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8-2006_第1页
【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8-2006_第2页
【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8-2006_第3页
【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8-2006_第4页
【基础医学】异常儿童心理学ch8-20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第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病学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第六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预防与治疗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 定义:在发展期间出现的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且适应功能存在明显缺陷的精神发育障碍称为精神发育迟滞。发展期间: 18岁以前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智商等于或低于 70(平均值两个标准差以下)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 定义:适应机能缺陷:独立生活能力和遵守社会准则和习俗的能力缺陷。包括基本能力、沟通能力、情绪和个人调节能力、社会和人际技能、自理能力、消费能力和家务技能等的缺陷。Vineland Scales和 Adaptive Behavior Scales是测量适应能力的常用测验。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 智力与精神发育迟滞在 3岁前,正常儿童的 IQ(或 DQ)与后来的IQ之间相关很低。这是因为在正常的遗传范围内,智力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变化范围。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 智力与精神发育迟滞然而在 MR儿童中, 3岁前的 DQ与后来的IQ存在明显相关。这说明遗传对 MR的影响更大;在良好环境的刺激作用下,虽然 MR的智力也能有所提高,但变化幅度明显小于正常儿童(反应范围理论)。第一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界定 智力与精神发育迟滞常用的智力测验有:WISC-III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Test-IV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ldren, K-ABC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DSM-IV-TR的分类轻度: 5055IQ70,约占总数的 85%中度: 3540IQ5055,约占总数的10%重度: 2025IQ3540,约占总数的3%4%极重度: IQ2025,约占总数的 1%2%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AAMR的分类根据患者所需帮助的程度将 MR分为四类:间断式的帮助:患者只在某些时候、某些情况下才需要帮助。有限的帮助:患者所需的帮助在时间上更长久。大量的帮助:在某些或很多领域需要经常性的、有规律的帮助。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AAMR的分类广泛的帮助:需要大量的、深度的、持久的帮助。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 医学分类器质性 MR: IQ通常低于 5055,人数较少。家族性 MR: IQ通常高于 5055,人数较多,占所有智力迟滞者的 1/22/3。第二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分类 教育学分类可教育的:可训练的:需监护的:第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病学 占总人口的 1%3% 性别差异:男性略多于女性;但在中、重度迟滞者中没有性别差异。对性别差异的解释尚不确定,可能是男性更多接受智力测验而导致的,也可能是脆性 X综合征(男性多于女性)所导致的。第三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流行病学 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轻度迟滞者中,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和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更大;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群体中,儿童被诊断为轻度迟滞者的人数几乎为零。而中重度迟滞者中不存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原因可能是智力测验对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少数民族家庭和儿童不够公平。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认知一种观点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者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在认知机能上没有差异。该观点包含两种假说:相似发展顺序说;相同结构说。另一种观点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者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在认知机能上存在本质的差异。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认知研究发现,家族性精神发育迟滞基本符合无差异假说,而器质性精神发育迟滞(如唐氏综合症)则基本符合差异性假说。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动机MR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相比,更多选择容易的任务,更容易被挫折所击倒,更依赖于成人的鼓励而不是任务的挑战性来坚持完成任务。这种习得性无助使 MR儿童容易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导致最终产生某些严重的技能缺陷。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语言和社会行为MR儿童(主要是唐氏综合症儿童)与智龄相同的正常儿童相比,具有相似的认知机能;但是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存在明显的落后;由于这种表达能力的缺陷,较多的唐氏综合症儿童的依恋发展存在问题;在有关自我的语言上也存在滞后和异常,这可能影响他们的自我发展与社会交往。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情绪和行为行为大约 10%40%的 MR儿童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常见问题包括:冲动控制障碍(品行问题和自伤行为)、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这些往往是伴生的问题。异食癖和自伤行为是严重 MR中较为常见的严重障碍。MR儿童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发生率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情绪和行为行为在轻度 MR儿童中约有 1/3存在情绪和行为问题;在中重度 MR中,该比率约为 1/2。总的发生率是正常儿童的 4-6倍。可以想象,由于 MR儿童在认知、语言和社会技能上的局限性,所以他们更多遭遇不利的社会处境,更容易发生情绪与行为问题。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其它损害在一个大样本的学龄儿童群体中,约有12%的轻度智障儿童、 45%的中重度智障儿童存在感觉损害、癫痫或脑瘫。具体见下图。第四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特征 其它损害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遗传的影响 行为遗传学研究发现,智力的遗传为50%。智商分布并不是正态曲线,低智商的人数异常的多,这证明了 MR中遗传具有更明显的作用。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和环境的影响遗传的影响 在器质性 MR中,遗传起着显著的、主要的影响作用。在家族性 MR中,遗传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见下图。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家族分布规律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环境因素在智力中发挥着 50%的影响。环境因素是遗传影响赖以实现的条件。对双生子和非双生子的智力的比较研究说明,出生前的环境因素也影响着智力的发展:共享的环境因素可以解释双生子 IQ变异的 20%,而只能解释非双生子 IQ变异的 5%。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对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和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智力的比较研究说明,出生前的环境因素也影响着智力的发展:共享的环境因素可以更多地解释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力变异。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对家族性 MR的研究表明,贫困是导致家族性 MR的最重要的因素。贫困导致医疗卫生条件差、营养缺乏、教育水平低下、父母资源匮乏等等阻碍儿童智力发展的不利因素。第五节 精神发育迟滞的病因学 遗传的影响染色体畸变 唐氏综合症( 21-三体综合征) ;Klinefelter综合症( 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