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论文_第1页
农业现代化论文_第2页
农业现代化论文_第3页
农业现代化论文_第4页
农业现代化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现代化课程论文论文题目: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美国的差距及应对策略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姓 名: 成 绩: 我国农业机械化与美国的差距及应对策略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美国的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和成果,并与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现状进行对比找出我国与发达农业国家的差距。同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我国今后的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可行性对策。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美国农业 差距 对策1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1。2 美国农业机械化的现状2.1 美国农业机械政策(一)农业教学、研究与推广体系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加大对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培训的投资。美国政府于 1862 年通过莫里尔法,规定各州建立“赠地“大学,教育青年人,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887 年的哈奇法规定政府要资助与这些“赠地“大学联系在一起的农业试验站进行研究工作。1890 年又将赠地的基本制度推广到南方的黑人大学。1914 年由于通过了史密斯-利费法,规定联邦政府为农业推广工作提供资金。从而,确立了其教学、研究和推广三重任务。为了推广科研成果,全国 3 000 多个县几乎每一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推广站。推广人员可以从州、联邦及私人研究中心取得最新科技情报。他们善于把了解到的情报应用于实践,对不同农场主的问题作出切合实际的解答。(二)农业信贷大量资金的支持是农业持续增长的保证。美国主要的农业信贷机构有:(1)农业信贷署 农业信贷署是一个独立的政治机构。它监督合作社的农业信贷系统,后者通过向投资者出售证券而获得其贷款基金。 (2)农业部农家信贷管理局 美国农业部农家信贷管理局有权对于任何确能增强小镇、农村地区经济力量或改善小城镇及农村地区环境的计划发放贷款。此外,还有紧急措施性的贷款。(三)税收政策美国农业的投资绝大部分来自私人,政府对农业投资主要用于两方面:(1)为稳定农场收入的农产品价格支持费用;(2)农业科研和各种服务事业费。除此之外,国家对农业和农机化的支持主要靠信贷和税收政策。同时,美国还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向农业投资的税收政策 2。2.2 竞争激烈的农机市场美国自 20 世纪 40 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以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机主要是更新、换代、开发新品种,市场日趋饱和。20 世纪 90 年代初,农机销量下降幅度较大,1992 年比 1991 年销量减少 14%,有的农机企业如凯斯公司已被国外公司收购。农机工业日益依靠出口,主要制造商约翰迪尔公司和纽荷兰公司等企业均在国外设立分销代理机构。美国制造的农机具偏向大型、高档,中小型农机特别是小于 74kw 的机械,因制造成本关系,主要从日本、加拿大和欧共体进口。2.3 分工明确的服务网络农业机械从设计、制造到销售和培训、使用、维修服务等,均在市场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农机化经过制造商销售服务公司农户3 个环节得以实现。大学和研究机构均可得到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中心有专人负责农机化工作,各州立大学也有从事农业工程研究的部门。制造商可以同研究部门合作开发新产晶,也可利用自己的力量开发或研制产品。制造商本身不零售农机具,而是在各个地区委托代理商销售。制造商对申请代理的经销商进行考察和对比,尽可能寻找推销能力强、信用好、资金充足、服务和维修力量较雄厚的销售商作代理,双方签订代理合同,制造商为每台主机购买产品责任险,并供应零配件。经销服务组织的类型较多,除代理制造商销售产品外,还从事零配件销售、产品租赁、维修保养和对各种新机具进行推广演示以及组织各种专业的服务,如耕地、播种等 3。3 美国农业机械化的成果美国自 20 世纪 40 年代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以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 500 万台左右,大多在 73.5kW 以上,最高达276kW;各种联合收割机 150 万台;美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小型农场数量最多,但拥有的土地仅占农用土地的 3.8%,75%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型农场和特大型农场主手中,大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在 600hm2 以上,且人员较少,人均经营面积达 110hm2。每个农场都配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且大功率的拖拉机占多数。农作物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一些农场往往经营 1000 多 hm2 连片土地,从耕地、播种、中耕、除草、收获,乃至运输、贮藏、加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使用机械操作,全面实现了机械化。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东西可以养活 200人。现在,美国主要农作物的单产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加州的农业 99%实现了机械化,人工只负责极少的边角作业 4。4 我国与美国的差距4.1 我国机械化的现状目前我国的农业机械化正在蓬勃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生产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以及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等都不断地推动着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5。到现在的农村,特别是我国的北方地区的田间地头可以看见机械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我国农村装备的总动力、拖拉机的保有量,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农用运输车、联合收割机等数量以及在耕地、播种和收割等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每年都在以快速增长。部分的省(区)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取得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经过 60 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已从无到有逐步壮大起来,建立比较完整的农业机械制造、科研、推广、服务体系。有一组数据显示实物形态的农业劳动是以年均 5.7%的速度递增 6。4.2 我国机械化的差距虽然我国农业化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与美国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一)政府在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机械化的实现需要大量的金钱支持。相比美国的大量农业贷款机构和信贷额度,例如,1978 年美国政府计划向农民提供 60 亿美元的贷款和担保。此外美国政府的税收政策也是重要的支持方式之一。而我国 1985 年后农业科研经费增长缓慢,有的年份竟为负增长 7。(二)农业推广制度的不完善在美国建立有完善的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其中包括学校的科研、教育、推广,甚至全国 3000 多个县几乎每一个县都设有一个合作推广站。这种制度极大的推广了美国的农业机械化。而我国推广农业技术的人员收入水平相对低下,1950 年代建立起来的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纷纷解体。健全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使用先进、适用、高效、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离不开社会化服务 8。(三)农机市场缺少竞争美国农机不断地更新、换代、开发新品种,市场日趋饱和,甚至有外国的农机进行激烈的竞争。他们市场上的农机不仅质量好,更重要的是价格由于竞争而下降。使农民买到又好又便宜的农机。我国目前市场上的农机价格都比较高使得一些农民还买不起,严重阻碍了农机的推广。如一般农田机械,大中型的需要 5-10 万元,小型的需要 0.3-1 万元,一次性投资大 9。(四)农技服务体系不完善在美国建立了经过制造商销售服务公司农户 3 个环节的完善服务网络。提供零配件销售、产品租赁、维修保养和对各种新机具进行推广演示以及组织各种专业的服务。而在我国要进行的机械的维修相对比较的困难,没有专业的站点。80 年代在经济大潮下基层推广部门纷纷挂牌“开方卖药” ,力图使之服务商品化、企业化,这种情况虽然理论上减轻了政府对推广的财政责任,但却将农业推广工作推向了十分困难的境地 10。5 对策1.政府要建立农业机械化的专项财政支持农业机械的开发,可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和一定的税收优惠。2.要建立高效的农业推广体系,把推广站设到最接近农民的乡村一级。3.发挥市场的优势,加大农机市场的改革和建设,让市场有序竞争,让其价格下降质量上升。4.完善农机的售后服务,让农民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遇到的技术难题,还有就是加大新技术的培训服务。5.加大科技研发攻关,设计出适合我国耕地地形的高质量的机械,只有适合了才有可能大规模的推广提高整体机械化水平。6 小结与讨论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农业的现代化将会巨大地推进农业的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主要标志之一。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农业机械化最高的国家,通过与其农业机械化的对比发现了我国这方面的许多不足将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发展。参考文献1中国农业推广网./wsm/ShowArticle.asp?ArticleID=40523. 什么是农业机械化?2人民网./GB/14576/28320/32173/32204/2359885.html .美国农业机械化政策3唐辉宇.http:/www ./DesktopModules/blog/articlelistDetail.aspx?uid=74&ad=20080413.美国农业机械化4当代农机. /shownews.asp?id=357. 美国农业机械化展概况5何雄奎,刘亚佳.农业机械化M. 北京:北京化学出版社, 2006:26速水倍次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457钟儒刚. 试论农业工业化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1308曲凌夫.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J. 农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