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体能训练和高校体能训练问题的研究摘 要本文通过对体能和体能训练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高等教育中体能训练及体育专业设置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通过 400 米跑的实例分析了体育运动开展体能训练的逻辑和思路。本文根据体能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的人群中的表现和作用将体能训练分为一般性体能训练和专业性体能训练,认为体能训练本身需要与运动项目本身相匹配,满足需求主导原则,具备正确的运动价值观,拥有体能恢复弹性的能力。本文通过大量的对比论证方法,先后分析了我国国民体质和运动优势项目特点,坚持认为正确合理的体能训练是可以改变运动成绩本身,并且使得运动水平和素质更好、更高。最后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的设置进行分析,认为高等院校应当加强一般性体能训练的强度和力度,并且需要重视体育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学习,为提高全民体能意识打下基础。关键字:体能训练 国民体质水平 400 米跑IIResearch on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and Its College Education Issues AbstractBy researching on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training, we do further analysis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education across Chinas colleges. And in the end, we take 400 meters competition as an example to understand how to establish a well training plan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In this paper, we divide physical performance into 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and specific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based on different genders, ages and races, and it concludes that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training should go along with the sports characters, and should be demand-oriented, and be elastic. Using a lot of comparisons, it make analysis of our national physique and our advantageous sports with the conclusion that a well-designed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ought to make the athletes much stronger. At last, we focus on the physical performance education across Chinas colleges, we think that colleg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to build a better foundation of physical performance and also boost more theoretical and basic education for physical performance.Key Words: Physical training; National Physique; 400 meterIII目录第一章 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1.体能和体能训练 .21.1.2.研究意义 .41.1.3.研究目的 .61.2.国内外研究综述 .61.2.1.国内研究综述 .61.2.2.国外研究综述 .91.2.3.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9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01.3.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01.3.2 研究内容 .111.3.3 拟采用的方法 .121.4 创新与不足 .121.4.1 可能的创新 .121.4.2 可能存在的不足 .13第二章 体能训练与体育 .142.1.体能训练 .142.1.1.体能训练的原则和模式 .142.1.2.体能训练方法 .172.1.3.国民体质和体能 .202.1.4.体能训练的政策支持 .252.2.体能训练与体育 .272.2.1.体能训练与体育的关系 .272.2.2.体能训练与体育发展实践 .28第三章 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能训练 .353.1.高校体育专业和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35IV3.2.以 400 米跑为例开展体能训练的必要性 .393.2.1. 运动特点 .393.2.2.体能要求和恢复 .413.2.3.训练计划 .41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44.1 结论 .444.2 建议 .44参考文献 .46致 谢 .481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2008 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了全民健身,全民奥运的热潮,并且从 2008 年起每年的 8 月 8 号被确立为全民健身日。近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县级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实施办法。该办法的颁布,将有效解决部分欠发达地区体育健身公共设施相对陈旧、服务于公众的健身场馆设施相对短缺等突出问题。从全民健身到县级健身中心项目,国家对于大力发展全民体育事业可谓十分重视,必将带动全民健身的快速发展。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准备也将填补冬季运动项目的空缺,将更大力度引导全民冬季运动的开展。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将推动冬季运动在我国的普及,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整体发展,提升国民身体素质。2008 年北京奥运会给高校体育专业及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奥运会这种国际赛事吸引了更多年轻人选择体育专业,以国际视角带动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更多资金、人力等资源进入体育专业,这无疑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奥运会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打开了国际之门,使我国的体育产业走上了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与此同时,高校体育产业及体育教育也应该以相同的思路发展。北京奥运会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最缺的是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专业人才作为基础。同样的,作为高校体育教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和运作,也需要一批有体育专业知识,同时体育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带领高校体育教育冲出重围。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也应注重市场化需求,特别要注意学科间的交往和交互,相互渗透,相互扶持,加大人才的培养,努力引进创新型的体育复合型人才,将本校的体育教育逐渐的发展起来。相信通过 2022 年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洗礼之后,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将会上新的台阶。教育部每年会对各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其中重要的调研内容就是有关体能训练的项目。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调查研究问卷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平均占体育课时总量最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2全校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作为课外体育活动与竞赛的重点考察项目,此外,调研还重点考察了学校或院系要求早锻炼或出早操的学生的情况、掌握 2 项及以上体育锻炼项目的学生占全校本专科学生的比例、学校在帮助学生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方面的有效措施等。在学生体质监测与评价方面,教育部重点关注了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情况,学校是否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或类似机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情况,并倡导将体质健康状况、体育课成绩、参与体育活动等情况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最为体能训练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教育部门对于高校大学生体能的锻炼是高度重视的。1.1.1.体能和体能训练(1)体能的定义体能训练有广义和狭义的概念之分。广义的体能概念涵盖“体适能”,指的是人体身体素质水平的总和,亦可以被定义为“人类的身体形态体征及其所表现出的运动能力”,即凡是与人类身体健康与发展相关的身体因素都可以被纳入体能范围。体能和体适能区别较小,没有严格界限,本质上是一种事物的两种不同叫法,通常都是指人的身体素质,从竞技体育层面上说,这种面向职业运动员,训练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成绩的称为“竞技体能”。从大众健身层面上讲,这种面向大众人群,训练目的是为了身体健康,则可以叫做“健康体适能”。体能的范畴不止于“心肺耐力”或者力量,一个人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半程马拉松,或者深蹲 2 倍体重,或者俄式挺身,并不能认为体能是有保障的。这类体能可以称为专项体能,即可以理解为通常所说的狭义的体能,狭义的体能是一系列专项体能以一定组织形式的展现。美国体能协会(NSCA)对体能定义为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即力量与体质状态,现已成为“体能”的代名词,NSCA 认为肌肉力量素质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本功”,没有力量素质作为支撑,其他身体素质方面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对体适能给出了两个更精准的定义,健康体适能和竞技体适能,健康体适能指的是人体基本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素质(即3基本功),而竞技体适能则强调了外在的运动表现(即累积加成)。越高水平的比赛对竞技体适能的要求越高,但本质上未必符合健康的原则。因此可以看出,关于体能的定义,NSCA 侧重于是运动员竞技的体能训练,而 ACSM 更侧重运动医学和大众健身层面。根据体能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种族的人群中的表现和作用,可将体能分为一般性健康体能和特殊性竞技体能两个水平。一般性健康体能值得是一般大众人群须具备的器官系统的机能,一般性健康体能是特殊性竞技体能的基础。特殊性竞技体能是在一般性健康体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竞技体育比赛所需的超额身体机能。不同于一般性健康体能,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能有多种因素共同促成。首先,先天性的体能通过遗传效应而获得,如身体结构等,而后天性的体能则可以通过有效、系统的体能训练而得到提高。适宜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中也是竞技体能的重要影响因素。(2)体能训练体能训练的首要任务是根据各个体育运动项目的需要,提高运动素质。因此,须改善运动员和一般运动参与者的机能状况,使得参与者的身体形态和状态能够基本适合该运动项目的身体素养要求。人类运动时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三大能量代谢系统,并通过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协调工作实现。健身、训练或比赛所需要的力量、协调、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素质,是通过不断完善运动员的能量代谢及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来实现的。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能量代谢、神经、肌肉、骨骼等系统的功能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因而,体能训练的开展,首先应当明确该运动项目的活动方式,并据此分析该运动项目需要的能量代谢逻辑和改善运动员的神经、骨骼、肌肉等系统的功能。综上,体能训练亦可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性体能训练 General Physical Preparation Training 和专项性体能训练 Specific Physical Preparation 4Training。GPP 一般性体能训练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速度、耐力、力量、柔韧和敏捷等等,综合全面,且可以以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方法力求综合全面,不留短板和漏洞。简而言之,即方方面面都要顾全,身体素质相关的各项指标都不落下。专项性体能训练,则是根据专项运动的特点,采用与运动项目相关的训练方式,有针对性的发展与该运动项目相关的额外身体素质。例如举重的训练计划应该围绕提高抓举和挺举成绩,米跑训练计划应该围绕腿部肌肉的力量和心律等因素来设计,体操或花样滑冰等与艺术结合紧密的运动应该围绕运动员的柔韧性和身体协调性来开展训练计划。简而言之就是,集中资源发展力量、爆发力素质,即需要什么,就练什么,SPP 的训练特点是高度专项化,但不全面。如今,体能已成为体育运动中的一个专门名词术语而被广泛使用,而体能训练同样也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提供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能力,系统正确的体能训练利于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专业正确的体能训练有利于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且有利于在训练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1.1.2.研究意义本文开展研究是基于如下几个出发点:首先,国务院官方发文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意见重点在于营造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社会氛围,可见全民健身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全面健身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正确开展体能训练,特别对于高校改善体育教育有迫切的要求;其次,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知道体能和体能训练基本上可以分为一般性通识体能和专业竞技体能,如何正确的认识体能训练的内容、价值、原则、方法,有针对性的发展体育教学中关于体能训练的身体机能,并发展运动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与协调素质,从而形成一套关于身体形态、运动机能、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水平的教育模式,对指导高校体育教育工作中体能训练具有现实的和理论的意义。最后,通过学习国外丰富的体育产业发展经验,以体能训练为基础的大体育产业发展在高校的普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一点5与高校体育教育并不相悖,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探讨高校体育教育中关于体能训练现状的研究,发现目前体能训练存在的若干问题,对于从基础上完善体育教育有重要的实践意义。(1)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形成综合全面的体能训练机制,高校须躬行。根据最近一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显示,体质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比例按照年龄段分别为 20 至 39 岁成年人 89.0%,40 至 59 岁成年人 88.1%,60 至 69 岁老年人87.1%。其中男性合格比例为 88.2%,女性为 91.1%,城市人口合格比例为 91.1%,乡村为 87.2%。但是根据 2015 国民体质监测报告调查显示,和五年前相比,我国大学生群体尤其是男生的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令人担忧。和 2010 年相比,我国 19 岁至 22 岁年龄段的男生在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和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指标方面全线下降,女生各项指标总体也出现下滑。可以说,指导大学生提升体质水平的任务迫在眉睫,且十分艰巨。大学的体育教育,特别是体能教育和学生在人生其他阶段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学的氛围相对自由,思想相对活跃,在大学中,体育教育往往由各校主管体育的部门或者学院统一指导开展,高等教育中如何开展合理、全面的体能训练内容,如何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加体能训练相关活动是值得全面思考的。探讨构建综合全面的体能训练课程体系,立在当下,功在千秋,以高校体能训练机制为着眼点,从而带动社会各界对各群体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以期达到全民健康的最终目标。(2)提高竞技体育成绩,带动体育教育产业化规模化,高校争当排头兵。如果说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是从一般性体能角度出发,那么从专业体能角度出发则可以提高竞技体育成绩,从而带动与竞技体育相关的产业发展。所谓竞技体育,就是在全面发展身体基本素养,最大限度发掘和发挥人体体力、心理、智力等方面因素的潜力之上,以追求体育技术高峰且创造更优异、更卓越的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运动过程。竞技体育的特点在于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公开性、功利性、不确定性和产业性。竞技体育的基础是专项的体能训练,在现代体育竞技赛场上,大学生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高校体育优秀生的培养。发展有中国国情特色的高校竞技体育教育,即配套发展好高校的专项体能训练课程,对于更好的发展竞技体育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爆破项目竞标方案范本
- 水管冬天施工方案设计
- 2025至2031年中国数字服伺主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影视编剧》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强酸性洁剂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发动机皮带涨紧轮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装饰材料供应商购销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香辣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重载工业连接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皮艺礼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GA/T 2136-2024法庭科学电子数据侦查实验技术规范
- 建筑中级职称《建筑工程管理》历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
- DL∕T 1623-2016 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技术规范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
- 悬挑式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 DG-TJ08-2002-2020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课件
- 2024年南京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厦门市2024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 政治试卷(含答案)
- (附答案)2024公需课《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试题广东公需科
- 微创冠脉搭桥手术
- 档案馆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