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支持资源.ppt_第1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支持资源.ppt_第2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支持资源.ppt_第3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支持资源.ppt_第4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教学支持资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程教学支持资源,书名:旅游规划与开发,作者:马勇 李玺,书号:ISBN 7-04-010749-X,定价:19.00元,旅游规划与开发,主讲人: 马 勇 教 授 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 院长 教育部工商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员,导论,第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第二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第三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目录,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和功能分区,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第八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第九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第十章

2、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目录,第十一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保障体系,导 论,旅游与旅游业,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体系(略),1,2,3,旅游与旅游业,旅游的产生,旅游业,1,旅游与旅游业,旅游的产生,古 代 旅 行,近 代 旅 游,现 代 旅 游,工业革命,二战,1,旅游业,旅游与旅游业,概念,旅游业就是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1,旅游业,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饭店,旅游与旅游业,构成,旅游景区,1,导 论,旅游与旅游业,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开发体系(略),1,2,3,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 旅

3、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 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规划,2,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相互协调 相互补充,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历史性,系统性,综合性,新兴性,功能性,适应性,2,中、微观,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纲领性,约束性,宏观,2,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区域规划,旅游规划,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创造条件,2,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规划,宏观设计,微观操作,保持一致,2,专 项 规 划,区 域 规 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 市 规 划,旅 游 规 划,项目开发规划,旅游规划与其他规划,总体关系,2,第一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 Co

4、ncept system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二,三,第1章,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特征,经过开发可对旅游者产生旅游吸引力,并能为旅游业所利用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形及无形要素,经过开发,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吸引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有形及无形,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概念,一,开发性,多形性,吸引性,效益性,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特征,美

5、学 特 征,文 化 特 征,空 间 特 征,时 间 特 征,经 济 特 征,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空 间 特 征,地域性,不可替代性,综合性,组合性,相似性,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时 间 特 征,季节性,可变性,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资源的特征,一,经 济 特 征,利用的永续性,资源的不再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二,三,第1章,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内容,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

6、的旅游资源优势化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概念:,旅游开发,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内容,?,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内容,旅游景点的建设,内 容,旅游地交通安排,旅游辅助设施建设,旅游市场的开拓,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个性原则,效益原则,综合原则,保护原则,市场原则,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的评估,制定旅游规划,具体实施计划,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和潜力,基础设施条件,服务设施条件,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的评估

7、,制定旅游规划,具体实施计划,自然条件,可进入性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环境(Environment),富裕(Enrichment),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经济(Economics),交流(Exchange),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的评估,制定旅游规划,具体实施计划,二,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资源开发的步骤,旅游资源的调查,旅游资源的评估,制定旅游规划,具体实施计划,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概念体系,一,旅游资源的概念与特征,旅游开发的内容与原则,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二,三,第1章,三,旅游规划的概念与内容,旅游规划的界定 旅游规划的类型 旅游规划的意义 旅游规划

8、的原则 旅游规划的步骤,旅游规划的组成 见 图1-1,第二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第2章,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略),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略),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第一节,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市场竞争,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第一节,区位理论产生的背景,工业化大生产之前,就地生产就地消费,工业化大生产之后,运输

9、成本劳动力成本,区位选择的关键性,生产力低,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第一节,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理论萌芽时期(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古典理论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近代理论时期(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现代理论时期(20世纪40年代至今),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区位理论萌芽时期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初期),政治经济因素 英国 斯秋阿特(J Steuart) 1767年,“地租和水陆运费对区位的影响” 英国 亚当斯密(A Smith) 1776年,影响因素研究,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古典区位理论时期 (19世纪20年代20世纪初期),企业微观研究,“农业生产圈层模型” 德

10、国 杜能(von Thunen),“韦伯工业区位论” 德国 韦伯(Weber),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近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20年代40年代),市场均衡研究,成本最小化,市场最大化,“中心地理论” 德国 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市场区位论” 德国 廖什(Losch),区位理论的发展过程,现代区位理论时期 (20世纪40年代至今),多因素综合研究,经济成本要素,非经济成本要素,以美国库兹涅茨(S.Kuznets)的预测性分析模型为代表,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第一节,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的问题,(一),(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区

11、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传统区位理论在指导旅游开发规划时的问题,(一),传统针对物质资料生产的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运用中的,“失灵”,原因,生产对象的不可移动性,旅游生产的非物质性,旅游行业的强关联性,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杜 能(von Thunen)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中心地理论,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中心地理论,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旅游 中心

12、地,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中心地理论,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旅游资源吸引力,旅游业社会容量,旅游业经济容量,旅游业环境容量,四者共同组成,(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上限,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下限,旅游地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所必须达到的最低需求“门槛”,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中心地理论,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

13、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高级,低级,根据市场范围分,2. 旅游中心地的市场范围,(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中心地理论,1. 旅游中心地的概念界定,3. 旅游中心地的等级划分,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4. 旅游中心地的均衡布局,原 则,最有利于物资销售,最方便于提供服务,合理 市场区,区位理论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杜 能(von Thunen) 农业布局圈层理论,克里斯泰勒(Christaller) 中心地理论,(二),旅游区位理论的应用,农业

14、布局圈层理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基础理论,第2章,区位理论的发展与应用,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启示,旅游人类学理论方法与启示,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第二节,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增长极理论的内涵,增长极理论的启示,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第二节,增长极理论产生的背景,区域平衡发展模式,区域不平衡发展模式,增长极理论 (Growing Polar),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第二节,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一) 增长极的概念,(二)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一) 增长极的概念,增

15、长极,资金,物资,能源,信息,人才,资金,能源,人才,资金,信息,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二)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极化,极化,初 期,增长极理论的内涵,扩散,扩散,后 期,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1. 点轴开发理论,2. 网络开发理论,(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1. 点轴开发理论,生长轴理论,中心地理论,点即增长极,轴即交通干线,经济 的空 间移 动和 扩散,(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1. 点轴开发理论,极增长,吸引范围为六边形,三角形 分布,增长极理论的内涵,(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1. 点轴

16、开发理论,2. 网络开发理论,(三) 增长极在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应用形式,2. 网络开发理论,增长极理论的发展与启示,第二节,增长极理论的启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 增长极,旅游业,第三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热点,第三章,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第一节,第一节,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1.初始阶段(20世纪30

17、年代50年代末),2.扩展阶段(60年代70年代初),3.观念转变阶段(70年代80年代),4.快速发展阶段(80年代90年代),5.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至今),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初始阶段,20世纪30年代中期,英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开始了最初的旅游规划。,时间、地点,特 点,1959年,夏威夷州规划,实际上只是为一些旅游项目或旅游接待设施做一些基础性的市场评估和场地的设计,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规划。,标志着真正的旅游规划出现,旅游规划成为区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铸成部分,理论基础,旅游经济学、闲暇与修葺学、旅游地理学等,代表人物,加拿大地理学家 罗奥艾沃尔夫,第一节,一、国

18、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扩展阶段,时间、地点,理论基础,代表人物,60年代,法国、英国相继出现了正式的旅游规划。1963年,联合国大会强调了旅游规划的重大意义。随后,马来西、中国台湾、斐济、波利尼亚、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及加勒比海地区均兴起了制订旅游规划的热潮。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的几年里,世界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开发的需求也逐步加大。与此相应的旅游规划在欧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发展到北美的加拿大,然后进一步向亚洲和非洲国家扩展。,特 点,规划着眼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区的开发以及对旧旅游区的改造。学术界在这一时期也针对旅游规划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沃尔夫 斯坦费尔德,旅游

19、经济学、闲暇与游憩学、旅游地理学、区域规划学,第一节,观念转变阶段,时间、地点,理论基础,特 点,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进入20世纪70年代,旅游需要规划的观念才开始真正为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认同和重视。如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积极推动旅游规划的发展,并参与了菲律宾、斯里兰卡、尼泊尔、肯尼亚等国家的旅游规划编制工作。,旅游规划的边缘学科性质日渐显现旅游规划从传统的静态的、确定性的规划向动态的、概率性的和不确定性规划转变;从物质环境规划向物质环境、社会、经济规划转化。,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等理论成为旅游规划中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一节,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快速

20、发展阶段,进入80年代后,旅游规划普及到了许多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同时也在发达国家进一步普及和深化,还出现了对旅游规划的修编。这个阶段,旅游地理学、旅游政策学和旅游生态环境学等理论逐渐被引入旅游规划中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加拿大的史密斯、英国的波利费斯和库泊尔等在这个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第一节,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深入发展阶段,90年代初旅游规划标准程序框架建立。代表作是美国著名旅游规划学家爱德华因斯凯普(Edward Inskeep)的旅游规划:一种集成的和可持续的方法和国家和地区旅游规划, 同期世界旅游组织(WTO)也出版了可持续旅游开发:地方规划师指南及旅游度假区的综合模

21、式等。 旅游规划界开始关注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旅游规划同时也开始注重旅游市场的营销规划,亚太旅游协会(PATA)高级副总裁罗杰格里芬(Roger Griffin)提出了“创造市场营销与旅游规划的统一”的观点。90年代旅游规划与开发研究的内容日益系统化,理论和方法也逐渐完善。,第三章 发展及趋势,第一节,第一节 国内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一、国外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第一节,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萌芽阶段,交流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提升发展阶段,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步,第一节,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1.

22、萌芽阶段,特 点,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城市对城市、景区加以规划,出现了风景旅游城市规划,旅游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等;林业部门也开始对其辖下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开发 这些早期编制的规划,不是由专业的旅游规划专家来完成,而是由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规划者来编制 此时所编制的所谓旅游开发规划,属于城市建设规划的范畴,第一节,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2、交流发展阶段,特 点,我国的旅游地理学者开始对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规划进行系统研究,以中国科学院你哩科学研究所组建旅游地理科学组为标志。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与旅游开发与规划结合起来。,案 例:,1983年,郭来喜在全国保护长

23、城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保护长城,研究长城”的口号,首倡国内外集资修复长城的代表区段,发展旅游业 。 1985年郭来喜主持完成的“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开发”是一个获得巨大成功的旅游地开发范例,使得一片荒凉的沙碱地成为了新兴的旅游热点,取得了可喜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第一节,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3、加速发展阶段,特 点,1986年中国振甫将旅游业确立为正式的产业部门,旅游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旅游资源的规划进入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化规划阶段 内容上注重对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对旅游业及与其相关的各个经济部门加以系统化的规划,旅游规划数量开始增多。 199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和国

24、家旅游局合作,制定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为编制长期旅游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第一节,二、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历史回顾,4、提升发展阶段,特 点,旅游业的快速法扎那引发了对旅游业发展进行规划的需求,全国出现了争相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热潮。 参与编制的人员由单一的旅游学专家扩充到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一些新兴的理论和科技被引入了旅游规划的编制之中 。 开始注重与国际接轨,有的省份在编制旅游规划时聘请国外著名的规划公司。,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及趋势,第一节 历史回顾 第二节 发展趋势 第三节 研究热点 (略),第三章,第二节 我国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发展趋势,全球

25、化趋势 市场化趋势 产业化趋势 生态化趋势 战略化趋势 创新化趋势 多元化趋势 系统会趋势,第二节,第四章,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The Categorized system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旅游资源调查方法,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类原则,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 景观属性原则,分类原则,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 特征分类原则,旅游资源的 差异性原则,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分类方法,按基本属性分类,按利

26、用角度分类,按经营角度分类,吸引力级别分类,其他分类方法,景观组合分类,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按利用角度分类,可再生性资源,不可再生性资源,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按经营角度分类,有限的旅游资源,无限的旅游资源,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吸引力级别分类,国家级,或,市,省,级,(县),级,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其他分类方法,自然景观 名胜古迹 人工建筑 商业 科学考察 民俗风情和宗教,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景观组合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水光山色,奇洞异石,流泉飞瀑,阳光海滩,气象与气候,生物景观

27、,第一节,分类方法,旅游资源的分类,景观组合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历史遗迹,民族风情,城乡风光,旅游商品及风味佳肴,第四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体系与评价,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方法(略),旅游资源调查方法(略),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第二节,旅游资源的评价是在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及开发条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可行性研究,为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评价目的和意义,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第二节,为旅游区的开发和改造提供科学依据,为资源分级规划管

28、理提供资料和判断对比的标准,为资源利用提供可行性论证,为确定建设顺序准备条件,评价目的和意义,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旅游资源 特点的评价,旅游资源 环境的评价,旅游资源 开发条件的评价,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第二节,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旅游资源特点的评价,特性和特色,价值和功能,数量、密度 和布局,第二节,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第二节,旅游资源评价的内容,区位 条件,客源 条件,投资 条件,建设施工 条件,开发现有 条件,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第五章

29、,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the market analysis and the countermeasure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市场分析的内容,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与方法,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略),市场分析的内容,旅游者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市场分析的内容,旅游者需求分析,外部因素分析,内部因素分析,市场分析的内容,旅游者需求分析,外部因素分析,内部因素分析,较低层次,较高层次,Maslow 需求层次图,内部 因素 分析,旅游者的心理,

30、市场分析的内容,竞争对手分析,市场分析的内容,竞争对手分析,竞争者的识别,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规划开发与经营目标,市场占有率与市场地位,影响规划开发与经营的因素,面临的障碍,赢利能力及销售增长率,市场分析的内容,竞争对手分析,竞争者的识别,评估竞争者的优势与劣势,评估竞争者的反应模式,市场分析的内容,竞争对手分析,人口状况,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市场分析的内容,竞争对手分析,人口总量规模,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职业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教育构成,人口空间流动,竞争对手分析,人口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民经济发展现状,增长速度,增长效率,结构调整,自然区位,经济区

31、位,交通区位,旅游区位,开发地区位状况,竞争对手分析,第五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与营销对策,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市场分析的内容,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与方法,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营销对策 (略),一、旅游市场调研,二、旅游市场分析,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旅游市场调研,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记录,整理,分析和总结与旅游市场变化有关的各种旅游消费需求以及旅游营销活动的信息,资料,以了解旅游市场和潜在旅游市场,并为旅游开发规划与经营决策者提供客观决策 依据的活动,一、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市场调研,概念认识,相关的调研,市场调研方法,一、旅游市场调研,政 治 环

32、 境 调 查,法 律 环 境 调 查,经济环境调查,科技环境调 查,社会文化环境调查,地理环境调查,一、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市场调研,概念认识,相关的调研,市场调研方法,市场环境调查,市场需求调查,潜在需求调查,游客评价调查,市场产品组合调查,一、旅游市场调研,市场需求调查,旅游市场需求,旅游市场潜在需求,潜在需求调查,一、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市场调研,概念认识,相关的调研,市场调研方法,市场环境调查,市场需求调查,潜在需求调查,游客评价调查,市场产品组合调查,一、旅游市场调研,市场产品组合调查,产品组合的广度,产品组合的深度,产品组合的关联性,一、旅游市场调研,旅游市场调研,概念认识,相关的调研

33、,市场调研方法,一、旅游市场调研,一、旅游市场调研,二、旅游市场分析,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程序和方法,旅游市场分析,思路明晰,分析确切,抽样适当,成本节约,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整理阶段,第六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The theme localization and function dividing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略),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旅游规划与开发主题的内涵,1,功能定位,形象定位,一

34、 体 两 翼,发展目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旅游规划与开发主题定位的三个层次,1,区域发展目标定位,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区域发展形象定位,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1,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提供新奇的经历,树立良好的形象,满足不同的需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1,区域功能定位,政治经济环境,目标市场期望,技术资金实力,旅游基础资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区域功能定位,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1,区域形象定位,旅游区物质景观形象,社会文化景观形象,旅游企业形象,核心地区形象,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定位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 区域旅游空间功能分区(略),第六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

35、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一)区域主题旅游形象及其特征 (二)区域旅游形象的构成体系 (三)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 (四)形象定位三要素 (五)区域旅游形象塑造 (六)形象传播策略,2,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一)区域主题旅游形象: 是某一地区内外公众对旅游区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它是旅游区的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理性再现。,2,区域旅游形象的美学三维:,功 能,泛 征,幻 像,心 理,特 征,实征,区域主题形象的特征,综 合 性,稳 定 性,可 塑 性,1.内容的多层次性 2.心理感受多面性,1.旅游区客观物质基础 2.游客相同的心理机制,旅游规

36、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二)区域旅游形象的构成体系:,2,(三) 区域旅游形象的形成过程,旅游区形象的传播方式与渠道,经 营 活 动,符 号 标 志,传 媒 沟 通,服 务 态 度,实 物 展 示,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四)形象定位三要素,2,主体个性,传达方式,受众认知,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五)区域旅游形象塑造,2,塑造工具,节庆活动,产品服务 公关宣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主题形象定位,(六)形象传播策略,2,正面强化策略,负面消除策略,多样化形象,稳定型形象,幽默型形象,否定型形象,第七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The project creative des

37、ign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与程序 (略),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1,旅游项目的基本概念,能够为旅游者提供消遣以度过闲暇的时间,对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具有持续旅游吸引力,能够通过管理和经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旅游吸引物,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广义的旅游项目,旅游资源,旅游项目,辅助性项目,主题性项目,设计,1,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2,旅游项目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旅游项目与旅游资源,1.经 济 特 征

38、,2.空 间 特 征,3.文 化 特 征,差异,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旅游项目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旅游项目与旅游产品,2,旅 游 产 品,旅游项目,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旅游项目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旅游项目与游乐项目,2,游乐(娱乐) 项目,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3,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旅游市场状况,1.旅游规划工作者的经验 2.旅游规划工作的信息度 3.开发商的实力,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3,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旅游市场状况,即对旅游地进行详细的旅游资源

39、调查和市场调查,是旅游项目创意的基础和支撑,第一节,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3,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影响因素,旅游规划者和开发商,旅游资源的赋存状况,旅游市场状况,1.游客对旅游创意的态度 2.旅游规划开发市场定位,第七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项目创意设计,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概念 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 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内容与程序(略),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1,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创意:,在赋存的旅游资源条件下,在现有的旅游 市场形势下,如何通过表现形式或旅游项目内 容的变化与更新,来使新的旅游项目更适合该 旅游地的发展。,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

40、的原则,1,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第一个层次 人无我有,第二个层次 人有我新,第三个层次 人新我转,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1,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人 新 我 转,在无法通过创新措施使得本地的旅游项目超过 其他旅游地时,旅游开发地主动放弃该项目 , 寻找新的市场,开发新旅游项目的策略。,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项目创意设计的原则,2,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其它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整体优势的原则,综合设计的原则,现实性的原则,一致性的原则,三大效益的原则,第八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The leading mode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41、 exploiting,第八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形象导向模式,产品导向模式,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一、资源导向模式产生的背景,二、资源导向模式的内容,三、资源导向模式的实用范围,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产生的背景,一,(一)社会背景,(二)实践背景,20世纪70年代 改革开放之初,地理学相关理论的运用,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的内容,二,(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三)基本特征,资源的调查、分类评价、开发规划,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的内容,(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区 域 旅 游,自然,中心地,经济,历史,社会文

42、化,二,统筹,规划,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的内容,(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二,旅游资源,开发计划,发展战略,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的内容,二,(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三)基本特征,1.基础性特征 2.主观性特征 3.局限性特征,第一节 资源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的实用范围,三,对象:,重点:,旅游资源品位高、吸引力强的传统旅游地,第八章 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导向模式,资源导向模式,形象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产品导向模式,第二节 市场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产生的背景,(一)社会背景,(二)实践背景,旅游活动日益频繁 成为一种休闲方式,旅游业与地方经济的关系

43、更密切,第二节 市场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的内容,(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三)基本特征,旅游市场需求分析,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观念上发生转变. 其次,利益的驱动.,第二节 市场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的内容,(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对 接,资源开发,市场需求,第二节 市场导向模式,市场导向模式的内容,(一)关注焦点,(二)规划思路,(三)基本特征,1、敏感性特征 2、客观性特征 3、组合性特征,第九章,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exploiting,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第

44、9章,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的概念,可行性分析的原则,可行性分析的分类,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及其过程,可行性分析的概念,投资前阶段,科学决策的依据,市场的调查分析预测活动,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的原则,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的原则,科学性,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高风险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原则,责任性,高度责任制,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严肃性和科学性,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的原则,一致性,通过项目投资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通过项目经营获得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微观经济效益,宏

45、观经济效益,服从,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可行性分析的原则,效益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按照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步骤分类,投资机会分析,初步可行性分析,具体可行性分析,市场潜力,竞争形势,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按照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步骤分类,投资机会分析,初步可行性分析,具体可行性分析,对市场容量加以考查,对经济状况加以分析,对资源赋存加以评估,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按照资源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工作步骤分类,投资机会分析,初步可行性

46、分析,具体可行性分析,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按照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投资主体分类,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按照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规模分类,旅游规划与开发可行性分析的分类,内容及过程,内 容,第一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概述,过 程,开发 目的,资源 状况 特色 赋存,市场 需求 情况,开发 周期,投资 环境,人力 资源 环境,对地 区经 济的 影响,初步可行性分析,最终可行性分析,校验,内容及过程,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第9章,时间价值理论,现金流量理论,费用效益理论,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时间价值理论,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2.资金时间价值的

47、决定因素,3.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时间价值理论,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货币在流转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价值不断增长,价值,价值,A时,B时,一定数量货币资金,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时间价值理论,2.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的数量大小,(3)资金的供求关系,(4)资金使用的风险性,(5)相关部门的利润率,资金的时间价值与时间成正比,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资金的时间价值与资金的数量成正相关关系,时间价值理论,2.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的数

48、量大小,(3)资金的供求关系,(4)资金使用的风险性,(5)相关部门的利润率,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资金时间价值与货币供应量成反比,时间价值理论,2.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的数量大小,(3)资金的供求关系,(4)资金使用的风险性,(5)相关部门的利润率,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资金投资风险性越大则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高;还与资金回收方式有关,时间价值理论,2.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的数量大小,(3)资金的供求关系,(4)资金使用的风险性,(5)相关部门的利润率,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

49、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资金的时间价值总是介于社会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时间价值理论,2.资金时间价值的决定因素,(1)资金的使用时间,(2)资金的数量大小,(3)资金的供求关系,(4)资金使用的风险性,(5)相关部门的利润率,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时间价值理论,3.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单利计息:,F=P(1+ni),复利计息:,F=P(1+i)n,F指本息和,;P为本金;n为计算期数;i为单利利率,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现金流量理论,1.现金流量的概念,2.现金流量的表示方法,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现金流量理论,1.现金流

50、量的概念,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净现金流量,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现金流量理论,2.现金流量的表示方法,现金流量图,流出,流入,1,2,3,4,5,6,7,8,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费用效益理论,1.费用效益基本概念,2.费用效益分析的内容,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费用效益理论,1.费用效益基本概念,费用,效益,劳动、物资耗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费用效益理论,2.费用效益分析的内容,(1)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率,(2)衡量项目的投资收益率,(3)衡量项目的经济关联性,(4)衡量项目的环境影响性,利用影子价格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都最优时,资源、产品供求平衡时的价格,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将预期收益率与社会折现率(社会平均最低收益率)相比,费用效益理论,2.费用效益分析的内容,(1)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率,(2)衡量项目的投资收益率,(3)衡量项目的经济关联性,(4)衡量项目的环境影响性,第二节,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基础,行业间前、后关联度越大,对地区经济发展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