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 详解_第1页
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 详解_第2页
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 详解_第3页
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 详解_第4页
高层住宅交通核设计 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层住宅交通核模块化设计,2014.06,研究对象,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2011 62 安全疏散出口 621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622 十层及十层以上且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62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62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m。625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

2、向疏散方向开启。 高层民用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 6.2.3 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其疏散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且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板式中高层,高层住宅 (7-11F) 板式高层住宅 (12-18F) 18层以上板式、塔式住宅,开敞楼梯间(一部) 封闭楼梯间(一部) 防烟楼梯间(

3、两部),一部电梯 至少两部电梯(其中一部为消防电梯),层数:,(7-9层中高层住宅,10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研究对象,(一)基本尺寸 高层住宅的交通核由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管井、走道、入户门、入口门厅、采光窗、垃圾间等组成。根据功能及住宅法规的要求,对一些基本构件的尺寸存在一些共性和最小限定。 1楼梯间(见住规GB 50096-2011) 631 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不超过六层的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00m。632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

4、5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633 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634 楼梯为剪刀梯时,楼梯平台的净宽不得小于130m。(见图2) 2电梯间 高层住宅中要求使用载重量1t以上的电梯,该类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400mm左右,可容纳担架的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800mm左右。住宅设计规范规定“候梯厅深度不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厢的深度,且不小于1.50m”。实际设计中因考虑到候梯厅通常兼作公共走道,在这里会发生交通流线的交叉再加之搬运家具货物的要求,所以通常将候梯厅深度设计为1.802.00m左右。参见图1。,研究对象,(一)基本尺寸

5、3公共管道井 高层楼梯间的管道井包括水、暖、强弱电井等。一般水、暖二井可以合并,强、弱电井中间要有分隔,亦可合设。 设备管井的常用尺寸见下表,研究对象,空间组成 板式中高层的交通空间除了楼梯梯段和电梯外,其他部分可以分为5个分布空间:楼梯中部休息平台空间、楼梯平台空间、候电梯空间、入户门口空间和设备检修空间(见图2)。这5个空间中有几个空间可以重叠布置,中高层交通空间设计的好坏取决于这5个空间的合理、经济的设置。,比较研究,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 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根据不同组合方式确定 (开敞楼梯间一部) 层高:28

6、00mm (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3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 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X2100(深)为例 (乘客电梯一部),比较研究,板式中高层交通空间的形式,按楼梯所在的位置分为北梯式和南梯式两种。北梯式可节约南面的面宽,是最为常见的形式。在此以北梯式为例,按楼梯和电梯之间的相对位置分为对置式、旁置式2种基本形式。这两种基本形式又可以衍变出多种形式。,对置 式1,对置式2,旁置式,比较研究,空间组合 中高层交通空间设计有多种形式,从对置式这一基本形式出发,总结其可以产生的几种变化,分析其优缺点,以方便设计人员比较与选用。这里列举常用

7、的楼梯与电梯对面的形式(见表3)。,比较比较,对置式1,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1.17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 比较明亮 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 纵墙上 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 道形成空间过渡 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 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靠两侧纵墙设置,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 突,检修时较不方便 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 美观性较差,比较研究,对置式1,实例,空间形态分析,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 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 节约了面宽 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 扰 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

8、定的干扰 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适用于舒适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 公用面积,面宽小 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 采光通风好,比较研究,对置式2,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4.54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空间能直接采光 靠电梯一侧入户门处较暗 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有一定的灵活,可 与管井互换位置 靠电梯侧入户门过深,管井位置,管井设置灵活,可利用楼 梯平台,候梯空间对面位 置,也可利用入户空间处 的一面墙设置 检修空间较大,比较研究,对置式2,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相对独立,功能 分区明确,使用互不干扰 楼梯间可关闭,对消防相对有利 楼,电梯的

9、上下布置充分利用进深,节约了 面宽 候梯厅直接采光,虽然增加了一定面宽,但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实例,综合评价,适用于高档住宅 公用面积大,面宽较节约 功能布局清晰,公共空间互不干扰 采光通风较好,舒适度较高,比较研究,旁置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1.1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 接采光,比较明亮 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 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 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 检修空间大小合理,比较研究,旁置式,空间形态分析,楼梯,电梯间,入户空间合为一体 电梯间设于中部,节约了北部的面宽 电梯噪音对电梯所在一侧的户型影响较大

10、 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容易造成使用干扰,综合评价,适用于经济型住宅 公用面积,面宽小 功能使用有一定交叉,易形成干扰 采光通风较好,实例,比较研究,设计中多以一梯三户和一梯四户为主.设置一梯两户时,可以保证舒 适性,但由于分摊的公共面积较大,经济性较差(适合高档住宅)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4800mm (封闭楼梯间一部) 层高:2800mm (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高层住宅中考虑家具搬运的需要,宜采用载重量1000KG及以上的电梯,该类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400mm左右,可容纳担架的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800mm左右。 (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比较研

11、究,分置式,并列式2,对置式,并列式1,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58.03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51.41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51.61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42.94平方米,实例,比较研究,面积,交通空间面积36.86平方米,实例,研究对象,设计中多以两梯四户和两梯六户为主. 楼梯尺寸:开间2700mm,进深7000mm(防烟楼梯间两部) 层高:2900mm (共17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高层住宅中考虑家具搬运的需要,宜采用载重量1000KG及以上的电梯,该类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400mm左右,可容纳担架的电梯井道尺寸多在2300mm2800mm左右。 (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研究对象,(对置式),(分置式),(垂直式),楼梯.电梯的三种基本组合,研究对象,(三室合一,现行规范不允许,但有些地区认同),(前室分设),(借用户内阳台设置前室),按前室设置的不同有三种组合方式,比较研究,对置式,实例,交通核建筑面积58.84平方米,候梯厅通过北侧走道可获得间接采光通风,为满足消防规范,南面两套户型入户前加 设防火门,导致入户空间稍显局促,比较研究,交通核建筑面积65.26平方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