约占其出口的 30%。根据贸易权数初步估计(95%30%+17%70%),阿根廷比索同期高估约为 42%。这是阿根廷经常项目持续恶化的重要原因。 2.经常项目赤字。导致阿根廷经常项目赤字的重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政府赤字;另一个是货币实际汇率升值,尤其是相对巴西货币雷亚尔的升值。阿根廷在实行货币局制度的 11 年里,经常项目一直处于赤字状态,并且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不断恶化,19971999 年连续 3 年经常项目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和%。经常项目赤字占 GDP比重连续 3 年超过 4%就可被认为经常项目严重恶化。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一方面迫使利率上扬以吸引资本流入来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从而造成了沉重的外债负担,进而高利率又阻碍了生产投资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使市场主体形成货币贬值预期,它同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严重背离所形成的货币贬值预期结合在一起,对即期汇率形成巨大的贬值压力。 3.货币政策自主权丧失。现代经济学分析表明,对实行资本自由流动的世界经济小国来说,在固定汇率制下,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无效。固定汇率、资本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自主权是一个不可调和的三角,三者不能够并存。因此,货币局制度意味着阿根廷货币当局丧失了用货币供给量和利率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自主权。 货币局制度决定了阿根廷央行不能够用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因为它只有在外汇储备增加的基础上才能增发基础货币。在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条件下,阿根廷央行外汇储备的增加只有靠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即资本的净流入。在阿根廷危机爆发前的 XX年和 XX 年,随着资本净流入的迅速减少,央行外汇储备及货币发行也大幅度下降。货币局制度还决定了阿根廷央行不能够用利率来调控经济。因为“利率平价”决定了其利率水平必须保持与锚币国利率水平的一致。不仅如此,在实际经济运行中,阿根廷货币市场上的比索利率高于美元利率,其国内货币市场的美元利率高于同期美国货币市场的美元利率。前者属于给比索持有者的风险升水的利率补贴,后者则是为了吸引外资。因此,货币局制度导致了阿根廷的高利率,从而阻碍了其生产性投资,如 20 世纪 90 年代阿根廷持续的低投资率。尤其是当阿根廷受到外部冲击时,随着出现国内短期资本外逃,其货币供应量就大量减少,利率就会随之大幅升高,从而对投资、产出和就业等造成更大冲 击,如 XXXX 年的状况。4.财政赤字。在货币局制度下,由于丧失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阿根廷的宏观经济调控只能倚重财政政策。在阿根廷实行货币局制度的 11 年里,财政赤字一直连绵不绝,并且在 1995 年以后不断恶化:19911995 年财政赤字 GDP 控制在 1%以下,19961998 年为 2%左右,1999 年以后不断攀升,在 4%左右。 阿根廷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面临的经济困境是经济增长滑坡、通货紧缩、高失业和经常项目赤字。如果要维持货币局制度,那么财政政策就必须担负起保持内部均衡摆脱经济滑坡、走出通货紧缩、降低高失业和保持外部均衡消除持久性经常项目赤字的功能。由丁伯根法则可知,这是很难办到的。如果政府实行财政紧缩,那么可以实现外部均衡,但经济更加萧条,失业会更高;如果政府实行大幅度的财政扩张,那么则可以实现内部均衡,使经济走出萧条的困境,但外部会更加失衡,经常项目赤字会更加恶化。只有货币贬值和财政扩张相结合才能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均衡,但是阿根廷没有及时放弃货币局制度。而在货币局制度下,除非有大规模的外资持续流入以平抑利率被迫上扬的压力及协调的供给政策相配合,否则财政政策不可能同时实现上述内外两方面目标。阿根廷政府最终选择了内部均衡优先,因此就导致了 90 年代后期的财政和贸易双赤字(90 年代后期阿根廷经常项目赤字连续 3 年超过 4%)。 5.债务危机。为了弥补赤字,政府只得内外举债。阿根廷政府用外币发行的债券规模远大于用本币发行的债券规模。1996XX 年,前者从亿增加到亿,而后者则从亿缩小到亿。外币债券的规模不断扩张表明,本国居民对本币债券失去信心,不愿再向政府融资;同时也说明阿根廷以外币融资为主,XX 年政府用外币发行的债券占政府债券的%,占公共部门总债务的%,占总外债存量的%。在政府持续对外举债的情况下,阿根廷外债存量不断增加,从 1990 年的亿美元增加到 XX 年的亿美元;外债国民收入从 1995 年的%增加到 XX 年的%;在 XX 年,仅对外付息一项就占其国民收入的 412%,并且出口收入的%要用于当年的还本付息。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均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这样,Moody 公司给阿根廷的主权信用评级就逐渐下调,从 1998 年的 Ba3 到 1999年的 B1 直至 XX 年的 Ca。于是,投资者为规避风险开始资本转移。 XX 年 10 月底,当阿根廷政府准备与债权银行谈判,重新安排高达 1500 多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的消息传出后,阿根廷金融市场出现大幅度的动荡。由于与债权人所进行的债务重组谈判没有达成协议,迫使阿根廷政府不得不倒账(default),从而陷入新的债务危机。 6.货币局制度崩溃。由于市场形成了阿根廷 经济将进一步恶化的预期,外国资本加速抽逃,国内居民也纷纷提取并向境外转移美元,阿根廷在短期内国际储备损失惨重。为了应付严重的危机局面,避免国内银行体系崩溃,阿根廷政府 XX 年 12 月 3 日颁布法令规定,从即日起,任何储户每月提取的存款数额不得超过 250 比索或等值的美元,个人每月出境带出的外汇不得超过 1000 美元。此举一出,阿根廷国内发生骚乱,有 20 多人丧生。最终阿根廷货币局制度于 XX 年 1 月走到尽头。 三 货币局制度崩溃的教训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证明了其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的彻底失败。近年来包括阿根廷在内的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充分说明了当今发达国家所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两重性:一方面反映了生产社会化加速向全球发展的趋势;另一方 面又反映了发达国家金融垄断资本加快在全球扩张的利益要求。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既是发达国家金融垄断资本获取投机等利益的机遇,又是其全球扩张的结果。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趋利弊害,就必须牢牢地把握自己的经济主权。就货币金融领域而言,这些主权主要有货币及其政策主权、汇率及其制度选择权、资本跨境流动控制权。1.货币及其政策主权。在货币局制度下,阿根廷实行的是货币部分美元化,即美元部分地替代了本国货币,如可以被用存贷款、合同及债务的结算工具,居民和企业可以自由兑换美元等。对任何国家或地区来说,无论是货币完全被替代还是被部分替代,都不同程度地意味着货币主权的丧失它的后果有:一是铸币税完全或部分地丧失;二是其中央银行失去最后贷款人功能。就阿根廷来说美联储和 IMF 成为其最后贷款人。当国内出现货币供给不足时,IMF 的贷款和美联储主席的点头就至关重要。当阿根廷急需外部资金以化解危机时,美联储和 IMF 的观望拖延态度对阿根廷来说无异于是灾难。事实证明,最后的“靠山”是靠不住的! 货币局制度使得阿根廷央行的货币政策无效,从而使之丧失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这一重要经济主权的丧失,对处于通缩时期的阿根廷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而只靠财政政策来实施宏观经济调控则必然导致货币局制度的崩溃和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 阿根廷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牢牢掌握货币及其主权是至关重要的。 2.汇率及其制度选择权。从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经验教训来看,该经济主权包括以下 3 个方面。 第一,汇率制度的选择和调整权。目前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实行的汇率制度大致有 3 种:固定或钉住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介于两者之间中间汇率制(爬行钉住汇率制)。弗兰克认为,最优汇率制度取决于特定国家的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对所有国家来说是最好的,甚至对某一国家来说,也可能没有一种汇率制度在所有时期都是最优的。阿根廷的实践表明,对旨在遏制恶性通货膨胀和实现经济稳定的国家来说,钉住汇率制是有效的,但这只应该作为一种短期的过渡性措施,需要同时准备好一个“退出战略”。当出现通缩趋势时,就需要退出。有研究认为,从长期来看,爬行钉住汇率制容易引起金融危机,所以各国应该或者选择浮动汇率制,或者选择超级固定汇率制,即“中间汇率消失论” 。该观点成立的前提是保持资本自由流动。反过来思考,如果实行资本跨境流动控制,那么就有可能长期维持这种汇率制度。 第二,汇率水平的调控权。它一方面要保持短期汇率稳定以免其剧烈波动对经济造成冲击;另 一方面又要实现长期汇率的调整以使实际汇率变动能够反映内外经济基本面的长期变动趋势,尤其是要避免本币长期实际升值。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的教训证明,汇率高估的代价非常高昂,而且是近期一些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堪称范例。 第三,区域货币合作主动权。从东亚金融危机到阿根廷金融危机说明,现行国际金融体系不合理性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区域货币合作的紧迫性。当代国际汇率制度是以自由浮动的美元、欧元、日元为三极,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呈多样钉住某种货币或货币篮子的安排,即“三极多样”的格局。在这种格局中,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处于依附地位。当发展中国家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心货币国家的“援助”往往非常“吝啬”或者很不及时,而且“成本”过高。为了避免多米诺骨牌式的 金融危机重演,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加强货币合作以推动现行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改革。3.资本跨境流动控制权。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表明,在资本跨境流动日趋增大的条件下,任何一种汇率制度都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实行超级钉住汇率制的阿根廷是如此,实行较灵活浮动汇率制的菲律宾是这样,实行中间汇率制的墨西哥也没能幸免。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存在较大规模的资本跨境流动。 既然汇率制度同金融危机并没有确切的首要联系,既然在资本跨境流动的条件下各种汇率制度都不是完全适合新兴市场经济体,那么何不实行资本控制呢?资本控制不是绝对地控死,主要是控制间接资本,让其停留时间延长,引导其流入生产性部门,削弱它的投机性质;对直接投资,应该大力支持;在遭遇外部冲击时,通过暂时控制为调整争取时间并降低其成本。智利、马来西亚和中国即是较好的例证。 篇二: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及启示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及启示 (XX-05-31 15:41:21) 转载 标签: 分类: 【经济类优秀论文赏析】 财经 经济 货币局 新自由主义 梅内姆 阿根廷 教育 梅内姆政府发起的这项广泛的结构调整改革,在初期触发了更为严重的通货膨胀,1989 年年底通胀率曾高达5000%。事实上,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至 1990 年,阿根廷共发生了 7 次货币危机,每一次货币危机都伴随着严重的通胀。在 19751990 年的 16 年间,除 1986 年的通胀率为%外,其他年份的通胀率均在 100%以上。在长期恶性通胀的打击下,投资者对阿根廷货币已失去信心,从而导致经济的完全美元化。这成为阿根廷采取货币局制度的直接原因。1991 年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卡瓦略就任阿根廷经济部长,同年 3 月推出自由兑换法即货币局制度,恶性通胀因而得到控制,到 1994 年通胀率降至 4%。货币局制度成为梅内姆政府新自由主义结构调整方案的重要一环。 货币局制度的政策涵义及其困境 众所周知,货币局制度有两项基本原则:一是本国货币汇率钉住一种作为基准的外国货币,二是所发行的货币保证完全以外汇储备作后盾。货币局制度的优势主要在于相对稳定的汇率有助于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保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另外,一些通胀严重的国家和地区则通过实行货币局制度来控制居高不下的恶性通胀,稳定币值,恢复经济。但与中央银行制度相比,货币局制度有其自身的不足。一是政府不能控制货币发行量和利率,利率由基准货币发行国制定,货币总量取决于收支平衡及银行体系中的货币乘数。因此,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方面,货币局制度的自由度要比中央银行制度小得多。二是政府不能利用汇率来调整外来因素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如进口价格的上涨,资本流通的转移等) ,而只能调整国内的一些实际经济变量(如工资、商品价格等) ,从而造成经济的波动。三是正统的货币局制度不会像传统的中央银行制度那样,通过向政府和商业银行借款发放货币,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阿根廷的自由兑换法把汇率固定为 1 比索兑换 1美元,中央银行用外汇、黄金和其他外国证券担保每 1 比索的发行,保证两种货币可自由兑换。因此,这 是一种严格的货币局制度。 自由兑换法的实施抑制了恶性通胀,稳定了阿根廷经济,投资和贸易的持续增加实现了 19911994 年的经济连续增长。阿根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年均-%增至 20 世纪 90 年代的年均 4%以上。然而,货币局制度本身的弊病不久就受到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挑战,使阿根廷经济陷入困境。从外部看,国际环境的持续变化导致汇率高估。进入90 年代,美国出现了战后最长时期的经济繁荣,受美国紧缩银根的影响,美元不断升值;受 1994 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和 1999 年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根廷主要贸易伙伴国对美元的汇率都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贬值) ,阿根廷比索对美元高估的情况日益严重,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但货币局制度不允许阿根廷通过调整汇率来改变国际收支状况。 从内部看,由于国际收支逆差在货币局制度下对经济产生的冲击,需要通过对国内实质经济变量的调整(如降低工资和物价等)来加以化解,然而,阿根廷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大大降低了其内部调整的能力。 梅内姆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造成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消失,不同形式的失业不断增加,到 1995 年,劳动力中登记的“公开失业”率达到%。由此可见,尽管经济增长了,收入分配差距却在不断加大。1974 年最富的 10%的人口得到国民总收入的%,最穷的 10%的人口只得到总收入的%;到 1997 年,上述两个指数已变成%和%。1974 年约有%的家庭处于“贫困”之列,1996 年这一比重已升至 20%。其结果是,工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下降,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国内的需求由非工资的高收入阶层所决定,因而生产活动越来越重视高收入阶层的需求,造成“关键性增长部门”主要生产“奢侈品” ,因此,物价非但没有降低反而不断上升。显然,国内的结构调整并没有造就一个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和弹性的物价。换言之,当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阿根廷难以通过国内紧缩来实现收支平衡。 货币局制度与债务危机 事实上,在经过 19911994 年的经济增长后,受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从 1995 年第 2 季度起,阿根廷经济即出现了负增长。在货币局制度下,由于失去了货币政策手段,而新自由主义改革又使政府难以通过国内紧缩来实现收支平衡,所以,当经济出现衰退和失业率上升时,财政政策就成为阿根廷政府的惟一选择。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的结果是赤字不断上升,加之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比索币值被高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因此,通过举借外债弥补赤字成为必然的政策选择。 而要取得国外资金的支持必须制定严格的财政制度,保证获得国内财政的盈余来偿还债务。为此,梅内姆政府采取了减少以前用于诸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的公共开支的专门基金,增加税收,举借新债,延期偿还债务,进一步出卖国有资产等措施。事实上,从梅内姆政府上台推行结构调整计划到 1993 年年底,阿根廷政府获得的私有化收入达 150 亿美元。1995 年连任后,梅内姆政府进一步出售国有资产以融通资金,如对几个核电站和许多省一级国营企业(如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配电站等)实行私有化,阿根廷最大的几家私人银行也被外国银行兼并和收购。通过私有化而获得的大量财力使外债偿还成为可能,几家最有名的国际投资评估公司明显地降低了阿根廷投资风险系数,其结果是恢复了投资者的信心,增加了对阿根廷的投资。阿根廷政府得以维持自由兑换法确定的比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并在国际资本市场大量发行债券。从而在阿根廷形成了一种畸形 的货币融通模式:通过私有化换取的资金维持货币局制度,通过维持货币局制度向国际社会举借外债。这一模式会发生断裂:当国有资产出售殆尽时,当积累的外债产生过高的风险时,将发生信用危机。从 1996 年第 2 季度开始,阿根廷经济恢复增长,但经济恢复增长的背后却是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恶化,经常项目赤字从 1995 年的 24 亿美元扩大到 1996 年的 40 亿美元,经济逐渐滑入依靠发行债务拉动增长的轨道。更为严重的是,债务不断积累也促使国内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从 1997年的%上升到 XX 年的%。一方面,融资成本的提高降低了国内投资,尤其使中小企业大受影响;另一方面,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日趋下降,国际收支逆差的局面难以扭转,导致恶性循环。随着债务不断增加,外汇储备日益下降,阿根廷政府的信誉开始受到怀疑,国际投机者也接踵而至。 受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及 1999 年巴西金融动荡的外部冲击的影响,阿根廷经济再次步入衰退,1999XX 年财政赤字明显增加,到 XX 年,阿根廷的外债已达 1400 亿美元。 XX 年上半年,由于经济恶化、税收减少和债务缠身等多种原因,阿根廷政府实际上已无力偿还债务和支付政府工作人员的工资,不得已在 7 月 11 日推出了“零财政赤字计划” ,即大幅度紧缩开支,削减工资和养老金,减少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及扩大税源。计划一出笼就遭到反对党、工会及企业家组织的强烈反对,证券市场发生空前规模的动荡,主要股票指数和公共债券价格暴跌,国家风险指数猛升至 1700 点以上,资金大量外流,国际储备和银行储蓄严重下降,金融危机爆发。 货币局制度的最后崩溃及启示 XX 年 8 月,阿根廷金融危机进一步加深,资本市场几近崩溃。8 月 21 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阿根廷应急追加80 亿美元贷款,金融市场暂时趋于稳定,但作为交换条件,阿根廷承诺将严格执行“零财政赤字计划” 。此后,金融市场一直动荡不安,市场普遍预期比索将贬值,人们排起长队挤兑银行存款。当 10 月底政府计划与债权银行谈判重新安排 1280 亿美元巨额债务的消息传出后,金融市场再次出现剧烈动荡。11 月主要股指梅尔瓦指数下挫至 200 点左右;国家风险指数大幅飙升,很快突破 4000 点大关;政府发行的债券价格一路下滑;外资纷纷抽逃。据报道,仅 11 月 30日 1 天,全国就有 7 亿美元流往境外。由于阿根廷的预算赤字没有达到以前确定的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1 月拒绝向阿根廷提供 13 亿美元的贷款。 此时的阿根廷政府可以说内无筹资良策,外无国际援助,面对汹涌而至的挤兑风潮,不得已于 12 月 3 日采取限制取款和限制外汇出境的最严厉紧急措施。这一措施一出台,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政治冲突加剧。12 月 18 日,反对经济紧缩的游行变为一场暴乱,并造成 7 人死亡,经济部长卡瓦略被迫辞职,总统德拉鲁阿也旋即被迫下台。此后在短短半个多月的时间换了 5 位总统。XX 年 1 月 2 日第 5位总统杜阿尔德宣誓就职。面对比索贬值的强大压力,杜阿尔德总统宣布放弃已实施 11 年之久的货币局制度。 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带给人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货币局制度首先是一种极其严格的货币发行制度,这使阿根廷摆脱了多年来恶性通胀的困扰;同时,它又是一种极端的固定汇率制度,从而为阿根廷货币建立起国际信誉,鼓励了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上述特点,它被梅内姆政府用作推行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货币局制度在阿根廷 更多地被用来稳定金融市场信心和争取国际融资,以便继续推动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结构改革。然而,结构改革造成了生产与消费脱节、中小企业消失、失业工人增加、社会福利下降等内部失衡问题;在国际上又遭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下降。当内外失衡的冲击同时出现时,货币局制度缺乏应对冲击的灵活调整的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由此造成阿根廷丧失了经济自我恢复的能力,结果只能借债度日。由此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究竟货币局制度应为结构改革的失败负责还是结构改革“葬送”了货币局制度?如果说货币局制度应为结构改革失败负责,那就突出了货币局制度的缺陷;而如果说结构改革应为货币局制度的崩溃负责,那就等于说阿根廷经济改革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显然这是一个规范判断问题,本文对此不予讨论。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国内结构改革应怎样选择它的汇率制度?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指出,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三元悖论” ,即国际货币体系的构建旨在达到下述 3 个目标:(1)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djustment); (2)汇率的稳定性(confidence);(3)资本的完全流动性(liquidity)。而这 3 个目标从理论上讲只能同时实现两个,3 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中,三角形的 3 条边所代表的不同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都曾经在现实中实施过。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各国获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但资本流动受到严格限制;而 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虽然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得以实现,但汇率的稳定性不复存在。货币局制度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实践证明,国际资本市场对发达国家的信心较大,因而西方发达国家对汇率不稳定的承受能力较大。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国际资本市场对发展中国家信心不足,结果往往造成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在资本外逃的压力下过度贬值。因此,克鲁格曼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三中择二,应选择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而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 笔者认为,克鲁格曼的建议是中肯的,因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与汇率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前者可使发展中国家具有更灵活的宏观调控手段,后者则保证贸易与投资的稳定。在当前国际投机资本流动性极高的环境下,对资本流动实行管制是十分必要的。上述货币制度组合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推行结构改革。长期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取消资本管制和开放资本项目。新自由主义也宣称取消管制和允许资本自由流动有利于吸引外资,加快经济增长。但事实是,发展中国家因而更容易遭受国际资本投机的攻击,进而发生金融危机。墨西哥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阿根廷金融危机就是例证。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开放资本项目问题上应慎之又慎,避免落入“华盛顿共识”的圈套。 【参考文献】 1.宋晓平:1997 年阿根廷经济进一步恢复并获得快速增长 ,载拉丁美洲研究1998 年第 2 期。 2.仇海华:论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困境 ,载国际金融研究1999 年第 6 期。 3.江时学:21 世纪拉美经济面临的挑战 ,载拉丁美洲研究XX 年第 6 期。 4.宋晓平:阿根廷经济政治形势述评 ,载拉丁美洲研究XX 年第 2 期。5.牛晋芳编译: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与社会脱节 ,载国外理论动态XX 年第 10 期。 6.金洪飞:货币危机理论综述 ,载当代经济科学XX 年第 5 期。 7.陈昕晔:阿根廷:谁能高尚一次? ,载中国经济时报 篇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优缺点的比较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优缺点的比较 (一)固定汇率制的优缺点 1固定汇率制的优点 (1) 汇率稳定,减少风险。使国际债权债务的清偿以及国际贸易的成本计算,均有可靠的依据,从而减少了进出口贸易及资本输出入所面临的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2) 使国际清偿能力稳定,进出口商品价格也稳定。(3)汇率的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汇市场的投机活动。 2固定汇率制的缺点 (1)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内经济目标服从于国际收支目标。当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时,就需要采取紧缩性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失业增加或物价上涨的后果。 (2) 在固定汇率制下,易发生通货膨胀,结果物价上涨使出口商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出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本币币值更加不稳。为了稳定汇率,该国货币当局只能动用黄金与外汇储备,投放到外汇市场中,使大量的黄金与外汇储备流失。 (3)在固定汇率制下,由于各国有维持汇率稳定的义务,而削弱了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二)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缺点 1 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 (1) 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可以经由汇率的自由波动而予以消除。 (2)各国不承担维护汇率稳定的义务,可根据本国的情况,自主地采取有利于本国的货币政策。 (3)可以保证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避免国际性通货膨胀的传播。 (4) 一国由于无义务维持汇率的稳定,因而就不需像在固定汇率制下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可节约外汇资金。(5) 由于各国的国际收支能够自我调整,因而可避免巨大的国际金融恐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外汇市场的稳定。 2 浮动汇率制度的缺点(1) 由于汇率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风险,加大了成本计算及国际结算的困难。从而阻碍了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2) 导致各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和商品价格不稳。 (3) 汇率自由波动未必能隔绝国外经济对本国经济的干扰。 (4) 助长了外汇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5) “以邻为壑”的政策盛行。即各国均以货币贬值为手段,输出本国失业或以他国经济利益为代价扩大本国就业和产出。 货币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机理,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原因及机理: 1997 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分为直接触发因素、内在基础因素和世界经济因素等几个方面。 直接触发因素包括: (1)国际金融市场上游资的冲击。在全球范围内大约有 7 万亿美元的流动国际资本。国际炒家一旦发现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有利可图,马上会通过炒作冲击该国或地区的货币,以在短期内获取暴利。 (2)亚洲一些国家的外汇政策不当。它们为了吸引外资,一方面保持固定汇率,一方面又扩大金融自由化,给国际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制,这些国家长期动用外汇储备来弥补逆差,导致外债的增加。 (4)这些国家的外债结构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债务较多的情况下,一旦外资流出超过外资流入,而本国的外汇储备又不足以弥补其不足,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内在基础性因素包括: (1)透支性经济高增长和不良资产的膨胀。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当高速增长的条件变的不够充足时,为了继续保持速度,这些国家转向靠借外债来维护经济增长。但由于经济发展的不顺利,到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亚洲有些国家已不具备还债能力。在东南亚国家,房地产吹起的泡沫换来的只是银行贷款的坏账和呆账。 (2)市场体制发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干预过度,特别是干预金融系统的贷款投向和项目;另一个是金融体制特别是监管体制不完善。 (3) “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 “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亚洲不少国家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但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产成本会提高,出口会受到抑制,引起这些国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二是当这一出口导向战略成为众多国家的发展战略时,会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挤压;三是产品的阶梯性进步是继续实行出口替代的必备条件,仅靠资源的廉价优势是无法保持竞争力的。亚洲这些国家在实现了高速增长之后,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世界经济因素主要包括: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但由此而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如民族国家间利益冲撞加剧,资本流动能力增强,防范危机的难度加大等。 (2)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贸易和货币体制,对第三世界国家不利。在生产领域,仍然是发达国家生产高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本身,产品的技术含量逐级向欠发达、不发达国家下降,最不发达国家只能做装配工作和生产初级产品。在交换领域,发达国家能用低价购买初级产品和垄断高价推销自己的产品。在国际金融和货币领域,整个全球金融体系和制度也有利于金融大国。启示: 通过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示,防范金融风险也是今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题。 1防范金融风险的最佳途径是优化本国的经济结构,强化本国经济的基本要素。各种经验教训表明,发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同时只有加强国内经济基本要素的建设,并建立起良好和有效的国内金融系统,才能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2政企必须分离,政府对经济不可干预过多。在市场发育不良的情况下,运用政府的力量协调经济,其有利方面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不利方面也很多。其一,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政企不分或官民一体,导致金元政治、财政勾结和行政和机构的腐败。其二,政府采用财政超支、银行超贷、对外过度举债的方式支持高速增长,将大量资金投入政府要求发展的重点部门,造成结构恶化和投资浪费。其三,一些受到政府特殊照顾的大企业享有过多的优惠政策,因而滥用资金,盲目扩张,畸形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声势显赫而效益低下的“泥足巨人” 。其四,在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撑和宏观经济当局的纵容下,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投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