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复习笔记_第1页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_第2页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_第3页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_第4页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解剖复习笔记1.牙的演化: 牙数从多到少,牙根从无到有,从多牙列到双牙列,从同形牙到异形牙,从分散到集中。 2.牙的萌出: (1)特点:在一定时间内安一定先后顺序萌出,左右同颌同名牙同时萌出,下颌牙早与上颌牙,同龄人女性萌出早与男性。 (2)时间: 最早萌出的乳牙:下颌乳中切牙。最晚萌出的乳牙:上颌第二乳磨牙。 最早萌出的恒牙:下颌第一磨牙。最晚萌出的恒牙:上颌第三磨牙,如第三磨牙牙胚先天缺失则是上颌第二磨牙。 (3)顺序:乳牙:乳中切,乳侧切,第一乳磨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 恒牙:第一磨牙,中切牙,侧切牙,下颌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上颌尖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3.乳牙的特点: 牙冠短小,色白,颈嵴明显,冠根分明。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下颌乳前牙的舌面边缘嵴与颈嵴比恒前牙明显。乳磨牙根干短,分叉大。 4.牙体外形的应用解剖: (1)下颌切牙最不易发生龋齿。易堆积牙结石。 (2)上颌切牙邻面接触区和上颌侧切牙舌窝顶点为龋齿好发部位。 (3)尖牙最不易龋坏,保留时间最长,拔除时可使用旋转力。 (4)下颌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畸形中央尖。 (5)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5.重要的几个数据: (1)上颌第一前磨牙 80%双根 87%双根管。 (2)上颌第二前磨牙 60%单根管。 (3)上颌第一磨牙 87%近中双根管。 (4)根尖孔 56%尖部。(5)根尖狭窄距根尖孔 1 毫米。 (6)下颌切牙 10%唇舌向双根管。 (7)下颌第一前磨牙 17%双根单根尖孔。 6.牙合正中颌的标志: 正中颌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接触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 7.颌骨: (1)上颌骨:一体四突。 (2)上颌窦与牙根尖的关系:6758。 (3)支柱结构:颧突支柱,翼突支柱,尖牙支柱(鼻额支柱)。 (4)下颌骨:外侧面可见结构,内侧面可见结构。 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 8.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髁突两个斜面:前斜面小,为功能面(关节结节后斜面相对应),是关节的负重区。 9.神经: 三叉神经分支: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 眼神经:感觉神经,出口:眶上裂。 上颌神经:感觉神经,出口:圆孔。 下颌神经:混合神经,出口:卵圆孔。 面神经:混合神经,出口:茎乳孔。 10.舌的解剖: 丝状乳头:数量最多,分布与舌体上面,司一般感觉。 菌状乳头:散在分布与丝状乳头之间,司味觉。 轮廓乳头:一般为 7-9 个,体积最大,排列在界沟前方,司味觉。 叶状乳头:为 5-8 条并列皱襞,位于舌侧缘后部,司味觉。 舌下区内容物:舌下腺,舌神经,舌下动脉,舌下神经。 11.下颌运动: 控制因素:四个,左右侧颞下颌关节,颌(牙合),神经肌肉。 咀嚼周期:似水滴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时间变化:快(开口)慢(最大开口)快(闭口)慢(咬合接触)。 12.唾液功能: 消化作用,溶媒作用,润滑作用,中和作用,冲洗作用,缓冲和稀释作用,杀菌和抑菌作用,粘附作用,缩短凝血时间,排泄作用。 (二)牙演化的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 200 个左右)。2.牙根从无到有。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演化规律牙形:单一 复杂牙数:多 少牙列:多 少牙根:无 有附着方式:端生 侧生 槽生1.牙的萌出从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萌出的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乳牙的萌出:顺序 - - - - 恒牙的萌出:顺序上颌 6124357or6124537 下颌 6123457or6124357(1)中线:是将颅面部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中线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2)牙体长轴:通过牙冠与牙根中心的一条假想直线。2)切缘结节: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是牙釉质过分钙化所形成的,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3)嵴:为牙釉质的长线状隆起。2)发育沟:为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连所形成的明显而有规则的浅沟。3)副沟:除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都称为副沟,其形态不规则。4)裂: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为龋病的好发部位。5)点隙:3 条或 3 条以上的发育沟汇合处所形成的点状凹陷。(4)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称为生长叶,其交界处为发育沟。1.上颌中切牙 是切牙中体积最大的。唇舌侧外形高点都在颈 1/3 处。唇侧较平舌侧圆突成脊,切嵴在牙体长轴的唇侧。牙根唇侧宽裕舌侧颈部横断成园三角形。以下是口诀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是它特点。2.上颌尖牙 是口内牙根最长的牙。冠与根的唇舌径比切牙的大。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的交角约呈直角。唇轴嵴两侧各有一条发育沟。外形高点在中 1/3 与颈 1/3 交界处。,牙尖顶偏近中。近中牙尖脊短远中长以下是口诀便于记忆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3.上颌第一前磨牙(双尖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整个牙冠呈立方形。(1)颊面:与尖牙唇面相似,但较小,颊尖略偏远中。有近中沟舌侧外形高点在中三分之一上颌第一前磨牙上 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 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4.上颌第一磨牙 6 岁左右即萌出,故称为六龄牙,是上颌牙中体积最大的。颊沟的末端形成点隙。外形高点在颈 1/3 处。近中舌尖的舌侧有时可见第五牙尖面: 呈斜方形,近中舌尖最大,是上颌磨牙的主要功能尖;远中舌尖最小。面中央凹陷成窝。远中颊尖三角嵴与近中舌尖三角嵴在 面中央相连,形成斜嵴。斜嵴为上颌第一磨牙的解剖特征。 上颌第一磨牙恒牙上 6 萌最早,颊舌相近舌稍小,两面分有颊舌沟,偶见五尖近舌有,近颊舌尖宽远中,外形高点与 4 同;面斜方四边构,近颊远舌锐角收,近中舌尖主功能,斜嵴相连颊远中,远中稍小近中窝,唯颊斜面无咬合。下颌第一磨牙下 6 似梯颊三尖,两条颊沟过颊面,颊尖轴嵴与沟平,末端形成点凹陷,舌面轴嵴不明显, 缘可见两个尖;近中合三分稍突,邻接在此颊侧偏,面远中尖最小,颊侧尖短舌侧长,中央点隙向外伸,5 条发育沟来分。下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一样,称为六龄牙,是下颌牙中体积最大的可见五个牙尖:近中颊尖、远中颊尖、远中尖、近中舌尖和远中舌尖,远中尖最小。颊侧牙尖短而圆,舌侧牙尖长而锐。可见中央窝和近中窝。有三个点隙:中央点隙、近中点隙和远中点隙。有五条发育沟:颊沟、远中颊沟、舌沟、近中沟和远中沟。下颌中切牙:是全口牙中体积最小的牙根近颈部的横断面呈葫芦形。根远中面的长形凹陷比近中面略深,可作左右鉴别下颌尖牙:与上颌尖牙相比,有以下特点:1)下颌尖牙比上颌尖牙窄而薄,牙体显得细长。2)唇面近中缘长,基本与牙体长轴平行;近中牙尖嵴约占唇面宽度的1/3,远中牙尖嵴约占 2/3。两牙尖嵴的交角大于 90;发育沟不如上颌尖牙明显。3)舌轴嵴边缘嵴及窝沟均不如上颌尖牙明显。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前磨牙比较,有以下特点:1)颊面颈部比上颌第一前磨牙者宽,颊尖圆钝,发育沟不明显,颊轴嵴圆钝。2) 面颊缘宽度与舌缘相近,颊、舌两尖均偏向近中,两尖大小相似。下颌第一前磨牙:是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与上颌前磨牙比较,有以下特点:1)颈部明显缩小,颊颈嵴突起明显,外形高点位于颈 1/3 处。2)舌面短小,仅及颊面的 1/2。3)近、远中面接触区均靠 缘偏颊侧。4) 面呈卵圆形,颊尖长大而舌尖很小,两尖均偏向近中。颊尖三角嵴与舌尖三角嵴相连成横嵴下颌第一前磨牙下 4 前磨牙最小,邻接点靠颊 角,轴嵴颊中三分显,颊侧颈部明显小;舌面仅乃颊面半,颊大舌小近中偏,呈卵圆横嵴过,根扁细长颊侧宽。下颌第二前磨牙:牙冠呈方圆形,其长度、宽度和厚度几乎相等。分为二尖型和三尖型。1)颊面颈部较宽,颊轴嵴较圆。)颊尖与舌尖高度相近, 面发育沟大致有三种形态:H 型、U 型、Y 型。二尖型的发育沟多为 H 型和 U 型,三尖型多为 Y 型 。上颌第二磨牙:体极少有第五牙尖。3)近中面大于远中面。4) 面斜嵴不如第一磨牙明显。积稍小于第一磨牙。下颌第二磨牙。咬合而看上去呈“田”字形,第三磨牙:面副沟多,牙尖、边缘嵴不明显1.乳牙外形的特点(1)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上颌乳尖牙的牙尖偏远中,与恒尖牙相反。(4)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与颈嵴都比恒前牙明显。(5)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于任何恒牙。(6)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基本相等。(7)乳磨牙根干短,根分叉大。2.乳前牙 乳前牙包括上下颌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各牙都与同名恒牙相似,其特点如下:(1)乳牙色白,牙冠短小。颈嵴突出,牙根明显缩小,冠根分明,宽冠窄根是乳前牙的特点。(2)上颌乳中切牙牙冠短而宽,似铲形,发育沟不明显。舌面隆突、舌窝明显。单根扁而宽,根尖向唇侧弯曲,根长约为冠长的 2 倍。宽冠宽根是该牙的解剖标志。下颌第一乳磨牙)牙冠:形态不同任何恒牙。但近中缘长直,远中缘特短且突。将 面分成较小的近中窝及较大的远中窝。 面的沟嵴不清晰。下领第二乳磨牙的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及远中尖的大小约相等,而下颌第一恒磨牙此三尖中,以远中尖最小前磨牙 面中央窝内,可能出现畸形中央尖,常因磨耗而穿髓,以下颌第二前磨牙多见。上颌第三磨牙也是临床寻找腭大孔的标志。下颌中切牙分为唇、舌双管者约占 4%,下颌侧切牙双管者约占 2%,下颌尖牙唇、舌向双根管约占 4%。下颌第一前磨牙 17%在其根中 1/3 以下分为颊、舌向两个根管上颌磨牙的髓腔形态:上颌磨牙的髓室似立方形,颊舌径近远中径 髓室高度,下颌第一磨牙髓室顶最凹处约与颈缘乎齐,髓室顶和髓室底之间相距约 1mm。髓室增龄变化的继发性牙本质沉积方式因牙位而不同,上颌前牙继发性牙本质主要沉积在髓室舌侧壁,其次为髓室顶。磨牙主要沉积在髓室底,其次为髓室顶和侧壁下颌前牙的双根管多分布在唇舌向,在正面的 X 线片上,因双根管唇舌像相重,应改变投射的角度才能显示。在作根管治疗时,需检查根管口的数目。上颌前磨牙因髓室底较深,开髓时勿将暴露的髓角误认为是根管口。(9)下颌第一前磨牙因牙冠向舌侧斜度大,故颊尖位于牙冠中份,髓角又高,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穿髓;作根管治疗时,器械应顺着牙体长轴的方向进入,以免穿通根管侧壁。(10)上颌第一、第一磨牙近颊髓角和近舌髓角较高,补牙备洞时应避免穿髓。(11)上颌第一、第二磨牙颊侧两根管口相距甚近,应注意寻找,该两根管较小略弯曲,根管治疗时应注意根管走行的方向。(12)上颌第一、第二磨牙进行嵌体修复制备针道时,应避开髓角,宜从:面颊沟、舌沟、近中窝和远中窝的釉牙本质界入手。(13)上颌第二磨牙有时颊侧两根融合为一粗大的根和根管,治疗时应加注意。(14)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因髓室顶与髓室相距较近,开髓时应防止穿通髓室底。(15)下颌第一、第二磨牙因舌侧髓角高于颊侧髓角,近中髓角扁于远中髓角,牙体预备时应注意髓角的位置。(16)下颌第一磨牙远中舌侧根管细小弯曲,治疗时应加注意。(17)下颌第二磨牙有时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呈“C”字形,开髓时勿将根管在颊侧的连通误认为是被穿通的髓室底 。(18)下颌磨牙牙冠向舌侧倾斜。即牙冠颊面近颈部突出,牙冠舌面近缘较突出,其髓腔亦偏向颊侧,故开髓部位应存 面偏向颊尖处;若在 面正中央处开髓,尤其是偏向舌侧,常致舌侧薄弱而折断。灵长间隙是出现在上颌乳侧切牙与乳尖牙之间,下颌乳尖牙与第一乳磨牙之间的间隙一、 的生长发育1. 前后的动力平衡 向前的动力:颞肌、咬肌、翼内肌收缩所发出的咀嚼力2. 。向后的动力:主要来自唇颊肌,3. .内外的动力平衡上、下牙列内侧有舌肌的力量,外侧有唇颊肌的力量4. 上下的动力平衡上、下牙列间正常的尖窝嵌合关系.乳牙期间的 特点 完整的乳牙 约在 2 岁半时建成,并形成稳定的乳牙 关系。从 2 岁半至 6 岁,皆属乳牙 时期。(1)2.54 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切缘及 面尚无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 较深,覆盖较小, 曲线不明显;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而。(2)46 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牙的切缘及 面产生显著磨耗;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随下颌升支发育,深覆 减小。暂时性错 ,1) 上唇系带位置过低2) 中切牙间间隙3) 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4) 暂时性前牙拥挤:5) 暂时性远中 :在建 初期,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为远中 。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多,成为中性 关系。6) )暂时性深覆7) 第二恒磨牙约在 1214 岁萌出,第三恒磨牙约在 1721 岁之间萌出二、牙列上下颌牙齿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其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牙冠连续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上颌中切牙较正或稍向近中倾斜,上颌侧切牙向近中倾斜角度较中切牙和尖牙者大,上颌尖牙略向近中倾斜(倾斜角度较中切牙者稍大,但略小于侧切牙)。下颌中切牙较正,侧切牙稍向近中倾斜,尖牙比前两者都大,但倾斜度均较上颌前牙小。上下前磨牙与第一磨牙向近中倾斜的程度依次减小,最后与中线接近平行。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度依次加大。上、下颌切牙的切端均向唇侧,其倾斜度与颌骨前端牙槽突的倾斜度是一致,下颌切牙的倾斜度较上颌切牙小。上、下颌尖牙及上颌前磨牙较正,上颌磨牙略向颊侧倾斜;下颌前磨牙及下颌磨牙则略向舌侧倾斜。1.纵 曲线(先下后上,下为 spee 曲线,上为补偿曲线,下颌为远颊尖,上颌为近颊尖)(1)下颌牙列的纵 曲线:又名 Spee 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而后第二、第三磨牙又逐渐升高(2)上颌牙列的纵 曲线:它的曲度与 Spee 曲线略有不同。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及磨牙的颊尖,呈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纵 曲线。此曲线的前段较平,后段从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起逐渐向上弯曲,称补偿曲线。2.横 曲线 又称 Wdson 曲线。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均略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横 曲线。同样,在下颌可以形成凹向上横 曲线。虽然,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但其舌尖较高,故横 曲线不很明显。三、(一)牙尖交错 及其特点牙尖交错 是指上、下颌牙牙尖相互交错咬合,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当牙尖交错 的下颌位置对于颅骨处于正中时,牙尖交错 又可称为正中 。牙尖交错 属于牙对牙的关系,其特点及生理意义为:1.上下颌牙齿为尖窝相对的交错咬合关系 在牙尖交错 时,除下颌中切牙与上颌第三磨牙外,都保持着一个牙齿与相对的两个牙齿的 接触关系。这种 接触的意义在于:可使骀面接触面积最大,有利于咀嚼;可使 力分散,避免个别牙齿负担过重;纵有个别牙齿缺失,也不致使对颌的同名牙完全失去咬合与咀嚼功能,因而在短时间内不致发生移位现象。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成反变关系,与覆 成正变关系。3.上、下颌第一磨牙关系常利用牙尖交错 时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 关系作为判定 类型的指标。如上下牙弓的 关系正常,则在牙尖交错 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则接触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内,通常称为中性 。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的近中,则称为远中错 ,或安氏类错。反之,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则称为近中错 ,或安氏类错 。. 牙尖交错 时下颌骨的位置称牙尖交错位,也称牙位。当牙尖交错 位于正中时(可称为正中 时),也称为正中 位.正中关系 是指下颌不偏左、不偏右,适居正中,髁突处于关节窝的后位,在适当的垂直距离时,下颌骨对上颌骨的位置关系。髁突在关节窝的后位时,髁突对上颌的位置称为正中关系位。它是一个稳定而可重复性的位置,是一个功能性的后退边缘位,如果迫使下颌再向后退,则会由于附着在下颌骨上的肌肉受拉,髁突后方的软组织受压而感到不适。髁突在正中关系位时,又称为铰链位,下颌依此为轴可作 1820mm 转动(切点测量),为铰链开闭口运动,称为正中关系范围。在此范围内,上下牙齿发生接触(一般在磨牙区),称为正中关系 ,亦称后退接触位。后退接触位从牙尖交错位下颌可以向后移动约 1mm下颌姿势位曾称为息止颌位。一般为 13mm(下颌姿势位的垂直距离与 垂直距离之差)。8%的人从牙尖交错位不能向后退,后退接触位与牙尖交错位为同一位。滑动距离多在 0.51.0mm 左右,这一距离称为长正中由下颌姿势位通过主动肌肉收缩上提下颌达到初始的 接触时,下颌的位置为肌接触位(肌位第三单元 口腔颌面颈部解剖上颌骨形态不规则,可分为一体四突 1)上颌体 2)额突 3)颧突 4)腭突 5)牙槽突(1)上颌体:前外面有眶下孔、尖牙窝,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方约 0.5cm处,眶下孔向后、上、外方通入眶下管(孔开口朝向前内下);后面(颞下面)有颧牙槽嵴、牙槽孔和上颌结节;上面(眶面)有眶下管;内面(鼻面)参与鼻腔外侧壁的构成,有上颌窦裂孔、向前下方的沟与蝶骨翼突和腭骨垂直部相接构成翼腭管。2.牙槽骨解剖名词(1)牙槽骨:系上下颌骨包绕牙根周围的突起部分。(2)牙槽窝:为牙槽骨容纳牙根的部分。牙槽窝的形态、大小与所容纳的牙根相适应。(3)牙槽嵴:牙槽窝的游离缘。(4)牙槽间隔:两牙之间的牙槽骨。(5)牙根间隔:多根牙各牙根之间的牙槽骨。上颌窦距根尖由少到多 67584.上颌骨的支柱结构(1)尖牙支柱(鼻额支柱):主要承受尖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2)颧突支柱:主要承受第一磨牙区的咀嚼压力,起于上颌第一磨牙区的牙槽突,沿颧牙槽嵴上行达颧骨后分为两支:一支经眶外缘至额骨,另一支经颧弓至颅底。(3)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由蝶骨翼突构成,翼突与上颌骨牙槽突的后端连接,将咀嚼压力传导至颅底。下颌骨是颌面部骨中唯一能活动的骨。下颌体外面有 颏隆突,颏结界,外斜线,和颏孔下颌支内侧面有 下颌孔 下颌小舌 下颌隆突 和翼肌粗隆下颌前牙唇侧牙槽窝骨板比舌侧薄,前磨牙区颊舌侧骨板厚度相近,磨牙区颊侧骨板厚于舌侧。下颌第二前磨牙的下方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颏孔的位置在下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略上处。喙突上有颞肌和咬肌附丽,髁突颈部下方有翼外肌下头附着下颌角的内面有翼肌粗隆,外面有咬肌粗隆,为相应咀嚼肌附着处。2)下颌支:又称下颌升支,其上端有喙突和髁突(关节突),喙突上有颞肌和咬肌附丽,髁突颈部下方有翼外肌下头附着;两突之间有下颌切迹(乙状切迹)。其内侧面中央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