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生物化学_第1页
血液的生物化学_第2页
血液的生物化学_第3页
血液的生物化学_第4页
血液的生物化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emal Biochemistry,第 十 六 章,血液的生物化学,山西医科大学 生物化学教研室,血液的生物化学,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血浆蛋白 第三节 血细胞代谢,第一节 概述,一、血液的基本内容 二、血液的基本成分 三、血液的基本功能,一、血液的基本内容,1、血液的组成,无形成分血浆,有形成分,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3、血浆(plasma)、血清(serum):血清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血浆血清纤维蛋白原,2、比重: 1.0501.060 pH:7.357.45 渗透压:37C,770KPa,二、血液的基本成分,液体成分水 固体成分,无机物:电解质 有机物:,含氮化合物 糖类 脂类,蛋白

2、质 非蛋白类含氮化合物,此外,还有一些微量物质如酶、激素、维生素等。,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 (一)概念 血浆中除蛋白质以外的其他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酐,胆红素和氨等中的氮总称为非蛋白氮。 (二)正常值:14.2824.99mmol/L;其中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约占1/2。 (三)测定意义 1、反映机体蛋白质、核酸代谢的情况 2、反映肾排泄功能:此时,测定BUN比NPN敏感。,三、血液的基本功能,(一)运输: O2、CO2、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及 调节物 (二)维持内环境稳定:维持酸碱平衡;维持血 浆渗透压;参

3、与体温调节 (三)免疫:白细胞、补体系统及免疫球蛋白等;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凝血、抗凝血,第二节 血浆蛋白质,一、血浆蛋白质的分类 二、血浆蛋白质的性质 三、几种血浆蛋白质 四、血浆蛋白质的功能,血浆蛋白质: 1、血浆蛋白质是血浆中各种蛋白质的总称。 2、正常值:7075g/L,一、血浆蛋白的分类 (一)按分离方法进行分类 ( 二)按功能进行分类,(一)按分离方法分类 1、电泳法 1)原理:蛋白质的大小(分子量)、电荷、形状等 2)方法: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pH8.6 3)样品:血清 4)结果:,A,清蛋白 1 2 ,血 清 蛋 白 电 泳 图 谱,清蛋白(albumin,A):

4、3848g/L 球蛋白(globulin,G):1530g/L A/G:正常值1.52.5,5)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在临床上的应用,(一)按分离方法分类 2、离心法 1)原理:密度等 2)具体方法:超速离心法 3)样品:血清脂蛋白 4)结果:,(二)按功能分类,二、血浆蛋白质的性质,1、从来源讲绝大多数肝脏合成; 2、从合成场所讲多核蛋白体; 3、从多肽链结构上几乎都是糖蛋白,除清蛋白; 4、从遗传角度遗传多态性; 5、特异性半衰期; 6、急性时相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在急性炎症或某种类型组织损伤中,某些血浆蛋白水平会增高,这些蛋白被称为急性时相蛋白。例如,C反

5、应蛋白(CRP)、1抗胰蛋白酶、 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纤维蛋白酶原等。此外,三种蛋白则相应减少:前清蛋白、清蛋白、运铁蛋白。,急性时相反应,三、几种血浆蛋白质,(一)前清蛋白(二)清蛋白(三)运铁蛋白(四)铜蓝蛋白,(一)前清蛋白(prealbumin,PA),1、基本参数:分子量约54KD;肝细胞合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位于清蛋白前;半衰期很短,约12h;分子上有2个结合位点。 2、功能:1)营养:可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 2)运输载体:甲状腺激素;视黄醇结合蛋白。,(二)清蛋白(albumin,A),1、基本参数:分子量约66KD,585个氨基酸,不含糖;肝细胞合成;pI4.7;半衰期2

6、0d;分子结构上3个结合位点;正常值3848g/L 2、功能: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2)运输载体:脂溶性物质(如胆红素,长链氨基酸、类骨醇激素等);金属离子(如Cu2+ 、 Ni2+ 、 Ca2+ 等);药物(如磺胺类、青霉素、阿司匹林、洋地黄等) 3)缓冲酸碱的能力,清蛋白,(三)运铁蛋白(transferin,TRF),1、基本参数:分子量约77KD,单链糖蛋白,含糖约6;肝细胞合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位于球蛋白区;半衰期7d;正常值1.84.0g/L 2、功能:可逆地与Fe3+ 结合 铁蛋白(ferritin,Fer):分子量450KD;贮存 铁,每分子可贮存4500个铁原子。,(四)

7、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ER),1、基本参数:分子量160KD,单链多肽,含糖约10,每分子含铜原子67个;肝合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位于2球蛋白区;正常值150600mg/L 2、功能 1)结合Cu2+ 2)氧化酶: Fe2+ Fe3+ 3) APP,铜蓝蛋白的铁氧化性,三、血浆蛋白的功能,1、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2、维持酸碱平衡 3、运输 4、免疫 5、催化 6、营养 7、凝血、抗凝血及纤溶,血浆酶类,血浆功能酶 外分泌酶 细胞酶,第三节 血细胞代谢,一、红细胞代谢 二、白细胞代谢,一、红细胞代谢,(一)血红蛋白合成及调节 (二)糖代谢 (三)脂代谢,(二)血红蛋白的合成及

8、调节,1、血红蛋白(Hb)特点 2、血红素的合成及调节 3、珠蛋白的合成 4、Hb的合成,1、Hb的特点 一个Hb分子由4个珠蛋白亚基组成,每个珠蛋白亚基含有一个血红素辅基。 合成在红细胞成熟前完成 2、血红素的合成 部位:骨髓有核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线粒体、胞浆中合成。 原料:琥珀酰辅酶A,甘氨酸,Fe2+ 过程:,调节:主要对ALA合酶 ALA合酶:限速酶。主要以下五类物质通过对ALA合酶活性等调节,从而调节血红素的合成血红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erythropoiefin),类固醇激素,药物、致癌物、杀虫剂等化合物,辅基磷酸吡哆醛等。 ALA脱水酶、亚铁螯合酶:非限速酶,对重金属敏

9、感。 铁对血红素合成有 促进作用。,3、珠蛋白的合成 合成过程:同一般蛋白质合成相同。 调节:受血红素调控。高铁血红素促进珠蛋白及血红蛋白的合成。 4、血红蛋白:珠蛋白合成后,卷曲成球状立体结构,中间一空穴结构吞纳1分子血红素。,高铁血红素对起始因子-2的调节(珠蛋白合成的调节),高铁血红素,cAMP +,2C+cAMP-2R,eIF-2激酶 (无活性),eIF-2 (有活性),eIF-2 P (无活性),R2C2 (PKA),(二)糖代谢,糖酵解:9095 磷酸戊糖途径:510 2,3DPG支路: 概念:在红细胞糖酵解过程中, 1,3-DPG 在BPG变位酶和2,3-DPG磷酸酶的催化下经2,3-DPG 3转变为3-磷酸甘油酸的过程称为2,3-DPG支路或旁路。 酶: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2,3-DPG磷酸酶 特点: A、 不可逆反应; B、 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活性2,3-DPG磷酸酶, 故2,3-DPG生成分解。 红细胞内, 2,3-DPG含量高; C、 少产生1分子ATP。 意义: A、 红细胞内能量贮存形式 B、 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形式主要功能,2,3-DPG 支 路,红细胞内糖代谢的生理意义 1) ATP:维持红细胞膜上的Na泵(Na-K-ATPase)运转;维持红细胞膜上的钙泵(Ca2-ATPase)运行;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交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