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引发的思考_第1页
公开课引发的思考_第2页
公开课引发的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开课引发的思考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傅开国(应福建教育2006年第11期约稿)公开课,引领我们走向前去把课改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需要载体传导,必靠桥梁过渡。在教育理论学习、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多种教研形式的作用发挥中,公开课以其直观形象、操作性强的独特优势,在引领课改方向、提升教师素养、解决教学难题、实现有效教学、追求学生发展等方面,义无返顾地担当起了“载体”与 “桥梁”的作用,因而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公开课,顾名思义,就是向广大教师开放的课堂教学,与日常的无教师听课的课堂教学相对。与常态课相比,公开课具有示范性与探究性两大显著特征。它不仅要让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另

2、一重要任务,是要让众多的看课教师在某一点或某几点明白怎样才能科学、高效地达到上述理想境界,因而具有示范性。把课程标准的要求落实于课堂教学,把先进的课程改革理论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是既需经验又超越经验,既须继承又饱含创意的实践活动。实践必然伴随反思,在总结成败得失中重建。这个由稚嫩走向成熟,由缺失走向完美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公开课,也因而具有典型的探究特征。细细想来,从目标指向的角度看,公开课可分为两类:一是问题研究型。各个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的研究课属此类,它着重针对教学现实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调研究的针对性和专题性。课程改革以来,课程实施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

3、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板块如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如何针对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需要通过公开课课例,在“建模”中“入格”,寻求解决策略,实现有效高效教学。因此,问题研究型这类公开课,下自学校、教研组,上至各级教研活动,举办最为广泛,广大教师参与最为积极,更具群众基础。二是成果展示型。各种示范课和课堂教学大赛则属此类型。它重在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引领教学改革方向,示范课堂教学。赛课同时还兼有发现新秀,打造名师的重要作用。这类公开课更具综合性,既有格又不拘一格,在“出格”与“变式”中创新,凸显教师个性,张显教学特色,追求教学艺术,实现教学最优化。公开课,你的作用发挥如何?并非所有的老师对公开课都持肯定

4、态度。甚至可以说,对公开课持保留意见的,绝非个别。原因何在?我以为,问题不在教学实践是否需要公开课,而在于公开课还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还得与时俱进,适切广大教师需要。冷静分析公开课的不尽如人意之处,寻求对策,使之发挥效益,推进课程改革,是大有裨益的。言论之一:非原生态。公开课是远离原汁原味的常态课,课下,还必须对必要的背诵课文、抄写词语之类“打补疤”。这里只说阅读教学。总是选择“讲读”,且一课时处理完整篇课文,看似高效,而就一篇课文的全程教学看,效率是不高的,因而缺乏实效性。思考与对策:走进常态,“常”中出新,使之在较大范围有再生性,让“星火”“燎原”。阅读教学的公开课,课前读读课文,人人生字,

5、按预习提示或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预习预习,是必要的。但不要为展示在众人面前的“精彩纷呈”作过多铺垫。如果“预演”,那就更值得商榷了。我们组织公开课,寻求的是“常态”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越接近原生态,越具可学性,越便于普及。上届全国青年教师小学阅读教学大赛,采取课前只短暂接触学生,目的就在于让公开课返朴归真,避免预演。不足之处,为了顺应广大看课教师追求“讲读”才“精彩”的心理(或许还有认为“好操作”的原因),几乎各级赛课的执教老师都选择“讲读”。难道之前之后的教学就没有研究的必要,没有展示的必要?这是需要组织者、评价者与参赛者共同正视的问题。言论之二:缺乏针对性。不可否认,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

6、重要板块,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在语文课程实施中,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写作(或写话、或习作)、实践性学习,这些板块中客观存在着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比阅读教学少。然而,各级各类公开课,似乎都极力回避,只青睐于阅读教学。层次越高,这种现象越为突出。是组织者的疏忽,还是担心难于操作、达不到满意效果而有意使然?须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是上述板块各种训练措施与途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的。思考与对策:全面展开,专题研究,解决真问题。针对问题,研究解决,是教学研究的出发点与归宿。校本教学研究,蓬勃兴起,焕发出无限生机,原因就在于此。教学问题无外乎两大

7、类,教师个体、某些学校面临的个性问题;教师群体、区域性共同存在的共性问题。不管是哪类问题,都存在于语文课程的各个板块。瞄准真问题,分层次,定专题,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研究相结合,达到语文课程实施问题研究无盲区,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言论之三:“望课兴叹”。公开课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尤其是高层次赛课,其高度凭教师的“单打独斗”很难达到。不说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课堂结构的巧妙安排,教学方法的精心选择,教学语言的逐句推敲,单说所展示的(主要由信息技术专任教师设计)精美课件和几次、十数次甚至更多的试讲,就令人“望课兴叹”,别说广大的农村教师,就连城市的绝大多数教师也望而却步。难怪不少应全

8、国各地巡回示范教学的名师都喜欢上同一课文。思考与对策:看课教师,要提高认识,明白:课必须“磨”,“磨”中提升教师素养,“磨”中精益求精,只要不是在授课班预演,就非“作秀”、造假其作用在于树立标杆,学有目标;“引领教改方向”,朝着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目标迈进。教学管理者,要着力于备课的改革,变备课的“单干”为群策群力,集体智慧共享同年级先分头精心备课,然后交流,每位教师再根据本班实际进行增、删、换,实现常规教案向优质教案不断逐步提升。如此,怎会“望课兴叹”?同时,一线教师,尤其是城市条件好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电教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通力合作,大力开发多媒体课件资源,让广大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

9、共享成果,直接服务与教学。让精美的课件如同手机和傻瓜相机一样,成为人人可用、好用的大众化工具。在教学资源方面,也不妨来个“城市反哺农村”,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言论之四:公开课,你为何脚步匆匆?相信大家都看过各个层次的不少公开课,许多课给人的感觉,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这样风雨兼程”。问题到底在哪儿?其一,课时容量过大。总是把本应两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高度浓缩于一课时中,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仓促草率,时间不足,空间不够。其二,目标不准,重点不明,四处出击,蜻蜓点水。其三,评价者(包括专家、研究人员)的求全责备。思考与对策:第一,科学安排课时容量。说句公道话,教学一篇课文,

10、展示两课时容易,一课时难读大得多。教学大赛中,只执教一课时,也真难为了做课教师。众多名师四处做课都是执教两课时,原因就在于此。建议:阅读教学赛课之外的平时公开课,是否可以展示两课时。第二,教学容量适度,定标准,定点精。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做到“三定”。一曰“定标”:确定教学目标。目标要科学、简明。礼记中庸有言“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篇课文或一堂课的教学,必须切实解决一两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切忌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等于不到”;战场上“与其伤敌十人,不如毙其一个”。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是学段要求,而它直观地体现在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中。据此,目标就易做到准确

11、、简明,就能避免教学中面面俱到的普遍现象,有效克服常见的承载太多使命而把课文教“肿”了的突出弊端。准确、简明的教学目标,要实现“三维”的整合,做到在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形成的过程中掌握规律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突出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个性。二曰“定点”:确定落实目标的凭借点、支撑点。支点确定要准确、精当。在训练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重点在哪儿训练读得有感情;应在哪几个“点”引导理解、感悟;着重在什么地方组织学生探究;着力在哪儿让学生深入对话,活性生成;哪些语言应让学生积累或者运用都应了然于胸。每个“点”必须为达“标”服务。科学定点,是防止教学面面俱到、把课文教“肿”,实现高效教

12、学的又一有效措施。三曰“定法”:选择确定教学方法。方法要科学、管用。学字、解词、懂句、读段、学篇,可用哪些方法,采取哪种手段,哪种方法、手段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效果最佳这些都是“定法”的内容。科学的教法,适时地点拨揭示,持之以恒地潜移默化,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自在其中了。第三,专家、学者、教学研究人员科学评价、正确导向。一是不可求全责备,求全责备的结果就是导致面面俱到。二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只要能指向并达成教学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行。切不可你必须抓我认为应该抓的词、句理解感悟我才认可。那样,执教者会左右为难。言论之五:摇摆中失衡。纵观我国的语文教学及其改革,成绩是显著的。总避免不了顾此失彼的摇摇摆摆,在摇摆中失衡。课程改革前,强调“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科性质的定位,对“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的主流趋势是批判,这对语文工具性的落实是不利的,因而出现了目前人文性大于工具性,语文工具性弱化而导致语文学科边缘化的突出倾向。这可苦了广大语文教师,左右为难,迷惘中不知如何施教。思考与对策: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要在继承中发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