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摘 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对水稻种植至关重要,水 稻 联合收割机是实现水稻收割机械化的重要工具。 联合收割机是将收割机和脱粒机用中间输送装置连接成为一体的机构, 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 则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 、 脱粒 、 清选及装袋等过程 , 不仅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 , 降低了收获成本 , 而且损失率仅为 1% 5% , 节省了人力物力,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 这促使我们希望水稻收获 能全面的 机械化。 本课题是针对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进行探讨,研究和设计。本论文首先说明了研究此课题的意义,介绍了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历程、现状、 未来发展方向及国内外联合收割机的动态;然后 对其设计总体布局 方案,进而再对 行走机构 进行方案论证;待确认方案后,就其主要 部件 进行设计计算与校核,其中包括 柴油机的选择和安装,机架,连杆,履带,驱动轮,支重轮,张紧装置的设计和计算; 最后整理,分析,校对设计的参数,看看是否满足生产要求,并总结本课题的特点和不足。 关键词: 联合收割机 , 行走系统 , 机架,驱动轮 ,连杆 ,履带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is an in is is an to is a a at It of us to of is of to it is of of in of is we of of to of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目 录 摘 要 . I . 录 . 1 章 绪论 . 1 计背景 . 1 计目的 . 1 内 、外研究状况 . 2 外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发展趋势 . 2 内收获机械化技术与发展趋势 . 3 第 2 章 总体布局 及局部方案论证 . 7 体布局 . 7 案论证 . 8 动轮轴上零件装配方案的确定 . 8 重轮的连杆装配方案的确定 . 9 紧装置的方案确定 . 11 第 3 章 设计计算 . 15 油机的选择计算 . 15 步确定连杆最小直径 . 17 边驱动轮轴的设计 . 17 步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 17 动轮轴的强度校核 . 18 承的校核 . 18 的校核 . 20 动轮轴的支座设计 . 20 带设计 . 21 动轮设 计 . 23 重轮设计 . 24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支重轮作用及分布状况 . 24 重轮安装结构尺寸设计 . 26 重轮连杆轴承选择 . 27 重轮连杆的尺寸计算 . 27 重轮轴密封圈的选择 . 28 重轮连杆的校核 . 28 重轮连杆轴承的校核 . 29 向轮的设计 . 29 紧装置的设计 . 30 子尺寸的计算 . 31 轨的尺寸计算 . 31 带轮的设计 . 32 角 1 及后角 2 设计 . 32 小离地间隙 . 33 盘机架的设计 . 33 第 4 章 使用与维护 . 35 日技术保养 . 35 节性技术保养 . 36 割机的保管 . 36 结论 . 37 参考文献 . 38 致 谢 . 39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第 1 章 绪论 计背景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我国水稻种植面积接近 2600万 占世界种植面积的 21%,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 34%, 用 10的可耕地养活了全球 22的人口,对世界的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收获 适时 与否,不仅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影响下茬作物的及时栽种, 因此收获作业具有季节性强的特点。 我 们 国 家的 水稻收获方式主要有 一下三种方式:分段收获、 人工收 获和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生长发与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生产环节多,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农民种植水稻十分辛苦,所以改变水稻落后的生产方式,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 收获是作物栽培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农田作业项目中需要劳动量最大。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水稻收割主要 以人工 收获 为主。 就 是由人工完成整个收割 过程, 这种收获方式效率低、时间长、损失浪费严重、劳动强度大 。 后来 逐步发展到 分段收获 , 就是 由割稻机 进行收获 ,然后由人工 进行 运 输、集捆、清选、脱粒 等环节 , 在 收获过程 中 是 用割稻机 完成 收获过程中 几项作业,这种 收获方式的机器 比较简单, 机具价格也便宜, 操作维护方便, 容易掌握和推广, 对使用技术的要求不高,但在整个 收获过程中 劳动强度高、 花费的劳动量大、 谷物的总损失量也较大 、效率低下 。 而现在的 联合收获法是使用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 它能够 一次 性 完成 脱离、切割、 清选 、分离 和装袋过程, 整个过程都是由机器来完成,这样不仅 提高了收获效率, 还 减小了劳动强度, 降低 了总损失, 大大节省了劳动力,即 能及时收获和清理田地, 又能及时进行 下茬作物的耕种,特别有利于抢收 、抢种 1。 实 践表明,水稻收获实现机械化可以减少劳动用工量 76%,大幅度提高工效,机械收获较人工收获节省成本 300 元公顷。因 此 水稻收获机械化一直是政府、农民、收获机械专家们和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所关注的焦点。 计目的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粮食生产向 规模化方向 、集约化 发展, 目前市场对谷物联合收割机提出了更新换代要求。这促使了联合收割机行业 将由 低价格、低水平 和低质量的生产方式向 高质量、高效率和 高技术 的 方向发展 , 也为 新 一 代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高效多功能的 联合收获机械进入市场提供了契机,同时 迫 切需要对 产品进行 技术创新和更新换代 。 同时大力推进水稻收获 机械化,是 稳定水稻生产,解决水稻生产劳动力短缺问题的最有效的办法,这将提高水稻生产的劳动生产率, 实现水稻生产节本增效, 增加农民收入的 迫切之举 2。 我国水稻主产区在南方,南方多丘陵、梯田,地区的季节性、作业环境差异也大,浙江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 ,水稻是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播种面积和产量常年分别约占食粮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 70%和 80%,浙江水稻总产量与粮食总产量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决定了粮食的增减。而且水稻也是浙江粮食作物中单产最高的作物,其单产 比其他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和小麦分别高近 55%和 35%。 浙江省 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 平原和盆地占 河流和湖泊占 总体以丘陵地形为主,地形起伏较大 , 河流众多,河流多为短小湍急 , 这对水稻联合收割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土地分散经营 使得机械收获效率低,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稻联合收割机的发展 。跨区作业虽然促进了我国联合收割机的普及和应用,但是和 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 起来还是有很大 差距 的,如产品行走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高,跨区作业的时候行驶速度缓慢,可靠性较差、装备技术水平 较低等方面 。 所以 为了使联合收割机能更好地 发展和发挥它的作用,我们 对联合收割机行走系统进行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内 外研究状况 外 收获机械化技术与机具发展趋势 18 到 19 世纪,在英、美等国曾有许多人研制和设计联合收割机,其中有的人还获得了专利或制造出了样机,但基本都不具备实用价值,未能得到推广。 1889 年,美国人贝斯特 ( 计制造出第一台由 蒸汽机 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一天最多可收割50 多公顷农田。此后,又相继诞生了由内燃机驱动的自走式联合收割机。 渐渐地, 19世纪 80 年代后期,联合 收割机在美国日益普及,很快 澳大利亚 也生产了类似的 机器 3。现如今所有的发达国家都已广泛使用联合收割机。现在国外联合收割机的发展也不单单只是简单地满足于收割,而是向更成熟 更可靠 的阶段发展。 ( 1) 在保证良好性能的前提下,联合收割机正在向高效、大型、大功率、大割幅、大喂入量和高速发展。 以谷物联合收割机最具代表,喂入量已由一般的 56s 发展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到 1012s;所配发动机的功率最大到 243在研发的有 276台最大割幅已超过 9m。 国外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大多采用涡轮增压发动机,最近纽荷兰 联合收割机创造了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发动机功率达 434 10.7 m 的全新割幅, 最高收获效率达到了 78 t/h,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联合收割机 3。 ( 2)向扩大机器的通用性和提高适应性发展。除发展多种专用割台外,同一台机器还可配置不同割幅的割台以适应不同作物和不同单产的需要;改进机体结构,使其更好 地适应不同作物和倾斜地面, 行走装置配置多种宽度的轮胎、履带 、水田高花轮胎或半履带 ,水稻联合收割机上采用双泵双马达的转向方式实现原地回转等功能以提高在潮湿地和水田中工作的适应能力 3。 ( 3) 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产品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 ( 4)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和自动化技术, 使用安全性、操作方便性、舒适 性方向发展。 现在还特地改善 驾驶室的工作环境,很多设 有现代化的密闭驾驶室都有 隔噪音、隔热 的 ; 有些还配有 排草堵塞、 转动部件转速、 谷物损失量、 收割机切割高度、 粮箱填充量等 的信息显示 ; 安全生产的互锁补偿系统和警报输出有信号报警、故障警报、启动互锁、收获互锁与运输等功能;还有 自控装置包括 了 割茬高度 的 自动调节 、自动対行、自动停车 、自动控制车速 等 3。 ( 5)向 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智能化收获机发 展, 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于一身的“精准农业”技术 发展, 在智能化联合收割机上的应用时 ,这些都是当今收获机械化最重要和最新 的技术发展。 国外 有 一些先进的联合收割机上都装有 受系统,他们是 用于获取影响作物生长环境因素 和 农田小区作物产量 的信息,并且监测作物的产量和水分 ,从而 来控制联合收割机的割幅、 割茬 和 前进速度,让 联合收割机处于 一个最佳的状态,把 联合收割机 的最佳作业量和最高生产工效发挥到极致 。 还可以 通过信息传递对 联合收割机出现 进行诊断,指导排除 故障 ;确定 联合收割机所在的地理位置 , 并且可以 指导其行驶路线 3。 内 收获机械化技术与发展趋势 国内收割机起步较晚,早期以模仿及从 苏联 , 美国 ,及加拿大等 国家 进口为主。很多连接或支承部位没有经过详细的计算,而是根据发达国家已造好的收割机的尺寸设计制造的,使得收割机体积庞大,质量偏大。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4 背负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是中国的特色,是我国农村经济条件催生出来的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收获机械。这一阶段从与“小四轮”挂接的“小联合”发展到与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中型背负机。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又是农民家中拖拉机收益最高的配套机具, 20 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与自走机平分收 获机市场 4。 目前 我国谷物联合收割机 已走过了低端产品的普及过程, 社会保有量在 60 万台以上。随着农业生产向产业化、集约化推进,小麦联合收割机产品发展趋势将向中高端发展,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国内收获使用的主要有两种机具 , 一种为自走式 , 另一种为配套式 , 随着经济发展 , 自走式将逐步取代配套式机具。从现在种植结构看多为中小田块 , 所以机型以中型机占主导地位 , 发展趋势是中、大型机 , 并逐步由现在以机械式为主向电子、液压技术方面发展。收获作业时要求茎秆粉碎还田使近几年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有了较大的提升 4。 水 稻收获使用的主要有两种机具一种为中小型全喂入橡胶履带自走机 , 适合水田收获 。 从发展趋势看应以中型机为主 , 加装茎秆粉碎装置及驾驶室 , 采用液压电子技术并提高自动化程度。 另一种为半喂入自走水稻联合收割机 ,它比较 适应多数地区中小田块收获作业 , 适应 收获季节倒伏较多 , 单季稻产量和茎秆都比较高 , 或者 要求保留完整的茎秆 , 有些地区用来编织手工艺品 。 这些地区 需要多为中型机 , 为了 适应中小田块收获作业 , 半喂入机技术水平较高 , 基本 已达到国外的机械的 水平 , 发展趋势主要是提高自动化程度 , 达到可靠和高效 4。 收割机的行走装置基本采用履 带式,履带按材料分可分为橡胶履带和钢质履带。 橡胶履带是一种橡胶与金属或纤维材料复合而成的环形橡胶带 , 主要用于履带式 车辆的 行走部分。橡胶履带 在履 带式车辆中有着 十 分 广 泛的用途,在 工 程机械、建筑机械、运输机械、农业机械、同林机械上都有它的应用 5。 橡胶履带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1. 不损伤路面。 橡胶履带对路面不损伤性要优于钢质履带,因此橡胶履带机械作业不受路面限制,短途转场作业不需要运输工具搬运。 2. 接地比压小湿地通过性能好 。 橡胶履带在湿地、沼泽地通过性能性比钢质履带与橡胶轮胎优越,扩展了机械作业区间与范围,提高了机械 设备的利用效率。 3. 震动小噪音低 。 橡胶履带与钢质履带比较当其行驶时各轮与履带的摩擦由钢件之间摩擦方式改为钢件与橡胶的摩擦方式,使履带车辆的震动减小、噪音降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低。从而减轻驾驶人员的疲劳程度,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油耗低 。 橡胶履带比钢质履带重量轻,无钢质履带转动时履带销与孔产生摩擦消耗率现象发生。橡胶履带柔性能好、随动性好,有效降低了冲击震动功率的损耗。有资料证明橡胶履带比钢质履带可以减少油耗 5一 5. 机械时速提高 。 履带车辆在行走机构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橡胶履带可以比钢质履带设计时速提高 15左右。一般芯铁 式橡胶履带车辆时速在 15 20h,摩擦式橡胶履带车辆时速可达 40 50h。 6. 减轻机械重量提高牵引力 。 履带式车辆装备橡胶履带在相同功率情况下,同装备钢质履带或者装备橡胶轮胎的车辆相比车体重量要轻,车辆牵的引力可提高。 7. 橡胶履带耐腐蚀性能好 。 橡胶履带与钢质履带相比。更耐盐碱与酸腐蚀性能,因此盐田、盐碱地域橡胶履带式车辆仍然可以作业。 8. 橡胶履带更换方便 。 履带式车辆在使用钢质履带时,因为机械的负重轮、张紧轮、托轮与钢质履带是钢质零件之间的高硬度、高强度相互摩擦,履带板、履带销与各部件易磨损,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需要维修更换磨损元件。橡胶履带是一整体 , 没有钢质履带的履带板、履带销 , 不存在需更换履带板或履带销的保修问题 5。 橡胶履带的 应用 改写了轮式年辆将取代履带式车辆的观点为履带式车辆的 应用 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集成了轮式车辆和金属履带车辆的优点。橡胶履带车辆是来来履带车辆的 发展方向和趋势。 我国橡胶履带开发研制工作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期,先后在杭州、镇江、沈阳、开封及上海等地开发成功了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和输送车辆用的多种橡胶履带并形成了批量生产能力,至今橡胶履带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 生产橡胶履带的企业 浙江居多,其次为上海、江苏等地。目前国内橡胶履带生产制造企业已经发展到二十多家,橡胶履带年产量超过百万条,产值超过 30 亿人民币。初步形成了以工程机械橡胶履带为主体,其次为农用橡胶履带、橡胶履带块、摩擦式橡胶履带。出口到欧洲、美洲、澳洲、亚洲等世界各地。国内主要使用的 履带 为农用橡胶履带 。 而 工程机械橡胶履带应用的数量 要比 农用橡胶履带 应用的数量 少很多 。但随着国内建设与经济快速发展, 国防 用机械 橡胶履带 和工程机械橡胶履带 ,以及科考、机械人、旅游等方面对橡胶履带的应用,相信 橡胶履带都会很快的发展起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 展 对履带式车辆使用的橡胶履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橡胶履带 的种类正在向 多样化、规格齐全化的方向发展。行驶速度也在提高,由低速向中高速方面发展 5。 橡胶履带能扩大机械作业范围, 改善机械的行驶性能, 对实现市政基础建设机械化,沙漠、沼泽地 、农田等松软地面的运输和作业都 具有重要意义。橡胶履带还具有 牵引性好、转向灵活 、 在复杂地形上通过能力强 和质量轻等优点。 现已 广泛 应用于石油勘探 和行走式农业机械 , 雪地车 和 森林防火车辆 等各方面 领域。橡胶履带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履带式和轮式行走运输机械的应用范围,克服了各种不利地形条件对机械 作业的制约,其在拖拉机、各种农业和工程及运输机械中的应用 必将进一步扩大 3。 进一步满足在各种 地形条件 与恶劣气候 下使用和大吨位工程机械运输车辆 的使用 要求。橡胶履带在原材料 的 应用方面 中,科技含量也在逐渐 提高,节能型、降低滚动阻力 、 环保型、 节省燃油的新型材料很值得 应用与推广。履带轻量化的设计与研发、生产工艺的改进,对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有着重大意义和作用 5。 国内橡胶履带工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相应的产品结构与配方设计需要不断优化,同时改进工艺操作与控制使橡胶履带产品的质量稳步提高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7 第 2 章 总体布局及局部方 案论证 体 布局 本课题 设计的是 半喂入 式 联合收割机 的行走系统 , 行走装置一般采用两种比较普遍,就是履带式的和轮式的,其中轮式的运用比较广泛,但还是它 在 粘重、 坡地、沙土地 、 潮湿地 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牵引附着性能较差 ; 而 履带式 的行走装置 接地比压低、 稳定性好、 越野能力强、单位机宽牵引力大、 底盘牵引附着性能好。 在 粘重、 坡地、沙土地 及潮湿地的使用具有更好的性能。所以 采用履带式底盘会更加适应 浙江 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而在履带的种类里面,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选择橡胶履带。 我们 行走部分采用履带式行走方式, 履带式 的 行走 装置 由 支重轮、驱动轮、 履带、导向轮 、 托带轮和张紧装置组成 。履带与其所绕过的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托带轮组成所谓的“四轮一带” 。行走装置中 履带呈封闭 得地 绕过 导向轮和驱动轮 , 再由连接回转到支撑 装置的行走支架 , 通过 履带和支重轮 将载荷传至地面。为了减小 上部履带 的挠度, 我们设计 由托带轮支撑 上履带 , 防止履带 的 下垂。 考虑到 履带 的磨损会延长履带长度 , 所以必须设一个张紧装置, 可由张紧装置 来调整履带的 松紧度 , 图 驱动形式为柴油机后置 的 前轮驱动, 柴油机通过皮带传动,把动力传动到 主轴上,主轴再分别带动行走部分和收割部分。 行走部分即履带驱动轮通过连杆与变速箱 连接,来实现行走,变速,转向等功能, 发动机到变速箱之间采用单片摩擦式 离合器传动动力,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 变速箱是在拖拉机变速箱基础上加大传动比而成的。 案论证 动轮轴 上零件装配方案的确定 驱动轮轴是用来连接变速器和驱动轮的,变速器通过它 与驱动轮相连接,给驱动轮提供动力。 驱动轮轴 的一端是伸进变速箱里面的, 它 通过 键与变速箱相连接 , 并传递变速箱的动力给驱动轮。因此我们要设计的是从变速箱出来,轴 上的各零件及它的装配方法。初步设想, 驱动轮 和轴之间用普通平键连接,由于轴要传递扭矩,所以轴 的工作状态是 转动的,因此不能让轴 裸露在外,要在连杆外面加个轴套 ,保证它的工作环境 , 对于轴 的重力支撑点我们设在轴承段下方 。 按照以上的设计思路初步模拟 方案一 ,如下 图 图 的 轴向装配方案 一 由于轴 的 一端连接着驱动轮,驱动轮是在履带里面工作的,因此轴 的一部分也是要伸进履带的,所以在 设计连杆支座的时候,要注意它的尺寸不能太大,不然它会与履 带或履带的齿发生干涉。对于方案一,如果直接在轴套的外面加一个 支座,这样会加大支座的尺寸, 会出现支座和履带干涉 的现象,所以 我们觉得在结构上 需要 更加紧凑,于是我们提出了方案二 ,如下 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9 图 向装配方案 二 相比方案一, 显然 方案二 的 结构更加紧凑, 不用担心连杆支座会不会和履带发生干涉 , 所以我们 决定 使用方案二。 重轮的连杆 装配方案的确定 支重轮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支撑整个机器的重力,它和履带之间是滚动摩擦,是履带对它的摩擦力让支重轮向前滚动。但是支重轮又要 连接 在机架上, 因此我们设想用一根心轴来连接支重轮和机架 ,即连杆 。依据实际经验来说,水稻收割机的工作环境并不是那平坦, 支重轮工作条件较恶劣, 经常处于尘土中,有时也处于泥水中,所以为防止泥沙被挤入轴承中, 我们 采用两个背对背的油封密封, 这样 既 可以 防止润滑油外泄,又 可以 防止泥沙的侵人。 初步 模拟支重轮连杆 的装配方案 如下 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0 图 杆 装配方案一 分析方案一的结构,已能够完成支重轮的工作,但是根据我知道的,支重轮是用来支撑 机器的重力的,而支重轮是压在履带上面的,所以说整个机器的重力最后是作用在履带上的。支重轮和履带之间是线接触,所以增加履带和支重 轮间的接触线的长度,会大大减少支重轮对履带的伤害。于是 我们提出了支重轮连杆 的装配方案二 ,见 下图 图 杆 装配方案二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1 这个方案和之前方案相比,里面的装配方案和装配尺寸不变,只是加宽了支重轮的宽度,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支重轮与履带接触线的长度,从而减小了支重轮对履带的压强,延长了履带的使用寿命。相比方案一,方案二更具靠近实际,更有实用性。 紧装置的方案确定 张紧装置 的作用就是调节履带的松紧, 张紧力太大,功率损失大,并使履带产生非常大的张力,导致履带伸长,节距发生变化,会加快各部零件的磨损;张紧力偏小,履带又变得很松,行走时会发生跳齿,转向失灵,履带容易脱轨 。如果 两条履带 张力差异明显, 还会使行走方向产生偏移,当支重轮、导向轮发生脱轨现象时,行走方向的偏转会 直接导致脱轨事故的发生 6。 履带的张紧方式一般有固定张紧和弹簧张紧。 固定张紧是通过调节丝杆和丝母来改变 张紧 轮的位置从而达到张紧的目的 ,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 固定张紧。 这种结构方便履带拆装、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 因此我们也采用通过调节调节螺杆来张紧履带。因此初步设想的张紧装置方案一如下 图 图 对于这样的张紧装置,有一个缺陷,在张紧的时候两个钢管之间会产生的滑动摩擦,由于管道过长,因此产生 的摩擦力较大,再加上需要的履带张紧力,这样就导致在张紧履带的时候很费力。针对这个现象,我们有了一个小小设想,就是如果把滑动摩擦改成滚动摩擦,这样的话我们在张紧履带的时候就不会这么费力了。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一开始设想把内外钢管设计成截面是圆的,在外导轨内加两个类似轴承的滚子,把内导轨装配到两轴承内,这样就减小了摩擦。但是考虑到圆的导轨除了会发生相对的横向移动,也会发生相对的转动,这种转动不适合用于这个场合,因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2 为它的转动会连着张紧轮一起转动,导致张紧轮与履带相对位置的偏移,这样可能会导致履带脱轨,甚至整个机械 下陷,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不考虑这种方案。 方案二,我们把原本方钢做成导轨,如下图 图 然后在导轨里放一排的钢珠,然后把内导轨放进去,这样两个导轨的相对移动就从原来的滑动摩擦变成了滚动摩擦。可是这个方案也有它的缺点,就是在导轨里的珠子没有做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因此在两导轨相对移动的时候,导轨里的珠子之间会发生挤压,导致有时候导轨内有部分距离有珠子,有部分没有,受力不均匀。 思考以上两个方案,我们最后决定改进方案二。设计思路是先把滚珠做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固定,再放进导轨里面,我们 把把常用的方钢改成了专用导轨,并在导轨的四个方位里面放一排的珠子,这样就可以实现把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考虑到导轨下方那个面试用来支撑的,如果只放一排珠子的话,里面滑块会不稳定,因此我们我们在下面的那个面里放两排的珠子,这样就可以解决滑块不稳定的问题。 由于导轨的形状决定于放在导轨里面的滚子的形状,所以我们先确定滚子的固定方案。 滚子的固定我们参考轴承里的滚珠的固定方法,我们用两块有孔的板夹住滚子,考虑到滚子一端和内导轨接触,另一端和外导轨接触,而且外导轨内下平面的滚珠还要支撑内导轨的重力,因此不能让与外导 轨接触那端的滚子直接放在导轨上,因此我们在那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3 端板上固定几块板,来架空滚子,承受内导轨的压力。初步方案见下图 图 我们取滚子的直径为 5块薄板的厚度为 1是模拟装配后发现两个薄板之间没有适用的螺栓固定,所以就没有办法夹紧滚子。 于是提出方案二,让两块板合在一起,然后用铆钉固定,详细见下图 图 对于滚子和薄板之间的有滑动摩擦,我们要考虑到它的润滑方式,因此我们在两块板上都打个直径为 1半圆型槽,当做油路。如下图 图 经过模拟测量,下薄板与滚子对低端的距离为 此我们取固定板的高度为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4 且滚子的以每个相离 15间距排放。 确定滚子的固定方案后, 按照上面分析的, 设计外导轨的形状。 外导轨的内面都开槽,而下水平面开两个槽,用来平衡内导轨的压力,为了限制滚子在垂直于导轨方向的运动,导轨槽上要伸出一些来挡住上薄板,初步结构如下 图 示 : 图 结合各个方案的特点,组合后形成最后决定使用的张紧装置的方案如下图 示: 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5 第 3 章 设计计算 设计参数: 生产效率: 每小时 设计寿命: 5 年 柴油机提供动力 油机的选择计算 考虑到收割机在收割时要 开道、转弯,换道 、减速等不属于正常收割的情况下, 不能实现正常收割, 为了 实现 收割机的 最大 生产效率为 我们要提高 50%的收割效率, 计算时 我们需提高到 s = 设割台宽度为 1m,则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江苏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修车承包个人合同标准文本
- 分销三方合同标准文本
- 高速热镦锻机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设备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车辆用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钢铁结构体部件及加工钢材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饲料粉碎机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高比容钽粉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制作货架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重组相关税收政策培训教学课件(38张)
- 肝癌的防治(大众科普版本)-PPT课件
- 职业危害防治实施管理台账
- 社会团体民办非清算审计报告模板
- 毕业设计U型管换热器设计说明书
-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收费项目及标准表67262
- 天然气的加臭
- 第六章醇酚醚(有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 KGW船用起重机维护使用手册
- 怎样确保骑车安全-1
- 金蝶资产负债表公式设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