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植树问题》说课稿_第1页
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植树问题》说课稿_第2页
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植树问题》说课稿_第3页
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植树问题》说课稿_第4页
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植树问题》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构模型,让学生明法更明理 植树问题说课稿,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心校 孙 雪 娜,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思路与流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背景分析 (一)课程标准的理念落位 (二)对教材的深入思考 (三)课前调研后的学情分析,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新理念为我指引方向 1.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学习活动经验。”,植树问题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审题、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渗透“数形结合”和“对应”的数学思想,也是整个设计的核心任务。,(一)新理

2、念为我指引方向 2.课程标准还指出:“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一、教学背景分析,植树问题正是由于它的思维含量高才被编入了小学教材,有利于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出植树模型,。长期坚持这类活动的开展,对发展数学学科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储备充足的后劲,必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教材引我深入思考,横向联系,思想方法结构,数学课程内容,知识结构,纵向联系,核心内容,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P81页)植树问题。,一、教学背景分析,(二)教材引我 深入思考,思想方法结构: 渗透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思想,建

3、构植树问题的模型,不仅要教会学生审题、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解答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渗透“数形结合”和“对应”的数学思想,也是整个设计核心任务。,(三)前测让我更加了解学生,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当然是重要的,然而学生想的是什么却更是千百倍地重要。” 波利亚,教师的“讲”一定要基于学生的“想”。,(三)前测让我更加了解学生,在学校南面两墙之间种一排树,全长120米,相邻两树之间、树与墙之间的间隔都是30米,一共能种多少棵树?,解题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12030=4(棵) 共23人,占全班人数的57.5%,(2)12030-2=2(棵)共5人,占全班人数的12.5%,

4、(3)12030-1=3(棵)共3人,占全班人数的7.5%,(4)12030+1=5(棵)共2人,占全班人数的5%,(5)不会做, 共7人,占全班人数的17.5%,(一)以问题情境为载体,二、教学策略的运用,(二)以认知冲突为诱因,(三)以数学活动为形式,三、教学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探索植树问题规律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和“对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与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能运用植树问题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与价值。,【知识与技能】借助直观,建立 “间隔”“间隔数”的概念

5、,理解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建构不同情境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三、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难点】理解不同情境下“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建构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四、教学思路及流程,五、具体的教学过程,(一)复习“间隔”,引出课题,谈话导入:春天到了,春天是个植树的好季节。你们看,小朋友们唱着植树歌来了。(播放视频)然后过渡这里面有很多数学知识呢,你们看,树与树之间这个你知道叫什么吗?(间隔)那一共有几个间隔呢?(4棵树3个间隔),什么样的情境才是好情境呢?第一,情境应具有指向性,指向教学目标和核心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是

6、富有数学意义的;第二,情境应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能激发起学生的主动思考;第三,情境应符合学生的经验,包括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第四,情境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二)模拟探究,建构模型,1. “两端都不种”的情况,几种解法:,(1)12030=4(棵),(2)12030-2=2(棵),(3)12030-1=3(棵),(4)12030+1=5(棵),1. “两端都不种”的情况,有效提问:,问题1:大家别急着判断,先来看看虽然方法不同,但又没有共同的地方?,问题:2:刚刚我们统一认识了12030=4,4表示的是4个间隔数,4-1=3这个算式中的4表示的是什么呢?(4棵树)怎么能拿过来就用呢?,(二)模拟探究,建构模型,2. “两端都种”的情况,(二)模拟探究,建构模型,2. “沿封闭图形的边沿植树 ”和“一端植树”的情况,拓展:沿封闭图形植树,动态展示,体会内部转化,4.回顾不同情况,总结提升,找一找,这三种不同的植树情境,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三)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