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_第1页
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_第2页
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_第3页
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_第4页
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材料 高石崖九年制学校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总结高石崖学校的课改始于x年,算是全县课堂教学改革的先锋。至今历经7年,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在实践反思中提升,在摸索总结中前进,继续让“四学一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开枝散叶,发挥辐射作用。全体课改人,也深深体会到,课改路上,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一直在课改的路上。一、理念先行,思想不变,立足实践,推成出新学期以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教育局x年度工作会议、x秋季学期郭局长讲精神和关于进一步做好x年秋期后半期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精神及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我校立足实际,继续以“努力为每

2、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办学宗旨,领导以满腔的热情,科学的态度,引领全校教师继续奋战在课改的道路上,努力探索,不断实践。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学校课改领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我们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重要工作,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各学科根据自身特点并结合学校实际,大胆探索,积极实践,改进课堂学习方式,探索新的评价方式。经过不断的努力,课改进展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果,“四学一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再改版,成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结合我县教育局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精神,现将我校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阶段性总结。二、加强领导,精心

3、组织,全面动员,全员参与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的各任校长,都高树课改大旗,加强领导、精心部署、科学规划,在实践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进而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1、加强领导管理,形成全员参与的格局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为核心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校级培训制度、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等。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身先士卒,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指导教师领会各学科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教材的编写特色,共同研究教学改革问题

4、。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心系课改、人人参与课改”。在校领导积极参与、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广大教师焕发了极大的改革和创新的热情,使课程改革工作积极稳妥地向前推进。2、完善各项制度,为课改提供保障以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以制度确保课改的顺利开展。学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新课程改革,学校是主阵地,但同时也缺不了社会、家长等外在配合力量。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二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

5、神和做法、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等。采取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新课程改革的意见,同时进行相应的整改。并利用校报攀崖和校刊赏石向全社会推广宣传课改的最新成果。还请兄弟学校莅临观摩指导,开展校际交流,从而营造出良好的改革氛围。三、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中心,切实推动课改深入建设一支精干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我校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放在了课程改革的首位。首先,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学期初,安排教师参加省、市、县的各级新课程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兄弟学校开展的各级教研活动等。自课改以来,省级培训13人次,市级培训25人次,

6、县级培训98人次,校本培训则达到了全员参与。其次,学校利用教研活动或业务学习的时间,集中学习一些上级的有关课改的文件精神和先进的经验、案例,交流外出学习经验和自己课改中发现的经验与问题等。第三,加强课改管理,深入课堂,进行跟踪听课、评课和摩课。为了了解新教材的实施情况,领导小组深入课堂,掌握教师课改的一手资料。并能与相关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对纲要精神的落实,课程理念的把握、新教材的认识和使用以及存在的困惑、疑虑进行平等、民主的交流。同行认真倾听教师的反思,共同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今学期,校长听课53节,副校长听课43节,教务处主任听课32节,用行动坚守在课改的路上。第四,通过研究课、观摩

7、课,在实践中探讨实施新课程的良好途径。为了增加全校教师的交流机会,更好地探讨课程改革的良好途径,我校要求中学一级的教师每学期能至少开设一节校级或以上的研讨课或者公开课,供大家学习、交流和探讨。在教学中以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指导教学实际,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学生求知的氛围,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体现了课改新理念,获得了教研室领导及兄弟学校教师的好评。组织青年教师外出交流,研讨学习,有效地锻炼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胆魄、锤炼了教学技能,教学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第五,实施课题引领作用,以教研促教改,以教改促课改。一是进一步降低科研重心,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改变在课题研究方面存在

8、的盲目求大、攀高、贪多的现象,树立校本意识,降低教育科研的重心,从教学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中选题,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反思、探索、提炼;改变少数人干、多数人看的局面,根据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科研方式,最大限度地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教育科研之中;尊重和倡导教师采用自己熟悉的、符合自己表达习惯的教科研成果多种表现形式,如教育案例、教学日记、教育叙事、教育随笔等等。二是鼓励展开小专题研究,加强小专题研究管理,全面落实课题研究过程,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第六,全力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一方面,根据我校的校情,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大,我们通过教代会讨论通过青年教师培养方案

9、,在每年教师节举行结对子拜师仪式,使老教师个别指导帮助青年教师,有利于青年教师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和量化考核,鼓励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要求青年教师按时进行教学经验和困惑的总结和反思。四、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争取形成学校特色每学期,我们都能按照上级课程计划精神,开足、开齐各类课程,立足德育育人,开展主题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开展“演讲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益智知识竞赛”多种活动,力争将学生培养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五、七年课改,成效显著1、x年中考成绩分析。x年中考我校位居全县第八名,顺利

10、实现了“过半”预定的目标,向“争前三”和追赶超越“前石畔”的目标迈进。2、x年以来取得的荣誉。x年3月我校被评为榆林市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x年10月在陕西省第六届优秀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中,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奖;x年11月我校代表府谷县九年制学校举办了榆林市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发展观摩现场会,得到榆林市教育局副局长韩春明的高度认可及市县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在教育局x年度工作会议上,我校获得5项奖励,分别是:现代学校管理先单位、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学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奖牌榜上总数位居全县第二。x年,县文明办授予“文明校园”称号。3、学校办学规模的变化:x

11、年8月,我校有九个教学班,学生人数不足300人;x年8月,我校有十五个教学班,学生人数680多人。我们的三年奋斗目标由x年的“进五过半争前三,学生人数翻一番”,调整为x年的“三年任务两年完,学生人数突破千”。x年8月,精彩蜕变,华丽转身。学校以全新的面貌迎来了校史上又一个巅峰时刻,23个教学班,1662名学生,101名教职工。学校的办学方向调整为“三个转变”(即由追求教学成绩提高向综合素质提升转变,由追求办学规模的扩大向推进内涵式发展转变,由精细化管理向创新型管理转变)。4、七年课改带给我们的收获与体验。“四学一测”教学模式努力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构建教师发展的空间。一是教师教学行为变了

12、。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台下,由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变,由以往的单兵作战向紧密合作过渡,由“画地为牢”向资源共享过渡,由源于教材向开发课程资源过渡。二是学生学习方式变了。现在的孩子们全部能阳光自信的走向讲台,展示他们学习中的成功,由原来的“讨厌上课,盼望下课”到现在的“渴望上课,害怕下课。”学生学习方式多了、活动空间大了、思维变的活跃了。三是课堂的氛围活了。课堂上创设了更多的展示机会,孩子在展示和交流过程中自信心增强了,个性得到张扬,自身价值得到体现,从而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一块块金灿灿的牌匾、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串串鲜活的数字、一面面灿烂的笑容、一个个自信的身影,无不见证着高石崖

13、学校五年课改之路走过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依然在改革的路上。六、课改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通过几年来的课程改革实验,教师逐步成长起来,在课堂上也较多地出现了师生的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了,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逐渐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但在具体的课改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惑和困难:(一)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慢,至今,我校仅有集体备课形成的提纲性校本课程研究成果,还没有进行切实有效的校本课程研究。(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运用还不够,部分教师还是“教教材”而不能做到“用教材去教”。关注学生不够,游离在学生之外,没有真正地让学生动起来;教师的启发不到位,教学实施不到位;钻研教材的力度不够,仍有待提高。(三)我校学生生源复杂,质量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发挥其主动性。这学期的研讨活动我们多是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培训和指导,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进行较少,也导致课堂有效性无法最大程度实现。在以后的研讨活动中,我校会将学生作为研讨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以促进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