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_第1页
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_第2页
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_第3页
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_第4页
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路面结构层规范是那本篇一:城市道路各类道路路面结构层类别、型号、厚度表城市道路各类道路路面结构层类别、型号、厚度表(北京地区) 2.本表中半刚性基层上必须喷洒透层油,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透层油规格和用量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 JTJF40-XX 表中值,粘层油规格及用量见表中值,粘层油一般宜用快裂或中裂乳化沥青,对于快速路、主干路宜用改性乳化沥青。3.石灰粉煤灰碎石的没层压实厚度:常用 1518cm,最大不超过 20cm,设计按此原则分层。 4.为提高基层早期强度,将上基层改用水泥稳定碎石可与石灰稳定碎石进行等厚替换。 5.非机动车道(2)的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中,若能就地取砂砾材料时,底基层可以改用复合级配的沙砾材料,厚度为 18cm。 6.沥青层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粒径的3 倍(SMA 仍为 2倍) ,道路石油沥青分为 A,B,C 三个等级,其适用范围见表,表中道路类别按以下更改套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当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二级公路相当于城市次干路,三级公路相当于城市支路。以往的重交通石油沥青和中、轻交通道路石油沥青不再使用。沥青标号 100 号取消,北京地区适用 90 号及 70 好道路石油沥青。 7.结构选择: 经论证道路类别、土基回弹模量 EO 后,可直接查表内各层厚度数值;当采用的土基回弹量 EO 值在表列 EO值之间时,可按内插法增建基层厚度,沥青面层不变。 快速路(1)适用于快速环路或国道高速公路的市区段,快速路(2)适用于快速环路之间的快速连接线,或交通量低于快速路(1)的快速路。 连续通行主干路适用于中间设置隔离带和部分控制出口,主干路两侧设置由辅路(或非机动车道)的主干路。 对于互通式立交匝道,可以采用次干路(1)的结构,但其表面层的沥青砼合料种类、型号应与主路的表面层一致;定向匝道宜用快速路(2)的结构。 快速路辅路可以采用次干路(2)的结构,当预计初期的公交车超过 1 辆/分钟时,宜采用次干路(1)的结构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以采用支路结构,次要道路采用非机动车道结构。 城市道路快速路、主干路路面结构宜一次建成,但有些工程因资金、工期配合等因素,提出分期修建,若有此要求时,在结构中宜将近期实施的表面层定为中粒式沥青砼 AC=16 或 AV-20. 郊区县、区各类城市道路结构应根据交通量资料和使用材料进行计算设计,如无交通量资料,可参考上表论证使用。 非机动车道(1)用于允许通行少量机动车的道路,非机动车道(2)仅用于通行非机动车的道路。 篇二:2 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2 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一.路面断面 路拱平均坡度: 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路面:% 厂拌沥青碎石等:% 石砌路面:2-3% 碎石,砾石路面:% 土路:3-4% 二.层次划分和作用 1面层: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修筑面层所用的材料主要有:水泥混凝土、沥青很凝土、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砂砾或碎石掺上或不掺土的混合料以及块料等。 2基层: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去,上基层是路画结构中的承重层,它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扩散应力的能力.基层遭受大气因素的影响虽然比面层小,但是仍然有可能经受地下水和通过面层渗入雨水,所以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基层表面虽不直接供车辆行驶,但仍然要求有较好的平整度,这是保证面层平整性的基本条件。 修筑基层的材料主要有各种结合料(如石灰、水泥或沥青等)稳定土或稳定碎(砾)石、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或砾石、片石、块石或圆石,各种工业废渣(如煤渣、粉煤灰、矿 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所组成的混合料等。 3垫层: 垫层介于路基与基层之间,它的功能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以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的功能是将车辆荷载应力加以扩散,以减小土基产生的应力和变形.同时也能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中,影响基层结构的性能。 修筑垫层的材料,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性利隔温性能要好。常用的垫层材料分为两类,一类是由松散粒料,如砂、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是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等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第二节 环境因素对道路的影响 1、温度湿度对道路的影响概述 图 2-1 温度对沥青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篇三:路面结构设计及计算 路面结构设计及计算 轴载分析路面设计以双轴组单轴载 100KN 作为标准轴载 a.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中的累计当量轴次。 (1)轴载换算 ?P? 轴载换算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N?C1C2Ni?i? ?P? () 式中: N 标准轴载当量轴次,次/日 n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作用次数,次/日 P标准轴载,KN pi被换算车辆的各级轴载,KN K被换算车辆的类型数 c1轴载系数,c1?1?(m?1),m 是轴数。当轴间距离大于 3m 时,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当轴间距离小于 3m时,应考虑轴数系数。 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双轮组为 1,四轮组为。 轴载换算结果如表所示: 表 轴载换算结果表 注:轴载小于 25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2)累计当量轴数计算根据设计规范,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 15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 取, = %,累计当量轴次: Ne ?(1?)? t ?1?365?N1? ? 15 (1?)?1?365? ?5484490.次 () ? ? 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的累计当量轴次 b.轴载换算 验算半刚性基底层底拉应力公式为 p N?c1c2ni(i) P () i?1 k 8 cc11 式中:为轴数系数,?1?2(m?1) c2 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双轮组为 1,四轮组为。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注:轴载小于 50KN 的轴载作用不计。 N ?e ?(1?)?1?365?N? ? t 1 ? ?(1?%) ? 结构组合与材料选取 15 ?1?365? ?3397845 次 % ? 由上面的计算得到设计年限内一个行车道上的累计标准轴次约为 700 万次左右,根据规范推荐结构,路面结构层采用沥青混凝土(15cm) 、基层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厚度待定) 、底基层采用石灰土(30cm) 。 规范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面层由二至三层组成,查规范,采用三层沥青面层,表面层采用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 4cm) ,中间层采用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 5cm) ,下面层采用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厚 6cm) 。 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查有关资料的表格得各层材料抗压模量(20)与劈裂强度 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该路段处于4 区,为粉质土,稠度为,查相关表的土基回弹模量为。 设计指标的确定 对于一级公路,规范要求以设计弯沉值作为设计指标,并进行结构层层底拉应力的验算。 a.设计弯沉值(一级公路): 该公路为一级公路,路面等级系数 Ac=,面层是沥青混凝土路面 As 取,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总厚度大于 20cm,基层类型系数 Ab=。 设计弯沉值为: Ld?960Ne? ? ?960?5484490?()() b.各层材料的容许层底拉应力 ?R? ?sp Ks() (1)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KS? Ac () ?5484490 ? ? 10 ?R? ?SP KS ? ? () (2)中粒式密级配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