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1 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 1 目名称 . 1 目承办单位 . 1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 1 究依据 . 1 究原则 . 2 究范围 . 3 目服务对象 . 3 究结果概要 . 3 计内容与规模 . 3 境保护 . 4 动定员 . 4 设进度 . 4 程投资 . 4 要经济技术指标 . 4 论 . 5 议 . 5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 6 市概况 . 6 *县两乡镇基本情况 . 7 然条件 . 8 候条件 . 8 质与水文条件 . 9 震 . 10 形地貌 . 10 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 11 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 11 圾处理现状 . 11 镇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 12 程建设必要性 . 12 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方式的选择 . 13 市生活垃圾收集方式概述 . 13 乡镇生活垃圾收集方式选择 . 13 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概述 . 13 乡镇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 . 16 第五章 工程总体设计 . 18 程规模 . 18 *镇建设规模 . 18 *镇建设规模 . 19 圾车辆配备 . 20 2 圾转运方案的选择 . 20 圾转运站工艺方式概述 . 20 圾转运站压缩工艺方式 . 22 圾转运方案选择 . 23 圾转运站场址选择 . 24 址选择原则 . 24 垃圾转运站选址 . 24 圾转运站路线建议 . 25 第六章 垃圾转运系统工艺设计 . 26 计依据 . 26 圾转运站设计 . 26 运站配置及规模 . 26 运站工作流程 . 27 运站用地 . 27 助设施 . 27 腐处理 . 28 助收运措施 . 29 圾屋 . 29 运车辆 . 30 运系统配备总结 . 31 第七章 辅助公用工程设计 . 33 筑设计 . 33 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 33 筑物一览表 . 33 构设计 . 33 排水和消防设计 . 34 排水设计 . 34 防设计 . 34 气设计 . 34 电设 计 . 34 雷接地保护 . 35 讯设计 . 35 第八章 项目管理、实施与定员 . 36 目管理 . 36 目实施 . 36 动定员 . 36 作制度 . 36 动定员 . 37 员培训 . 37 员培训 . 37 员培训计划 . 37 第九章 项目招标方案 . 38 目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 38 3 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 38 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 38 第十章 环境保护 . 40 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 40 艺产污环节 . 40 染物产生环节 . 40 染物及排放特征 . 41 染物排放源及治理措施 . 41 气 . 41 声 . 42 水 . 43 体废物 . 44 第 十一章 节 能 . 45 述 . 45 能原则 . 45 能措施 . 45 水措施 . 46 第十二章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 47 述 . 47 计依据 . 47 全卫生防范措施 . 47 动保护措施 . 48 第十三章 工程投资估算 . 49 程概况 . 49 资估算编制依据 . 49 制方法 . 49 它费用说明 . 49 投资 . 50 金筹措 . 50 第十四章 社会及生态效益分析 . 53 会效益分析 . 53 4 1 第一章 总 论 目名称与承办单位 目名称 *县 *镇、 *镇镇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工程 目承办单位 *县 *镇人民政府 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编制单位: *市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编号: 究依据 1、基础资料 ( 1) *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2) *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工程初步设计 ( 3) *县 *镇总体规划( 1996 2010) ( 4) *县 *镇总体规划( 2000 2020) 2、主要标准与规范 ( 1)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2003) ( 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2005) ( 3)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 2006) ( 4)生活垃圾转运站运行维护技术规程( 2006) ( 5)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 18 1999) ( 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93) ( 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90) 2 ( 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996) ( 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1996) ( 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2002) (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6) 究原则 1、生活垃 圾收运系统作为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和环境保护项目,应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使工程建设与城市的发展相协调,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合理选择转运站的站址和处理工艺,逐步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以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遵循我国城市城区垃圾收集技术政策和环保政策,贯彻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确保对城市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处置,防治二次污染产生。 3、从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近期为主,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技术路线,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及工程实施计划。 4、结合各乡镇经济发展水平和 今后的发展,在设计中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上成熟的设备,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安全可靠,使站区环境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5、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力求场区布置合理,环境优美,建筑美观,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做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良好统一。 6、妥善解决垃圾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渗沥液,填埋气体、恶臭和蚊蝇等,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确保环境质量不受破坏。 7、优化设计,降低工程投资,确保施工及运行安全。 3 究范围 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范围和深度规定,本报告在对项目 的建设条件进行了实地查勘,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垃圾转运站站址、收集运输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环境保护、公用工程配套设施、投资估算及实施计划、财务及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重点研究和论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及方案、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为项目的决策和建设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论证。 目服务对象 本工程服务的对象包括 *县管辖的两个乡镇。分别为: *镇、 *镇。服务的范围为两个乡镇的建城区及周边临近的村庄。 究结果概要 计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工程为 *县两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 工程,工程以收集和转运各乡镇生活垃圾、保护环境为主要目的。处理的对象为:各乡镇生活垃圾,不包括建筑垃圾、工业垃圾、医疗垃圾,并严禁混入任何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固体废弃物。 根据本工程的服务对象 *镇、 *镇,采用各镇区人口预测及垃圾产生量预测数据,并考虑乡镇建成区周边的村落,确定转运站规模分别为: *镇 20 吨 /日、 *镇 20 吨 /日。 4 境保护 本项目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均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动定员 本项目利用原有人员,不用新增 劳动定员。 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为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工期,各阶段工作应尽量提前进行,允许有一定程度交叉。 程投资 项目总投资 463 万元,所需资金由项目承办单位自筹解决。 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据 备注 技术数据 1 处理垃圾 吨 /日 40 *镇 吨 /日 20 *镇 吨 /日 20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463 其中: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2 筹集资金 万元 463 其中:自有资金 万元 463 5 论 本工程采用小型压缩式转运站对 *县 *镇、 *镇两个镇区城市生活垃圾进行收集运输,总投资 463万元。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和 *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通过改善乡镇的环境卫生,可有效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减轻垃圾对河流水系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议 1、尽快完善转运站的工程地质的详勘工作,以便开展下一步工作; 2、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的生活垃圾成份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包括不同季节,不同地带的调查分析 ),为设计阶段最终确定垃圾综合利用方案提供依据; 3、城市垃圾清运系统尽快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装运输,以便于运送至填埋场填埋处置时可为填埋场提供覆盖土源; 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社会公益事业,其运行初期管理需要政府部门的全力支持;同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适时制定垃圾收费制度,使垃圾转运填埋的运作逐步走上自我维持、良性发展 5、着手制定垃圾分类收集的产业政策,为垃圾的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打下创造条件。 6 第二章 项目区概况 市概况 *县位于黄淮平源西南部, *省东南部边陲,地处北纬 32 34至 3258,东经 114 38至 115 13之间,东西长 44 公里,南北宽 35 公里,总面积 1453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3 万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省畜牧大县、 *省外派劳务输出重点联系县、 *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 *县处于两省( *省、安徽省)四市( *、信阳、阜阳、周口)交界地带,南部与东南部靠息县、淮滨(属信阳市),西南连正阳县,西部及西北部接平舆县,北部及东部与安徽省临泉县毗邻;西南至 信阳市 132 公里,西至 *市 102公里,北至周口市 122 公里,东至阜阳市 109 公里,距省会郑州 307公里。全县下辖 22个乡镇(包括城关镇 古吕镇), 356 个行政村。 *县资源丰富,潜力巨大。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年降水量 960 毫米。水资源丰富,有 10 万亩水面可供开发,年可利用水资源 6亿多立方米。农业盛产小麦、玉米、棉花、芝麻、红薯、水稻、大豆和绿色小杂粮等,年产粮食 6亿公斤、红薯 4000 万公斤、优质皮棉 2000 万公斤,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中南地区最大的“三粉”生产基地 。畜牧业发达,年出栏商品牛 25 万头、羊 53 万只、猪 85 万头、家禽 1000 万只。木材蓄积量150万立方米。劳动力资源丰富,青壮年劳力 60多万人,年输出劳动力 25万。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拨 44米以下,淮河支流洪汝河在境内汇合,自西向东,横贯全境,两河在县内小支流多达 195 条。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水量 880毫米,全年无霜期 214天。 国内生产总值 150462 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556 元。现有耕地 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黄红麻、棉花、烟叶。森林覆盖 率为 主要树种有杨树、椿树、桐树、柳树、 7 刺槐、楝树等。中药村有全国著名中药村半夏附子。 *县两乡镇基本情况 1、 *镇 *镇位于 *县境北部,距县城 9 公里处,辖区总面积 72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64558 亩,有 17 个行政村, 138 个自然村,总人口 46444 人。镇政府所在地 *集,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 9 平方公里,方公里,辖 *、董庄两个行政村,镇直单位 22 个,常住人口 7792 人,暂住人口 3853人,合计 11645人,占全镇总人口的 25,其中非农业人口 4647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 10。 2007年以来先后被省政府评为“民政工作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市“三杯”竞赛活动先进镇镇、市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劳务输出先进单位”、“赴疆采棉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镇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红旗镇镇”、“畜牧工作先进单位”、“植树造林工作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先进单位”、“无邪教镇镇”“计划生育工作一类镇镇”等荣誉称号,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 *镇 *县 *镇位于 *县城西 25 公里处,西与平舆县接 壤,东与砖店镇为邻,南与余店乡相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省道 216驻新公路横贯全境,距大广、新阳高速路出口 6公里。全镇辖 11个行政村, 109个自然村, 219个村民组, 22党支部, 879 名党员, 38425 人, 亩耕地。止目前,镇区人口已达 12000人。 止 2009 年底,全镇生产总值 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322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4310 元 , 省级新农村示范点 *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已开工建设;连续 6年荣获市级计划生育红旗乡镇;连续三年获市“平安杯”荣誉称号;连续两年获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红旗 乡镇”称号; 2009 年镇党委荣获省级“五个好”乡党委,老党支部荣誉称号。 8 然条件 候条件 *县地处北亚热带和温暖带过度地带,属大陆性季风型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中,雨热同期,光、热、水资源丰富。 春季( 3 5):为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过渡季节,冷暖气流交换频繁,气温变化较大,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量 216 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24%。 夏季( 6 8 月):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在 40以上;平均降水量 41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46%。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最高达 782毫米( 1982年),最低仅 97毫米( 1959年),降水主要集中在 6月中旬至 7月。 秋季( 9 11月):气温、降水降减较快,天气晴朗,平均气温 平均降水量 202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 22%。 冬季( 12次年 2 月):受西北干冷气流影响,多偏北风,低气水量 68 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8%。 气压:多年年平均气压为 际变化不大。 气温:年平均气温为 15,最高年平均气温 1951 年),最低年平均气温 1954 年)。最冷为 1月,月平均气温为 最热为 7月,月平均气 温为 年极端最低气温为 1964 年 2 月),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1988年 7月)。全年无霜期平均 221天,最长 255天( 1964 年),最短 189天( 1962年)。 降雨:多年平均降水量 米,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和地域变化均较大。 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年际变化率 4%。 蒸发:多年平均年蒸发量为 大超过降水量,相当于年降水量的 199%,各月蒸发量均大于同期降水量。最大年蒸发量 米( 1966年),最小为 米( 1985年)。 风向风速: *县风向特征为每年 8月至次年 3月多东北风,平均频率在 20%以上,最多的 9 月达 4 7 月多西南风,频率平均在 20%以上,最多的 7 9 月达 全年最多的风向为东北风,频率 其次为西南风,频率为 最少的为西北风,频率 年平均风速 秒。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时,日照率为 49%。日平均温度 0和 10期间的日照时数分别为 太阳辐射:年太阳辐射总量 平方厘米,光合有效辐射 总量 平方厘米。 质与水文条件 1、地质条件 地层: *县境内的新生代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履于中生界之上,中生界又呈角度不整合履于太古代地层之上。 构造:境域位于新华夏系华北沉降带的南缘, *、息县折皱降起带上,发育着前震旦纪、侏罗纪、白垩纪地层。 岩浆岩:据物探和钻探资料,境内尚未发现较大的岩浆体,仅在钻孔中见到花岗岩脉、石英脉等。 2、水文条件 *县境属淮河流域洪河、汝河水系。 洪河发源于方城县北部的伏牛山南麓,东北行穿伏牛山脉,经叶县东行入舞阳,过漯(河)舞(钢区)铁路入西平 ,由西平县城北过京广铁路,穿老王坡,自五沟营折向东南入上蔡县,经塔桥入平舆县,经后刘东行,至庙湾转东南行,经杨埠南行至王港口入 *县。 洪河在 *县境内 1950 年以前长 166 公里,经治理,现长 64 公里,流域面积 1040 公里。其支流包括龙口大港、柳条港、丁港、潘港、戚桥港、马大港、涧头大港、卢港、黑港、党湖港、新息界沟、张大港、娄子港、徐岗港、拦岗港、曹窑港、辜小寨港等河流,城区内支流主要是潘港。 汝河古名汝水,亦称南汝河,发源于泌阳五峰山,东行经沙河店折向东北行入遂平县,经遂平县南过京广铁路行入汝南县,再折 向东南,经汝南县城西东南行,至三桥北沿汝南、平舆、正阳、 *4县边界东南行,至蛟停湖乡的高庄北 10 进入 *县境。汝河在 *县境内 1950年以前长 95 公里,经治理,现长 里,流域面积 304平方公里。其支流包括小青河、排涝沟、余八港、曹湾港、椿港、刘大港等河流。 震 根据 *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烈度为度区, 形地貌 *县属淮北冲击湖积平原,占全省平原面积的 地势低平,地面高程在海拔 32 41米之间,相对高差 10米左右。西北略高,东南稍 低,自西北向东南呈微倾斜状,地面坡地在 1/4000 1/5000 之间。最高点县西 *低处练村镇属称湾海拔 按地形学分类,境内地形可分为淮平原和泛滥平原两大类。境内由洪积平原和低洼平原组成,地貌类型单一。由于洪、汝河横贯全境,加之境内散布许多湖泊和沿河、沟港槽状洼地,形成 *县总的地势低平,局部高洼不齐的地貌特征。 11 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圾处理现状及问题 圾处理现状 2003 年, *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到 2007 年底前,“全省所有县 级以上城市、县城都要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工作目标,并作为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的“十大实事”之一。经过几年的建设,至 2007 年底, *省相继建成了 112座污水处理厂和 113座生活垃圾处理场,总投资超过 80亿元。其中 113个县级生活垃圾处理场全部建成投用,中 *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镇埋场于 2007年底投入运行。 由于乡镇的人口较少,每个乡镇自建垃圾卫生镇埋场在经济上不可行,所以目前大多数地区并没有乡镇垃圾卫生镇埋场。乡镇相对于县城较为分散,垃圾收运设备并 不完善,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垃圾收运设备,大多数靠农用三轮车清运,收运设备简单,运输距离也很短,采取就近填埋方式。所以目前对于乡镇的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仍处于简单掩埋阶段,没有达到国家规范要求的卫生镇埋。 以下分别介绍五镇垃圾处理的现状: 1、 *镇 2005 年 *镇成立了镇环卫工作建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下设环卫队,现有环卫工人 6人,垃圾装运车辆(人力车) 4辆,机动车一辆,洒水车一辆,但垃圾的处理还比较简单。由于 *镇人口较少,财政收入不宽裕,自建垃圾卫生填埋场在经济上不可行,所以到目前还没有标准的垃圾卫生填 埋场。垃圾收集地 16个,均为简易垃圾池,但垃圾的处理还比较简单,运送车也简单,统一运送到镇北大塘湖坑填埋。 2、 *镇 *镇环卫工作属创建办负责,创建办成立于 2001年,现有环卫工人 15人。清扫以分区域清扫、人力垃圾清运收集方式,统一运至 *中学南部露天堆放。 12 现有垃圾清运车辆(人力架子车) 7辆,镇区垃圾池 6个,均为简单垃圾池。 收集后的垃圾采取简易填埋。 镇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以上途述,目前乡镇的环境卫生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问题: 1、环卫机构不完善,环卫工人福利制度不健全。 2、环卫机 械车辆配备不完善,多数为运输距离较短的人力车辆,一方面限制了垃圾的收集和转运,另一方面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同时现有收集车辆为敞开式,垃圾散发的臭味影响环卫工人身心健康。 3、各乡镇没有垃圾转运站,目前仅有的垃圾收集站均为简易收集站,没有达到环境卫生标准,影响乡镇的环境。 程建设必要性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基础设施方面,指出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改进护士资格证学习方式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指南试题及答案全面解析
- 新西兰航空面试题及答案
- 编制警犬考试题及答案
- 美术笔试题型分类及答案
- 药剂类考试理论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 添可招聘笔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的社会影响考题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教育改革的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试题及答案
- 寻甸城乡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笔试信息
- 第1章 地理信息系统概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
- 部编 道法 六下 第5课、应对自然灾害(课件+教案+习题+知识点)【2套实用版】
- Chap-17垄断竞争(经济学原理 中英文双语)
-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规范:5.山东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评审汇报材料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最新)
- 单相变压器精品课件
- 烯烃分离装置操作规程
- 停电作业工作票配电填写模板
- 最新EXCEL上机操作练习题1
- 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