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生命现象精选PPT教育课件.ppt_第1页
认识生命现象精选PPT教育课件.ppt_第2页
认识生命现象精选PPT教育课件.ppt_第3页
认识生命现象精选PPT教育课件.ppt_第4页
认识生命现象精选PPT教育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章 认识生命现象,1,1、新陈代谢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 5、应激性,对各种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 6、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2010年第2题) 下列现象中不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惊弓之鸟 B蜻蜓点水 C杯弓蛇影 D望梅止渴,一、生物的基本特征,2,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是( ) A.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都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 C.能生长繁殖 D.能动 3.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 ) A.种子

2、萌发,长出幼苗 B.人体出汗 C.蛇的冬眠 D.石灰岩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练一练,3,4.鸡能产蛋,并孵出小鸡,这说明鸡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物质 B.能由小长大 C.能繁殖后代 D.能排除废物 5.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 ) A.松鼠不断寻找食物吃 B.钟乳石由小变大 C.小狗排尿 D.人晕车呕吐 6.下列哪种现象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 ) A.兔子发现狼之后迅速奔跑 B.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C.绿色植物的叶由小长大的现象D.鸟产卵 7生物能够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的基础是( ) A.遗传 B.变异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 8.一般来说,一种生物不会

3、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性 B.生长现象 C.繁殖现象 D.应激性,4,9.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动物的取食 应激性 向日葵朝向太阳 生 长 植物的开花结果 营 养 人体的排汗 繁 殖 蘑菇由小长大 排 泄,5,二、生物圈和栖息地,1、生物圈范围、提供的条件 2、栖息地的破坏和丧失,6,三、生物学的探究方法,考点: 1、实验的6个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对照实验、变量唯一、偶然性、人性化,7,(2010.第二卷第4题),蚊子的幼虫孑孓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活是否需要空气呢?我们设计了一个探

4、究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试回答下列问题: (1)提出问题:孑孓的生活需要空气吗?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取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放入等量清水; 如上图,取20只孑孓放入甲烧杯中, 并用一细铁丝网罩住,另取 只孑孓放入乙烧杯中; 将甲、乙两烧杯放在适合孑孓生活的同一环境中; 观察甲、乙两烧杯中孑孓的生活情况;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 。 (4)实验结果:甲烧杯中的孑孓 ,乙烧杯中的孑孓 。 (5)得出结论: 。,真题链接:,8,2011. 第2题,为研究阳光对花生发芽的影响,李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实验,在甲和乙两个花盆中种了花生,并对阳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中一、二两处应是 A

5、20 不充足 B 20 充足 C 30 不充足 D 30 充足,9,(2011.第二卷第5题),某校学生小敏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脑海中时常浮现出一些生物探究创意。某天,她在游览泗水桃花园时,看着枝头红艳的桃花,突发奇想:如果给桃花授梨花花粉,是否依然能结出果实呢?在老师的支持下,她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探究,步骤如下: 在果园里选择20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将其平均分成A、B两组。 将这些桃花的雄蕊去掉,并分别套上透气的袋子。 分别采集一些桃花花粉和梨花花粉。 将桃花花粉涂在A组花的柱头上,将梨花花粉涂在B组花的柱头上 请根据她们的设计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 。

6、(2)步骤和完成的是植物生殖过程中的 ,除此之外,在果实和种子形成之前还必须要完成 过程。 (3)实验结果表明A组结出了桃子,那么,设计B组的意义是 。,10,(2012.第二卷第4题),我市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时,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你认为:25、干燥 25、水适量 4、水适量 25、种子浸在水中 (1)以上装置中能发萌发的是_。 (2)要验证适量的水是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需选择装置_。 (3)若要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择装置_。 (4)丁装置种子不萌发的原因是

7、_。 (5)若只选择乙探究种子萌发,你认为是否科学,并说明理由_ _。,11,2013年第3题,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仪器、材料、过程及结果如下: A.受温度影响 B.受酸碱度影响 C.具有高效性 D.具有专一性,12,(2013.第二卷第2题),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13,四、显微镜,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2、显微镜的使用,3、物镜、目镜的区别,4、成像规律(倒像、

8、移动方向、放大倍数、放大倍数与细胞数目及光线强弱),14,(1)比较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 。 (2)仔细观察物镜,并转动 ,使不同倍数的物镜对准通光孔,并注意观察物镜放大倍数与其长度的关系: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 。 (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等于于 。 (4)转动反光镜,外界光线较强时应使用 镜,外界光线较弱时,应使用 镜。 (5)转动一下遮光器,外界光线较强时应使用 光圈,外界光线较弱时,应使用 光圈。 (6)转动一下粗准焦螺旋,再转动一下细谁焦螺旋,体会一下这二个准焦螺旋对调节镜筒升降的作用。调节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

9、围 ,调节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范围 。 (7)实验后显微镜的安置:显微镜使用完毕后,应将玻片取下,将其机械部分用 擦拭干净;若目镜或物镜被弄湿或弄脏,应该用 轻轻擦拭干净;,15,1.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排序是( ) 选择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左只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A. B. C. D. 2.在作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时,小明同学正在用双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至接近装片,此时他的双眼应( ) A.同时从侧面注视物镜 B.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C.右眼注视目镜,左眼睁开 D.双眼同时注视目镜 3.若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

10、像是字母“b”,则其实际应是字母( ) A.b B.p C.d D.q 4.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为了能观察到更大的细胞,他应选用下列哪一组合的目镜和物镜( ) A.1010 B. 510 C. 1040 D. 540 5. 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 图像如右图,他想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 ) A.向左上方移动 B.向左下方移动 C.向右止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6.一个同学在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有点模糊,此时他应调节( )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转换器 7.王刚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使用10物镜时,在一个视野中看到一排细胞共有8个,当他换用40的物镜时(目镜不变),可以看到这排多少个细胞( ) A.8个 B.4个 C.32个 D.2个,16,真题链接:,下图中和为物镜长度,和为目镜长度,和为物像清晰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如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其正确组合应是 A B C D,(2010.第二卷第1题),17,(2011.第二卷第1题),右图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当视野转到视野时,操作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 A转动反光镜,选择平面镜 B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 C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