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_第1页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_第2页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_第3页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_第4页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社会是人生最好的大学 “人.岁月.生活”社会调查报告 导言 采访之前,我带着一份憧憬与紧张,因为预期的采访对象是在大街上随意找的外国人,我希望通过他的描述知道不同国度的不同人的生活经历,但是我又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自身问题蹩脚的英语。因为我为了采访做了详细的准备计划:英文的自我介绍、设计问题,并且我还复习了采访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词汇。我准备采用了定性采访,尽管反映的是个性,但是它也具有普遍性的很多特点。较之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对面的采访更为直观,不单单可以听其声,还能观其色,时刻掌握被访者内心的变化,从而发现采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适当的调整。再加上经常被传统研究类型所忽视的制度民族志的运

2、用,我相信这次采访对研究整个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地点上,我避开了热闹的古城,选择了束河,安静的氛围更能使双方放松,有利于采访的顺利进行。2009年12月11日,一个天气还不错的下午,在束河指挥部停车场附近,我偶遇到了采访对象mark和一直为充当翻译的云南师范大学的学生(mark的翻译)。我们漫步到九鼎龙潭附近的山水居那个温馨的小苑,伴着滴答的柔柔音乐,开始了采访 正文 主位描述初见mark,他正拍摄在客栈墙外的一棵垂柳,表情很专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尘,来自外国的朋友对这些微小的事物相当用心。可是他的穿着却很休闲:宽松的淡灰色毛线上衣,无任何的修饰,脖子上挂着一个长焦相机。他似

3、乎对束河的很多东西都有浓厚兴趣,刚拍完叶子,又把目光聚焦在两只慵懒的晒太阳的白色的小狗上,于是马上又举起了相机。我趁着他稍微闲暇的空当走了过去,向他说明了来意,他很爽朗的回答道:“ok ok, of course, its the time that we should have a rest, go with us!”很出乎我的意料如此神速的就找到了要采访的对象。 mark今年60岁,不过看上去也就50岁的样子。他眼睛很深邃,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问题不用我过多的描述,他便心领会神,甚至还能猜到下一个问题,抢先一步做出回答。mark很平易近人,与其说是采访,不如称为聊天,他很温和,让我感觉不

4、到丝毫的紧张。mark也很幽默,由于相谈甚欢,以至采访结束我们才发现还没有拍照,匆忙的拿起相机的又开始在心里犯嘀咕“要不要做个采访聊天的造型?但再问些什么呢?”mark看到我的表情他好像明白了什么,马上说着类似“呜啦无啦”的话,然后眨着眼睛问道:“like the just monment, is that all?”我们被他的风趣逗的哈哈大笑,相机记录了我想摆拍却又实拍的瞬间。mark是个经历很丰富的人,他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各种性质的工作。这次是mark第三次来中国,他对中西方人们的生活思想有着一定的认识。他觉得生活是美好的,尽管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或是贫穷或是富裕,或是开放或是保守,但他们都

5、有自己的闪光点。当然,这些是他的总体看法,在面对不同的问题上,他的见解也是不同的,那么具体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mark客位描述我是mark,来自英格兰伯明翰,但我不是典型的英国人,因为传统的英国人都不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状态,他们一生大多只有一两个工作,坚持着,固守着。我喜欢不同的生活,不同的工作,不同的环境,这样我可以有不同但同样是快乐的心情。随遇而安对我来说再正常不过了,当然,我也乐衷于那些。这种追求伊始于我人生的第十六个年头我登上了环游世界的轮船,那个时候,我只是一名小小的水手,是大海给了我广阔的视野: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风貌,不用的习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我喜欢变化着的万物

6、,对它们,我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并乐于走进他们,了解他们。在周游的过程中,我去了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带给我不同的感受。尽管语言不同,但所到之处,我都能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中国有句古话叫四海之内皆兄弟,而我则可用五洲之地遍朋友加以概括。后来我做了一家工厂的工人。尽管工作很单调的,但对我来说同样是学习社会交往的重要一页。我也做过厨师,到现在为止,我还经常自己做些佳肴招待朋友。中国人有训:民以食为天,的确如此,我喜欢用自己对色香味的感觉为吃客提供胃的欣喜。我做的东西很多人都喜欢吃,因为烹饪依性格而存在,我不会墨守成规、照本宣科,食物的制作上我充满了随意性,正像我一直所向往的生活状态。21岁我去了袋鼠

7、之国澳大利亚。在那里我住了整整一年。虽然背井离乡,但我并不感觉到孤独,到那里之后,我很快交到了新的朋友,他们都很热情,我马上投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澳大利亚和英国是不同的,我很高兴自己可以有那么长时间细细地认识了解和自己国家不同的一切。返回家乡后,我还开过冰淇淋店、咖啡店。每一次改变都让我开心,毕竟,在我看来,未知的领域我更有创造发挥的余地。现在我在中国浙江卖卡车,我也从事金属回收工作。近45年的经历让我看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我没有上过大学,但我认为社会是最好的大学,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舞台,每个人虽然只是几十亿中的普通一员,但都可以是自己的主角,在台上尽情发挥,展示自己的青春,秀出自己的风采

8、。当然,在忙碌奔波的同时,总会伴着触动心灵的事情,有欢喜,有愤怒,也有悲哀。这些都是我难忘的瞬间,人生的财富。我会拿着相机把所见的一幕幕拍摄下来,其实我脑海也像它一样,不管是哪三味,都会囊括其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我会愤世嫉俗,英国在很多外人眼里是自由,是安全,是民主,是相对的富足。剥开冠冕堂皇的外衣,它的真实是让人感到吃惊和恐怖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堪大学教育沉重的费用而休学。是的,国家有助学贷款,但利息,税费对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人来说无疑是厚重的经济枷锁。我看到很多失业者在外失落无助的徘徊,英国是发达国家,但是也有着高达百分之二十的失业率,这种现象不是高福利可以解决的。我更是亲身体验过失去亲人的

9、痛:上周六,七个年轻人把我一个远方的叔叔给残忍的杀害了,没有原因的,犯罪分子的答案是:闲的很,想找点事,看到了他,就把他解决了。很是可笑吧,我不晓得他们为何不做别的来打发无聊,正如我不明白为何会那么多遵纪守法的公民会莫名奇妙的被“请”到警察局一样。很多东西都是有共性的,或者那是其潜规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改变的。对这些我没有办法改变什么,只能同情那些像我叔叔一样倒霉,甚至付出生命的不幸的人了。但是在外国人眼里,那些事很难知道的,虽然在很多人眼里言论是自由的,其实不尽然,都是当局者蒙蔽大众的一些手段,应该abc广播电台报道的都是积极向上的东西,对于那些不公平的待遇,媒体也不会动这个肋骨的,听

10、之任之发展,恶化。可我还是喜欢我的岁月。因为我还有父母,妻子,孩子,他们是我人生之重,对我的影响是也不可小觑的。还记得小的时候由于家庭贫困,父母要靠不停的劳作才能维持着生计。做为长子可仅仅7岁的我便要浆洗全家的衣服,稍有不对便会使得父母或是批评或是打骂。爸爸回到家就要休息,我们若是发出动静,他立刻就大动肝火,暴跳如雷。那时的我带着满腔的怨恨,觉得自己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可怜虫,甚至想到过要离家出走。如今,我也身为人父,身为人祖,回想起当年也只有莞尔一笑,笑自己的童真与幼稚。其实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是宝贝,不管是何种方式,哪怕是巴掌狠狠地落在孩子稚嫩的皮肤上,留下的也是爱的印迹。我父母从来不用工具打我

11、,不管我犯了多大的错。后来妈妈告诉我“力是相互的,用手打你,我可以掌握着分寸,因为我也承受着相同的痛”,那一刻,40岁的我像个孩子一样哭了。 我喜欢足球,年轻的时候我经常参加足球比赛,现在60岁了,身体条件不允许,由踢球转移到了看球赛,我也会像年轻的球迷似的为喜欢的队伍发挥出高水平时欢呼,尖叫。我喜欢听音乐,古典的,流行的,欢快的,伤感的这些在我不同的心情下会带给我不同的感受,那些跳动的音符是另一种语言,在某些时刻甚至可以给我人生的启迪。我也喜欢旅行,尤其喜欢中国,中国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我对它有着浓浓的感情,它让我留恋忘返。中国有多娇的大好河山,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有浓香的云南咖啡,还有朴实的朋

12、友。这里的人们会对我微笑,会对我说“hello”,会热情的为我指路,会允许我加入他们打跳的行列。中国人有很好的心态,他们没有强烈物质欲望,因此他们总是很开心,不管是贫富,都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听过一句如诗的语言:宠辱不惊,先看庭前花开花落。我认识的很多中国人都有如此的坦然,让我很是欣赏。中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一,在大城市,人口密度大,但是从来没有人不友好的对我。不过也有让我不高兴的,就是在一些人多的城市,经常推推嚷嚷的,有的人为了赶时间等原因插队或者推前面的人。诚然,社会该有一定的秩序,虽然政府在很多方便对其进行宣传,但毕竟是道德方面的问题,很少人能当法律一样遵守。自然,其他国家也存在这些现象。另

13、外,交往的多了,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被骗,但是对于我来说,这种情况发生的不多。只有比自己聪明的人才有骗人的能力,我认为我不是很笨,认识的大多数人还是很真诚的对待我的。因此,总的来说,我还是很喜欢中国,在这里,我按着自己的节奏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十分的惬意。时光荏苒,六十年的经历让我对很多东西有着自己的认识:年轻人应该多吃蔬菜,这样才能有健康的身体,以至于更好的享受生活,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人们应该把每一天当做人生的最后一天,这样才能珍惜时间,享受生活的点点滴滴。有的时候,人都是很顽皮的,憧憬很多,不过最美好的事物向来都是难以得到的,成功也是如此,但是过程也是一种收获。身在其中,用心灵去感悟,

14、用智慧去思考,风雨后,阳光,彩虹 后记采访结束,可我的工作还不能画上句号。还记得mark 很开怀的大笑:“你要把我的经历写下来吗?其实那只是我人生的十分之一。我很乐意同别人分享自己故事。”是啊,人生的十分之一尚且如此,那他的全部有是怎样的动人心弦呢?更不用说他所在的社会圈了。那时我们有种莫名的压力与好奇,希望了解更多人的更多故事。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在写文章的一刹那,我们豁然开朗,其实他已经告诉我们了很多,一花一世界,一页一佛尘。人和社会的关系就像水滴和大海,大海不为水滴的渺小而摒弃,因为水滴亦能反射大海的深广。水滴用它微小的力量诉说着人生,大海用它不惜的斗志书写着未来社会调查可以完全告一段落了

15、。回想起前几天,从阅读定性采访的要求和方法、温习民族志的相关内容,再到准备采访提纲、翻译采访的一系列问题,再到烈日下步行去束河,最后赶写稿件,改稿,真的很辛苦。不过现在想来还是很值得的,因为很幸运:到束河没多久就遇到了mark,他的热心,友好让我顺利的完成了采访。这是一个作业,不过我更倾向于这是一次探索:很多东西从未知到知,从不可能到可能,都是通过实践得到的,因此调查报告马上完成的现在,我充满了成就感。当然,这种成就感不仅仅是因为完成了一项任务,更主要的是我学会了思考:对人,对社会,对它们的内部关系,对个性,对共性,对它们的外在表现稿件的初衷来源于近期读的著作,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它描述的

16、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普通人物平凡而又波折的人生境遇。自己短短的短短的一篇文章很难和大师倾力打造的文学作品相提并论,这里只是单纯的说一下差别。首先在文字数量上,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作为长篇小说,划分很多章节,比较详尽具体。他写了主人公一生的遭遇,坎坷,从他的生活环境和工作变化中折射出他的性格特征,表现特定时代背景下坎坷而不平凡的遭遇。而我写的只是短短的一篇记录,侧重于人物主要事件的勾勒,自然不会有大篇幅的描述。在文章中,更多的是对人物典型经历的剖析。其次在语言上,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表述方式上也有很多的不同。在人岁月生活爱伦堡回忆录中,语言很符合其文化背景下的平铺直叙,没有什么大的波澜起伏,即使在高潮,也不急不躁,和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作为一篇文学报告文章,不同的身份语言是不同的。在主谓描述中,我尽可能的让文字更加东方文学化,用评述的方式介绍主人公mark的情况,做到客观公正。而在客谓描述上,可以有些西方浪漫主义的色彩。尽管不可能完全记录下来主人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