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_第1页
1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_第2页
1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_第3页
1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_第4页
1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唐五代文学概述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一)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1.国际地位的提升与经济的迅速发展。(1)国际地位的提升。(唐太宗贞观四年(630),打败突厥,东突厥各属国归属唐朝,推尊唐太宗为天可汗。贞观八年(634)大败吐谷浑,贞观十四年(640)平定高昌,高宗显庆二年(657)打败西突厥。到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朝国力达到极盛。)(2)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贞观政要卷一:“又频致稔,米斗四五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而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旅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新唐书食货志一:“(天宝五载)是时,海内富实,斗米之

2、价钱十三,青、齐间斗才三钱,绢一匹钱二百,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驿驴,行千里不持尺兵”)2.中外文化的交融。(1)唐朝开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贞观二十一年五月条李华:“国朝一家天下,华夷如一。”李华寿州刺史厅壁记唐代建立者为鲜卑化的汉人:高祖之母独孤氏、太宗之母纥陵氏、皇后长孙氏,都是鲜卑族人。)(2)中唐以后,对外文化的交融并未稍歇。(受安史之乱及韩愈道统思想的影响,严夷夏之防的思想有所抬头,但广泛接受外来文化的势头并未减弱。)(精品.3)对外文化交融深刻影响了唐代文化(如,唐人婚俗颇受鲜卑婚俗影响,民间婚礼主要仪式在女

3、家举行。其中尤可注意者为妇女地位的提升和行为相对不受拘束。)(二)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1.士人的多种入仕途径。(科举、入地方节镇幕府,甚至献书。)2.唐代士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他们中的不少人,自信与狂傲,往往集于一身。旧唐书王翰传说王翰“神气豪迈,发言立意,自比王侯”。陈子昂也有同样的气概:“方谒明天子,清宴奉良筹。再取良城璧,三陟音“至”,登上。平津侯。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答洛阳主人李白更是这样一位自视甚高的人,他自比管、葛、吕望、谢安,要立盖世之功,然后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钓周猎秦安黎元,小鱼兔何足言”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高适、

4、岑参、王昌龄、祖咏等,无不如此。“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骐麟阁,入朝明光宫”高适塞下曲。“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岑参银碛山西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杜甫也要“致君尧舜上”,而自比稷、契。唐代士人功名心特重,安史乱后,虽有所变化,渐至晚唐而渐见纤弱,但积极入世的总趋势幷未改变。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特别是诗中的昂扬情调。)精品.3.史学及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发展。(1)唐初史学繁荣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反伪饰,求真情。(“八史”梁、陈、北齐、周、隋、晋、南、北。的撰述

5、,刘知己史通的论说。)史家对文学问题的论述:倡导了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文学发展方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史书之作对唐传奇的影响。(2)艺术繁荣对唐代文学的影响绘画、书法、雕塑(一,初唐书法名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陆柬之、孙过庭诸人,如群星汇聚,形成我国书法自晋代以来的又一高峰。最能传神地体现唐代士人昂扬精神风貌的,是张旭和怀素草书;他们自由纵恣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特别是李白歌诗的精神风貌,甚为相似。二,吴道子人物画的传神写照、李思训等山水画摹山范水、王维文人画的神韵悠长,都对唐代文学产生了深刻影

6、响。)音乐舞蹈的繁荣也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最典型的,是促成了精品.“词”的产生。)二、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一)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1.唐代士人漫游成风。(1)漫游原因(对自然的向往,如李白:“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初下荆门;道教信仰的影响,如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2)漫游去向:山川;边塞(到过边塞的诗人,一是入节镇幕府;一是边塞漫游。前者如高适、岑参、李益;后者如王昌龄,以及李白、王之涣等人。);通都大邑。(二)幕府生活与文学(科举而外,幕府是士人入仕的重要途径。王翰、高适、王维、李白、岑参、杜甫、萧颖士、李华、梁肃、元结都

7、曾在幕府生活过。中唐以后,入幕成为士人的主要仕途经历。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小李杜”的李商隐和杜牧。幕府宴饮,乐伎唱诗,唱和送别,戎幕闲谈,对于诗的创作和词的产生,对于小说的发展,都有影响。)(三)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4.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三、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一)唐代儒、释、道的融合(二)佛教对文学的影响精品.(三)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四、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唐代文学的繁荣1.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1)社会原因: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大起大落,激荡着人们的心灵。(2)文学内部原因: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文学的自觉和对文学艺术特质的认识;骈文

8、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也暴露了他的弱点;诗歌声律形式已具雏形;文学表现领域的扩大和文学表现技巧的丰富,促进了文体的变化与扩展。2. 唐代文学繁荣的表现:(1)诗、文、小说、词的全面繁荣;(2)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二)唐诗的发展轨迹1.唐诗发展的准备阶段唐朝开国的前九十年(历高祖、太宗、高宗、武后、中宗、叡宗六朝)。(1)表现领域: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塞漠。(2)作者: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3)情思格调:北朝文学清刚劲健与南朝文学的清新明媚相融合,进入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4)诗歌形式:四声二元化,粘式律,促成了律诗的产生。2.开元、天宝盛世唐诗的全面繁荣。(1)诗歌流派和诗人:山

9、水田园诗:王维、孟浩然;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伟大诗人李白。(2)特色: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精品.3.安史之乱前后。(1)元结等人开始写民生疾苦;(2)伟大诗人杜甫;(3)大历诗人。4.贞元元和年间。(1)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2)元白诗派:白居易、元稹、张籍、王建。5.晚唐。(1)贾岛、姚合;(2)杜牧、李商隐。(三)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1.韩、柳古文运动。(1)散文的发展,主要出于政治功利的动机(诗歌新变,出自诗歌自身发展的需要。)。(2)古文运动的发展及特点:唐初近百年间,奏疏章表仍以骈体为主

10、。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等提倡古文(一,明确提出本乎道、以五经为源泉、重政教之用的主张;二,重政教之用的主张并未与现实政治结合起来,带有空言明道的性质。)。韩、柳把文体、文风改革与贞元、元和间政治革新联系起来,成为儒学复兴思潮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声势(一,文以致用,从空言明道走向参预政治,参预现实生活,为散文的表现领域开出一片广阔天地,不仅从文体上,而且从文风上与六朝骈文区别开来;二,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它不仅吸收秦汉各家散体文之所长,而且充分吸收六朝骈文的成就。)。韩、柳之后,散体文写作走向低潮(一,政治改革失败,古文随之低落;二,韩门弟子追求怪险,古文写作路子越来越窄;三,仍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的杂文。)。精品.2.传奇、变文、词等新文体的出现。(1)传奇。传奇产生、盛行的原因(一,六朝志怪和杂史、杂传演变的产生;二,现实生活中娱乐的需要;三,俗讲、变文盛行的影响。)传奇的特点:(一,创作意图,就是鲁迅所说的“始有意为小说”。二,一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