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社会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实现了“两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应该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民义务教育的负担较重,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为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情况,最近,我们在杭州市余杭区农调队、金华市农调队和龙泉市农调队的协助下,就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在规范收费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绝违规收费还任重道远;农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义务教育的费用负担比较重;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还比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困难还比较多。一、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我们选择了余杭区、金华市婺城区和金东区(下称金华市) 、龙泉市三地分别作为我省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代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每地调查了 100 名农村学生家长和 10 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全省共调查了 300 名农村学生家长和 30 名乡镇中小学校长。其中中学生、小学生家长和中学校长、小学校长各半,余杭、龙泉的家长均分布在 5 个乡镇,金华的家长分布在两区的10 个乡镇,中小学校长三地均分布在 5 个以上的乡镇。本次调查所定义的“农村”是指县城以外的所有乡镇,这与浙江省物价局等部门下发的浙价费(XX)21 号文件中所指的农村中小学的“农村”有所区别,也就是说在本调查中,农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区政府所在地城区以外的所有乡镇。调查的时间范围是 XX 年春季。这次接受调查的 15 所中学,平均在校生规模为 727 人,比全省平均的 928 人少,共有专任教师 677 名(其中代课教师 18 名) ,平均每校 44 名,师生比为 1:,略低于全省平均的 1:的比例。被调查的 15 所小学,有 13 所是乡镇中心小学,2 所为金华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规模为 465 人,比全省平均的 384 人多,共有专任教师 452 名(其中代课教师 2 名) ,平均每所小学 30 名,师生比为 1:16,低于全省平均的 1:的比例。二、农村义务教育收费现状(一)省级有关部门规定的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省物价局、教育厅、财政厅今年初联合下发浙价费(XX)21 号文件,规定了我省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从 XX年春季开学起,城镇中小学(含乡镇初中和乡镇中心小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每生每学期不超过 80 元,初中每生每学期不超过 110 元,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价格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已实施多媒体教育或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中小学,经批准可加收 20 元的杂费。农村中小学(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学在村里的办学点和 100个省重点扶贫乡镇的中学)的杂费标准为:小学 2045 元,初中 4070 元。代管费(农村中小学为课本费、作业本费两项,城镇中小学再加上音像教材费、讲义费和班会费共五项)实行限额控制,具体标准由各市、县(市、区)相关部门在每学期开学前确定。借读费小学为 300 元,初中为 600 元。(二)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元据三地调查汇总,农村初中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费用为元(不含伙食费,下同) ,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其中杂费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 ,占,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代管费元,占,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借读生(共 9 人)借读费平均元,余杭、龙泉分别为 1115 元和元,金华被调查对象中没有借读生;住校生(共 64 人)住宿费平均元,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余杭区因有部分学校的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经区相关部门批准,住宿费可适当超过区定标准。(三)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实际缴费元根据对 150 名小学生家长的调查,农村小学每生每学期平均缴纳的费用为元,约为初中生的一半,占调查户家庭人均纯收入的,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其中杂费元(含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课) ,占,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代管费元,占,余杭、金华、龙泉分别为元、元和元;借读生三地每地各一名,余杭、金华、龙泉的借读费分别为 400 元、300 元和 60 元,平均为元;住校生(共 2 名,龙泉)住宿费每人均 60 元。(四)对收费现状的基本评价从以上调查结果来看,三地农村中小学缴费标准除余杭小学借读费高出 100 元外,其它都没有突破省定标准(见下表) ,各学校也都能严格遵守当地的收费标准,在实地调查中也基本上没有发现学校超标准收费的情况,多数学生家长对收费工作也给予了肯定。据调查,52的家长认为目前农村中小学收费比一、二年前规范了,持否定意见的只有;有 21%和 43%的家长认为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小学生的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和“有所减轻(但不明显) ”。这说明经过治理整顿,从总体上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的收费是规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三地乡镇初中、小学收费标准单位:元余杭金华龙泉小学农村杂费 454545代管费 1XX0176借读费 400200住宿费 1008060柴伙费 80城镇杂费 808070代管费 XX-2 年级 1203-6 年级 150210借读费 400300住宿费 10010060柴伙费 60 建制镇 4-6 年级 80初中农村杂费 11070100 龙南乡 70代管费 250180260 龙南乡 226借读费 800600 龙南乡 400住宿费 XX075柴伙费建制镇 80 非建制镇 60城镇杂费 110110110代管费 250260260借读费 800600住宿费 XX20 乡镇 75柴伙费建制镇 80 非建制镇 60注:龙南乡是全省 100 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乡镇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属于城镇收费范围三、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我省目前教师工资都由县(市、区)财政统一按月发放,从调查的 30 所农村中小学来看,所有教师都能按时领到工资,没有拖欠的情况。但县级统发工资的内容因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别较大,有的仅是国家工资,有的则包括了考核奖、岗位津贴、职务补贴等。如余杭区教师的伙食及误餐补贴、岗位津贴、物价补贴以及医保、公积金等都由区财政负担,龙泉市也在去年解决了教师医保和公积金费用,金华农村教师考勤奖、年终奖、医保、公积金等财政还没有解决,今年下半年开始公积金财政补助每位教师每年 800 元,合同制教师的养老金、失业保险金财政也还没有安排。为搞好教师福利待遇,有些学校自筹部份资金,以考核奖、全勤奖等名义给教师每月发放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贴。从调查数据来看,三地教师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资、福利性收入)为 17528 元,其中初中教师为 18031 元,小学教师为 17025 元,相差不大。比较三地,余杭教师的工资最高,平均为 21455 元,高出平均数,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 22294 元和 20616 元;金华次之,平均为 16980元,略低于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 17400元和 16560 元;龙泉最低,平均为 14150 元,比三地平均低,比余杭低,其中初中、小学分别为 14400 元和13900 元。据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国家工资以外的各种补贴、津贴、奖金等不同造成的。据校长们自己估计,教师的收入与当地的公务员相比要低 30左右。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教师的生活还比较清贫。我们在龙泉调查时了解到,有一对教龄长达 20 多年的教师夫妇,工作 20 多年才积攒了 4 万多元积蓄,女儿今年考上大学,要读完四年大学还得贷款。有的欠发达地区学校的教师,除了财政统发的工资以外,全年的各种奖金、福利加起来也就几百元钱。一些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教师,年收入才一万元左右,而要通过函授取得大专文凭,各种花费共要15000 元,平均每年 5000 元,几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获得本科文凭,还得再花三年时间和 15000 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师获得文凭后能给矛一定的补助,有的由学校补助一点,有些地方由于经费困难,全由教师自己承担。四、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这次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一)教育费用仍是农民比较重的负担在调查中,农民普遍反映这几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他们感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党委、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他们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据调查测算,一个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平均在 500 元左右(包括部分学生缴的午餐费) ,初中生近 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对于经济一般地区农民和欠发达地区农民来说,是一个很重的负担,尤其是对二孩家庭(欠发达地区二孩家庭往往比发达地区要高) 。因而,我们的调查中有 44的调查户觉得孩子上学的费用负担很重或比较重,有%的学生家长还反映不能按时足额缴纳学杂费,其中金华、龙泉不能按时缴费的家庭分别达到 10和11。为筹措学杂费,这些家庭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贷。有的学校同意缓缴或分期缴纳,但需由教师个人担保,到学期结束时如果家长不能足额缴纳则由担保教师承担责任。有的家长实在缴不出现金,就用鸡蛋、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送给担保教师冲抵学杂费。据调查户反映,我们调查的其中一地去年还发生过学生缴不出学杂费而自杀的事件。从我省 2700 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也显示出农民教育负担的不轻和增长过快,我省 XX 年农村居民人均学杂费支出元,比上年增长,XX 年增加到元,又比 XX 年增长了,远远快于收入的增长。农民教育负担仍然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1、省定收费范围外收费比较多。调查结果表明,除杂费、代管费、借读费、住宿费四项费用以外,小学生每生每学期平均还要缴纳其它费用元,占总收费的%;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学期缴纳其它费用元,占总费用的%。在四项费用之外的收费中,保险费、校服费、假日培训费(周末、暑假培训班)占了绝大部分,有的地方经物价、教育、财政部门同意,对住校生收取 6080 元的柴伙费。此外,有些学校还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饮水费、优秀生补课费、差生补习费、试卷费、资料费、电教费、晚自修费(或晚自修教师坐班费) 、停车费、电脑培训费、 “六一”节建校赞助费等等。个别学校还印制自己学校的信片,以宣传学校、扩大影响为由要学生购买。(1)(2)(3)(4)(5)(6)(7)从收费的“合法”性上来说,像校服、保险费,从省到县(市、区)都强调自愿原则,但校方从校容、便于管理和学生意外时的救助能力考虑,实际操作中不少学校存在校方动员学生购买的情况,给家长以强迫的感觉,结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购买行为是出于无奈或不买不好意思。假日培训应该说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们调查的三地来看,在其中的两地比较普遍,周末培训的费用因课程的多少在 50200 元之间,培训的课程也有音乐、体育、美术等,但多数仍是语文、数学、外语及自然。暑假两周培训的情况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较普遍。这些假日培训,都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认可。为了不与省里文件的精神相冲突,有的是社会教育机构出面或委托它们来组织、收费,有的有专门的假日培训中心,但实际上给学生上课的仍是他们自己的老师。有的学生不想参加但又怕教师在假日培训时教授在课堂上不讲的内容,因此非自愿参加的学生不在少数。除了上述校服、保险和假日培训的费用外,其它的收费都是属于明显的乱收费。其中饮水费已经包含在杂费内,即使学校提供桶装水也不能另行收费,但在个别市(区)收取饮水费的情况比较普遍。2、地方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错位。考虑到我省各县(包括县级市、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价、教育和财政部门仅仅规定了有些收费的最高限额或收费的区间范围,并把收费标准的制订权下放到县(县级市、区)一级,以便让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收入水平来确定收费标准。但事实上各地都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要求,基本上采用了省定的最高标准收费,尤其是人人都要缴的杂费和代管费,没有体现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梯度(见上表) 。以余杭区和龙泉市为例,据农村住户调查,XX 年龙泉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余杭的 47%;这次被调查的家长自己估算,余杭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为元,龙泉为元,龙泉仅为余杭的 37%。但农村小学杂费和代管费合计(以下称“两费” )龙泉为 221 元,余杭为 165 元,龙泉反而比余杭高出;借读费和住宿费余杭比龙泉要高些,但由于借读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读生) ,对群众的影响面不大。其结果,龙泉小学生一学期的费用负担占到农民人均年收入的,初中生占到。而余杭小学生和初中生的费用虽然绝对额比龙泉要相应高出 80 元和 295 元,但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仅为和,显然大大低于龙泉的负担水平。由此说明,教育收费如果不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即使完全按标准规范收费,在一部分地方农民仍会感到负担很重。此外,部份学校在收取柴伙费、减免学杂费等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如大部份家长认为一学期柴伙费成本最多也就 30 元左右,但学校收取的标准大都在 60 元左右。又如贫困生学杂费的减免比较困难,根据家长自己的申报,只有的学生享受了减免,远远低于省“一局两厅”文件规定的 10的要求。面对较重的教育负担,广大农民群众(特别在欠发达地区)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费用负担降下来,尤其是义务教育,要名符其实。经济比较困难的家庭希望购买校服、保险时能真正自愿,学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仪式及其它集体活动时一律穿校服,否则对买不起校报的贫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种打击。 (1) (2) (3) (4) (5) (6)(7)(二)学校经费紧缺,负债办学现象普遍目前农村中小学尤其是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严重短缺的现象,即使在很多发达地区,经费也不宽裕。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运转主要是靠杂费来维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镇政府虽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经费下拨到学校作为补充(一般每年每生在 2050 元之间) ,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所以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多校长把工作重点放在讨钱、要钱上,向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乡镇领导讨,实在没办法的就向学生乱收费。对于教育乱收费,社会各界往往归因于校方,怪罪校长。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校长是在“为政府分忧,替政府受过” 。由于学校经费紧缺,目前还有很多学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债。在被调查的 15 所中学中,有 11 所负债,共负债 822 余万元,平均每校近 75 万元。其中余杭 2 所,平均每所负债 19 万元;金华 5 所,平均每所负债 82 万元;龙泉 4 所,平均每所负债 93 万元。在被调查的 15 所小学中,有 6 所负债,共负债 143 万元,平均每所近 24 万元。其中余杭 1 所,负债 18 万元;金华 3 所,平均每所负债 31 万元;龙泉 2 所,平均每所负债 15 万元。负债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楼、综合楼、食堂、宿舍、操场等而欠债;有的拖欠新华书店、印刷厂、教育局资料室等书费、资料费;有的因创绿色学校、创省教育强镇需要,整治校园、添置仪器、设备和图书造成欠款;有的因开设信息技术课购置电脑、建校园网负债;还有的是拖欠办公费、教师奖金。金华一中学甚至欠个人借款 60 万元。还是因为经费紧缺,许多学校教育设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时修缮和增加。在调查中,有 51的家长认为学校的教育设施、设备很一般或不太好;30 所学校中,仅有 8 所学校拥有标准操场。尽管这几年在改造中小学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农村很多地方学校的教学、生活用房还是很不足。据龙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对照我省建设三类学校标准(最低标准) ,该市还缺少学校用地 11万平方米,校舍少万平方米。在金华,有的教师调侃说,他们住校生的住宿条件还没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长明知他们的教师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报,否则要封存,这样教师反而没有地方住了。(三)优秀教师流失较多,师资队伍素质有待提高各地反映,目前农村中小学优秀教师流失现象较为普遍。据被调查的 30 所中小学统计,近三年来有 21 名教师(其中初中 19 名,小学 2 名)因待遇低而离开了教师队伍从事他业,有 45 名教师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镇)学校。现在一些民办、私立学校经常到乡镇中小学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 1 倍左右,而且工作量还比较小。如余杭塘栖一中学反映,今年他们学校就走了 4 名教师,民办学校给的年薪是 5 万元一年(目前他们教师的年薪只有3 万元) 。在他们学校一个英语教师要教三个班的课,而在民办学校只教一个班的课。有的地方民办学校甚至不要档案,可以为招来的教师重新建档;也有的地方规定去民办学校的教师档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对教师进行考试、考核,将一些优秀教师调入城区学校或其他一些离城区近、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这些教师大多是县(市、区)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校在培养他们时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他们的离去不但给学校的教育计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也给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更是给学校培养教师工作的信心以打击。有的校长说,以后在培养教师时只要培养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养出来后不给上报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 ,以免被人挖走,但这样又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1234567骨干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教育质量下降,使农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农村生源流失问题已比较严重,一些比较优秀的学生或家庭比较富裕的学生,都流向了城区比较好的学校。如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中心小学今年有毕业生 142 人,升入当地初中的只有 75 人。其中一个班 54 人,只有 9 人升入当地初中;余杭塘栖三中去年有 90 多人流向其他学校,今年又有 50 多人外流;余杭超山中心小学有 70多人外出求学,占在校学生的 10。在优秀教师流失的同时,农村中小学因各方面条件相对较差,生活艰苦,比较难吸引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去工作,师资队伍素质不高的问题也较突出。从学生家长的反映看,有 45%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师资条件一般或不太满意,部分家长认为教师的责任心不强、敬业精神不够。反映的问题有:有的教师教育时间缩水,往往让学生自学;有的教师不批作业由学生代批,个别甚至连考卷也不批,仅根据平时的印象来给分;有的教师动不动就体罚学生等。从教师的学历看,金华、龙泉两地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和%,比全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两地小学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为%和%,比全省%的平均水平分别低个百分点和 6 个百分点。(四)报刊征订任务重在我们的调查中,农村中小学校长普遍对报刊征订意见很大。我们调查了 9 所中学和 9 所小学 XX 年的报刊征订情况。每所中学的报刊支出平均达 13459 元,占全部杂费收入的,其中 7273 元为非自愿订阅,占到报刊支出的;每所小学报刊支出平均为 6099 元,占杂费收入的,其中 1974 元为非自愿订阅,占。非自愿订阅多是因为上级有任务或是有关部门领导打招呼的结果,订阅的报刊杂志五花八门,有中央、省、市、县级党报(越是下级的党报数量越多) ,有各级晚报、 求是 、 共产党员 、 钱江廉潮 、 半月谈 、 时代先锋 、 浙江宣传 、 今日浙江 、新农村 、 人民公安 、 江南警界 、 物价公报 、 质量时刊 、 中国教育报 、 教育信息报 、 中国教工等等,有的市(县)级党报教职员工人手一份还有多。我们在调查时一位曾担任过中学校长的业内人士也反映,为了完成报刊征订任务,当地一位宣传部的领导亲自来到学校,要求他订阅报刊,看他有点勉强,他说我来了吃饭你总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订,我多来几次你的招待费不就多了吗?言下之意还不如主动订阅为好。(五)教育收费卡制度执行不力为切实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防止教育乱收费,近年来,教育部门出台了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和收费卡制度,即教育收费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长还必须有收费卡。但实际上这项制度执行的不够理想。在这次被调查的 300 名中小学家长中,有家长反映学校没有执行收费卡制度。有的学校认为已经实行了收费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费卡了;有的则以学生保管易丢失为由,家长签名后校方“代为保管” 。没有收费卡,就不利于家长对学期中间的收费进行监督。代管费的开支省里是有严格规定的,但有不少学校将水电费、报刊费等也在代管费中列支,这些学校在学期结束时是不可能向家长出具“收费清单”的,代管费多退少不补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1 2 3 4 5 6 7五、对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几点建议党的 xx 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主体,发展农村义务教育,使广大农村学龄儿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和体现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证。应该说自1985 年实施义务教育以来,我省的义务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全省小学六年制招生比例达到了,小学入学率达到了,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达到了和。我省作为一个经济发达省份,农村义务教育也已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农民的文化程度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XX 年我省 6 岁及以上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年,低于全国年的平均水平,这与我省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我省要提前实现全面小康,关键是提高农民的素质。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对我省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而大量不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必将成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包袱。农村义务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的农村义务教育从“量”上来看(如小学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初中入学率、巩固率等)已经是形势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改革官员考核办法,真正重视和发展教育事业由于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样能迅速见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认识的,但经济的发展、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的影响因素试题及答案
- 药物疗效评估标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中学员心理疏导策略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角色扮演演练试题及答案
- 药物经济学方法应用试题及答案
- 深入讨论卫生管理考点试题及答案
- 知识分享与专利的试题及答案
- 单招大专笔试题及答案
- 衛生管理與服務效率考題
- 药物信息传播方式试题及答案
- 金相试题完整版本
- 给水排水(中级职称)试题
- 银行业金融机构安全评估标准
- CJT244-2016 游泳池水质标准
- SH/T 3115-2024 石油化工管式炉轻质浇注料衬里工程技术规范(正式版)
- HCIA H13-111鲲鹏应用开发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期中基础巩固与能力提升练习-解析版
-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电子版
- 碎石技术供应保障方案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
- 卫星互联网通信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