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四章 城市化原理,第一节 城市化定义 第二节 城市化的机制 第三节 城市化的类型与测度 第四节 郊区化 第五节 逆城市化,2,第五节 逆城市化,一、逆城市化 二、逆城市化的解释 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 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3,一、逆城市化,1970年代以来,一些大都市区人口外迁出现了新的动向,其主要特征是人口迁移的方向发生了倒转,即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向大城市区域迁移变为向非大城市区域迁移。大城市经历了人口净迁出,人口数量减少,而小城市和城镇以及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迅速增长的过程。 针对大城市发展开始趋缓的这种现象,美国地理学者布赖恩JL贝里,于1976年首先提出了逆城市化(Coun
2、ter-urbanization)的概念。,4,一、逆城市化,与郊区化不同的是,逆城市化并不是指人口从城市中心向周围的郊区和农村地区的迁移,而是指人口从大城市区域向较小的城市和城镇的移动。 “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5,二、逆城市化的解释,1、“大都市区结束”论 这是七、八十年代欧美对逆城市化的主流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的城市时代行将结束,人口分布模式将由城市化向逆城市化和乡村化转变,美国将进入“后都市区时代”(post-metr
3、opolitanera)。,6,二、逆城市化的解释,2、“大都市区发展”论 这种观点认为,非都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郊区化越过了大都市区的界限,或者由于小城镇的发展达到大都市区的规模,却仍被视为非都市区的结果。由于非都市区人口的增长主要靠近大都市区的边缘地带,应视为大都市区的进一步发展。,7,二、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 从1980年以后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上关于逆城市化产生的解释,“大都市区发展”的观点更能得到充分证明。 从更大的区域层面上看,人口是进一步向大城市地区和另一些大城市地区集中,例如美国人口向西南方“阳光地带”的大城市地区转移; 从更普遍意义上看,城市内部人
4、口及就业岗位的分布扩散范围更广,甚至扩散到大城市去外的农村地区; 由前两者共同作用所导致的大城市功能区进一步分散及内城的衰退。,8,二、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逆城市化”现象,实质上是城市分散化发展的继续,是郊区越过大都市区的界限向更为广泛的地区的延伸,是大都市区空间规模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有机体的进一步膨胀,是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普及和扩散,而不是城市化发展的反向运动。 逆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郊区化的纵深发展,是人口及就业岗位的更为广阔地域扩散的一种过程;在逆城市化阶段,大城市功能区内出现的内城分散、衰退现象,与外围边缘中小
5、城市的迅速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它是经济发达社会中城市体系内部相互依存关系的一种反映。,9,二、逆城市化的解释,3、逆城市化的本质和影响 逆城市化阶段,城市空间结构形态从局部到整体都呈现出部分新的变化特征。,10,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 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及就业的进一步广域扩散,给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及物质环境等多方面带来了消极后果,其中一个突出后果是导致传统的工业城市出现内城衰退。,11,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 1、衰败主要表现 高失业率及人口外移; 人均收入水平大幅下降,犯罪率偏高; 税收锐减,财政日蹙,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区资产贬值,市政设施破败; 废弃地增
6、多,物质性设施老化; 生活质量及环境质量下降。,12,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一)、内城衰退 2、内城衰退的原因 、经济重构与经济结构调整是造成内城衰败的主要原因。 、家庭经营式地方性公司减少而跨国大公司得到发展和增加,但这些大公司与所在地的地方城市并无太多联系,从而使地方经济衰退,且失业人口增多更加速了内城衰败。 、电子、汽车、航空、生物化学等新工业的选址倾向于环境良好的郊区,工业的外迁加剧了内城衰败。 、政府开发郊区的城市发展策略,如建设新城及卫星城,限制中心区新增写字楼数量,动员和鼓励工厂郊迁等,促进了内城衰败。,13,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面对市区人口进
7、一步减少而导致中心区的衰败,各个国家先后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开展市区重建活动,主要包括重返大城市和振兴内部的旧城改造以及贫民窟的清理。 这些措施是大城市中心区经济得以复苏,“中产阶级化”又使市区人口回升并重新繁华起来。,14,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1、城市更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国家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城市更新改造运动。在不同的时期,其称谓也有所不同,如从最初的城市重建(urban contribu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到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等。 “城
8、市更新”运动的最初目的是为恢复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城市,特别是解决住宅匮乏的问题。 19501960年代,城市更新的主要内容是强化位于城市良好区位的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通过吸引诸如金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等高营业额和高税收的产业来使土地增值。 1970年代以来,随着郊区化的深入,人口、产业的不断外流造成市中心出现衰退,因此这一时期城市更新更多地表现为西方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改造内城,以重新恢复和振兴市中心。,15,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2、中产阶级化 随着郊区化的深入,大城市分散程度加剧,大量中产阶级迁到郊外,导致中心区原来的生产用地和生产用房使用
9、率降低,出现“绅士外流”。 为了提升中心区的竞争力,增强其吸引力,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优惠政策,刺激了市中心地段的再度繁荣,环境也得以改善,加上中心区中多元化的社会文化气氛,致使富裕的阶层重新考虑搬回市中心居住。于是出现了一些富裕的中产阶级购买中心区中贫民的住宅并对其进行改造,而城市贫民前往郊区居住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中产阶级化,又被称为绅士化(gentrification)。,16,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2、中产阶级化 对中产阶级化产生的机制 、城市蔓延、能源成本上升、严重的通勤问题等因素的作用,促进家庭接近内城工作地; 、郊区住宅成本的不断上升刺激家庭,特别是新的
10、家庭重新注重较廉价的内城区位; 、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对住房需求大量增加,引起人们对内城利用不充分的房源的需求;,17,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2、中产阶级化 、存在某种社会精神和信仰,要求改变城市中存在的偏见,拒绝郊区化景观中的社区均质性和文化匮乏,提倡内城要具有个性鲜明的建筑、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以及接近市区愉悦环境和休闲机会; 、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子女减少,双收入家庭比例增加,对郊区大宅和院落的需求降低,同时可以降低住宅维护成本; 双规,18,三、 内城衰退与市区重建,(二)、市区改造与重建 2、中产阶级化 、形成相对于郊区家庭信念的独身倾向的生活方式,包括同性恋
11、文化和非传统生活方式; 、为满足不同需求,各种机构采取措施提高内城利用不充分的区域; 、城市经济重组,市中心白领服务活动增加,制造业扩散后扩大了内城住宅市场。,19,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1、概念 逆城市化阶段,城市远郊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新的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即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城市蔓延指是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的、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20,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1、概念 Ewing则按照城市蔓延的特点把其分为三个类型: 插入
12、式、跳跃式地在农田草场中的发展; 沿主干道、高速公路建立的商业开发区; 低密度、单一使用性质的大型开发项目,21,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1、概念,图 围绕高速公路转化口的城市蔓延,22,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1、概念,图6 加利福尼亚的Hayward城市蔓延现象,23,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1、概念,图 亚特兰大城市形态发展示意图,24,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一)、城市蔓延 2、城市蔓延的后果 、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城市蔓延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不断蚕食农田、牧场、森林,使空气、水质量下降,破坏湿地,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其严重 降
13、低公用服务水平。 中心城里原有的市政服务设施空置而未能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大量社会资源又流向新区,重复建设公路、上下水道等市政设施。 分化社会阶层 加剧市中心区衰败,25,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二)、边缘城市 城市蔓延是郊区化向纵深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空间增长形式,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这就是在城市的边缘扩散中又有相对集中,出现一些新的居民点 这些新出现的另类城市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居住中心,而且已经演变为商业中心、就业中心。 这类城市有不同的叫法,如外围城市(Outer City)、卫星城市(Satellte City)、新城市(New City,Neocity)、郊区城市(Sub
14、urban City)、城市边缘(Urban Fringe)、技术郊区(Technoburbs)、无边界城市(Edgeless City)、边缘城市(EdgeCity)等,但它们的实质是一样的,大多是由私人进行开发,受私人机构管理,被私人化了的公众城市。,26,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二)、边缘城市 边缘城市特点: 、不存在高密度的高层建筑群。建筑是以低层宽立面的形态分散在广阔的地域范围内。 、停车设施完备的现代化办公楼分散于绿色自然环境之中。各建筑之间通常由步行走廊或小巴士相连。 、配备机场或高速公路,飞机和小汽车作为主要对外交通手段。 、边缘城市的中心地带设有企业总部、大型商场、健身中心等设施。 、大型标志性的建筑物通常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 、多数居民居住在由绿色草坪环绕的别墅型住宅中。 、没有形成一般城市的行政区划。,27,四、 城市蔓延与边缘城市,(二)、边缘城市 边缘城市是美国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人口郊区化、产业信息化、交通小汽车化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当今许多美国人的自然选择,是城市空间重组和功能重构的产物。 它反映了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结构转变的趋势,在扩散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服务培训教材课件
- 腺病毒诊疗规范
-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 水果运输司机劳务合同
- 2024温州市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沈阳市辽中区职业教育中心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工程维护及保养合同2025
- 离婚合同签订时债权处理的五大要点
- 物业保安服务礼仪培训
- 共有产权房屋买卖合同
- 污泥技术污泥运输方案
- 下肢动静脉溃疡的护理
- 照明维护方案
- 设备管理制度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方案
- 办公楼装饰工程设计及施工招标文件室内装饰
- 半导体行业对国家国防战略的支撑与应用
- 2024年十堰市中小学教师职称晋升水平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智能点滴自动监控方法设计
- 特殊土地基处理措施课件
-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真题
- 神经内科护理查房课件眩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