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重整再生放空烟气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比较_第1页
连续重整再生放空烟气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比较_第2页
连续重整再生放空烟气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比较_第3页
连续重整再生放空烟气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比较_第4页
连续重整再生放空烟气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的设计比较1 概述为了保证重整反应能持续高苛刻条件下运行, 连续重整装置中设置了催化剂连续再生单元,该单元中催化剂再生过程包括四个步骤:a烧焦:在氧环境下,焦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o 2 和 h2o;b氯氧化:调节重整催化剂氯含量、氧化和分散金属组分(例如pt);c干燥:除去重整催化剂上的多余水分;d还原:将金属从氧化态转换到还原态,使催化剂恢复催化活性。然而,在催化剂的烧焦过程中, 产生水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催化剂上氯的大量流失,即再生放空气中含有大量的hcl 组分。随着催化剂的老化,催化剂持氯能力的降低, 再生放空气中的氯化物浓度可达到500 2500ppm (v),

2、甚至更高。为了使再生放空气中有害气体( hcl )含量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传统的处理方法是在催化剂连续再生单元设置一套多级洗涤系统(msss) ,使排放气与稀碱液接触,然后在一个碱洗塔中进一步洗涤,即碱洗技术。理论上,采用碱洗技术适用于处理再生放空气,但在装置的实际运行中存在下列问题:a碱洗系统的 ph 值不易控制:由于使用的在线 ph 值仪表经常计量不准,不易满足工艺要求,使得碱洗系统的设备经常处于酸性状态,从而导致碱洗塔、换热器、文丘里洗涤器以及管线等出现严重腐蚀,从而产生泄露;b废碱排放控制难度大:当废碱排放量大时,不但碱液浪费大,更主要的是增加环境污染程度; 当废碱排放量小时, 碱液盐类

3、浓度高, 结晶析出的固体颗粒物沉积于循环碱液泵密封腔内狭小的间隙处,最终导致循环碱泵不能正常运转,严重情况下盐类结晶会堵塞碱液管线等;c碱洗塔操作困难:碱洗塔内由于盐类结晶,其压降增大,会导致碱洗塔经常发生过压自保现象,最终使再生单元出现热停车;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美国 uop 公司开发出了新的氯处理技术chlorsorb技术,用来代替传统的碱洗技术。 该技术可用于催化剂连续再生单元中的两股物流,如表 1 所示:1表 1 uop 两种氯吸附技术工艺项目一二物流名称再生放空气( rvg )还原区废气( rzeg )主要组分n2 、 o2 、 co2 和 h2oh2 , ch4,c2h6, 轻烃,

4、 h2ocl 含量, ppm ( v)500 250010 1000cl 最大回收率,9999经 chlorsorb技术处理过的再生放空气完全能满足美国环保署空气有害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 (neshap) 中炼油厂可达到的最大控制技术法规(rmact ii) 对已建、改造或新建半再生及连续重整装置再生放空气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hci的脱除率要大于 97 或 hci 排放浓度低于 10ppm (v)。与碱洗技术相比,该技术即可节省设备投资,又可降低氯化剂的消耗。目前,世界范围内采用 uop 专利技术的连续重整装置中, 再生放空气(rvg )采用 chlorsorb 技术的有 5 套正在运行, 20

5、 套在设计或建设中。国内采用 chlorsorb 技术的有:中石油大连石化 220 万吨 /年连续重整、中海油惠州 200 万吨 /年连续重整、中石化天津石化 100 万吨 /年连续重整和中化泉州 200 万吨 /年连续重整等 4 套装置,均应用于再生放空气( rvg )氯处理。这四套装置均处于在建或设计阶段, 尚未投入实际运行。 本文中将对几套分别采用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和传统碱洗技术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和自动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比较, 并对已建或在建的几套典型重整装置的催化剂连续再生单元设计作详细比较,便于将来在关于再生气处理技术的选择和设计时作为参考。2 工艺原理1.1

6、碱洗技术碱洗技术是利用酸碱中和的原理, 将含 hcl 和 cl 2 的再生烟气和稀碱液在文丘里洗涤器和放空气洗涤塔中充分接触后,发生如下反应:naoh+ co 2 na 2co 3+h 20na2co 3+h2o+ co 2 2nahco 3nahco3hclnaclh 2 0co 2naoh+ hcl nacl+h 20在酸碱反应控制良好的情况下, 氯离子即可随废碱液送往处理厂, 再生放空气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后放空。1.2 氯吸附技术铂重整催化剂由氧化铝担体和吸附在担体上的金属所组成。重整催化剂具有双功能特性: 金属功能和酸性功能, 金属功能主要由铂金属提供;酸性功能由含2氯氧化铝提供。 氧化

7、铝作为金属的载体, 同时也是氯化物的载体。 为保证重整催化剂的酸性功能,催化剂必须具有良好的持氯能力(或氯吸附能力)。影响重整催化剂持氯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水氯比例、操作温度和催化剂比表面积。在水氯比例和催化剂比表面积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操作温度的降低, 重整催化剂的持氯能力有增加的趋势。 氯吸附技术正是利用重整催化剂的这一重要特征来实现除氯的, 具体过程是:再生放空气体从再生器烧焦区抽出并冷却到合时温度后,进入分离料斗低温氯吸附区, 再生放空气体中的氯化物被氯吸附区中的催化剂吸附回收。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吸附温度,因为温度过高时,催化剂的氯吸附能力会过低; 而温度过低时, 特别是当温度

8、低于露点温度时, 放空系统中会出现凝液,在液相水和 hcl 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放空系统将会出现严重的腐蚀和泄露。3 工艺流程3.1 碱洗技术从再生器排出的含有hcl 、 h2o、cl 2 和 co 2 等组分的酸性气体采用两级处理工艺。第一级是文丘里洗涤器, 它使酸性气体与来自碱液循环泵并经碱液冷却器冷却的部分碱液混合。 当碱液与放空气同时通过洗涤器时, 基本上所有的 hcl 和大部分氯气被去除; 接着进入第二级处理装置放空气洗涤塔下部。 其余碱液分成两股经过上分配器和下喷嘴分别从放空气洗涤塔的上部和下部进入,并与向上流动的放空气在石墨拉西环填料层中充分接触洗涤,洗涤后的放空气(hcl含量 1

9、0ppmv )从塔顶直接排入大气。碱液从塔底流出进行ph 值调节和再循环,少量废碱液排入污水管网。碱洗技术工艺流程简图见图1。3图 1碱洗技术工艺流程简图3.2 氯吸附技术自再生器顶部出来的再生烟气经放空气冷却器冷却后直接进入分离料斗下部的氯吸附区, 与自离料斗上部 (预热区) 下来的重整催化剂在氯吸附区充分接触,回收再生烟气中的大部分hcl 和 cl2 后,放空至大气。为防止由于环境温度过低, 导致放空烟气进入分离料斗之前低于露点温度而出现凝液腐蚀管线及设备, 设置空气预热器, 以保证放空气冷却用空气维持在固定的温度点。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工艺流程简图见图 2。4图 2 氯吸附

10、技术工艺流程简图从上述两种技术的工艺流程可以看出, 氯吸附技术明显比碱洗技术流程简单得多,操作维护起来更加简便。54 主要设备的变化4.1 分离料斗与碱洗技术相比,采用氯吸附技术时分离料斗结构的变化主要是:a. 分离料斗下部需设置氯吸附区, 以保证再生放空气与待生催化剂有足够的接触空间和时间;b. 分离料斗中部需设置预热区, 以保证向下流动的催化剂的温度不致于过低。如图 3 所示: a 型和 b 型结构分离料斗适用于碱洗技术; c 型结构分离料斗适用于氯吸附技术。图 3 分离料斗结构简图国内采用 a 型结构分离料斗的装置有: 镇海 1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茂名 1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和

11、金陵 1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等,该结构重整催化剂的一次装入量较少,现已很少采用;采用 b 型结构的装置(或工艺包)有:永坪 80 万吨 /年重整装置、青岛丽东 1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和青岛大炼油 150 万吨 /年重整装置等,该结构与 a 型相比增加了重整催化剂的一次装入量和分离料斗的设备重量,受分离料斗长度的变化,再生构架稍有提高;采用c 型分离料斗结构的典型装置(或工艺包)有:大连220 万吨 /年重整装置、天津1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和惠州 200 万吨 /年重整装置等,采用该结构完全是为了适应再生放空气(rvg )氯吸附技术。64.2 再生器采用氯吸附技术后, 再生器结构的变

12、化主要是: 再生器顶部增加了烧焦段入口的挡板,用于分割至分离料斗和再生气空冷器的两股再生烟气;再生器下部结构没有变化,详见图4:图 3 再生器顶部结构对比74.3 其它设备由于采用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其它设备的变化详见表2:表 2碱洗技术和氯吸附技术设备变化比较表项目碱洗技术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空气预热器放空气冷却器预热器加热器再生空冷器风机由于提供部分空气用于放空气冷却,该风机流量需要及压差均需要提高。放空气洗涤塔碱液循环泵碱液冷却器注碱泵注碱罐注水泵注水罐设备台数合计845 投资及经济效益对比投资对比见表 3。操作成本对比见表4。公用工程消耗及能耗见表5。8表

13、 3重整装置再生放空气处理技术方案投资对比项目单位青岛大炼油天津石化大连石化重整规模万吨 /年150100220再生规模磅 /h300020004500再生放空气处理技术碱洗氯吸附氯吸附(一)设备投资静设备万元1366983泵万元51设备投资小计万元1856983单位投资万元 /(磅 /h)0.06150.03450.0185相对比例1005630(二)催化剂投资重整催化剂吨 /次11.759.2224.12万元 /吨 130 130 130催化剂投资万元152811993136石墨拉稀环立方米 /次4.4万元 /吨 9.8石墨拉稀环投资万元43催化剂投资小计万元157111993136单位投

14、资万元 /(磅 /h)0.52370.59950.6969相对比例100114133(三)投资合计合计投资万元175612683219合计单位投资万元 /(磅 /h)0.58530.63400.7153合计相对比例1001081229表 4重整装置再生放空气处理技术方案操作成本对比项目单位青岛大炼油天津石化大连石化四氯乙烯吨 /年33.58.921.1万元 /吨 3.1 3.1 3.1碱液吨 /年77万元 /吨 0.07成本合计万元 /年109.2427.5965.41单位成本万元 /(磅 /h)0.03640.01380.0145成本相对比例1003840表 5 重整装置催化剂再生单元公用工

15、程消耗及能耗对比项目单位镇海石化青岛大炼油天津石化大连石化重整规模万吨 / 年100 万吨 /年150 万吨 /年100 万吨 / 年220 万吨 /年再生规模磅 /h2000300020004500再生放空气处理技术碱洗碱洗氯吸附氯吸附循环水t/h2225.500除盐水t/h1.031.5600除氧水t/h0.09电kw923122285216091.0mpa 蒸汽t/h0.170.30.331.37凝结水t/h-0.17-0.3-0.33-1.37氮气nm3/h7272.18368仪表风nm3/h77111567931652基于再生规模能耗标油 / 磅0.1590.1420.1530.13

16、8从表 3、表 4 及表 5 对比结果可以看出:a)与碱洗技术相比,采用氯吸附技术时设备投资节省,但由于催化剂投资增加较多(由于分离料斗中重整催化剂的藏量需要增加),使再生气放空处理部分投资增加约 10;b)与碱洗技术相比,采用氯吸附技术时所需注入的化学药剂成本节省约60;c)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对催化剂再生单元能耗影响不大。106 环保指标尽管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已经成功应用到了多套连续重整装置中,但是 uop 公司对氯吸附技术的使用效果(即hcl 回收率或放空气中的hcl含量)不能同时保证,仅对hcl 回收率进行保证( 97)。国内重整装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17、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对于hcl气体的排放有明确的规定, 包括排放废气的最高允许浓度和根据排气筒高度确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均不得超标排放,详见表 6。根据表 7 中两套重整装置再生烟气的组成设计值可以得出,当 hcl的回收率为 97 时,再生放空气中 hcl 的含量稍低于新污染源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00mg/m 3 ( 75ppmv ),可以满足gb3095-1996 要求。11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 3150表 6 gb3095-1996 对 hcl 排放限值现有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最高允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

18、组织排放监控kg/h浓度限值许排放kg/h浓度限值浓度一级二级三级监控浓度mg/m 3二级三级监控浓度排气筒点排气筒点mm150.300.46150.260.39200.510.77200.430.65301.702.6301.42.2周界外周界外403.004.5100402.63.8禁排4.50浓度最0.25503.8浓度最0.20506.95.9高点高点606.409.8605.48.3709.1014707.71280121980101612表 7 再生烟气组成比较项目单位天津石化大连石化放空气摩尔流量kmol/h24.0954.70排放点设计高度m7596预计排放浓度ppmv6766环保指标 75 75预计排放速率kg/h0.0490.108环保指标 7.7 107 结论通过对工艺流程、工艺设备、投资、能耗及环境保护各方面的对比分析,采用再生放空气( rvg )氯吸附技术与碱洗技术相比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