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形式家校协同“班班通”拓展养成教育新天地创新形式家校协同“班班通”拓展养成教育新天地摘要:“班班通”工程为各级学校的学科教学教研带来了活力,但因局限于学科教学教研层面,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能。而作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的学生养成教育,却因形式陈旧老套等诸方面的原因,陷入了高投入、低效能的境地。如果利用“班班通”影音视听、网络交互功能以及大数据特点,转变思想,创新形式,大胆进行学科整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传统的、缺乏活力的养成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展养成教育的新天地,使“班班通”效能最大化。关键词:班班通 养成教育 创新形式 家校协同 学科整合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内核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教育过程中多有量化评比、各种竞赛、讲座、演练、展览等系列活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养成教育模式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而此时逐渐铺开的“班班通”工程因其强大的功能,可以为养成教育拓展新的天地,极大提升养成教育的能效。一、养成教育的现状反思因时因地的不同,各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侧重点或许不一样,但始终包含有安全防范、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四大板块,涉及学生课内外、校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可谓线长面广。虽然各学校高度重视,投入巨大,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累得慌、学生无所谓、家长没感觉。调查发现,导致此种现象有以下原因:(一)形式陈旧老套为养成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请交通警察、消防官兵开展知识讲座,每学期一两次逃生演练;为养成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来一次演讲比赛或主题班会;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举行一两次优秀作业展;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一天一次卫生评比诸如此类的老套套,学生对这些已经了然于胸,看到活动开头就知道其结果,可谓“年年岁岁事相似” ,也就无激情无动力,最后忙的是学校,累的是老师。(二)学生只是信息的受众养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是学生,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参与与执行都是被动的:知识讲座,你讲我听;主题班会,你说我听;作业展览,你展我观;卫生评比,你评我看教育的主体反倒置身事外,学校、教师却成了主角。(三)存在教育盲区目前,大多数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校园内,这里既有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也有现实客观环境的制约。不少学校、教师将养成教育的区域限定于学校校园内,至于学生走出校园,回到家中怎么样则管不着,或者由于家长不配合、沟通成本高等因素,就算想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出校园,也力不从心,这样由于家校脱节,养成教育无法达到“全天候” “全区域”的状态,教育盲区也就出现了。二、 “班班通”效能低下原因我们这里所说的“班班通”是基于“宽带网络校校通”基础之上的“优质资源班班通” ,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中“三通”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目前大手笔投入建设的“班班通”并未能将其功能与效益最大化,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认识不足对于“三通两平台”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大多数教师不甚明了,对于校园内逐步出现的网络、终端交互显示设备、数据库等简单地理解为电脑、投影机的升级换代。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交互电子白板当做简单的播放设备,将网络等同于百度搜索。就算部分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教师也只是将“优质资源班班通”专用于文化课的教学与研究上,至于象养成教育等德育教育则只是无意识地偶尔为之。(二)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虽然时间并不短,但在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处于“养在深闺”阶段,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不高,一般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仅停留于寻找、下载课件讲讲课、放放网上视频,有少数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会自制课件,仅此而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下阻止了“班班通”设备的深层运用。(三)缺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研究氛围上至教学研究部门,下至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认识不足,而作为整合的切入口“班班通”工程,当然就被整体忽视,学校没有一个对“班班通”作研究的氛围,仅靠个别研究型教师的“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创新形式家校协同“班班通”拓展养成教育新天地摘要:“班班通”工程为各级学校的学科教学教研带来了活力,但因局限于学科教学教研层面,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能。而作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的学生养成教育,却因形式陈旧老套等诸方面的原因,陷入了高投入、低效能的境地。如果利用“班班通”影音视听、网络交互功能以及大数据特点,转变思想,创新形式,大胆进行学科整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传统的、缺乏活力的养成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展养成教育的新天地,使“班班通”效能最大化。关键词:班班通 养成教育 创新形式 家校协同 学科整合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内核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教育过程中多有量化评比、各种竞赛、讲座、演练、展览等系列活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养成教育模式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而此时逐渐铺开的“班班通”工程因其强大的功能,可以为养成教育拓展新的天地,极大提升养成教育的能效。一、养成教育的现状反思因时因地的不同,各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侧重点或许不一样,但始终包含有安全防范、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四大板块,涉及学生课内外、校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可谓线长面广。虽然各学校高度重视,投入巨大,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累得慌、学生无所谓、家长没感觉。调查发现,导致此种现象有以下原因:(一)形式陈旧老套为养成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请交通警察、消防官兵开展知识讲座,每学期一两次逃生演练;为养成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来一次演讲比赛或主题班会;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举行一两次优秀作业展;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一天一次卫生评比诸如此类的老套套,学生对这些已经了然于胸,看到活动开头就知道其结果,可谓“年年岁岁事相似” ,也就无激情无动力,最后忙的是学校,累的是老师。(二)学生只是信息的受众养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是学生,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参与与执行都是被动的:知识讲座,你讲我听;主题班会,你说我听;作业展览,你展我观;卫生评比,你评我看教育的主体反倒置身事外,学校、教师却成了主角。(三)存在教育盲区目前,大多数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校园内,这里既有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也有现实客观环境的制约。不少学校、教师将养成教育的区域限定于学校校园内,至于学生走出校园,回到家中怎么样则管不着,或者由于家长不配合、沟通成本高等因素,就算想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出校园,也力不从心,这样由于家校脱节,养成教育无法达到“全天候” “全区域”的状态,教育盲区也就出现了。二、 “班班通”效能低下原因我们这里所说的“班班通”是基于“宽带网络校校通”基础之上的“优质资源班班通” ,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中“三通”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目前大手笔投入建设的“班班通”并未能将其功能与效益最大化,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认识不足对于“三通两平台”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大多数教师不甚明了,对于校园内逐步出现的网络、终端交互显示设备、数据库等简单地理解为电脑、投影机的升级换代。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交互电子白板当做简单的播放设备,将网络等同于百度搜索。就算部分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教师也只是将“优质资源班班通”专用于文化课的教学与研究上,至于象养成教育等德育教育则只是无意识地偶尔为之。(二)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技术进入校园虽然时间并不短,但在不少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仍处于“养在深闺”阶段,相关知识的普及并不高,一般教师对“班班通”的应用仅停留于寻找、下载课件讲讲课、放放网上视频,有少数动手能力强的教师会自制课件,仅此而已。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低下阻止了“班班通”设备的深层运用。(三)缺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校本研究氛围上至教学研究部门,下至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紧迫性认识不足,而作为整合的切入口“班班通”工程,当然就被整体忽视,学校没有一个对“班班通”作研究的氛围,仅靠个别研究型教师的“单打独斗”难成气候。创新形式家校协同“班班通”拓展养成教育新天地摘要:“班班通”工程为各级学校的学科教学教研带来了活力,但因局限于学科教学教研层面,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能。而作为学校重要工作之一的学生养成教育,却因形式陈旧老套等诸方面的原因,陷入了高投入、低效能的境地。如果利用“班班通”影音视听、网络交互功能以及大数据特点,转变思想,创新形式,大胆进行学科整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传统的、缺乏活力的养成教育提供新思路,拓展养成教育的新天地,使“班班通”效能最大化。关键词:班班通 养成教育 创新形式 家校协同 学科整合养成教育作为教育的内核向来为各级各类学校所重视,教育过程中多有量化评比、各种竞赛、讲座、演练、展览等系列活动,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传统养成教育模式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而此时逐渐铺开的“班班通”工程因其强大的功能,可以为养成教育拓展新的天地,极大提升养成教育的能效。一、养成教育的现状反思因时因地的不同,各学校的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侧重点或许不一样,但始终包含有安全防范、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等四大板块,涉及学生课内外、校内外不同时段、不同地点,可谓线长面广。虽然各学校高度重视,投入巨大,但现实情况却是教师累得慌、学生无所谓、家长没感觉。调查发现,导致此种现象有以下原因:(一)形式陈旧老套为养成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学校请交通警察、消防官兵开展知识讲座,每学期一两次逃生演练;为养成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就来一次演讲比赛或主题班会;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举行一两次优秀作业展;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就一天一次卫生评比诸如此类的老套套,学生对这些已经了然于胸,看到活动开头就知道其结果,可谓“年年岁岁事相似” ,也就无激情无动力,最后忙的是学校,累的是老师。(二)学生只是信息的受众养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主体也是学生,但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是各种信息的受众,参与与执行都是被动的:知识讲座,你讲我听;主题班会,你说我听;作业展览,你展我观;卫生评比,你评我看教育的主体反倒置身事外,学校、教师却成了主角。(三)存在教育盲区目前,大多数学校将养成教育的着力点放在校园内,这里既有认识上的不足和误区,也有现实客观环境的制约。不少学校、教师将养成教育的区域限定于学校校园内,至于学生走出校园,回到家中怎么样则管不着,或者由于家长不配合、沟通成本高等因素,就算想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出校园,也力不从心,这样由于家校脱节,养成教育无法达到“全天候” “全区域”的状态,教育盲区也就出现了。二、 “班班通”效能低下原因我们这里所说的“班班通”是基于“宽带网络校校通”基础之上的“优质资源班班通” ,是“三通两平台”建设中“三通”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它指学校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目前大手笔投入建设的“班班通”并未能将其功能与效益最大化,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认识不足对于“三通两平台”的内涵及其战略意义,大多数教师不甚明了,对于校园内逐步出现的网络、终端交互显示设备、数据库等简单地理解为电脑、投影机的升级换代。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交互电子白板当做简单的播放设备,将网络等同于百度搜索。就算部分做得比较好的学校,教师也只是将“优质资源班班通”专用于文化课的教学与研究上,至于象养成教育等德育教育则只是无意识地偶尔为之。(二)教师信息化水平不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人教部编版对韵歌教学设计
- UPS电源系统采购合同
- 人力资源项目服务外包合作协议2025
- 团员积极分子培训大纲
- 企业劳动合同样本2025
- 个人临时借款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高三(下)适应性英语试卷(二)
- 矿山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考核试卷
- 2024年04月陕西榆林市横山区招聘卫生检验协管员30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4月河北邯郸市邯山区面向社会招聘核酸检测人员15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小鹏P7+用户调研报告
- 2025年度矿山买卖中介服务佣金结算协议
- 重庆市建筑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绘本故事《小鲤鱼跳龙门》课件
- TCACM 1554-2023 肛漏中医诊疗指南
- 直播间搭建培训
- 刑事诉讼中电子数据冻结的性质及其法律规制
- 2025年重庆三支一扶招募46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投资项目后评估管理制度
- 健身会籍顾问
- 电力系统分析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东北电力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