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发布 页码,1/1 关于发布船闸电气设计规范(JTJ 310-2004) 交水发20047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委),长江、珠江航务管理局,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有关企事业单位: 由我部组织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修订完成的船闸电气设计规 范,业经审查通过,现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为JTJ 310-2004,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船闸设计规范(第六篇:电气设计)(试行)(JTJ 266-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的第3.1.1条、第3.1.2条、第3.1.3条、第3.2.4条、第3.2.8条、第4.1.4条、第4.1.10条、第4.2.2条、第5.1.1条、
2、第5.2.2条、第5.2.6条、第5.2.7条、第5.3.2条、第 5.3.3条、第6.1.5条、第6.3.10条、第7.2.1条、第7.2.5条、第7.3.2条、第8.1.1条、第 10.1.2条、第10.1.8条和第10.4.1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与建设部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建标2002273号)具有同等效力。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负责管理和解释,由人民交通出版发行。 人民交通部二OO四年十二月十四日 修 订 说 明页码,1/2 修 订 说 明 本规范是在船闸设计规范(第六篇:电气设计)(试行)(JTJ 266-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包括供电系统,配
3、变电所及配变电装置,线路,照明,防雷和接地,信号和标志,通信、工业电视和广播,运行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等技术内容。 本规范的主编单位为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原四川省交通厅内河勘察规划设计院),参加单位为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和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船闸设计规范(第六篇:电气设计)(试行)(JTJ 266-87)自1987年发布实施以来,对提高我国船闸工程的设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我国船闸工程建设技术的发展,该规范已难以满足船闸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进行修订。 本规范在总结我国5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船闸电气建设在科研、设计、安装、施工
4、和运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经反复修改、补充、完善而成。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原规范与国家现行标准不协调的内容以及近年来在船闸工程中应用的新技术、新元(器)件和新工艺等内容。 本规范的第3.1.1条、第3.1.2条、第3.1.3条、第3.2.4条、第3.2.8条、第4.1.4条、第4.1.10 条、第4.2.2 条、第5.1.1 条、第5.2.2 条、第5.2.6 条、第5.2.7 条、第5.3.2 条、第 5.3.3 条、第6.1.5 条、第6.3.10 条、第7.2.1 条、第7.2.5 条、第7.3.2 条、第8.1.1 条、第
5、10.1.2 条、第10.1.8条和第10.4.1条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文,与建设部(建标2002273 号)发布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运工程部分)具有同等效力。 本规范共分10章27节和1个附录,并附条文说明。本规范编写人员分工如下: 1 总则:黄旦初 2 术语:黄旦初 3 供电系统:黄旦初 4 配变电所及配变电装置:黄旦初 5 线路:张明 6 照明:张明 7 防雷和接地:何斌 8 信号和标志:何斌 9 通信、工业电视和广播:张明 10 运行控制系统和管理系统:仲伟皋 本规范于2004年9月9日通过部审,于2004年12月14日发布,自2005年4月1日起实施。 本规范由交通部水运司
6、负责管理和解释。请各有关单位在执行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和积累资料,并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地址: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 号, 交通部水运司工程技术处,邮政编码:100736)和本规范管理组(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太升 北路35号,四川省交通厅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处,邮政编码:610017),以便再修 :918/outfiles/html07/15/修订说明.htm2008-6-10订时参考。 1总 则页码,1/1 1 总 则 1.0.1 为统一船闸电气设计的技术要求,提高船闸电气设计水平,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制定本规范。 1
7、.0.2 本规范适用于内河级船闸的电气设计。 1.0.3 船闸电气设计应满足船闸总体设计的要求,统筹兼顾,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1.0.4 本规范应与船闸工程设计的其他规范配套使用。 1.0.5 船闸电气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 1.0.3 近年来新产品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从理论到实践都需总结和积累经验,向国际标准靠拢的同时更应结合国情,因此,强调应积极而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 1.0.4 船闸工程设计的其他规范包括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8、 307)、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 308)和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JTJ 309)。 2 术 语 页码,1/1 2 术 语 2.0.1 通行信号 远程信号、进闸信号和出闸信号的统称。 2.0.2 远程信号 用于指示船舶能否进入船闸引航道停泊段的信号。 2.0.3 进闸信号 用于指挥过闸船舶进闸的信号。 2.0.4 出闸信号 用于指挥过闸船舶出闸的信号。 2.0.5 停船界线标志 标识船闸闸室有效长度的标线。 2.0.6 程序运行 船闸按设计程序连续自动运行的方式。 2.0.7 点动运行 按下按钮即起动受控装置运行,松开按钮即停止受控装置运行的一种控制方式。在调试、维修或处理故障时使用。 2
9、.0.8 上行程序起始状态 上闸首闸门和阀门全部关闭,下闸首阀门关闭,下闸首闸门开启到位的状态。 2.0.9 下行程序起始状态 下闸首闸门和阀门全部关闭,上闸首阀门关闭,上闸首闸门开启到位的状态。 2.0.10 越位保护 又称超行程保护,指船闸闸门或阀门开终或关终后,限位装置失效时,采取的一种保护措施。 3 页码,1/23.1 一般规定 3.1.1 船闸用电负荷等级应根据船闸等级、运输繁忙程度和船闸用电设备的重要性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级船闸或每天运行时间不少于16h的其他级别船闸的工作闸门启闭机、工作阀门启闭机、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和生产照明等主要用电负荷应为一
10、级负荷。 船闸事故闸门启闭机的用电负荷应为一级负荷。 、级船闸或每天运行时间不少于8h且少于16h的其他级别船闸的工作闸门启闭机、工作阀门启闭机、控制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和生产照明等主要用电负荷应为二级负荷。 其他用电负荷应为三级负荷。 3.1.2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应能正常供 电。第一电源应为高压电源,第二电源宜为高压电源。 3.1.3 二级负荷宜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当采用一个电源供电时,应由一路高压专用线路供 电; 当采用两个电源供电时,其中一个电源应由电网供电。 3.1.4 船闸用电电压等级宜
11、采用10kV和0.4kV两种电压。 3.1.5 正常运行情况下,用电设备端子处的电压偏差允许值应满足下列要求: (1)电动机为5%; (2) 一般工作场所照明为5%;视觉要求较高场所照明为-2.5%+5%;应急照明、道路照明和电压为36V及以下的安全照明为-10%+5%; (3) 信号灯和标志灯为5%; (4) 其他用电设备为5%。 3.1.6 船闸上闸首和下闸首应配备检修电源。 3.1.7 船闸上闸首和下闸首动力电源和照明电源应取自船闸变配电所不同的出线开关。 条文说明 3.1.1 电力负荷分级的意义,在于正确地反映它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界限,以便恰当地选择供电方式。根据电力负荷因事故对社会造
12、成影响或在经济上造成损失的程度,确定其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进行负荷分级。从国内调查看,大多级船闸位于运输非常繁忙的水上通 道,事故停电在社会上影响较大,且经济上的损失也很大,因此,将级船闸的用电负荷提高到一级负荷。国内部分、级船闸也因运输繁忙等原因,船闸停止运行的社会影响也很大,因此,将船闸的运行时间也作为划分船闸用电负荷等级的一个指标。 3.1.2 两个独立电源是指地区供电系统中两个不同的独立电源点,指两个不同的地区变电站。部分船闸从不同的地区变电站分别取得独立电源有困难或不经济,因此,本条对第二电源没有进行强制规定。 :918/outfiles/html07/
13、15/3/3.1%20%20一般规定.htm2008-6-103页码,1/1 3.1.3 对二级负荷,由于停电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较大,故有条件时宜由两个独立电源供电。 3.1.5 用电设备端子处电压偏差允许值是以额定电压的百分数表示的。 3.1.6 船闸的检修多发生在闸门、阀门、启闭机和电气部分,这些设备大部分集中在上、下闸首附近,因此,在上、下闸首配备检修电源是十分必要的。 :918/outfiles/html07/15/3/3.1%20%20一般规定.htm2008-6-103页码,1/1 3.2 电气接线 3.2.1 具有两个外部独立电源的船闸,宜采用同级电压
14、供电。 3.2.2 具有两个外部独立电源的船闸配变电所,高压和低压母线宜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3.2.3 船闸高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分布和地理环境等情况,也可采用环式或树干式。 3.2.4 具有两个高压电源且设有高压配电站的、级船闸,配电站到变电所的两路出线, 应取自不同的母线段。 3.2.5 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宜采用低压断路器或隔离开关。 3.2.6 低压母线为双电源,变压器低压侧总开关和母线分段开关采用低压断路器时,在总开关的出线侧和母线分段开关的两侧,应装设刀开关或隔离触头。 3.2.7 当母线分段开关采用自投方式的低压断路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3
15、.2.7.1 应装设“自投自复”、“自投手复”和“自投停用”三种状态的位置切换开关。 低压断路器自投应有01s的延时,低压侧主断路器因过载或短路故障分闸时, 低压断路器不得自动合闸。 低压侧主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应有电气联锁。 3.2.8 自备电源接入变电所低压配电系统时,与外网电源间应设互锁装置,不得并网运行, 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避免与外网电源的计费混淆; (2) 满足主要用电负荷需要。 条文说明 3.2.1 两个电源采用同级电压供电,可以相互备用,提高设备利用率。 3.2.3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便于管理推荐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3.2.8 根据供电部
16、门的要求,自备电源不能反向送电,不能并网运行,因此本条作出相应的规定。 :918/outfiles/html07/15/3/3.2%20%20电气接线.htm2008-6-10 3 页码,1/13.3 负荷计算及无功补偿 3.3.1 船闸用电负荷的计算范围应包括船闸运行区、生产管理区和生活辅助区等。 3.3.2 在负荷计算时,应分别计算动力计算负荷和照明计算负荷,并应计算船闸的总计算负荷。 3.3.3 船闸运行动力用电负荷计算方法应按船闸的运行流程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线单级船闸运行动力用电负荷应选最大一组电动机进行负荷计算。
17、 单线单级以外的船闸运行动力用电负荷的计算,应考虑不同船闸同时运行的工况。 3.3.4 船闸运行动力用电负荷以外的其他用电负荷宜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计算。 3.3.5 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应按总计算负荷选用,当电动机全压启动时,应满足启动电流最大的一组电动机的启动要求。 3.3.6 高压供电的船闸,功率因数应大于0.9,低压供电的船闸,功率因数应大于0.85。当配电系统不能满足功率因数的要求时,应设置无功补偿装置。补偿装置宜采用自动补偿装置。 3.3.7 无功补偿的电容器组,宜在配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 条文说明 3.3.6 一般船闸基本上均采用高压供电,低压补偿,由于变压器的无功损耗较大,在进
18、行配电系统设计时,应设置无功补偿装置,使高压侧的功率因数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 :918/outfiles/html07/15/3/3.3%20%20负荷计算及无功补. 2008-6-10 3页码,1/1 3.4 自备电源 3.4.1 当船闸从电网取得第二电源有困难或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不合理时,可设自备发电机组。自备发电机组宜靠近船闸的配变电所设置。 3.4.2 自备发电机组的容量应满足船闸主要用电负荷的需要,其余负荷宜自动切除。 3.4.3 自备发电机组的容量可根据一级负荷或二级负荷,按下述方法计算,并选择其最大者: (1) 按主要用电负荷计算发电机容量; (2)
19、按启动电流最大的单台电动机或成组电动机启动的需要,计算发电机容量; (3) 按启动电动机时母线容许电压降计算发电机容量。 3.4.4 自备发电机组宜装设快速自动启动装置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并应具有连续三次自启动的功能。当连续三次自启动失败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 条文说明 3.4.1 配变电所一般位于船闸负荷中心,机组靠近配变电所设置能节省有色金属和电能消耗,确保电压质量。 :918/outfiles/html07/15/3/3.4%20%20自备电源.htm2008-6-10 4 页码,1/24.1 配变电所 4.1.1 配变电所位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20、(1) 接近负荷中心; (2) 进出线方便; (3) 接近电源侧; (4) 设备吊装和运输方便; (5) 位于不积水的场所。 4.1.2 单线单级船闸宜在船闸的上闸首或下闸首附近设置一个配变电所。 4.1.3 单线单级以外的船闸配变电所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船闸的总体布置、用电负荷的分布和进出线走廊等,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 4.1.4 非溢洪船闸配变电所的室内地面高程不得低于重现期为50年一遇的洪水高程。溢洪船 闸配变电所的室内地面高程不得低于重现期为20年一遇的洪水高程。 4.1.5 变电所的型式应根据用电负荷的状况和船闸周围环境情况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变压器容量在31
21、5kVA及以下的三级负荷船闸,宜采用户外箱式变电站,也可采用露天变电所。 一级负荷和二级负荷的船闸,或变压器容量在315kVA以上的三级负荷船闸,宜采用室内变电所。 4.1.6 船闸高压配电室宜设不能开启的自然采光窗,窗台距室外地坪不应低于1.8m。 4.1.7 船闸变压器室和配电室宜采用自然通风窗。 4.1.8 船闸变压器室、电容器室和配电室内应避免无关的管道和明敷线路通过,并应采取防止小动物从采光窗、通风窗、门和电缆沟等进入室内的措施。 4.1.9 非油浸的变压器和非可燃性油浸电容器可设在同一房间内。 4.1.10 在船闸配变电所室内裸导体上方布置灯具时,灯具的水平投影与裸
22、导体的净距应大 于1m。灯具不得采用吊装方式。 4.1.11 就地检修的油浸变压器的室内高度可按吊芯所需最小高度加0.7m的富裕确定。 条文说明 4.1.4 非溢洪船闸配变电所的室内地面高程是参照河港工程设计规范(GB 50192)制订的。溢洪船闸配变电所的室内地面高程的规定是根据变压器的经济寿命和山区河流水文特点等因素确定的。通常情况下变压器的经济寿命为20年;再者从山区河流的水文特点看,20年一遇的洪水位与50年一遇的洪水位相差悬殊,标准过高难以实现,也不经济合理。 :918/outfiles/html07/15/4/4.1%20%20配变电所.htm2008
23、-6- 目前国内已有很多厂家生产户外箱式变电站,船闸的负荷中心基本上位于闸首附近,采用这种变电站占地较少,节约闸首的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故本规范推荐使用。露天变电所多采用杆上式和高台式,运输安装方便,目前这类变压器容量绝大多数为315kVA及以下。 4页码,1/3 4.2 配变电装置 4.2.1 具有两个外部高压独立电源的船闸配变电所,应设置两台变压器。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船闸正常运行最大负荷的要求。 4.2.2 干式变压器防护外壳的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2X。不带防护外壳的干式变压器,应设防 护等级不低于IP2X的金属网遮栏,遮栏高度不应低于1.7m。 4.2.3 变压器的外廓
24、与变压器室墙壁和门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4.2.3的规定。 4.2.4 配变电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配电室的布置,应便于设备操作、巡视和检修。 当高压开关柜的数量少于5台时,高压开关柜可与低压配电柜布置在同一房间内。 当同一房间内的高压开关柜和低压配电柜有裸露导体时,柜间净距不应小于2m。 配电室过道上部遮栏与地面的距离应满足搬运设备的要求,且不应低于1.9m。 当配电装置的长度大于6m时,柜后通道应设两个出口,配电装置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15m时,尚应增加出口。 当配变电室采用双层布置时,位于楼
25、上的配电室应至少设一个通向室外的平台或通道的出口。 变压器室、配电室和电容器室的门应向外开。相邻房间的门应双向开启。 4.2.5 高压配电室内各种通道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5的规定。 :918/outfiles/html07/15/4/4.2%20%20配变电装置.htm2008-6-104.2.6 低压配电室内配电柜柜前和柜后通道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4.2.6的规定。 注:当墙面遇有柱类局部凸出部位时,凸出部位的通道宽度可减少200mm。 4.2.7 低压配电室应留有备用柜位,低压配电装置应留有备用回路。高压配电室宜留有备用柜位。 4.2.8
26、高压配电装置选用的导体和电器,允许最高工作电压不得低于回路的最高运行电压, 长期允许电流不得小于回路的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导体和电器的动稳定和热稳定应按短路条件验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应验算动稳定,可不验算热稳定。 采用高压限流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根据限流熔断器的特性,验算动稳定和热稳定。 采用熔断器保护的电压互感器回路,可不验算动稳定和热稳定。 4.2.9 低压配电装置除应满足所在系统的标称电压、频率和回路的计算电流外,尚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和热稳定要求。要求断开短路电流的保护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27、 4页码,3/3 条文说明 4.2.1 本条是基于满足一级负荷供电可靠性提出的。 在同一配电室内布置顶部有裸露带电导体的高、低压配电装置时,柜与柜之间相距2m是为了防止检修高压柜和带电的低压柜时相互影响而发生触电事故。 4.2.7 低压配电柜的防护等级已有较大提高,因此本次规范修订时取消了低压配电屏在每列的两端,应装设边屏的规定。 熔断器的最大断开电流,要大于被保护线路最大三相短路冲击电流有效值,此时,熔断器在经受短路冲击电流时熔体通常在0.01s内熔断。而验算热稳定的短路电流延续时间在0.200.25s,因而用熔断器保护的导体和电器可不验算热稳定。但是动稳定的
28、校验是以短路后经过半周(0.01s)的瞬时最大值短路冲击电流为依据的,故动稳定的校验仍需进行。 :918/outfiles/html07/15/4/4.2%20%20配变电装置.htm2008-6-105.1 一般规定 5.1.1 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在船闸跨越,当确有困难需要跨越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 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5.1.2 配电线路的敷设应考虑下列主要因素: (1) 场所环境特征; (2) 建筑物特征; (3) 人与线路的可接近程度; (4) 因短路可能出现的机电应力; (5) 安装期间或运行中线路可能遭受的其他应力; (6) 导线自重。 5.1
29、.3 架空线路和钢索布线的设计,应综合考虑线路通过地区的气象、地形、地貌、地质、交通运输和通信设施等因素。 5.1.4 架空线路和钢索布线的路径和杆位的确定,应充分考虑运行、施工、交通条件和路径长度等方面的因素,减少与其他设施的交叉和跨越建筑物,可沿道路平行架设。 5.1.5 电缆线路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选择最短距离的路径,并考虑沿途已有和拟建建筑物情况; (2) 减少穿越各种管路、公路、道路和弱电电缆线路的次数; (3) 避免外部热源产生的热效应影响; (4) 防止在敷设和使用过程中因机械性冲击、振动和地基沉降等造成的损害; (5) 防止电缆遭受腐蚀或污染物造成的损害; (6) 防
30、止强烈日光辐射造成的损害。 5.1.6 电缆的敷设方式,应根据环境条件、沿途建筑物的要求、用电设备的分布、电缆数量、施工条件和所选用的电缆型式等确定。 5.1.7 在负荷电流较大的情况下,应考虑不同型式的电缆在选定的敷设方式下载流能力的差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电缆型式和截面。 条文说明 5.1.1 船闸是航道上重要的通航建筑物,通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架空电力线路跨越船闸会对过闸船舶本身及船舶上装载的货物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特别是船舶装载危险品时,安全隐患就更大。因此,本条规定“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在船闸跨越”。由于大多船闸是依附水电站而建,部分枢纽受地形条件制约,电站和船闸同岸布置,电站输电线路
31、跨越船闸,因此本 5页码,2/2 条规定“当确有困难需要跨越时,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根据经验,安全措施主要包括提高导线和杆塔的安全系数。增加杆塔的高度和在导线下架设安全防护网等。 :918/outfiles/html07/15/5/5.1%20一般规定.htm2008-6-105.2 室内线路 5.2.1 室内线路敷设方式可分为明敷和暗敷。 5.2.2 金属管、塑料管、金属线槽和塑料线槽等布线,应采用绝缘电线或电缆。当同一根管 或线槽内有多个回路时,绝缘电线和电缆均应具有与最高标称电压回路相同的绝缘等级。 5.2.3 二根绝缘导线穿于同
32、一根管时,管内径不应小于二根导线外径之和的1.35倍;三根及以上绝缘导线穿于同一根管时,包括外护层的总截面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面积的40%。 5.2.4 下列情况下,不同回路的线路可穿于同一管内: (1) 标称电压为50V以下的回路; (2) 同一设备或同一联动系统设备的电力回路和无防干扰要求的控制回路; (3) 同一照明灯具的回路; (4) 管内绝缘导线的根数少于8根的同类照明的回路。 5.2.5 采用金属管或塑料管布线的直线管路长度不宜大于30m,管路较长或弯曲时,宜加大管径或加装拉线盒。 5.2.6 塑料管和塑料线槽及附件,应采用氧指数大于27的难燃型制品。 5.2.7 金属管和金属线槽
33、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物顶棚内的布线必须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 明敷于潮湿场所和埋地敷设的金属管布线,应采用水煤气管明敷和暗敷于干燥场所的金属管布线可采用电线管。 交流线路应将同一回路的所有相线和中性线穿于同一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内。 5.2.8 暗敷于地下的管路不宜穿过建筑物基础,当必须穿过建筑物基础时,应加设保护管。管路穿过建筑物结构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5.2.9 室内明敷的无铠装电缆,水平敷设时距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2.5m,垂直敷设时至地面的距离不宜小于1.8m,不能达到要求时,应采取防止电缆机械损伤的措施。 5.2.10
34、硬质塑料管布线可用于室内场所,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可采用明敷。 条文说明 5.2.6 塑料制品属碳氢化合物,常以氧指数作为耐燃烧性能的重要指标。氧指数愈高,表明材料的难燃性和耐火性能愈好。可燃性材料和难燃材料的氧指数的临界值为26,本条规定的氧指数27是最低要求。 金属管明敷于潮湿场所或埋地敷设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锈蚀。为保障线路安全,本条规定应采用水煤气管。水煤气管管壁较一般电线管厚,且为镀锌管,能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耐锈蚀性能较好。 5页码,2/2 5.2.10 硬质塑料管布线是特指室内照明线路敷设且为暗敷在墙内的线路。 :918/outfil
35、es/html07/15/5/5.2%20室内线路.htm2008-6-105.3 室外线路 5.3.1 船闸工程的室外线路宜采用电缆布线。电缆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不应在有易燃、易爆和可燃气体管道或液体管道的沟道内敷设。 支承电缆的金属构架应采取防腐措施。 5.3.2 电缆在电缆沟或廊道内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在电缆沟和廊道内敷设时,支架层间垂直距离和通道宽度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3.2-1的规定。 电缆沟和廊道应采取排水措施,沟底纵坡坡度不应小于0.5%,并应设置集水坑。 在多层支架上敷设电缆时,电力电
36、缆宜放在控制电缆的上层,在同一支架上的电缆可并列敷设。当两侧均有支架时,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宜与1kV以上的电力电缆分别敷设于不同侧的支架上。 电缆支架的长度,在电缆沟内不宜大于350mm,在廊道内不宜大于500mm。 电缆在电缆沟或廊道内敷设时,支架间或固定点间的最大间距应符合表5.3.2-2 的规定。 电缆廊道内的净高不宜低于1.9m,局部或管道交叉处净高不应小于1.4m。电缆廊道内应采取通风措施。 当电缆廊道长度大于7m时,电缆廊道两端应设出口,两个出口间的距离超过75m 时,尚应增加出口。人孔井可作为出口,人孔
37、井直径不应小于0.7m。 5页码,2/4 电缆廊道内应设置照明,电压不应超过36V。 5.3.3 电缆明敷应符合下列规定。 相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并列明敷时,电缆的净距不应小于35mm,且不应小于电缆外径,在桥架、托盘和线槽内敷设时,可小于35mm。1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与1kV以上电力电缆宜分开敷设,当并列明敷时,净距不应小于150mm。 架空明敷的电缆与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1.0m,当净距小于或等于1.0m时,应 采取隔热措施。电缆与非热力管道的净距不宜小于0.5m,当净距小于或等于0.5m时,应在与 管道接近的电缆段上和该段两端向外延
38、伸不小于0.5m以内的电缆段上,采取防止电缆受机械 损伤的措施。 5.3.4 电缆桥架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桥架水平敷设时,宜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宜取1.5 3.0m。电缆桥架垂直敷设时,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2.0m。 电缆桥架多层敷设时,控制电缆层间距离不应小于0.2m,电力电缆层间距离不应小于0.3m,弱电电缆和电力电缆间的层间距离不应小于0.5m,当弱电电缆和电力电缆间设有屏蔽盖板时可减少到0.3m,桥架上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的间距不应小于0.3m。 电力电缆在桥架横断面内的填充率不应大于40%,控制电缆在桥架横断面内的填
39、充率不应大于50%。 下列不同电压和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敷设在同一层桥架上: (1)1kV以上与1kV以下的电缆; (2) 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双路电源电缆; (3) 应急照明与其他照明的电缆; (4) 强电与弱电电缆。 5.3.5 电缆埋地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沿同一路径敷设的电缆数量不应超过8根,埋地敷设的深度不应小于700mm。 下列情况下电缆应穿管保护,且穿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 (1) 电缆通过建筑物的基础、散水坡、楼板和墙体等; (2) 电缆通过道路,且伸出路基1.0m; (3) 电缆引出地面2.0
40、m至地下0.2m段; (4) 容易接触或其他可能受到机械损伤处。 埋地敷设的电缆间及与其他设施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5.3.5-1的规定。 :918/outfiles/html07/15/5/5.3%20室外线路.htm2008-6-10 电缆与建筑物平行敷设时,电缆应埋设在建筑物的散水坡外。电缆引入建筑物时,所穿保护管应超出建筑物散水坡以外100mm。 埋地敷设电缆的接头盒下应设置混凝土基础板,基础板的宽度宜超出接头保护盒两端0.60.7m。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与电缆外径的比值,不应小于表5.3.5
41、-2的规定。 5.3.6 钢索布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索上绝缘导线垂弧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7m。 钢索布线采用绝缘导线明敷时,应采用鼓形绝缘子或针式绝缘子固定,采用电缆、金属管或硬塑料管布线时,可直接固定于钢索上。 5页码,4/4 钢索布线采用的铁线或钢绞线的截面面积,应根据跨距、荷重和机械强度确定, 最小截面面积不宜小于10mm2。钢索固定件应镀锌或涂防腐漆。 条文说明 船闸的电缆沟和电缆廊道很可能位于无渗透性潮湿土壤中或在地下水位以下,所以要求将电缆沟和电缆廊道底部形成坡度,及时排除积水,以保证电缆线路在良好环境条件
42、下运行。 为降低环境温度和驱除潮气,电缆廊道要考虑通风设施,一般采用自然通风。 5.3.3 电缆明敷时对水平净距的规定主要是考虑维护和维修时避免机械外伤。 :918/outfiles/html07/15/5/5.3%20室外线路.htm2008-6-106.1 一般规定 6.1.1 照明方案应根据供电方式、周围环境、照明方式和照度要求确定。照明应合理选择控制方式,充分利用天然光并根据天然光的照度变化确定电气照明点亮的范围。照明可采取分区控制灯光和采取节能开关等措施。 6.1.2 照明设计应避免运行区的照明光源对控制室操作人员和船员产生视觉眩光,并应
43、限制工作面上的光幕反射和反射眩光。 6.1.3 照明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 (1) 有利于船舶驾驶和船闸运行安全,正确识别周围环境,正确处理人与光环境的协调性; (2) 重视空间的清晰度,消除不利的阴影; (3) 合理确定显色性、亮度分布和照度水平; (4) 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和控制照明区域,降低电能消耗指标。 6.1.4 照明方式可分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局部照明宜在下列区域采用: (1) 需要有较高照度的区域; (2) 一般照明照射不到的区域; (3) 需要减少反射眩光的区域; (4) 需要标示水工建筑物位置的区域。 6.1.5 照明种类可分为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船闸控制室、配变电所
44、、启闭机房和电缆廊道 应设应急照明。 6页码,1/1:918/outfiles/html07/15/6/6.1%20一般规定.htm2008-6-10 6页码,2/26.2 照 度 6.2.1 船闸的照度标准值分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6.2.2 船闸运行区域内的一般照明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7,邻近周围的照明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5。 6.2.3 船闸的室内照明照度标准值和一般显色指数应符合表6.2.3的规定。 6.2.4 船闸的室外照明照度标准值应符合表6.2.4的规定。 条文说明 6.2.3 结合国标对船闸室内各部位
45、照度标准进行了适当提高。 :918/outfiles/html07/15/6/6.2%20照%20%20度.htm2008-6-106页码,2/26.2.4 结合国标和船闸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船闸室外各部位照度标准进行了适当提高。 :918/outfiles/html07/15/6/6.2%20照%20%20度.htm2008-6-106页码,1/16.3 照明供电 6.3.1 照明负荷的计算功率因数宜采用下列数值: (1) 白炽灯为1; (2) 带有无功补偿装置的荧光灯为0.95; (3) 不带无功补偿装置的荧光灯为0.5; (4) 带
46、有无功补偿装置的气体放电灯为0.9; (5) 不带无功补偿装置的气体放电灯为0.5。 6.3.2 船闸的室内照明不宜使用不带无功补偿装置的荧光灯,室外照明不宜使用不带无功补偿装置的气体放电灯。启闭机房、发电机房、水泵房等宜选用白炽灯。 6.3.3 三相配电干线的各相负荷宜分配平衡,最大相负荷不宜超过三相负荷平均值的115%, 最小相负荷不宜小于三相负荷平均值的85%。 6.3.4 三相照明线路分支回路中应采用单相低压断路器进行控制和保护。 6.3.5 室内照明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连接建筑组合灯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60个。连
47、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 6.3.6 当照明回路控制采用遥控方式时,应具有解除遥控的功能。 6.3.7 插座宜由单独的回路供电,且一个房间内的插座宜由同一回路供电。当插座为单独回路供电时,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 6.3.8 气体放电灯的照明线路,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截面规格相同。 6.3.9 气体放电灯应避免气体放电光源的频闪效应,可将相邻灯管接在不同相别的线路上。 6.3.10 靠近高温灯具的上部不应敷设线路。接入高温灯具的线路应采用耐热导线或采取其 他隔热措施。 :918/outfiles/html07/15/6/6.3%20照明
48、供电.htm2008-6-10 7页码,1/17.1 一般规定 7.1.1 船闸建筑物防雷设计,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象、地形、地质、环境、雷电活动规律和被保护物的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措施。 7.1.2 船闸设施和设备接地宜采用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采用各用电设备接地电阻的最小值。 7.1.3 船闸用电设备接地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及规模、设备操作及维护情况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7.1.4 接地装置应考虑土壤干、湿、冻结等对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条文说明 7.1.1 我国地域辽阔,船闸工程分布较广,雷电活动规律各地区差别很大。从地理条件来看是湿热带地区的雷电活动多于干冷地区,从地域看是山区多于平
49、原,从地质条件看是有利于很快聚集与雷云相反电荷的地面容易落雷,地形不同可引起局部气候的变化,造成有利于雷云形成和相遇的条件,从地物看,有利于雷云与大地之间建立良好的放电通路,如建筑物旁的大树,山区和旷野地区的输电线路等落雷次数就多。雷电频繁程度与地面落雷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雷电活动多的地方往往落雷次数就多。在设计工作中需调查收集工程所在地近年来的雷电活动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雷击选择性的规律,对于正确考虑防雷措施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从多年来的运行经验和国内外的模拟试验资料来看,凡建筑物坐落在山谷潮湿地带,河边湖边,土壤机构不同的地质交界处,底下有矿脉及地下水露头处等地方, 遭受雷击较多,
50、可见,雷击事故的发生除与雷电日的多少有关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形、地貌、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的结构型式及建筑地点的地质条件等因素都有密切关系。 :918/outfiles/html07/15/7/7.1%20一般规定.htm2008-6-10 7页码,2/27.2 防 雷 7.2.1 下列船闸建筑物应设置防雷保护装置: (1) 配变电所和发电机房; (2) 中央控制室、调度室和通信设备室; (3) 启闭机房和事故检修门架; (4) 计算机房等。 7.2.2 船闸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船闸建筑物防直击雷宜采用避雷带、避雷针或避雷带和避雷针混
51、合组成的接闪器。避雷带应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 金属屋顶或屋顶有金属结构时应将金属部分接地。 建筑物宜利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梁、柱和基础的钢筋作为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的有关规定。 接闪器和引下线可直接装在建筑物上,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引下线的数量不宜少于两根,间距不应大于25m。 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且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当防雷接地装置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不共用时,地下间距不应小于2m。接地装置宜敷设成环形接地体。 突出屋面的金属物体可不装接闪器,但应与屋面防雷装置相连。 在相邻防雷装置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可不设置防直击雷的保护装置。 7.2.3 船闸电缆和架空线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用锌渣采购合同版B版
- 2024年全面修订版雇佣劳务协议版B版
- 2024年债务转股权实施细则协议版B版
- (2024版)居间工程介绍合同的培训指导
- 2024年室内涂料施工服务协议一
- 2024年家庭教育服务协议标准格式范本版B版
- 2024年养殖业合伙人协议模板版B版
- 2024年度公私合作特许经营权益合同一
- 2024年家庭灭蟑服务协议样本版B版
- 2024年土地使用权购买合同与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4年统编版新教材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共8单元)
- 高等工程数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南京理工大学
- (正式版)JTT 1499-2024 公路水运工程临时用电技术规程
-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ppt
-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计算竞赛试题
- 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经验交流PPT课件
- 资产管理流程图及管控点
- 中学年级部主任负责制学校管理模式
- 论离体病理组织、病理切片和组织块的归属
- Manual达规判定手册
- (完整版)A4作文格纸可直接打印使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