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1页
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2页
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3页
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4页
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司法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现年 51 岁,曾是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的“优秀战地义务兵” ,并在火线入党。退伍返乡后他继续光大发扬着军人扎实坚毅的作风。在从事基层法援工作 10 年来,他的足迹走遍全县的城乡社区和工矿企业,走进了千家万户受援对象家中,把党的政策、国家的法律和自己对人民的一片真情送到群众的心中。他奉献的是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收获的是党委、政府的信任和老百姓的赞扬。他先后七次荣获县“信访工作先进个人” 、 “政法系统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 、 “精神文明标兵”称号。2009 年被评为全省法律援助先进个人。2010 年被评为省首届“十大法治人物” 、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 、市“优秀社会工作人才” 、全市“十佳人民满意司法干警” ,2011年荣获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全国司法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3 年荣获“全国第四届法律援助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他的引领下,县法援中心连续三年被县委、政府授予“政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同期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 。他,二十多年如一日,长期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最美法律援助者的梦想。他,从零基础起步,健全完善了全县法律援助服务平台;他,将普法教育覆盖到日常工作中,让更多的群众及时拉住法律的“援助之手”;他,用法律援助服务平台 ,架起了党和政府与群众连心桥;他,通过法律援助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他,使法律援助成为司法为民的窗口和信访维稳阵地,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较高的威望,被群众视作“贴心人”。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98的群众在面对矛盾纠纷时首选并且信任法律援助 。他用实际行动担当起了法律援助的社会责任,他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释放着人民司法为人民的正能量。一、作为法援工作者,他从零基础起步健全完善了全县法律援助服务平台。省县作为全省移民大县,受援对象多达 10 万余人。从 2005 年 9 月起他担任县法援中心负责人起,他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弱势群体的真情实意,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手段,在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相对空白的情况下,结合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的实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工作劲头,求真务实,常抓不懈,“十年磨一剑”,健全完善了法律援助服务平台,为全县法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健全全县法律援助工作服务网络。在全县乡镇、重点行业组建了 26 个法援工作站,在村(居)委会设立了162 名法援信息联络员,在农民工聚集的重点建设工地组建了 12 个法援联络站 ,形成了全县“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法援工作服务网络。二是规范全县法律援助工作管理流程 。为了给受援对象最大限度地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依照法援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为法援日常工作管理量身定制了工作流程、质量标准、行为规范、工作守则等 20 多项制度,细化了法援案件的初审、立案、审批、办理、归档等各个程序,使法援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为法援工作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加强全县法律援助队伍素质建设。深入开展规范法援中心创建活动,本着抓学习、强素质、重实效的原则,每年都集中组织全县法律援助骨干队伍和法律援助联络员开展业务培训,系统学习法援工作中应知应会的业务知识技能及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法援骨干队伍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技能 ,还挤出时间获取了兰大法律专业本科证书。二、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他将普法教育覆盖到日常各项基础工作事务中 。多年来的法援工作实践使他深知,一些群众不学法、不懂法而导致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各种矛盾纠纷的根源,由此,他把普法工作作为法律援助的基础来抓,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法律援助,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让更多的群众及时拉住法律的“援助之手”,充分享受到法律援助的阳光。一是多样性普法,向群众主动伸出法律援助之手。近年来 ,他立足丰富的法律援助实践活动,先后自编了通俗易懂的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和公民身边的钱财物、你离犯罪有多远、田间地头话合同等 40 多万字普法读物,撰写案例分析和普法讲稿 40 余份,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组织法制文艺宣传、法律知识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有针对性的向村民、企业员工普及法律知识。据不完全统计共举办普法专题讲座 129 场次,印发各种宣传资料 4 万余份,编印农民工维权手册53000 份,受益群众达 3 万多人次。二是以案例释法,让群众分享到法律援助的阳光。案例一,在处理西气东输损坏 110 千伏输电线路调解现场 ,对在场的 3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和 230 名农民工通过纠纷调解以案释法 。在处理靳自倪溺水死亡和九甸峡项目移民工程农民工上访纠纷时,对参与上访的 80 多名农民工以案讲法,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来扩大法律援助的社会知晓率。三、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 ,他用法律援助平台架起党和政府与群众连心桥。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基层。他常说:“我每做好一件事,解决了群众实际困难,就能进一歩拉进党和群众的距离” ,这就是他极其扑素的愿望。他一直坚信:精诚所至,精石为开。他把一片真情融于受援群体,用真情融化隔膜,用热情感染群众,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连心桥。一是把一片真情融于受援群体,甘当百姓权益守护者。在法律援助工作一线,他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深入农村社区化解矛盾 、调解纠纷,让群众不跑远路,少打官司少花钱,不伤感情,就近解决矛盾纠纷,力所能及地给需要帮助的群众提供帮助,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他热情地给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为急需法律援助的老人、残疾人、外来务工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送法上门,无偿提供法律服务,自己掏钱帮助外来务工农民工解决吃饭、看病的费用达数千元。2008 年 6 月份帮助受援人洪同同,联系海尔集团工贸公司给他提供帮扶资金 5000 元,用于发展生产;帮助县双塔镇金河村 38 户移民每户出一人,到九甸峡项目建筑工地务工;在调解西湖乡西湖村六组村民王生寿一家因火灾遭受损失而上访的纠纷时,当看到王家住房在火灾中被毁一家 6 口人生活困难,他四处奔走募集到资金 2 万元资金,解决了王家建房的燃眉之急;在调解洪军平死亡纠纷案件时获悉,县的移民乡镇广至乡六村的农户家中家用电器“电人”,他实地查看后向县政府提交了排查全部线路的法律意见书,被采纳后及时排查消除了 14 户移民家中火线与地线接在一起的安全隐患,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 年 8 月 30 日 ,从卓尼、临潭、岷县等县迁入广至藏族乡的 1950 户移民因住房修建质量问题,多次到兰州 、北京上访。他受命于危难之际,多次实地查看后 ,提出了处理方案,被县委政府采纳。县上落实移民住房补助资金 1200 万元,与移民签订房屋维修补偿协议书1813 份,占移民总户数的 99%,已有 1812 户按鉴定结论拿到了住房维修款 1900 万元,维护了群众利益,使这一重大信访案件得到了有效化解。二是把一片真情融于受援群体,架起法律援助连心桥。2008 年年底,在县务工的环县杨登辉等 48 名农民工因两年拿不到工钱集体越级到市政府上访,当接到对这起上访案件给予法律援助的工作安排后,他立即深入项目单位进行调查取证和司法调解,因年关将至包工头一时难以筹集到资金,他调解项目建设单位先行垫付 2 万元作为农民工回乡过年的路费,并承诺在春节正月十五之前一定将工钱全部追回并送到他们手中,然后动员农民工先回家过年。为了兑现给 48 名农民工兄弟的承诺,他在春节前夕短短几天中经过艰苦细致的反复调解,终于将 48 名农民工两年的工钱全部追回。春节期间他义无反顾的背着 28.6 万元现金历经三昼夜路程后,冒着大雪飞扬在正月十四终于把钱亲手交到了千里之外的 48 名农民工兄弟手中,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农民工们手捧着拖欠了两年之久的工钱万分感动,他们自发地聚集在当地环县县委和政府门前,打着“法律援助真好”的横幅合影留念,集体送别远在千里之外“亲人”返程,感谢的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福好人平安回家真是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 。2011 年 1 月 4 日 ,在接到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孙石村文明街孙谈营等 20 名外来务工人员求助电话后,他亲自将被困在柳园镇西 150 公里外荒漠戈壁深处的农民工派车接回,并安排食宿,开通绿色通道,通过各种方式联系山东莱芜市强顺通讯公司红柳河输电线路项目部经理和该分包工程包工头,经过耐心细致的做各方工作,终于使被困的 20 名山东籍农民工于 1 月 12 日拿回了 9.75 万元的劳动报酬,按时返乡欢度春节。2011 年 5 月 27 日,经过他历时 3 年的不懈努力 ,为临洮县南效湖、永登县把祖祥等 71 名农民工终于追回了血汗钱 60 余万元。为此司法第 3 期以“架起法律援助与农民工的连心桥”为题进行报道。三是把一片真情融于受援群体,化解重大群体性矛盾。援助一起案件,赢得一片民心;调解一个矛盾,创造一份安宁,这是他从事法律援助工作的宗旨。2011 年 9 月 30 日,在县安敦公路 314 线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一死三伤,由于死者亲属与司机和车主交涉未果 ,情绪激动的死者亲属 30 多人到公安机关讨说法 ,并扬言如处理不好要“一命换一命”。面对情绪激动的死者亲属,接到公安机关的电话后及时赶到现场的他首先做好安抚工作,并动员车主垫付资金对伤者进行及时救治。经过他六天耐心细致的疏导劝解工作,最终以真情感动了双方当事人,以非诉讼调解方式化解了这起群体性纠纷。2012 年 12 月 8 日,县境内发生一起恶性交通事故,造成三人死亡,其中还有一名孕妇。经交警部门认定死者应负主要责任,但死者家属难以接受,他们约来 46 多名亲友将县法律援助中心办公室围的水泄不通长达 10 多天,要求赔偿 200 余万元 。做为县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的他只得吃住在办公室,连去洗手间都有人跟着。他经过殚心竭虑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疏导,连续几天嗓子都喊得发炎了,从此留下了后在遗症。最终,双方以 50 余万元的赔偿结果在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化解了这起矛盾纠纷,死者亲友也由最初的愤怒变成了感激。四、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他通过调解案件让群众感受到司法公平与正义。县法援中心被群众誉为重大信访案件调解中心 ,上为县委政府分忧,下为信访弱势群体解难,他个人也被群众称为“聂调解”。一是“一颗心为民,依法公平公正调解不怕群众不听”。2009 年 1 月 26 日,家住玉门小金湾乡的移民妥某某,在县矿山务工时,被废弃矿石堆上滚下的石块击中头部,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由于双方对赔偿数额分歧较大,导致矛盾激化,情绪激动的死者亲属拉着尸体,牵着矿主到县政府上访。他接到信访局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敦煌医院对死者亲属进行安抚,并开通绿色通道,先处理后补办相关手续,请双方当事人法援中心坐下来协商。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艰辛调解,双方当事人在大年初一凌晨四时终于达成赔偿协议。为了使调解协议得到死者法定继承人的认可,他连夜与死者亲属及雇主一同赶到死者家中,为双方当事人办好了相关法律手续,回到时已是大年初一中午了。二是“一身力出尽,依法主张合理诉求不怕事情不成”。2010 年 2 月,山丹人石政因意外事故死亡,双方亲朋 40多人闹访,他召集三方当事人召开座谈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成功化解了这次重大信访纠纷。4 月 7 日法制报以“法援中心 11 天 14 次调停意外 纠纷”为题进行报道。五、作为法律援助工作者,他使法律援助成为司法为民窗口信访维稳阵地。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他承办法律援助案件 3000 余起,使 6628 名群众直接受益;累计接待来访群众 8100 余人,为 3600 多名群众解答各种法律问题;他深入全县 59 个重点建设工程、17 个风电及国家重点工程,对农民工劳动报酬情况进行专项排查,共调处承建单位、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劳动报酬纠纷 118 件,为 465 名农民工讨回劳动报酬 827 多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