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卧式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负载分析22绘制液压工况(负载速度)图33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3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332计算液压缸尺寸433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及功率434绘制液压缸工况图54拟定液压系541选择液压回路542液压系统的组合5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751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驱动电机的功率752液压泵的流量753选择电动机754元件选择855确定管道尺寸856确定油箱容积86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961判断油流状态962沿程压力损失963局部压力损失107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1171液压泵的输入功率1172有效功率1173系统发热功率1174散热面积1175油液温升118参考文献12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11负载分析1切削力FT16000N2导轨摩擦阻力静摩擦力FSFWS02200004000N动摩擦力01200002000NFD3惯性阻力(1)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动力滑台启动加速、反向启动加速和快退减速制动的加MF速度相等,SV/150,ST20NTGWFM15389(2)动力滑台快进惯性阻力MF,动力滑台由于转换到制动是减速,取SMV/1074,ST0NTVGWFM147208920液压缸各动作阶段负载列表如下工况计算公式液压缸负载F(N)液压缸推力()MF启动FWFS50005556加速FDM63267029快进FF25002778工进FTD1800020000制动FWFM24832759快退FD25002778制动FFM13261473注液压缸机械效率。09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22绘制液压工况(负载速度)图根据计算的液压负载和各阶段工作行程、速度,可绘制液压缸的FT与VT图快进1VL0527S工进TMAX2IN24153SN2VAX23087快退T3L45S液压缸负载图和速度图3初步确定液压缸的参数31初选液压缸的工作压力组合机床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一般为(3050)PA,这里选44PA,为防止钻5101P50通孔时动力滑台发生前冲,液压缸回油腔应有背压,背压2PA。初步定快进快退25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3回油压力损失5PA2P51032计算液压缸尺寸选定液压缸前、后腔有效面积比为21,则液压缸无杆腔工作面积1A取A1501A20PF425081064M240M液压内径D1425取标准值D80M20活塞杆直径D07D56M21液压缸尺寸取标准值之后的有效工作面积无杆腔面积X80391A42D20241有杆腔面积802D4652410650M活塞杆面积1343122M33计算液压缸在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及功率表中为液压缸的驱动力。0F液压缸工作循环中各阶段的压力、流量及功率见下表工况计算公式(0FN)2P(PA51)1(PA50)Q(31/S)MPN快进启动加速快进1P30AF2Q1VPQ555670292778055414574257020514510工进1P0AF2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4Q1A2VPQP2000065720120686510快退启动加速快退制动2120AF55567029277814730521727415807503072151034绘制液压缸工况图液压缸工况图4拟定液压系统41选择液压回路(1)调速方式的选择钻孔床工作时,要求低速运动平稳性好;速度负载性好,从图A中可看出液压缸快进和工进时功率都较小,负载变化也较小,因此采用调速阀的的进油节流调速回路。为防止工作负载突然消失(钻通孔)引起前冲现象,在回油路上加背压阀。(2)快速回路和速度换接方式的选择我们选用差动液压缸实现“快,慢,快”的回路。图B进口节流一次进给回路。(3)油源的选择系统特点从图A可看出快进时低压大流量时间短,工进时高压小流量时间长。所以采用双联叶片泵或限压式变量泵。42液压系统的组合选择基本回路后,按拟定液压系统图的几个注意点,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图。图中为了使液压缸快进时实现差动连接,工进时主油路和回油路隔离,在系统中增设一个单向阀11及液控顺序阀8,在液压泵和电磁换向阀3的出口处,分别增设单向阀9和12,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5以免当液压系统较长时间不工作时,压力油流回油箱,形成真空。为了过载保护或行程终了利用压力继电器13。组合成液压系统图组合的液压系统图。如图所示。液压系统图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65液压元件的计算和选择51确定液压泵的容量及驱动电机的功率(1)、计算液压泵的工作压力与流量进油压力损失为572PA,系统采用调速阀进油节流调速,选取进油管压力损失为8510PA,由于采用压力继电器,溢流阀的调整压力一般应比系统最高压力大5PA,5010所以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55157281062PPPA这是小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稳定),即溢流阀的调整工作压力液压泵的公称工作压力为N512560271NPAPP大流量泵只在快进时向液压缸输出,液压缸快退时的工作压力比快进时大,这时压力油不通过调速阀,进油路较简单,但流经管道和阀的油流量较大,取进油路压力损失为5PA,所以快退时,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为510552180281PPA这是大流量泵的最高工作压力,也是调整控顺序阀7和8的参考数据。52液压泵的流量由图可知,最大流量在快进时,其值为3021/MS3MAX150/PQK最小流量在工作时,其值为012,为了保证工进时系统压力较稳定,应考虑溢3/S流阀有一定的最小流量,取最小溢流量为0077,所以小流量泵应取0197310/MS。310/MS根据以上计算数值,选用公称流量为02,015;公称压力为803/S3/S的双联叶片泵。5AP53选择电动机最大功率出现在快退阶段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7532120812019717PPQW最后选用功率为的标准型号电机。3W54元件选择根据液压泵的工作压力和通过阀的实际流量,选择各液压元件和辅助元件的规格。55确定管道尺寸由于系统采用液压缸的差动连接,油管内通油量较大,实际流量,取允3051/QMS许流速,则主压力油管D为5/VMS334051130QDMV元整取D12CM,壁厚查表。选用的10号冷拔无缝钢管。12其它进油管、回油管和吸油管,按元件连接口尺寸,测压管选用紫钢管。4356确定油箱容积33571501NVQM所选液压元件的说明编号元件名称参数说明型号叶片泵510PA叶片泵PA三位五通电磁阀LMIN调速阀IAXQFE10B溢流阀I背压阀LMIN液动顺序阀I液动顺序阀LIN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8单向阀LMIN单向阀I单向阀LIN单向阀MI压力继电器510PA压力表开关5PA1滤油器公称流量LMIN6管路系统压力损失验算由于同类液压系统的压力损失值可以参考,所以一般不必验算压力损失值详细DWG图纸三二1爸爸五四0六全套资料低拾10快起。下面仅验算工进时管路压力损失进、回油管长均为L15M,油管内径D。通过流量Q012/S,选用3120M310M20号机械油,考虑最低工作温度为15,V15/SC2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961判断油流状态852320ERDVQ273130流动状态为层流62沿程压力损失进油路上48/MINL5144801580212VLQPPAD回油路上(液压缸)2/MIN1A544V(如果采用沿程损失公式,结果是一样的)但由于是差动油缸,所以回油路的压力损失只有一半折合到进油腔。5510421021P63局部压力损失系统采用集成块的液压装置,仅考虑阀类元件和集成块内油路的压力损失。下表为工进时油流通过各种阀的流量和压力损失。阀的流量和压力损失编号名称图号实际流量Q/60/S310M公称流量/60/SN310M公称压力损失PANP51012345单向阀三位五通电磁阀单向行程调速阀液动顺序阀液动顺序阀48484824242525252510225155各阀局部压力损失之和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102225548405106184305VPPA取油流取油流通过集成块时压力损失031JP5528420871PA90这个数值加上液压缸的工作压力和压力继电器要求系统调高的压力(取其值为5PA),10可作为溢流阀调整压力的参考数据。510P式中1液压缸工进时克服外负载所需压力01FA45210所以P508955563955PA55这个数值比估算的溢流阀调整压力值稍小。因此,主油路上元件和油管直径均710PA可不变7液压系统的发热与温升验算由图可知,该系统主要工作时间是工进工况。主要考虑工进时的发热,所以按工进工况验算系统温升。71液压泵的输入功率工进时小流量泵的压力,流量,小流量泵功率为51602PPA3105/PQMS127PPQ工进时大流量泵卸荷,顺序阀的压力损失,即大流量泵的工作压力510PPA,流量,大流量泵功率2P为5210PPA32015/PMS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112PPPQ22150307双联泵总输入功率1202301232I1272有效功率工进时,液压缸的负载F18000N,取工进速度V31670/MS输出功率FV18000X00016730060P73系统发热功率HI0123061274散热面积A0065144732V75油液温升如果采用风冷、取散热系数205/TCWM13247HTPA设夏天室温为30,则油温为30332632,没有超过最高允许油温(5070C)00C8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手册下册液压传动和气动,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2、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液压传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成大先主编3、机械设计手册上册液压传动和气动,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83,机械设计手册联合编写组编4、液压传动,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10,武华,米伯林主编5、液压传动辅导教材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中央电大液压传动辅导教材编写小组编6、机床液压传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82,武华,米伯林主编机床液压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12参考文献1、机械设计手册下册液压传动和气动,北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