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_第1页
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_第2页
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_第3页
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_第4页
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届东莞高级中学高三校二模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考点答案分值说 明1语音辨析C3(A zh,cu/zu,y,zh B c,shu/s,hu,p C dn,xn,chn,hn D fn,ch,ko,n/yn)2熟语运用C3(一晃而过:表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得很快。符合语境。B若即若离:好像接近,又好像离开。形容与人保持一定距离,既不亲近,又不疏远。符合语境。C目空一切: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这里属于望文生义,对成语意思习惯性误解。D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不抓紧就很容易失去。符合语境。)3语病辨析D3A.语序不当,“评价,浏览,分享”-先浏览,再评价,

2、最后分享。 B. 成分残缺。可以在“飞行员”前加“让”。C.成分残缺,以为目的;搭配不当,可以禁止在领空飞行,但是“着陆”不当。4衔接连贯C3( 句“前两者”承接上句“贫二代”“拼二代”,照应上句“富二代”;紧接“误解”“偏见”转入改变对“富二代”的看法之必要,句中“也”照应第句) 本题考查语言应用连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5文言实词C3【解析】(却,后退)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B级。6文言虚词B3(B.均为介词,用; A.连词,承接/连词,修饰;C.动词,制成/介词,因为。D.副词,表推测/副词,表反问)7归纳筛选A3(A.为宾语前置句,B. 为判断句,C.为被动

3、句,D.为省略句)8分析综合A3A. (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专权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9.(1)断句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4分,错2处扣1分,扣完4分止。“搢绅/诸儒”“兖州/陈留”“陈留间/皆画像”三处为可断可不断)【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2) 翻译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韪”1分,“是”1分,大意1分。“斟酌”可不译。“群”不能译为“群众

4、”。“韪”可译为“赞同”“认同”“认可”“认为对”)所犯罪行也无确切事实,杀了他恐怕会失去人心吧?”(“坐”1分,“无乃乎”1分,大意1分。“无乃乎”应译为“恐怕吧”。“失人望”可译为“使人们失望”。“实”可译为“证据”)【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与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10、(1)不同(1分)。杜诗用春天的二月花来比枫叶,一扫常见的凄凉暗淡,透露出欣喜昂扬之情(1分);李词通过枫叶丹来写秋之深,从而表现相思之愁苦(1分)。 (2)菊花开,菊花残,点明时令是秋季,抒情主人公从花开等到花残,表明相思之久(2分);用花残二字渲染萧瑟冷清的气氛,衬托主人公极其愁苦的心情(2分)。 1

5、1、 (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2)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3)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4)衣冠简朴古风存 拄杖无时夜叩门12A、E。【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考生应将选项与原文的内容进行仔细辨别。A项原句是“这种气性修养与体调风格,因贴合着创作主体的自在个性和日常趣味,相对而言,比较能脱开政教的牵绊,直显艺术的本真。”可见A选项将因果颠倒了。E项原句是来自节选部分最后一句“后世文人士大夫追求闲心乐地,讲究闲处从容,除了还受到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这样的养生理论,以及后世佛教与禅宗的影响外,大抵都不出此两家思想

6、的范围”,原句强调的是“除了外”,而非全部。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在于选项与原文在程度及表达上细微差别。评分标准: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1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C“感”、“恨”非“闲”的表现,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A的“悠然”、B的“游目骋怀”、D的“纵”均能体现“闲”。14.“闲”影响着古人以一种特殊的气性修养(1分)去处世和审物(1分),也影响了古人作品的体调与风格(1分),使作品更显艺术的本真(1分)。【解析】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考生应善于联系语境,从语境中去推断理解,同时要善于利用语境之中的一些相应的提示性信

7、息。该句的后文就是相应的解释。解答本题,需要准确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再综合几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概括出全句的理解。评分标准:“气性修养”“处世和审物(即“看取世界的方式”)”“体调与风格”“更显艺术的本真”各占1分。意思答对亦可酌情给分。注意,如果学生答案只是照抄原文,酌情扣1-2分。(只是照抄原文,但要点齐备,只扣1分)15(1)儒、道都重视个人在日常安处中的道德精进与精神修养。(2)儒家并不排斥悠闲的处身方式。他们对生活中许多快乐体验和才艺赏会都很在行,认为玩物适情,可涵养人的德性。(3)儒家重视在社会秩序中安顿自己,则虽一人安居,仍恒慎其独;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在他们看来都寓有至理,可获得

8、旨趣。(4)道家他们则重视在自然秩序中安顿自己,他们否定世俗功利和遵从个性自由,追求“其心闲而无事”的高上境界。【解析】本题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解答本题,要全文进行概括,要准确理解题干的要求,要对文章结构、思路有准确的把握,从全文进行筛选。评分标准:每答对1点得1分。意思答对亦可酌情给分。(“遵从个性自由”处答成“崇尚个体的精神自由”算对)16【参考答案】(1)细节描写,如“看着汉子已经走远,大哥才转过身,把那20元钱狠狠地甩给嫂子。”(2)动作描写,如“汉子放下手中沉甸甸的编织袭,从口袋里摸索出五毛钱,买了包劣质的香烟,汉子抽出一支烟,点上,然后和大哥寒暄起

9、来”(3)语言描写,如他嗫嚅着说:“行你说多少钱?”(4)心理描写,如“大哥焦急地等候在铁皮屋前,他多么希望郡位汉子早点出现呀,大哥由沉默交得烦璨,又由烦燥变得愤怒。大哥终于绝望了”(每点2分,答对两点得满分)17【参考答案】因为这是一个陌生人,作者并不知道他的名和姓,这样写,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说服力;(2分)姓名并不重要,这个汉子其实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象征,这样写,有代表性(3分)18【参考答案】(1)这是五年前那个汉子身上体现出的品质;(2)是大哥从五年前那件事上获得的人生启示;(3)是大哥这些年坚守的人生信条;(4)是大哥企业红红火火的根本原因(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四点6

10、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19. 第一段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传主家世,(1分)二是求学经历(1分)。说明传主品格的形成的原因(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传主思想的影响)(1分),为后文叙述传主的事迹作铺垫(1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文节选部分主要介绍传主的为人处事所表现出的品格,但在开头介绍世家、学习的经历,其目的是要说明传主思想品格形成的基础。作用要从内容、结构两方面去分析。(补充:作用如答为“了解传主”或“使读者产生深刻印象”也可给1分)20.选材典型。本段选取了赶孔祥熙下台这一材料,叙述了传主与国民党高官政要的冲突,能够代表传主威武不屈的

11、人文品格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典型性;记叙真实。介绍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直接引述了蒋介石与傅斯年的对话,突出了“传”的真实性;叙议结合。在叙述中,有点睛的议论,并引用文天祥的话,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高度评价。【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传记的体裁特征包括内容的真实性(材料来源如资料、引用等)、技法的文学性,如材料的取舍与叙述;评传的叙议结合等等。答对1点,得1分,对2点给3分,对3点给5分。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补充:只写评传的特点,但没有结合文本的最多给2分;答对了3要点,但不是结合文本段内容最多给2分;“叙议结合”如写成“评传

12、结合”或“夹叙夹议”也给2分;写成塑造人物手法不给分;答成“”“兴趣性”“趣味性”不给分)21. 有以下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办事果断,有担当:如处理北大伪教授的问题就敢于担当责任。为人刚直不阿,不畏强权:如赶走任行政院长的孔祥熙,不怕得罪蒋介石。爱憎分明,有良知和气节:如对伪教授的处理。有责任感:担任参政院参政员和校长时尽职尽责。严于律己,清贫自守:如担任台大校长时的言行。【解析】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传主的作为所反映的精神品格对读者具有教育作用。答题时必须要有品质的概括和举例。答对1点得1分,两点给3分,3点给4分,4点给5分,5点给6分。其他答案只

13、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只写品质,不举事例,只给一半分,然后四舍五入计分)五、12分22. 从老师(高校源头)抓起;严格制定并执行制度;加大监督管理力度。23.参考示例: 1、修鞋工在快乐地鼓捣着那台有点破旧的补鞋机,滴滴嗒嗒响个不停,仿佛一支酣畅的旋律在流淌。即使从早到晚一桩生意都没有,他也总是眼睛笑眯眯的眯成一条缝。2、一位三十左右的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的手指间欢快穿梭。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的人群或者首尾相继的车队所形成的那种。【解析】本题考查准确、鲜明、生动和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评分标准:(1)主题必须是“幸福”,1分;(2

14、)有细节描写,1分;(3)修辞手法,2分;(4)语言连贯,1分;(5)字数1分,少于60字,每少10字扣1分。注意:此题不作仿句方面的要求。参考译文蔡邕字伯喈,是陈留圉地人。少年时博学多才,喜欢写文章、研究算术和天文,精于音乐演奏。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专权肆行,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蔡邕不得已,走到偃师,托词生病回到家乡了。他在家闲居,沉迷于古代文化,不和世人交往。他有感于东方朔的客难以及杨雄、班固等人借反问抒发志意的做法,于是仔细研究各家学说,肯定他们正确的说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说法,写了释诲来自戒自励。蔡邕在吴地时。吴地有人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桐木

15、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向主人要来并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但琴的尾部还保留着烧焦的痕迹,所以当时的人把这把琴就叫做“焦尾琴”。当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大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 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敬重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茫然。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爬向一只正在鸣叫的蝉,蝉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为之进退不停。我内心很紧张,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这就完全符合了。”董卓器重蔡邕的才学,对他很优待。等到董卓被杀后,蔡邕在司徒王允家做客,蔡邕无意中谈起此事,深为叹息,并在表情上流露出来。王允怒斥他。立即逮捕蔡邕并把他交给廷尉去治罪。蔡邕上书谢罪,请求只刺面砍脚,以便继续修成汉史。在朝官员们很多人同情营救他,但都未奏效。太尉骑着快马去见王允,对他说:“蔡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