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_第1页
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容提要 本文全面分析了城市化的内涵与主要理论,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理论与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关 键 词 城市化未来城市内涵理论趋势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研究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有必要深入系统地把握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一般理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主题,是对我国发展全局和前途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大战略。城市化是动态的演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理论也是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各种理论的演进,体现了人们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对这些理论的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理论上对城市化运动过程和

2、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而且能够使我们在城市化建设中少走弯路,更自觉、更有意识地推进和加快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一、城市化的内涵关于城市化的概念,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定义,这是因为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众多学科,各学科从各自的研究角度、研究领域提出了适合本学科特点的城市化定义,尽管不同学科理解的侧重点不同,但大家一致认为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它包括人口的非农化、产业的高级化、地域景观的复杂化等。城市化既然是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象,涵义是丰富的,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去界定。城市化的内涵十

3、分丰富,不同的学科依据各自的角度而有不同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提高。人口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衡量标准,也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许多学者把对人口城市化的研究作为研究城市化的突破口和主要内容。因为人是文化的载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人口在地域内的大量聚集是城市化的重要前提,在人口聚集基础上形成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聚集功能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发挥促使城市发展、城市辐射功能加强,使城市化得以实现。2、地理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指从空间上看,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具有以集中和高密度

4、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性地域特征。从空间、地域角度上看,一个城市有许多次级地区,如商业中心、工业区、居住区等等,每个次级区域通过交通和通讯设施联结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整合的空间联合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域不断扩展,形成更多的居住、商业或工业区,使原来的农村地域逐渐转化为城市区域或卫星城镇,甚而形成新的城镇,城市的规模、等级、数量都得以发展。3、经济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指经济结构、经济联系方式、生产方式、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的聚集等日益趋向于城市经济特征。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二、三产业等非农业经济相对发达,职业的专业化分工明确,产业间和经济部门间联系方式密切,社会化程度加深,

5、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突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持续提高。 4、社会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指随着人们社会身份、职业、社会角色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社会交往、受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进步与改善。相对人口、经济活动等城市化因素,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为深刻,难度也更大。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文化载体的人自身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持续全面进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5、文化学对城市化含义的理解文化学的城市化含义注重从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的过渡,认为城市化并非简单地指越来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而应该是指社会中城市与非城市地区之间的来往和相互联系的日益增

6、多的文化程度。在城市化含义上,不同学科根据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进行解释。城市具有经济特定功能、高密度人口、紧密的社会关系、高度的社会化分工、整合的跨区域组织、丰富的文化生活等特征,并且随着城市化过程,城市化的含义也在演变,城市化涵盖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上述几个方面。二、城市化的主要理论问题1、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的协调度问题根据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与工业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密切相关的对应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工业化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城市化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决定着经济社会历史演进的节拍。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关系,可以把

7、城市化设定为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的三种模式。同步城市化模式是指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的发展模式,即城市化与国家发展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这种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过度城市化又可称为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少数大城市,城市人口过度增长,城市建设的步伐难以赶上人口增长速度,城市不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和必要的生活条件,农村人口迁移之后不能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往往造成严重的“城市病”;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模式。这是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

8、立和“城市病”的发生而采取种种措施来限制城市发展的消极的城市化模式。由于其违背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结果不仅不能很好发挥城市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而且还会引发诸如工业乡土化、农业副业化、离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城市化不仅是工业化的反映,人口及先进生产要素的积聚本身就能够产生出巨大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仅构成工业化新的推动力,而且还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使之适应新的工业化时代生产组织的要求。如果说工业化意味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那么城市化则意味着更深层次的社会进步。西方发达国家及世界多数国家是同步并行发展,而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与水

9、平落后于工业化,亦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2、城市规模效益问题。城市规模 (City Size)即城市的大小,是指在城市地域空间内聚集的物质域经济要素在数量上的层次差异性,它主要包括城市人口、经济活动能力、建成区土地面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规模吸纳着一定的就业和人口规模,而一定的人口规模又要求有一定的土地规模。影响城市发展的经济规律是多元的,它们同时以不同的方式和强度发挥着各自的功能,形成一个复杂的作用体系。指标不同,城市规模的含义也不同。最普遍的指标是户数与人口数目,为了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地制定城市规划和进行城市建设,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10、。大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的城市。”城市规模是由综合效益决定的,只要能取得社会、经济、政治、生态和文化等的效益最大化,无论多大的城市规模都是合适的。城市规模的理论研究表明合理的城市规模由成本收益曲线所决定。在城市的总收益TB与总成本TC相差最大的S点(即净收益最大),城市达到最优规模。这里的总成本、总收益的概念应该扩充开来,不单指经济成本和收益,还应该包括社会、生态、环境、文化及政治等各方面的综合成本与收益。城市的最优规模应该是综合效益最大化时的规模,不能人为地加

11、以限制;当然不同城市因客观基础条件不同成本收益曲线各异,最佳规模也就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正是因为如此,世界上以城市规模为指标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从来就是多样化的。既有以大城市为主体的集中型发展道路,也有以中小城市占多数的分散型发展。前者如英、美、日,后者如德、法、意等。无论集中型还是分散型都有成功的例子,这也说明了城市发展的规模不能人为地加以约束,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由市场效益机制具体决定。城市规模的收益和成本曲线示意图 成 本 与 TC 收 益 TB0 S1 S S2城市规模3、城市(镇)体系问题 城市(镇)体系(Urban system)是指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域范围内,

12、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职能的各种城市和城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1。城市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城市体系内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城市体系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方针、政治变化、经济发展、对市、镇的定义(市镇设置标准)和对市镇人口的统计口径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从本地区内部开始,形成自己的经济发展中心即城市。随着区际分工与交易的发展,各经济区由于异质性而产生不同的比较成本利益,贸易往来进一步密切,继而形成辐射面积更广阔的区域经济中心和全国性的大中城市。区域城市之间的具体经济联系是通过产业链和贸易往来而自然形成的。这是大中小城市体系形成的基本

13、规律。城市的扩展,人口的增长,大、中、小城市群沿着主要交通干线,尤其是交汇点分布,迅速成为都市、或都市附加的地区。这些地带,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强、贸易的增多,促进了运输业和通讯业的发达,促成了城市体系的产生。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整合成经济学上的体系,并超越了地区和国家行政体系的划分。在国家和地区的水平上,集中了单一的、要点的个别城市体系,或许最终会整合为全国性城市体系的一部分。城市体系或城市群是由现存的单个的城市发展成的。这种地区性或全国性的城市群填充的过程并不限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和城市人口高密度的地区,随着都市的膨胀更容易形成都市网络。主要的城市和地区的主要中心(在交通要点、新的行政中

14、心、新的工业区)逐渐形成带状的城市群。这种体系在一些国家已开始出现:如巴西的最南端从里约热内卢到圣保罗,墨西哥从墨西哥城到韦拉克鲁斯,埃及从亚历山大到开罗,印度尼西亚从雅加达到苏腊巴西等等都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发达国家从未经历过发展中国家这种持久的乡村人口增长和高密度。因而发展中国家在大的区域内都市和乡村的高人口密度导致新的都市形式产生。这种都市和乡村的聚合将蔓延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印度的北部、西部和东部。在发展中国家组成这些都市体系的最大城市可能将更容易整合到发达国家的体系中,而不是其自身国家的较低体系中。全球都市核心和乡村外围组成一个并非完全整合的都市系统。我国的城市化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基

15、础,在调控城市人口的同时,重点开展以“中心带动,圈层外推”为框架的城市体系建设工作,把城市化建立在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规模结构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化,从而以城市群体的整体吸引力汇集区域内外的有效资源,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牵引力。4、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研究城市是城与市的统一体,城是人口与建筑物的密集之地,市是商品交换之所。城市产生于“市”的发展,即产生于交换的发展,但当城市多样化的交换达到一定规模时,某些商品就地生产就会比远道运来更合算,于是城市这类商品的生产就会发展起来,人口的聚集就更多,城市的规模和需求就更大。需求和生产的相互促进,就成了推动城市不断扩大的强大动力。发展经济学家早

16、就注意到,在一般的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吸引力与乡村的排斥力或称推力与拉力是构成城市化持续推进的动力机制。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可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构成了一种把人口从农村吸引到城市的“拉力”,即在城市规模聚集效益规律的作用下形成对农产品和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乡差别的拉大,构成了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游离出来走向城市的“推力”。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拉力”和农村的“推力”应是有机结合、共同起作用的,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政策的

17、差异,两种力的作用强度会有所不同。不同的作用力主导不同的城市化模式,使城市的空间布局、规模结构、城市内部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组织结构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城市化的原生机制表明,城市化的“原动力”是纯经济性的,是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本身的规律支配了城市化的进程和模式。但由于中国国情的不同,在肯定中国城市化的动力也分为城市的拉力与乡村的推力两种基本力源的同时,结合对我国城市化动力构成的考察,我国学者认为在中国存在两种基本类型的城市化:其一,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其主动力是来自中央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农村推力可以说基本不起作用。它主要拉动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发展。其二是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由农村自发的工业化推动

18、的,主要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而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两种力量即推力与拉力都在起作用。5、城市化的社会伦理学问题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必然触到实现社会中每一个人的利益和灵魂,改变着传统的人与人、集团与集团之间的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必然导致人们道德关系的变化,最终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品德。探讨社会结构变迁与的品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社会和伦理学的边缘课题。社会是人的社会,描述和分析社会现象应当看到活生生的人的影响。人作为主体的活动,最深层的是人之为道德主体的活动,社会学研究不能忽略对人的品德的研究。人是社会的人,研究和解释人的品德,必须将人放到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察。脱离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对人的品德的影响便

19、不能揭示品德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的自由解放、完满至善应当成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社会人和道德人应在社会过程中获得有机的统一,其中,社会过程(工业化、城市化、社会变动)和社会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社会制度等)对塑造人的品德的作用以及现实的人的品德对于社会过程的社会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应由社会伦理学来进行研究。中国农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城市?对于城市化的行为主体农民,理论界给予的关注是极其不够的,在城市化这个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大问题上,我国长期以来固有的“为民做主”的决策模式从来都不问农民。所以,“谁有权力、谁有资格决定农民能或不能进入到哪一类、哪一级城市”是值得一问的大问

20、题。实际上,长期以来在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上“大城市”与“小城镇”两种主要论点的争执,本质上是要公平还是要效益的问题。对于这个两难选择,我们从没有想到去问农民。在学术界与政府做了大量研究之后,我们才发现,没有任何文献与资料能反映我国农民对于城市化的期望与要求。因此,如果有人以为坚持小城镇发展道路就是为农民考虑的话,那么,这个说法至少是值得怀疑的,在理论上缺少依据,对目前部分户口放开以后农民进入小城镇仍不够积极的状况也难以解释。同样,我们也对那些以为我国的国情不能允许大量农民进入大城市,或者认为大量农民进入大城市就会引起社会不安定的种种认识持怀疑态度。因为如前所述,拉美国家的大城市没有乱,我国的广

21、州等容纳了大量民工的特大城市也没有乱。6、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作为新兴古典经济学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化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城市的出现和分工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层级结构模型成功揭示了城市规模和分工水平之间的联系,与以往的城市化理论相比,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与城市化进程相伴而生的各

22、种现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不高,正在加快城市化的步伐,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对于澄清我们思想上的某些误区,判断我国城市化过程某些政策是否妥当,对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应采取的措施、应走的道路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对城市有关问题的主要论述如下:关于城市和城乡差别的出现。社会生产最初只有农业生产,没有制造业和城市,分工结构是自给自足。随着农业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加,出现了交换,交换的发展促进了交易效率的提高。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分工结构就会从自给自足跳到局部分工,出现半专业化的农业和半专业化的工业。因为农业生产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而生产工业品没有这种要求,所以农民只能分散居住,工业品生产者

23、则选择离农民最近的地方居住,以降低交易费用。如果交易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农业和制造业的分工之外,在制造业的内部出现专门以制衣、修建房屋、制造家具等为职业的制造业者。由于制造业者可以分散居住,也可以居住在一起,为了节省不同非农职业者之间的交易费用,非农职业者必然选择是居住在一起,于是出现了城市。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认为:城乡差别是从自给自足演进到完全分工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状态。由于城市居民集中居住的交易费用系数比农村居民要低的多,城市的分工水平也就由于交易效率的改善而大大提高,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生产力和商业化等方面就会出现差距,城里人的专业化水平总是增加的比乡下人快。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还认为:只

24、要允许城乡自由迁居,自由择业等,城乡之间的真实收入就会均等化。也就是说,随着分工的深化,市场本身可以消除城乡差别。集中交易可以改进交易效率。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假设每个人的居住地点不变,每一对贸易伙伴都到他们之间的中点进行交易,那么当分工水平提高而要求交易的网络扩大时,总的交易旅行距离和相关的费用就会成超比例地扩大;而如果所有人都将交易集中到一个中心地点,则会大大缩减总的交易旅行距离,从而极大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还揭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集中交易都能节约交易费用,能不能节约交易费用,同分工水平的高低有关。在分工水平不高时,比如每个人只买卖两种产品,则在完全对称的模型中

25、,每个人的交易费用为1元;如果集中交易,每个人的交易费用上升为2元;可见分工水平不高时,在市场上集中交易反而增加交易成本。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视角,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在许多方面能够解释和预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实践要求我们要加深对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的研究,也呼唤着新兴古典城市化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三、未来城市发展理论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们对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未来城市理论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新视角,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思考

26、。未来城市理论在许多方面能够解释和预见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对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实践要求我们要加深对未来城市理论的研究,也呼唤着城市理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城市作为经济活动的聚集点,正在经历着由信息化导致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的深刻变革,在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乃至超常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带来诸如城市病、资源危机等现实问题,从而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问题的关注,国际上城市科学发展的新理论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也将进一步加深。近年来,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城市的作用和变化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城市理论和设想。城市是现代社会的舞台,也是现代社会的象征,

27、正是由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关注,以及现实城市中的诸多不如意,人们把理想和希望寄托于对现实的发展和未来的创立。由于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呈开放态势,因此关于未来城市的理论虽颇引人关注,但基本都不很成熟:它们或是只从某一个点切入,或是过于宏观,因其宽泛而略显空洞。较为得到认可、有一定影响的主要是世界城市理论、数字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柔性城市理论、花园城市理论和学习型城市理论等。 1、数字城市理论数字城市,也叫信息城市或智能城市,是对知识经济、网络化背景下的城市发展方向的一种描述,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数字城市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而提出的一种未来城市的模式。数字城市所要传递给人

28、们的信号主要有:一是城市空间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延伸,变得无限宽广,甚至把整个人类生存空间都纳入城市。二是数字城市意味着传统工业在城市产业结构中不再占有主导作用,并将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信息化、符号化、技术化、网络化社会,它们在未来城市中具有支配性的力量,占有统治地位。技术手段的介入,使城市建构更趋理性化。从技术的角度看,数字城市是以空间信息为核心的城市信息系统体系。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

29、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从狭义上说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3S技术(遥感系统RS、全球定位系统GR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关键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把城市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数字化虚拟实现。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已渗入城市的各个方面,所以数字城市的观念将延伸到城市的地理、生态、环境、科技、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和生活的各个层面,通过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城市的各种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它深

30、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然而,从城市经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数字化城市并非仅仅是城市信息化建设这么简单。目前,人们通常把数字化城市等同于城市信息化,虽然城市信息化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视,但对增强城市整体竞争力等方面,城市信息化建设仅仅是数字化城市从概念迈向实质的开始,真正的数字化城市需要经营。数字化城市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提出口号、制造概念、对外推广,更重要的是要从全社会发展的

31、角度找到城市数字化的核心价值和准确定位。2、生态城市理论生态城市理论是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的城市发展战略,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在内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提出解决城市病的一系列对策,建立自然和谐、社会公平、经济高效、人与自然双赢的理想城市模式。生态城市一词渊源于德国的柏林,但生态城市(Ecopolis或Ecoville)作为一个概念首先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经出现,立刻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ky,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 Register,以及国内一些生态学家都对生态城市进

32、行了研究。关于生态城市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OYanitsky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从生态学的观点看,生态城市是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按照生态学的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建立起来的一种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生态城市的建设要使传统的资源高消耗、产出低效率、污染高排放的城市经济生态化,包括产业

33、活动生态和消费方式生态化等等,最终使城市发展转向遵循生态学原理,城市物流良性循环,城市系统中没有浪费和污染的循环型城市。生态城市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从地域范围来看,生态城市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与周围市郊及有关区域紧密相连的开放系统;从涉及的领域来看,生态城市不仅涉及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如空气、水体、土地、绿化、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等,也涉及城市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它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一经济一自然”的复合系统;从城市经济系统来看,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要能保证增长的质

34、量。也就是说,生态城市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能协调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在生态城市的经济子系统中,尤其强调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以及系统过程的高效运行;从社会方面来看,生态城市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这不仅指足够的粮食,也包括良好的营养状况、住房、供水、卫生、能源消费和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城市规模还要同城市地域空间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供给条件相适应;从经济、社会与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看,生态城市应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统一体,生态城市要求从自然环境获取的资源不能超过环境再生增殖能力,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要大于经济增殖对资源

35、的需求,排人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容量,尽可能高地利用再生资源,以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永久性和持续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从技术、资金和公众意识等方面可以提高对环境的改善和治理能力。所以,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者是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概括起来说,生态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系统的生态化,也就是人类向自然生态系统的学习过程。生态城市现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都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体现的是一种广义的生态观。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国际城市生态组织和各国城市生态学者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设生态城市的指导计划,使经济发达

36、、社会繁荣、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城市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与生产力,并有利于城市的稳定、协调和持续发展。但是,这一理论还是偏重于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如何保持平衡方面,即偏重于城市发展中物的因素。3、世界城市理论新的国际劳动分工使跨国企业总部和跨国银行总部聚集于现代世界城市。经济全球化将城市增长的最基本动力由国家转向全球,刺激每一个国家的核心城市高速增长,并将增长分配给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因此,世界城市理论延伸了城市等级理论,使城市化进程进一步与世界经济力量紧密联系起来。世界城市理论于1915年由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先驱格迪斯最先提出,也

37、有称之为国际城市、全球城市等。“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全球大家族的一员”,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将在经济、贸易、科技、教育等方面全面展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谁都不能失败,各国赖以进行战争的基地,无疑是各国各地区的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城市都是参与世界竞争的城市。世界城市理论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一个世界统一的城市等级体系正在形成,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只是它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增长的最基本的动力由国家转向了全球,每一个国家城市体系顶端的城市是这种增长刺激的第一线的接受者,它们将增长分配给其各自国家的城市体系。世界城市的本质特征是

38、拥有全球经济控制能力,这种能力源于跨国公司总部与跨国银行总部。因而,世界城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决策中心。技术革命是世界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它们能在全球更有效地进行管理和控制,为它们的空间扩张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4、柔性(经济)城市理论柔性城市是一种对城市经济的描述。柔性城市是“本地化经济”与“区域经济复兴”的产物,其理论模式有多种。柔性城市理论与新工业区位理论有关,该理论认为,本地的网络化企业代替垂直一体化的公司正成为世界经济变化的主要现象。一个城市原生产某种产品,如其他城市对这个城市进口的产品采取替代策略,这个城市就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同时,绩效好的本地企业在建立好共生的

39、城市网络后,往往就开始把它们的某些活动移植到远距离的地方。这样,一个城市随时都有衰落的可能,它只有持续的改进以保持相当的柔性,才能保证不被逆工业化。因而,处于不同环境中的城市都需要柔性化。该理论认为城市是复杂的、不确定的、高成本和柔性化的公司之间投入和产出关系的节点,是一个统一的、巨型的“柔性综合体”系统,由生产者服务行业和高技术产业等相互作用与联系的要素和子系统组成一个柔性投入和产出的地域。它以创新理论为基础,认为一个城市只有持续地进行社会、空间、制度创新,才能够保持相当的柔性,取得城市的持续增长。5、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理论首先是由英国城市学家Ebenezer Howard在他的名著Gar

40、den Cities of To-morrow(1898)中提出来的。后来它被译成各种文字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在这种书的影响下,在英国还建立了“Garden City Association”,同时建立了Letchworth和Welwyn两个garden city。接着,奥地利、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德国、荷兰、俄国、波兰、西班牙和美国也都出现了gardencity。其主要理论为“城乡一体化”的思想。该理论指 出:gardencity是指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可能涉足各种社会生活。他认为城市有优点和缺点,乡村也有优点和缺点,而只有城市与乡村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和克服两者

41、的缺点。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居民能够健康、舒适享受生活的途径,是建设一个远离工业城市的全新社区,即花园小城。在这里人们既可以享受到乡村的清新与自然,又能够拥有城市里的工作和繁华。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

42、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6、学习型城市理论世界在不断地变化,一个城市如不努力学习与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学者们研究中的学习城

43、市,都与创新和促进创新的系统有关,创新和学习在这类城市的发展中处于中心位置。学习城市是建立在信息化、网络化基础上的,学习包括个人学习和机构学习。充分利用和发展水平的企业间网络、本地市场的全球化,与此同时提出智能社区的概念。经济的开发性和全球化,使得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生产销售地,个人可以在家通过信息网络购物、择业、选择居住地。一个城市要在全球竞争中吸引居民和投资者,就必须建设好智能社区。以人为本的学习型城市,与以往的城市发展模式相比,学习型城市概念的出现标志着人们思考城市发展与建设时视角的转移,即从以往的注重外在的、物化的、形式的范畴转向注重内在的、构成城市灵魂的、同时也是分享城市成果的人

44、和由人构成的社会的范畴。美国著名城市规划理论家芒福德在其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未来城市的主要任务,就是具有人类的教养功能和爱的形象”,“城市的最好经济模式是关心人和陶冶人。”7、其它城市理论城市功能理论(聚集与扩散理论)。城市是地区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聚集与扩散中心,尤其是信息流的聚集产生和辐射中心。信息流的快速流动,带动了物质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快速流动,使财富更加集中,动态能动的促进地区发展,这就是城市和聚集的扩散效应。城市主义理论。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基于市郊不断扩大,市区日趋瓦解的状况,主张营造完整紧凑的社区的发展新形式,力图构筑更合理的城市空间,营造人性和自然四归的生

45、活空间。城市信息化理论。城市是信息的聚集与扩散中心,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基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了历史化分异和信息鸿沟,并形成了边缘化现象,凡是位于信息节点线枢纽的城市,或信息技术发展较快的城市将得到飞速发展,相反,则日趋衰落,出现了新的分化。光明城市理论。出生于瑞士的国际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提出“光明城市”理论,描绘出城市生活的高级状态。其核心是:建筑不再是没有生命的、孤立的存在,而是与社区大环境汇合成一个有机体。今天在河西新城区,万科冀望通过我们的产品,以及周边众多的伙伴共同为客户实现一种有超越意义的,有理想有追求的生活状态,这也是人类最本质的精神追求,渴望进步,渴望发展,渴望提高。边沿

46、城市理论。随着城市大都会化,企业雇主为了减少雇员往返交通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开始将商业设施和工厂等迁往城乡结合部的居住区,郊区逐渐成为新城市,即边沿城市。工作、购物和娱乐由从前的市中心转移到新城市的中心。(边沿城市,Joel Garreau,1991)以上城市发展新理论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实践,它将成为我们入世后需要研究和把握的重要城市发展的依据。同时这些理论也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推测和设想,未来的城市应是综合了以上几种特征的、处于更高级阶段的、新的城市形态。城市政府和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顺应城市发展的这些趋势,采取措施并应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实现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平衡,创建信息城市、生态城

47、市、世界城市等新型城市。四、未来城市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市的发展将进入全面加速期,并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展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与趋势。1、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体化,首位城市主导作用日趋明显大城市连绵区仍然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自7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以来,人们开始关注信息革命带来的空间分散化趋势,但这只适合于城市微观区域,从宏观区域来看,集中化趋势似乎更明显,近几十年大城市连绵区在世界各国的快速发展印证了这一集中化趋势。城市这种“大集中,小分散”的地域发展格局也许还会持续下去,从而有可能导致“乡村城市化”和“城市郊区化”两个过程的合二为一。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当一国的城市化

48、率超过30%以后,城市化发展速度将进入加速状态,并且出现城市与区域发展一体化的趋势。在此情形下,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都市圈规划、城市群规划等区域性规划也已经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在城市协作、区域竞争与协调中发挥重要作用。城市与区域的一体化发展趋势,将成为今后城市与区域联动发展的新的增长源。首位城市主导作用明显。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经济重构使全球经济实体多层次化,出现了全球经济实体或跨国经济组织,这些经济实体的所在地在全球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若干个全球信息节点城市发展成为世界城市或跨国城市,越来越控制和主宰着全球的经济命脉。在若干城市首位度极高的格局和地区,首位城市左右和逐渐主宰该国或该地区经济社会事务的趋势亦已见端倪。在工业社会,城市的增长潜力基本上取决于该城市的规模;在信息社会,城市的发展潜力却取决于该城市与全球其他城市的相互作用强度和协同作用程度。因此,未来较小城市也可通过网络联系分享知识和技术,这种过程最终导致多极多层次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形成。2、城市质量不断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掀起高潮信息技术是人类智慧的延伸,通信卫星、微处理机、光导纤维、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成功运用,成为由高耗低效的传统经济向低耗高效的现代生态经济转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