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_第1页
2020年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_第2页
2020年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_第3页
2020年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_第4页
2020年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线上教育期间用眼健康建议 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风险,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省中小学校3月2日起开展线上教育,大专院校、中职学校3月份开展线上教育。这一时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科学用眼尤为重要。因此根据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广东省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指引、广州市中小学(含中职)学校线上教育工作指引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广州市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学校的建议 1.各学校要合理设计课程,注重劳逸结合,要把每天上、下午各一次眼保健操安排进课表,引导学生完成眼保健操。 2.学校要在线上中增加对正确读书写字姿势的宣传,达到提醒和督促学生

2、保持正确读书写字姿势的效果。 3.各学校要提供适合室内进行的线上体育锻炼,安排每天上、下午各一次不少于半小时的体育锻炼,引导学生坚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二、对教师的建议 1.要创新教学方式,强化学习设计,加强学生学习指导,提高线上教育时效。 2.线上课程教师讲授(直播、录播)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小学每天线上教育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小时,初中高中原则上不超过3小时。要把学生线下自主学习和教师线上指导结合起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和上传学习视频。 3. 线上教学过程中提醒和督促学生保持正确读书写字姿势。 三、对家长的建议 1.积极配合学校一起做好线上教学的工作,履行

3、监管责任。 2.家长做好心态调整,要控制自己使用手机和网络的时间,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好榜样。 3.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除 _门安排的线上教育时间外,其他用途使用电子产品时,小学阶段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半小时,中学阶段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连续视屏时间达到30分钟,督促学生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4.提醒和督促学生看书写字姿势要端正,脊柱保持正直,身体不前倾,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尺(33厘米)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约为一拳(6-7厘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约3厘米),笔杆与纸面的角度为40-50度。另外,

4、每次看书写字持续30分钟后要休息远眺10分钟,让眼睛充分放松。不要在走路时、吃饭时、躺着时、光线昏暗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 5.每天提醒学生到阳台或自家院中多晒太阳,让阳光和自然光能无阻隔地直接照射身体,科学研究发现,平均每天沐浴阳光超过3小时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近视。 6.家长与孩子开展互动性趣味游戏;鼓励学生协助家长做适量的家务劳动,例如打扫卫生、房间、洗碗、做饭等。家庭有条件时,开展跳绳、拍球、健身操、仰卧起坐、太极拳、瑜伽等活动,但应尽量避免打扰邻居。 7.家长要提供适宜的读写环境,白天学习时,应将书桌摆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充分利用自然光,使光线从写字的手的斜前方射入(右手写字则使

5、光线从左前方射入)注意防止阳光直射桌面造成眩光;电脑、电视远离窗户摆放,屏幕侧对窗户,防止屏幕反光;如果白天看书写字时光线不足,可在书桌上摆放台灯辅助照明(右手写字则台灯置于左前方);晚上学习时除台灯照明外,还应打开房间顶灯,以减少室内明暗差。晚上看电视、使用电脑时也要开室内顶灯。 四、对学生的建议 1.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掌握科学用眼的知识。 2.树立正确读书写字姿势理念,坚持“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的读写姿势,每次看书写字30分钟后要休息远眺10分钟,不要在走路时,吃饭时,躺着时,光线昏暗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 3.严格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学习用途使用电子产品30分钟后,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非学习用途使用电子产品时,小学生每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半小时;中学生每次不宜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小时。 4.每节线上课程结束后及看书写字之余,要站立活动,可闭目养神或站在窗口远眺,在室内走动、做简单体操、下蹲运动。 5.按照学校要求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 6.合理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少吃甜食,如糖果等,多吃含维生素、蛋白质等有益身体健康和眼睛发育的食物,如鱼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