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6 课登岳阳楼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诗歌赏析的能力,把握本诗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2 领会登岳阳楼通过描绘雄伟壮阔的艺术境界和个人孤苦的境遇,表达诗人感受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重点把握诗中的经典名句, 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品味作品触景感怀、 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具: 多媒体设备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问撩情,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大屏幕投影)1江南有哪三大名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被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2你能背诵出多少句古人描绘洞庭湖的佳句?屈原:“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刘长卿:“叠浪浮元气,中流没太阳”许棠:
2、“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僧可明: “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3你记住了几副写岳阳楼的名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沧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后乐先忧,范希文庶几知道;昔闻今上,杜少陵可与言诗。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
3、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二、回顾作者及作品杜甫 ( 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工部,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有“诗圣”之誉,其诗有“诗史”之称。诗作:“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春望、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三、知人论世,背景介绍唐代宗大历三年()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是年(769) 诗人已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当时, 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 , 年老体衰 ,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贫病交加, 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 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四、诵读并默写这首
4、诗这首诗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深沉缓慢。首联从 “昔闻” 到“今上” 长达数十年, 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 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五、赏析诗歌1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翻译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早闻洞庭盛名,早有渴望尽兴一游的夙愿,然而无奈战乱频繁,身世漂荡,到了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
5、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蒂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首联侧重写洞庭湖水面广阔,汪洋万顷。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翻译大湖广阔浩瀚把吴楚两地东南隔开,天地象在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荡漾。“坼”“浮”两个字炼得好,好在哪里?“坼”,分裂。“浮”,漂浮荡漾。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这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 宏伟奇丽的景色, 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曹操咏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6、;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观沧海 )体现了一种 “雄浑阔大”的意境,而杜甫此联 “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宋代刘辰翁语)被王士禛赞为“雄跨今古” 。颔联侧重写洞庭湖气势宏大,吞吐乾坤。3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翻译我漂泊江湖,亲朋故旧早不知闻,竟无一字寄给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颈联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这种表达技巧的作用。从颔联到颈联, 诗的意境从宽阔转到狭窄, 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 清代史学家浦起龙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到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诗的前后相互衬托,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试分析颈联所表达的思想
7、感情。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 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眼前既“老”且“病” ,郁居木船,飘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诗人抒发了一种忧己伤世无限悲苦之情。4尾联: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翻译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奔流。尾联在抒发个人悲苦的感情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了诗人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尾联中, 诗人在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不禁涕泪纵横, 难以抑止。 这种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诗的
8、意境从狭窄转到宽阔, 由个人的悲苦转而想到国家的衰颓。由此可见, 诗人总是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体现了诗人同情人民疾苦关心国家命运(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六、探究总结全诗1主旨意境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诗人通过对洞庭湖浩翰汪洋、雄伟壮阔的景象的描绘,触景伤情, 把个人的悲苦、 国家的忧患和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景色上下衬托,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怀。意境宏大,情调悲壮,是登岳阳楼的千古名篇。2艺术技巧意境博大深远,风格沉雄悲壮全诗对比强烈,对仗工整用词精当,含意深刻。七、课后练习1熟读、背诵这首诗,在朗读中进一步理解全诗的意境和感情。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夏十
9、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 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答:“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这一句写大雁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下句写君山有情为诗人衔来好月,愁去喜来,互相映衬。“引愁心”比“别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月更新颖。(意思对即可)答“雁别秋江去” ,言之成理亦可。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
10、状, 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 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 ,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意思对即可)生平简介杜甫( 712-770 ),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 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 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
11、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 带辗转流离。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
12、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 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诗鉴赏大历三年( 768)春天,杜甫从成都流浪到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又出蜀东下,经湖北江陵、公安等地,于冬天辗转入湘,到了岳州(今岳阳市)。登岳阳楼就是此期的登楼抒怀之作。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是一组工对严整的句子。岳阳楼
13、久负盛名,杜甫早“闻”其名而未曾一见,今日不但见了,而且“上”了。那种欣喜之情就不由倾泻于诗句之中。“昔闻”说明他渴望、向往之久,“今上”点出他如愿以偿之喜。一般来说,五律的首联不必对仗。诗人之所以要运用对偶 句 ,就是因为通过这种严整的对仗, 强烈地把自己今昔的心情作对照, 强调登楼时的喜悦。 从结构上说,这一联切入诗题,引起全篇的写景和抒情。登上岳阳楼,是为了观赏洞庭壮景。颔联紧承首联的“上” ,写登楼后所见。洞庭湖的气象万千,风光无限,而诗人抓住洞庭湖最显著、最典型的特征雄伟壮阔来加以描绘。“坼”字,诗人下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
14、的磅礴气势。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 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 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这两句描绘洞庭气象的诗,成了千古绝唱,为历代诗人和诗论家叹服。宋代刘须溪说:“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杨伦杜诗镜铨 )。明代王嗣奭则认为这两句“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 (杜臆卷十) 。对此二句的推崇,可谓至极。孟浩然也曾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来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清代诗论家沈德潜比较这两联诗句说:“孟襄阳(指孟浩然)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虚写”(唐诗别裁集卷十) ,从“实”和“虚”的手法上指出
15、了这两联诗写景的差异。孟浩然的诗句是他不过是借写洞庭湖景来表达个人“欲济无舟楫” ,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心情,总还不免拘限于个人的仕宦得失。而杜甫不仅从洞庭写到江南大地,而且又从江南大地写到天地日月,从这个无比广大的角度来描写洞庭湖, 就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表现出了洞庭的壮阔气象。 这当然与杜甫的怀抱有关。他一生“蒿目者民生,系怀者君国” (杨伦杜诗镜铨序 ),时刻将人民的安危和国家的命运放在心上, 所以,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 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因此西清诗话说此二句“大与诸子迥别” ,而别又别在
16、“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从前四句的写景转入后四句的抒情。亲朋音讯阻绝,老病孤舟为伴,一“无”一“有” ,曰“一”曰“孤” ,感情色彩特别浓厚,炼字遣词十分精确。此时已五十七岁的杜甫,年老多病,飘零无依,晚景凄凉。在广阔无垠的天地中,诗人倍觉自己的孤单,联想起走过的漫长的人生道路和经历的种种艰辛,更感到悲哀,肝肠欲裂。这其间包含了诗人对往事痛苦的追忆过程。黄生说: “写景如此阔大,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浦起龙读杜心解卷三) ,指出了诗人情绪的起伏和诗人表现手法的巧妙。诗人运用这种阔狭的鲜明对比,把自己的坎坷遭遇描述得更为突出,正如浦起龙所说:“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 ,起到了互为映衬的作用。这一联从写景转入抒情,从所见转到所感,从阔大转到狭小,从登临的喜悦转到身世的凄凉,结构严谨,层层变换,步步深入,显示出杜甫娴熟的诗歌表现技巧。在诗的尾联,诗人又从狭处跳到阔处,从个人推及到国家,近十年的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215.241-2025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41部分:多电能和多费率仪表的电能计度方法和要求
- GB/T 45208-2025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JJF 2187-2025半径样板校准规范
- 出售草坪种子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上交银行
- 2025年西安货运资格证考试答题20题
- 买房时开发商给合同范本
- 农村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
- 公司财产转移合同范本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雷锋精神生生不息-2025年学校3.5学雷锋月主题活动方案
- 骨科管理制度
- 电动叉车培训课件
- 2025年供应链管理公司合作项目协议书
- (正式版)HG∕T 21633-2024 玻璃钢管和管件选用规定
- 张祖庆祖父的园子教学课件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全册优秀课件
- 螺旋计量计算
- 毕赤酵母发酵手册
-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