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核心区填海BT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经济区核心区填海BT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经济区核心区填海BT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经济区核心区填海BT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经济区核心区填海BT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区 填海 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 4 第一节 项目背景 . 4 第二节 项目概况 . 4 第三节 投资者概况 . 5 第四节 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 8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 7 第一节 X 经济区介绍 . 10 第二节 项目 提出的背景 . 11 第三节 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 . 14 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 17 第一节 建设原则 . 17 第二节 建设规模和内容 . 18 第四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 . 20 第一节 建设场址 . 20 第二节 建设条件 . 20 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 . 36 第一节 工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36 第二节 施工方案及物料来源 . 37 第六章 环 境 保 护 . 41 第七章 节 能 . 47 第八章 劳动安全 . 49 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组织管理 . 51 第一节 建设进度 . 51 3 第二节 项目组织管理 . 52 第三节 施工方案 . 54 第十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56 第一节 编制依据及说明 . 56 第二节 投资估算 . 57 第三节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58 第十一章 经济与 社会效益分析 . 60 第一节 经济分析 . 60 第二节 社会效益分析 . 65 第十二章 风险分析 . 67 第一节 . 67 第二节 项目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 68 第十三章 结论 . 71 4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项目背景 X 经济区是 X 市政府在 2005 年批准建设的经济开发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近年来,济区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建设犹如强劲的动力引擎,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2009 年, X 经济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飘红,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了近 6 倍,税收增长近 5 倍。 2010 年 1 至 2 月,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长 5 倍,税收收入增长 , 外资实际到位额增长 1 倍,内资实际到位额增长 8 倍 ,一批高科技、高附加值、具有国际影响的龙头项目 也 纷纷入驻 。 济区作为辽宁省 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中的一点,是辽宁沿海开放发展的要地之一,同时, X 也属于北黄海沿岸开发经济带战略的重要节点,经济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 X 经济总量上升,产业招商力度的不断加大,由此带来对产业环境要求、产业人口增长压力不断加大。为 了向 已经入园的产业提供基础配套, 同事也为了 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创造更好的产业生态, X 政府在 2010 年启动了 目,而本项目正是 X 经济区核心区一期建设 工程的先导项目,主要通过填海造地的方式为核心区项目提供建设用地 。 第二节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 济区 核心 区基础设施工程( 填海 ) 5 2、 项目建设地点 : 位于 X 经济区南部沿海, A 区位于现状滨海路的东侧,B 区、 C 区位于现状滨海路的南侧 (东经 122 38 17,北纬 39 3254) 3、建设 内容: 土石方工程(填海造地)、场平工程及围堰工程 4、用地规模: 总规划用地面积 1565 公顷,其中, A 区用地面积 513 公顷, B 区用地面积 272 公顷, C 区用地面积 780 公顷 5、投资概况: 该项目总投资 元,其中,建设投资 元,建设期利息 3 亿元。 6、资金筹措: 该项目资金来源分为 两 部分:自有资金 15 亿元,占总投资的 50%;银行借款 15 亿元,占总投资的 50%; 7、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表 序 号 指 标 指 标 值 1 投资利润率 21% 2 投资利税率 3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前) 4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前) 5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税前) 1 年 10 个月 6 全部投资财务净现值(税后) 元 7 全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8 全部投资投资回收期( 税后) 1 年 11 个月 9 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 第三节 投资者概况 本项目承办单位是 X 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X 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 团),是以港口和路桥建设为主的国家骨干施工企业。公司具有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市政公 6 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资质,同时具有 一个拥有雄厚技术、设备、经济实力和综合施工能力的大型国有独资有限股份公司。 公司的前身即中港一航局三公司,成立于 1953 年 5 月 3日,公司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元人民币。其中, 船机设备固定资产 元人民币,有半潜驳、起重船、挖泥船、拖轮等工程船舶 60 余艘,各种陆上施工设备、汽车 1000 余台。五十多年来,公司承建了国内外 200余项大中型工程,其中建造各类码头 116座(万吨级 38座);防波堤、护岸46个,船坞 10座。有全国最大的干船坞 X 新船重工 30 万吨级船坞;有全国首例重力墩梳式结构的防波堤大窑湾岛堤;有世界最大的粮食储、出、进的 X 北良粮食综合港口;有亚洲首例(世界第三例)湿法施工的中远 6 万吨级船坞。公司还承建了澳门国际机场阿联酋 程、马耳他 30万吨级干船坞、毛里塔尼亚 友谊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及水工工程。建设者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和亚、非、欧洲。 公司承建的几十项工程分别荣获市优、省优、部优、国优称号。其中继 995年国家建筑工程 “ 鲁班奖 ”和 2000 年首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之后, 2003年 11月 1 日 万吨级船坞工程又喜获第三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公司连续 14年被辽宁省命名为 “ 重合同、守信用单位 ” , 2003 年 1月被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授予 “ 守合同重信用 ” 企业称号。 1997 年,公司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004 年 7月,公司又获得国家环境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至此,公司取得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 第 四 节 编制 依据 与研究范围 (一)、编制依旧 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2000 年 4 月 1日起施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3 年 9 月 1日起施行);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年 4月 1 日起施行); 4、 关于改进围填海造地工程平面设计的若干意见(国海管字 200837号); 5、 X 市海洋功能区划(大政办发 2006165 号); 6、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 2009 年 7 月 1 日) ; 7、 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 “ 十一五 ” 规划( 2005 年); 8、 辽宁沿海经济带 “ 五点一线 ” 发展战略( 2006 年); 9、 X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一五 ” 规划( 2006年); 10、 展 规划( 2003 年至 2020年) 11、 1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委计办投字 200215 号通知; 1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 20061325号; 14、项目相关设计资料及勘察资料 15、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16、 辽宁省建筑工程概算定 额 17、 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辽宁省单位估价表 18、 辽宁省建设工程费用标准 19、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20、 辽宁省建筑工程预算实物量定额及相应单位估价表 21、 辽宁省及 X 市正在执行的有关建经文件 (二)、研究范围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8 3、 建设场址与 建设条件 4、 工程 设计 方案 5、 环境保护 6、 节能 7、 管理机构 8、 项目实施进度 9、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 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1、 风险分析 9 第二章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 要性 第一节 X 经济区 介绍 建于 2004 年,是庄河市政府于 2003 年在全省率先收购废弃国有盐田上开工建设的一个新兴工业园区,时称 “ 业园区 ” 。2005年被列为辽宁省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 2008 年 5月, X 市政府决定将庄河市所属的明阳镇成建制划归 济区代管,同时将 “ 正式更名为 “ 济区 ” 。 X 经济区,位于 X 市域的中南部,地处黄海北岸,面向日韩,背靠大东北,近临京津冀,东北距庄河市城区 30北距丹东市 160距沈阳市 330南距 0X 大窑湾 港 90河港 3910 X 市 115大高速公路在园区北侧穿过,设有专用出入口,使园区与高速公路直接对接。 201国道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从园区通过。 10 第 二 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在珠江三角和长江三角开放开发取得长足发展的形势下,国家设立天津滨海新区,将全国的建设重点逐步转入环渤海地区,大量资本、企业迅速向环渤海地区聚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增长极,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2005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进一步扩大对外 开放的实施意见(国办 200536 号文件)。辽宁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和用好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 2006 11 年 2 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若干政策意见正式颁布,明确界定了五个沿海重点发展区域。与此同时, 12 条促进沿海重点发展区域扩大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也正式出台,为 “ 五点一线 ” 开放战略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至此, “ 五点一线 ” 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式形成。 2008 年初,为了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推进 “ 五点一线 ” 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步伐,以使 “ 五点一线 ” 沿海经济带尽快在国内外合作中占据制高点,并使其尽早纳入国家战略,根据目前 “ 五点一线 ” 沿海经济带两年多来开发建设实际情况,辽宁省政府决定适当扩大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范围,赋予其相应政策,以此推动沿海经济带又好又快发展。 2009 年 07 月 01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到国家战略。 规划的战略定位是:立足辽宁,依托环渤海,服务东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港产业带、生态环境优美和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 区,形成我国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规划的空间布局是:进一步提升 X 核心地位,强化 X 营口 盘锦主轴,壮大渤海翼 (盘锦 锦州 葫芦岛渤海沿岸 )和黄海翼 (X 丹东黄海沿岸及主要岛屿 ),强化核心、主轴、两翼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一核、一轴、两翼”的总体布局框架。提升核心进一步增强 X 的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其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带动区域加快发展,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壮大两翼:黄海翼 积极培育发展庄河工业园区、 X 经济区、登沙河临港工业区、长山群岛经济区、皮杨陆岛经济区,重点发展沿海临港装备制造、新材料、石化 、能源、家居制造、服装服饰、水产品增养殖和加工、旅游、现代物流等产业。 济区始建于 2004 年,是庄河市政府于 2003 年在全省率先收购废弃国有盐田上开工建设的一个新兴工业园区,时称 “ 业园区 ” 。2005 年被列为辽宁省鼓励沿海重点发展区域。 2008 年 5 月, X 市政府决 12 定将庄河市所属的明阳镇成建制划归 济区代管,同时将 “ 正式更名为 “ 济区 ” 。 X 经济区,位于 X 市域的中南部,地处黄海北岸,面向日韩,背靠大东北,近临京津冀,东北距庄河市城区 30北距丹东市 160距沈阳市 330南距 0X 大窑湾港 90河港 39X 周水子国际机场 110 X 市 115大高速公路在园区北侧穿过,设有专用出入口,使园区与高速公路直接对接。 201国道和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从园区通过。 渤海经济圈和日韩经济圈的三重辐射,在辽宁省沿海对外开放五个重点发展区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点一线 ” 开发开放战略中的一点,是东北沿海开放发展的战略要地之一 。目前 市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园区,已成为东北地区新的投资热 点。到 2010 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可达到 210 亿元,税收 21 亿元,安排劳动力 6 万人,成为黄海北岸新兴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为了满足辽宁省 “ 五点一线 ” 沿海经济战略的需要,根据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定的 “ 一核、一轴、两翼 ” 的总体布局框架,满足作为 X 的卫星城和东北亚航运中心临港产业布局的主要承载地发展的需求, 2010 年开始 对区域内的用海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确保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海域资源。 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 5 年的用海目的主要是为 为 济区发展提供空间资源,满足 济区城市发展的迫切需 要。 而填海造地是拓展发展空间的主要手段( 规划用海总面积为 方公里 ,其中填海造地面积 50平方公里),未来将在填海的地块上建成 一个以高新产业为基础的、集居住、工作、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型滨海新城 。 第 三 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 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战略的需要 13 国家 “ 十一五 ” 规划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发与开放的战略部署。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将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京津地区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区。 济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重要区域, 是辽宁五点一线的重要一点,其开发建设是落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略的需要。 2、 实施辽宁省 “ 五点一线 ” 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 辽宁省委、省政府制定了 “ 五点一线 ” 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并把 五点 ” 之一。可以说,在 “ 五点一线 ” 中, X 经济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辽宁省 “ 五点一线 ” 开发开放战略中重要接点, X 经济区地处我国黄海北岸中部,与朝鲜、韩国和日本隔海相望,兼受东北亚经济圈、日韩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三重辐射,是 X 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发展优势。 3、 改善 X 市城市发 展环境,促进城市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X 总体规划明确提出了 “ 西拓北进 ” 的发展思路,争取在 2010 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建设水平, 2020 年达到发达国家城市建设水平,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科教发达、社会稳定的清洁、舒适、文明的现代化国际名城。 X 经济区 的开发建设,统筹 X X 新区 X庄河沿黄海发展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与适当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打破行政区划,整合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强调区域协作、资源共享,实现区域、城乡共同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4、 完善 X 经济区功能的需要 由于 X 经济区刚刚起步, 城市的基础设施正在建设,其功能不尽完善。目前业户多、工业区较分散、 X 不便等因素,缺乏配套设施,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不完善,影响了经济区的发展。 X 经济区定位为以休闲娱乐、旅游、商贸业等为主,建设多功能综合新城。因此 X 迫切需要寻求一个旅游、度假、商贸发展的出口,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经济区功能的多元化。 X 经济区滨海区域的开发建设,从规划上坚持 “ 高起点、高速 14 度、高效益 ” 的原则,对建设内容、功能性质进行合理划分和科学布置,在最大程度上完善经济区的服务功能,也可以为经济区创造新的发展空间。 5、 以人为本、改善环境,提升 城市形象的需要 由于鸭绿江和庄河市多条河流的泥沙入海,形成庄河淤泥质海岸,园区近海海域为大片的淤泥滩涂。逢退潮时,滩涂裸露,遍布淤泥及其它杂物,沙滩一片狼藉。该海湾滩涂平缓,水深较浅,涨潮时,潮水搅动泥沙,水质浑浊。滨海新区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沿岸潮滩、海面、陆域环境,使这里成为 X 经济区的又一亮点。这项工程将极大改善新城区的环境,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6、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提升区域土地价值的需要 本工程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满足作为城市空间组成的功能,创造生态、优美、舒适的滨海新区,供人亲海、近海、临海, 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将滨海潮滩区域与现有的土地资源整合在一起,利用新建工程引入良好的外部环境,带动原有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充分运用目前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推动城市资产的升值。 7、适应 X 目前土地空间资源需求 根据 济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确定 X 经济区将建成以高新产业为基础的集居住、工作、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型滨海新城。未来 工岛式的 围海造地,形成独具 X 特色的 、面积约为 总面积约为 方公里的内外人工湖泊 。在湖泊的北岸将打造 X 的主核心区域。行政、金融、商务办公、商贸等等服 务设施都将在此集聚,形成高使用强度的,有 X 地标特性的主中心。而在湖泊的南岸,该区域北面湖,南面海,景观区位极其优越。这里将成为 X 的次中心,以休闲、娱乐、度假为主题,体现 “ 的内容。 X 主次两中心隔湖相望,功能明确,相互支撑服务,构筑极具特色的 15 而当前 X 规划区东、西、北部都是丘陵环绕,区内耕地较多,在可以利用的土地 耕地为 地 为一个滨海新城,现阶段缺乏一个具有凝聚力的以现代服务为依托的核心空间,只有在规 划区南部片区内充分考虑利用近海滩涂进行 填海 造地,为 X 建设拓展可发展用地。 16 第三章 项目 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第一节 建设原则 本项目为 X 经济区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根据 X 经济区用海 规划及X 经济区相关发展及经济规划的 要求,项目建设的目的是 为 将 X 建设为一个 以高新产业为基础的、集居住、工作、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宜居型滨海新城 提供建设空间及土地资源 。为此,本项目的建设应遵循以下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项目指导思想 本项目作为 X 经济区未来城市核心区 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以发展 为 X 经济区提供新的土地资 源及发展空间 为目标。 二、建设原则 1、 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 项目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符合 X 经济区 城市 规划的总体要求,本着精简节约和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 。 2、 充分体现经济性原则: 项目 从当前的实际需要出发, 合理的运用投资商的资金 ,做到精打细算,量力而行 ,在满足一定时期的功能要求上,力求经济合理。 3、项目的建设要 科学规划、周密 组织、科学施工、严格标准、规范运作,实行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及竣工验收制,确保工程质量。 第 二 节 建设规模和内容 17 根据城市总体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区未来发展规划的一期 开发年限为 2010 年 2012年。 一期建设注重与 启动其南侧的仓储 港口 物流区及研发区, 建设码头,便于经济区充分利用深水港口作为货运出海通道。产业先行以 带动整个经济区的发展 ,通过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吸纳人口。 该项目用地规划后共分为三个区,即 A 区、 B 区、 C 区。总规划用地面积为 1565 公顷,其中, A 区用地面积为 513 公顷, B 区用地面积为 272 公顷, C 区用地面积为 780 公顷。 建设内容包括规划填海、围堰和场地平整等 1、 围堰工程 该项目围堰工程总长度为 23000 米,高 度为 510 米,平均 用现浇混凝土的结构。 2、 填海工程 该项目用地面积 1565 公顷,根据用地现状及具体填海深度,将现状用地按四个区进行分类,即 a 区、 b 区、 c 区、 d 区,其中, a 区面积为 513 公顷, b 区面积为 272 公顷, c 区面积为 141 公顷, d 区面积为 639 公顷。填海面积为 顷,其中 a 区填海面积为 513公顷, b 区填海面积为 272 公顷, c 区填海面积为 顷, d 区填海面积为 639 公顷。用地面积及填海面积明细详见表 9 用地面积及填海面积明细表 用地区号 占地面积 (公顷) 填海面积 (公顷) a 513 513 b 272 272 c 141 134.4 d 639 639 18 合计 1565 据 X 理工大学测绘技术研发中心所提供的此次填海区域的水深测量图,得出这四个区的平均水深约为 1 米、 、 、 1985 年国家高程基准),依据 X 经济区核心区一期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所确定的场地竖向,得出该区平均高程为 5 米(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该区填方量计算如下,填海土石方量明细详见表9 土石方计算如下: a 区: 5130000 052 万方 b 区: 2720000 224 万方 c 区: 1344000 13=1747 万方 d 区: 6390000 569 万方 合计: 2052+1224+1747+4569=9592 万方 填海土石方量明细表 用地区号 面积 (公顷) 原始水深 (米) 规划高程 (米) 填海深度 (米) 土石方量 (万方) a 513 1 5 4 2052 b 272 224 c 8 5 13 1747 d 639 569 合 计 9592 3、场地平整:填海造地形成的 15 平方公里土地的平整工程。 19 第四章 建设场址与建设条件 第一节 建设场址 根据上述建设内容要求, 工程 建设地点 位于 X 经济区南部沿海, B 区、 C 区位于现状滨海路的南侧 (东经 12238 17,北纬 39 32 54) 。 第二节 建设条件 一、 自然环境条件 1、 气候条件 本区 属北温带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由于受黄海影响,又兼有海洋气候特点, 四季分明, 雨热同季。春季气温低 ,回升慢,春风大,蒸发快;夏季雨量集中,气温高;秋季气温偏高,下降缓慢;冬季雨雪稀少 ,当寒潮侵袭时出现短时间严寒天气。 ( 1)、 气温 该区 年平均气温为 ;最高月平均气温为 ,发生在 8 月份;极端最高气温为 ,发生在 1983 年 6 月 14 日。最低月平均气温为 ,极端最低气温为 ,发生在1960 年 1 月 26 日。 ( 2)、 降水 20 区内 年平均降水量为 最大降水量为 1964 年) ,年最小降水量为 1984 年)。降水多集中在 6份,占全年总 降水量的 65%,其中尤以 7 月份为最好,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日最大降水量为 1967 年7 月 29 日),月最大降水量为 1963 年 7 月)。日降水量 25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 3)、 相对湿度 根据庄河降水资料统计分析,平均相对湿度为 70%, 7 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大,达 88%, 2 月份平均相对湿度最小,为 57%。 最小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与平均相对湿度的年变化一致,夏季较大,秋冬季较小。 ( 4)、 风 年平均风速为 s;常风向为 率为 次常风向为 率为 强风向为 大风速为 24m/s;次强风向为 大风速为 23m/s。一般每年的 10月至翌年的 5月为多风季节,全年出现 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 多年份为 76d( 1980年),最少年份为 3d( 1975年),其中以 4月份出现的日数为最多,平均为 现 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 多年份为 56d( 1965年),最少年份为 1d( 1975年)。 ( 5)、 雾 本区雾全年都可发生 ,庄河能见度小于 1以 5 最多雾日数为 73d,出现在 1977年。年最少雾日数为 27d,出现在 1959年,月平均雾日数以 7月份最多,为 2、 海洋水文 ( 1)、 潮汐 21 本海域位于黄海北部海岸,其潮波系统系太平洋潮波进入中国近海后,北上绕过朝鲜湾后,形成的北黄海潮波系统。北黄海潮波系统在山东高角外有一个 潮无潮点,同潮时线绕无潮点按逆时方向旋转,潮差从无潮点向四周增大。 本海区无长期验潮资料,在 X 东北约 38黑岛楼上海边曾建临时验潮站,该站于 1990 年 6 月 2 日起进行了短期潮位观测,现据实测潮位资料统计得到潮位特征值(见表 潮位以 85 国家高程基准起算,基准面及换算关系见图 据 X 新港与黑岛楼上相关求得设计水位(见表 85 国家高程 黄海平均海面 论深度基准面 图 潮位起算面关系图 表 测潮位特征值 最高潮位 均高潮位 均潮位 均低潮位 低潮位 均潮差 大潮差 22 最小潮差 计水位特征值 设计高水位 计低水位 端高水位 端低水位 2)、 波浪 本海区没有长期实测波浪资料, 1990 年 7 月曾在拟建庄河电厂黄家圈港址东南距岸约 856”型测波系统进行为期 3 个月的短期波浪观测(测波浮标处水深为 标为 393715N , 1231630E )。据该临时站 7实测波浪资料统计;常浪向为 S 向,频率为 次常浪向为 ,频率为 强浪向为 S 向,实测最大波高 应平均周期 T 为 测最大平均周期 对应最大波高 浪频率为 上述结果仅能代表 7的波浪情况。对于全年的波况,可借大鹿岛海洋站的长期测波资料说明。大鹿岛海洋站北面靠近陆地,南面朝向黄海,对于东西南向的波浪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对于本海区外海的波浪情况也有一定的参考性。 据大鹿岛海洋站, 1964资料统计,全年常波向为,频率为 强波向为 S 向,最大实测波高为 浪频率为 X 南部海域,东面 25有石城列岛为屏障,南部 25有里长山群岛掩护,这些方向的波浪都不大。而在东东南方向水域开阔,风区长度在 200上,是主要的波浪作用方向。 23 据大鹿岛海洋站和临时站的测波资料分析,计算得到本区域重现期为 50 年一遇以及 25 年一遇设计高水位时的主要波要素(见表 表 50年一遇 波要素 波 向 水深( m) m) m) T ( s) E 63 W 6 3 25年一遇 波要素 波 向 水深( m) m) m) T ( s) 3 S 3)、 潮流 北黄海的大部分海区受日潮流影响较小,为规则半日潮流。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石城岛, 内,属规则半日潮流区;由此向西至渤海海峡附近, K 值基本在 间,属不规则 半日潮流区。整个北黄海海区, 致是自东向西递增。 根据 2008 年实测资料,本海区海流特征如下: 、 本次调查海域的浅水区属于非正规半日潮流,深水区属于正规半日潮流。每日二次涨、落潮流过程的周期有所差异,潮流强度亦不相同,一强一弱。实测最大涨潮流流速为 74cm/s, 52cm/s, 、 该区潮流因受岸形和海底地形的制约,各站、层涨、落潮流的主流向的走向大致呈 。 24 、 各站的涨、落潮流强度随深度增加而有所减弱,表层流速最大,中层次之,底层流速最小。 、 各站涨潮流流速明显大于落潮流流速 ,而涨、落潮流历时基本相当。 、 该区的潮流明显呈旋转流型。 、 该区潮波以前进波特征为主要表现形式,即高、低潮时刻前后涨、落潮流流速达最大,半潮面时刻前后涨、落潮流流速达最小,并发生转流。 、 浅水区余流流速明显大于深水区余流流速;大潮期余流流速明显大于小潮期的余流流速。各站余流流向较为一致,多介于 。最大余流发生在大潮期间,流速达 s,流向 241 。 3、 地质地貌 ( 1)、 地质构造 本区构造属纬向构造的阴山构造带与新华夏构造第二巨型隆起带中段的交接复合部位。北黄海为辽东隆起向海自 然延伸部分。其基底主要由前震旦纪和震旦纪变质岩组成。自太古代鞍山运动以来,约在 25亿年前后形成东西向的复杂褶皱,以鞍山群城子坦组地层为骨架形成原始陆核;自下元古代时起伴随区域性拗陷而接受沉积形成辽河群地层;燕山期地台活化,伴有大面积花岗岩及花岗斑岩、流纹岩等酸性岩浆岩侵入;第四纪以来,受老构造格局的制约而表现为差异性抬升,长期以来在内、外力作用下,形成低缓的剥蚀 侵蚀低丘及微波起伏的绵延开阔的剥蚀平原(台地),在丘间形成带状冲积平原及冲洪积谷地、坡洪积扇裙等。 周围地层相对比较简单,地层为太古界鞍山群城子坦 组,岩性主要为深灰色混合质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细粒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及磁铁石英岩,局部夹大理岩薄层。 25 新构造运动表现为间歇性差异抬升为背景,目前尚无活动断层的资料记载。 ( 2)、 工程地质条件 本节引用庄河宏伟地质勘察工程有限公司对 、 地层结构 该次勘察初步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稳定,现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淤泥质粘土:灰黑色 灰褐色,湿,可塑状态,含有少量植物根,层厚不均。 粉质粘土:黄褐色 白色,稍湿 ,可塑状态,表面稍有光滑,部分钻孔缺失。 中粗砂:黄色,稍密,湿,孔隙中含有少量粘性土及淤泥,底部含有少量碎石。 全风化花岗岩:白色 密,稍湿,风化呈砂土状,为极软岩,极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 V 级。 强风化花岗岩:灰白色,中密,稍湿,岩芯呈碎块状,成为主要为长石、石英,为较软岩、破碎、质量基本等级为 V 级。 、 场地与地基评价 场地内无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和地基稳定,适宜进行工程建设。 ( 3)、 地形地貌 、 陆域地形地貌 X 经济区陆域地形较为复杂,总体上 南低北高。最高点可达 130m 以上,最低不足 10m,区内高差为 120m。坡度小于 5,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北部山体坡度较大,局部可达 45。按照形态成因原则,可分为构造剥 26 蚀型的侵蚀 剥蚀高丘、剥蚀低丘;剥蚀型的剥蚀平原(台地);剥蚀 堆积型的坡洪积扇裙、冲洪积谷地;堆积型的冲积平原、冲海积平原和海积平原。本区主要的陆域地形图及地貌类型图参见图 剥蚀平原(台地)( 属于低丘地貌的外延地段,地势微起伏,坦缓开阔。坡度小于 5 8 ,冲沟较发育,切割深度 3 5m,除个别处基岩裸露外,地表系残坡积含碎石粘土、亚粘土。 坡洪积扇裙( 主要分布在剥蚀平原前缘或坡麓地带,河谷两侧。其形状不规则,面积不大。多被冲涮切割支体破碎。表面物质由亚粘土、亚砂土和砂碎石组成。 冲积平原( 对称的分布于河流两岸,多呈带状,表面平坦,微向海倾斜,高出河床 1 2m。由亚粘土、亚砂土、粉细砂、中粗砂和砂砾石组成。 海积平原( 呈带条状沿岸断续分布,其范围较小,相 对高度为 2 3m,地势平坦,微向海倾斜,表层岩性为灰黑色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砂薄层,下伏灰白色砂砾层。 、 海岸与潮间带地貌 海岸与海湾,该区海岸属岬湾型淤泥质岸,兼有基岩岸和淤泥岸的共同特征。由于受 组断裂系控制,岸线呈 向,沿岸有突出的岬角、凹入的海湾及岛屿,并分布海蚀崖、岩脊滩以及多级海岸阶地等地貌形态。岬湾相间,岸线曲折是区内岸线的主要特征。 潮间带地貌,潮间带系指大潮平均高潮位与最低低潮位之间的海岸堆积体,为海陆结合部,具有海洋与陆地的某些共同特征。潮滩沿岸分布,涨 潮时有水,退潮时出露,宽 2000 3000m,海湾处最宽达 4000m,滩面坡度为 。潮滩底质以粉砂为主,局部海湾分布粘土质粉砂。受水流结构和沉积机理在不同潮滩段的差异作用,潮滩底质、微地貌、生物组合等潮滩横向分带性明显。 、 海底地貌 27 该区处于黄海内陆架的临岸海区,海底地貌类型主要为水下浅滩和浅海堆积平原。 0 10m 等深线的范围内宽 10势平坦,形态单调,平均坡度为 252 ,底质主要由粘土质粉砂组成。 ( 4)、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2008 年 8月份调查结果表明,海域水质现 状:监测项目 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 度、悬浮物、化学需氧量( 溶解氧( 类、浊度、温度,除个别站位 标外,其余均能达到海水水质标准二类标准。 沉积物环境状况为: 2008年调查海区沉积物所有调查项目( n、 类、硫化物和有机碳)中, 评价区域有 4 个站位的硫化物超过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硫化物调查站位的超标率为 40%;其它调查项目均未超标。 ( 5)、 自然资源 、 水资源 X 经济区淡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其三面依山,南 临黄海,由东向西依次有老龙头河、圣水河、小马河、陶房河、碧流河等多条河流流经,其中老龙头河流域面积 157.2 年平均径流量 立方米;圣水河流域面积 24.7 年平均径流量 游有松树沟水库,总库容 420 万立方米;碧流河总集水面积达 2814年平均径流量为 立方米,是 X 市区跨流域引水的水源河流;区内南部有浪窝庙水库,库容 300 万立方米。 、 海洋空间资源 X 经济区海岸线长 涂面积 4000海面积 8000 28 本次规 划海域主要位于明阳湾海域,明阳湾不仅仅有丰富的滩涂和海洋资源,又是迁徙鸟类的栖息地。明阳湾总面积 53中盐田 13总面积的 滩涂 40总面积的 盐田开发程度高,主要表现是盐田和虾池的分布面积很大;沿海滩涂底质为软淤泥型,营养物质丰富,既适于底栖类生物的繁殖,又是迁徙鸟类重要的觅食区。 盐田植被资源包括:芦苇、碱蓬、罗布麻、麻黄、珊瑚菜、沙钻苔草、车前子、鼠掌老鹳草、灯心草、莎草、蒺藜等,无需要特殊保护的植物资源。 明阳湾滨海地浅水滩涂的水生生物和浮游动物为鸟类提供 了必需的食物,但该滩涂多为人工开发及利用,少有芦苇等水生草本植物的生长,且人为因素干扰比较多,因此不能够为留鸟提供良好的筑巢和繁殖场所,但每年途径这里停歇觅食的候鸟群可在此处觅食,主要鸟类有:苍鹭、白鹭、鸳鸯、黑尾鸥、绿头鸭等。鸥类、鹭类、鸭类等鸟类是该类群的代表种类,但鸟群数量较少。 、 海洋生物资源 浮游植物 据辽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资料表明,该海区的浮游植物种类主要为具槽直链藻、密联角毛藻、浮动弯角藻、琼氏圆筛藻、柔弱角毛藻、丹麦细柱藻和密连直链藻。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和种类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最低, 平均为 0 4细胞 /季最高,平均为 229710 4细胞 /年平均为 0 4细胞 / 浮游动物 该海区的浮游动物种类主要有太平洋哲镖蚤、鸟啄尖头蚤、真尾蛇、长腕幼体、强壮箭虫、双壳贝类幼体及幼鱼、幼虾等。生物量和种类季节性变化明显,春季生物量最低,平均 季最高,年平均 108mg/ 底栖生物 29 在底栖生物的组成中,棘皮动物占优势,达 甲壳动物占 鱼类占 多毛类占 表 1)。平均生物量为 g/高值为 低值 栖生物分布密度平均值为 /高值 /低值 栖生物量、分布密度以及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季,生物量和密度偏低;秋季,生物量和密度最高。 潮间带生物 据调查,辽东潮滩生物种类有 102 种,其中软体动物 48 种,甲壳动物 17 种,棘皮动物 7 种,环节动物和腔肠动物各 2 种,藻类 19 种,其它 6 种。 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高潮区生物量极少;中潮区平均生物 量 403g/均密度 42 个 /类以杂色蛤为主;低潮区生物量平均 1054g/均密度 368g/类以杂色蛤、文蛤为主。 、 海洋能和风能资源 庄河地区潮差大,具有较丰富的潮汐能源,主要分布于黄圈、小唐府及盖子头等。风能资源主要分布于尖山沿海一带。此二种资源目前尚未开发。 二、 社会经济条件 1、 经济条件 ( 1)人口状况 X 经济区人口状况 : X 经济区总面积为 268人口 人,主要集中在明阳镇镇区,其中户籍人口 人,下辖 1 个镇, 16 个行政村。另外 3000 人为现有企业就业人 口。 ( 2)主要经济状况 30 2008年, X 经济区新建道路 33梁 4 座,橡胶坝 1座,建设了大丹高速公路 现了全区与高速公路的直接对接,完成了区内 9.6 道治理及生态恢复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