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习6(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习6(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周练习6(无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滑县六中高二限时练习文科历史练习6(范围:选修一第三单元)一、 选择题(60分,每题4分,共15题)1、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 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c.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2、北魏孝文帝针对流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产生积极影响,以下搭配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水平落后,租调繁重推行均田制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b.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革除旧俗,全面胡化巩固

2、了与汉族地主的联系c.旧都平城人口承载量小,保守势力大迁都洛阳为推进改革提供条件d.官吏贪污成风,私取租调推行官吏俸禄制减轻官吏对百姓的掠夺3、魏书.高祖纪载:(北魏孝文帝下诏)“富强者并兼山泽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从材料判断,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直接推动力是( )a.抑制土地兼并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c.巩固北魏统治d.促进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4、据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记载:“(冯太后)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3、”由此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 )冯太后聪颖惠达冯太后做事果断,具有雄才大略冯太后的“登尊极”为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冯太后精通汉族文化a. b. c. d.5、6世纪初年,北魏全国人口猛增,这主要得益于( )a、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的成效b、荒地得到充分开垦,可以养活众多人口c、社会安定,粮食产量增多d、城市生活有了重大发展6、实行均田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下关于均田制的认识,正确的有( )它是推动鲜卑族封建化的关键性措施 它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它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在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a b c d7、马克思在谈到民族问题时,有一段很精彩的

4、诊断!“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哪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历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下列历史事件可以充分体现了这一规律的是( )a北美独立战争 b北魏孝文帝改革c法国大革命 d日本明治维新8、“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居所官”。从语意判断,该史料出自( )a魏书 b汉书 c隋书 d旧唐书9、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对孝文帝改革的:a客观表述 b 客观记载 c客观评论 d主观评论10、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整顿吏治、实行府兵制 、汉化政策、颁布均田令11、在北魏孝文

5、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政治制度12、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实际是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过程 c、农业化过程 d、封建化过程13、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a、北方实现统一 b、北方少数民族完成封建化进程 c、民族矛盾尖锐 d、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趋势14、下列不属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加速政权封建化的措施是a、制定官吏俸禄制,地方实行三长制b、兴办太学等学校,教授儒家经典c、废除鲜卑族祭祀礼仪,改用汉族礼仪制度d、修订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刑律15、下列人物中,实

6、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是a、道武帝 b、太武帝 c、冯太后 d、孝文帝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共40分,4小题)16、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 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其中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是中外古代改革中成功的典型。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图一梭伦在改革前展开辩论 图二 商鞅舌战图材料二 黑色的土地, 将是最好的证人, 由于正是我, 为她拔掉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她倍受奴役, 而今已重获自由。很多被出卖的人们, 我都使他们获得解放!材料三材料四 魏亡之祸, 成于六镇; 轻薄六镇, 实自太与。夫变夷从夏, 人孰不以为美?至一家门户紧切利害, 乃忽弃不顾, 可乎?然则自古公禀父陶复陶穴, 至于岐有夷之行, 彼累积而后成, 非文胜其质也。迁洛之举, 群臣不顺, 孝文设术以诈之, 示威以胁之。不知厌忽累世安乐之余, 经始百年荒榛之地, 一事不成, 旧业尽弃, 欲以何为?嗟夫!孝文诚非玩岁月而苟目前者; 及其昧先后, 失名实, 不安于而眩其末, 则好治与念乱同科, 可不悲哉! 魏书卷三十四习学记言序目回答: (1) 根据以上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梭伦改革、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分别是什么? 9(2) 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梭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