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 分)不管写文章还是讲话,都贵在掌握分寸,繁简恰当。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2分)A、熹微 x 徘徊 pihui 揩汗 ji羁绊 jB、淅沥 xl 徜徉 chngyng 抠进 ku隘口iC、静谧 m 咆哮 poxio 扼守 擎天 qngD、摇曳 y 龌龊 wchu 斫折 zhu 噤声 jn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4 分)风竹萧疏魂牵梦索滚瓜烂熟俯仰低徊流连忘返水流湍急一触既发色彩斑斓惊涛骇浪世俗喧嚣改弦易辙出奇治胜死心塌地顾影自怜想入非非难以奏效4、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五月黄梅天,到处黏溻溻的。黏溻溻:方言,意思是潮湿到发黏的地步。B、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猛可:突然。C、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的熨帖。熨帖:妥帖舒服。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却在谈论。5、下列说法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 下雨天,真好的作者琦君是当代女作家。B、 雷雨前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现代作家。C、 夜雨诗意的作者余光中,当代学者、散文家。D、 雨夜奇袭选自星火燎原作者肖华。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 句,修改意见: _第 句,修改意见: _7、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 、 “快乐小猪” 、 “诗坛雏燕” 、 “睡梦中的雄狮” 、 “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4 分)我的网名:命名缘由: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 分)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 分)二、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 9-12题。 (13 分)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呼呼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9、语段节选自现代作家_写的文章_。 (2 分)10、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3 分)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 )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 ( )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 ( )11、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 分)12、文章结尾最后三个自然段用分行诗句方式平行列出有什么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9题。 (22 分)听 雨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 ,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 ,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 ,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 ,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95年 4月 13日)注释:季羡林:1911 年出征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醍醐(t h):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13、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3 分)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 “橙黄橘绿” , “黄鹂鸣翠柳” , “白鹭上青天” ,令人眼花缭乱,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14、为什么本来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的声音却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3 分)15、 “听雨”是中国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怎样的境界?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3 分)16、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3 分)17、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内容,把这样的语句编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请从文中摘选出一个这样的引读句。(3 分)18、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3 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9、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学问、人生、社会的态度,阅读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4分)三、写作(40 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这五句话是: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要求:从五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 分)不管写文章还是讲话,都贵在掌握分寸,繁简恰当。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2分)A、熹微 x 徘徊 pihui 揩汗 ji羁绊 jB、淅沥 xl 徜徉 chngyng 抠进 ku隘口iC、静谧 m 咆哮 poxio 扼守 擎天 qngD、摇曳 y 龌龊 wchu 斫折 zhu 噤声 jn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4 分)风竹萧疏魂牵梦索滚瓜烂熟俯仰低徊流连忘返水流湍急一触既发色彩斑斓惊涛骇浪世俗喧嚣改弦易辙出奇治胜死心塌地顾影自怜想入非非难以奏效4、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五月黄梅天,到处黏溻溻的。黏溻溻:方言,意思是潮湿到发黏的地步。B、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猛可:突然。C、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的熨帖。熨帖:妥帖舒服。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却在谈论。5、下列说法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 下雨天,真好的作者琦君是当代女作家。B、 雷雨前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现代作家。C、 夜雨诗意的作者余光中,当代学者、散文家。D、 雨夜奇袭选自星火燎原作者肖华。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 句,修改意见: _第 句,修改意见: _7、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 、 “快乐小猪” 、 “诗坛雏燕” 、 “睡梦中的雄狮” 、 “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4 分)我的网名:命名缘由: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 分)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 分)二、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 9-12题。 (13 分)你会猜想这时那幔外边的巨人在揩着汗,歇一口气;你断得定他还要进攻。你焦躁地等着,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可是你等着,等着,却等来了苍蝇。它们从龌龊的地方飞出来,嗡嗡嗡的,绕住你,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专拣你的鼻子尖上蹲。也等来了蚊子。哼哼哼地,像老和尚念经,或者老秀才读古文。苍蝇给你传染病,蚊子却老实要喝你的血呢!你跳起来拿着蒲扇乱扑,可是赶走了这一边的,那一边又是一大群乘隙进攻。你大声叫喊,它们只回答你个哼哼哼,嗡嗡嗡!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你汗也流尽了,嘴里干得像烧,你手里也软了,你会觉得世界末日也不会比这再坏!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幔外边的巨人一下子把那灰色的幔扯得粉碎了!轰隆隆,轰隆隆,他胜利地叫着。呼呼挡在幔外边整整两天的风开足了超高速度扑来了!蝉儿噤声,苍蝇逃走,蚊子躲起来,人身上像剥落了一层壳那么一爽。霍!霍!霍!巨人的刀光在长空飞舞。轰隆隆,轰隆隆,再急些!再响些吧!让大雷雨冲洗出个干净清凉的世界!9、语段节选自现代作家_写的文章_。 (2 分)10、给句中加点字注音。 (3 分)等着那挑破灰色幔的大刀的一闪电光,那隆隆隆的怒吼声。 ( )叮你的涂一层胶似的皮肤。 ( )戴红顶子像个大员模样的金苍蝇刚从粪坑里吃饱了来。 ( )11、语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作用?(4 分)12、文章结尾最后三个自然段用分行诗句方式平行列出有什么作用?(4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3-19题。 (22 分)听 雨季羡林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润物细无声” ,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诗词中,关于听雨的作品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朋友章用回忆表弟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有名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虞美人” ,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 ,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左右。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 ,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了。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里面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一个“俗人” 。我想到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濛濛。今天早晨,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千里,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出来,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诗人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这个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95年 4月 13日)注释:季羡林:1911 年出征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语言文字。文中“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醍醐(t h):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13、从文中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填在横线上。(3 分)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 , “橙黄橘绿” , “黄鹂鸣翠柳” , “白鹭上青天” ,令人眼花缭乱, ,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缤纷的世界14、为什么本来极为讨厌的雨敲铁皮的声音却使作者有了平生少有的精神境界?(3 分)15、 “听雨”是中国文化人的一件雅事,蒋捷的“听雨”词表现了怎样的境界?作者怎样看待蒋捷的这种境界?(3 分)16、春雨让“我”兴高采烈,文中描写了哪些场景,烘托作者的这种喜悦之情?请概括回答。(3 分)17、文章中有一些语句,或提示主旨,或提示主要内容,把这样的语句编放在文题前能吸引读者,引导阅读。请从文中摘选出一个这样的引读句。(3 分)18、下面有关“听雨”的诗词所反映的心情与本文作者相同的是() (3 分)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C、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9、本文蕴含了作者对学问、人生、社会的态度,阅读后你感受到作者是一个怎样的老人?(4分)三、写作(40 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五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这五句话是: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要求:从五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北师大版初二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试卷和答案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2 分)不管写文章还是讲话,都贵在掌握分寸,繁简恰当。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2分)A、熹微 x 徘徊 pihui 揩汗 ji羁绊 jB、淅沥 xl 徜徉 chngyng 抠进 ku隘口iC、静谧 m 咆哮 poxio 扼守 擎天 qngD、摇曳 y 龌龊 wchu 斫折 zhu 噤声 jn3、下列成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 (4 分)风竹萧疏魂牵梦索滚瓜烂熟俯仰低徊流连忘返水流湍急一触既发色彩斑斓惊涛骇浪世俗喧嚣改弦易辙出奇治胜死心塌地顾影自怜想入非非难以奏效4、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五月黄梅天,到处黏溻溻的。黏溻溻:方言,意思是潮湿到发黏的地步。B、然而猛可地电光一闪,照得屋角里都雪亮。猛可:突然。C、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的熨帖。熨帖:妥帖舒服。D、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话:却在谈论。5、下列说法不妥的一组是( ) (2 分)A、 下雨天,真好的作者琦君是当代女作家。B、 雷雨前的作者茅盾,原名沈德鸿,现代作家。C、 夜雨诗意的作者余光中,当代学者、散文家。D、 雨夜奇袭选自星火燎原作者肖华。6、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书籍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小而言之,读书不但可以提升自我,而且能够增长知识。大而言之,读书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让书香溢满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生活,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第 句,修改意见: _第 句,修改意见: _7、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 、 “快乐小猪” 、 “诗坛雏燕” 、 “睡梦中的雄狮” 、 “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四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4 分)我的网名:命名缘由: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 分)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清新活泼,情趣盎然。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一、二两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2 分)诗的三、四两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3 分)二、阅读理解(35 分)(一)阅读课内语段,完成 9-12题。 (13 分)你会猜想这时那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