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计算.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5/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1.gif)
![干燥计算.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5/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2.gif)
![干燥计算.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5/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3.gif)
![干燥计算.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5/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4.gif)
![干燥计算.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15/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08e37aee-d01e-41a1-9f4f-44617132839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干 燥,一、 定义 机械法,沉降、过滤 除湿方法 物理化学法,吸附 热能法,即干燥,一种利用热能的除湿方法 二、 分类 常压干燥 真空干燥 连续干燥 间歇干燥 传导干燥,间接干燥 对流干燥,直接干燥 辐射干燥,电磁波 介电干燥,高频电场 联合干燥 第一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5-1-1 湿空气的性质 一、 湿度H(绝对湿度,湿含量): 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带的水汽质量,即 (1),空气饱和时, 。 二、相对湿度: 水汽分压与水的饱和蒸汽压之比,即 代入式(1),得 。 三、比容vH: 单位质量干空气所具有的湿空气体积,即 由 得 所以 所以 四、比热cH(湿热): 常压下1kg干空气和其
2、所带的Hkg水汽升高1C所需的热量,即,五、 焓I: 1kg干空气和其所带的Hkg水汽的焓,即 六、干球温度t和湿球温度tw 干球温度:真实温度 将湿球温度计置于大量不饱和空气(t,H)中,设开始时水分与空气温度相同,因空气不饱和,水分必然汽化,汽化所需热量只能由水分本身温度下降放出显热而供给。 水温下降后,与空气间出现温度差,空气又传递显热给水分,当空气传给水分的显热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潜热时,水温维持稳定,该温度即为空气的湿球湿度tw。 此时 解之 七、 绝热饱和温度tas 不饱和空气(t,H)在绝热饱和器中与大量的水充分接触,设开始时水与空气温度相同,因空气不饱和,水必然汽化,汽化所需热量
3、来自空气温度的下降,以及水温的下降。当气温下降放出的显热等于水分汽化所需潜热时,出口气温和水温维持稳定,该温度即为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稳定后,汽化所需潜热完全来自气温下降放出的显热, 同时水汽又以潜热的形式将显热带回气相,所以过程等焓 或近似等焓。 该过程也称为绝热降温增湿过程。 由等焓,得 一般情况下, 解之 对水空气 , 所以 八、 露点td: 不饱和空气等湿冷却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由 所以露点就是以水汽分压作为饱和蒸汽压来确定的温度,即,得 所以 不饱和空气 饱和空气,5-1-2 湿空气的H-I图(湿焓图),湿空气的状态由两个独立的性质确定,其他性质可以计算,但计算繁琐,有时还要式差
4、 。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常用算图来表示湿空气各性质之间的关系。下面讨论常用的湿焓图(H-I图)。 一、 等H线:与纵轴平行 二、 等I线:与斜轴平行 三、 等t线 由 得 上式是以t为参数的直线方程, 且t,斜率, 所以等t线为一族非平行直线。 四、等线 由 知当P一定时,给定时, 所以是一族曲线 五、水汽分压线 由 得 ,(P一定时) 是一条近似直线(H0.622),六、 H-I 图的说明与应用 1已知空气状态点A,求其他参数 2已知一对独立参数,求状态点 (1) t 和tw (2) t 和td (3) t 和,第二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5-2-1 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一、
5、湿基含水量w 二、 干基含水量X X 显然 , 5-2-2 干燥系统的物料衡算 一、 水分蒸发量W 设L干空气消耗量,kg干空气/s; G干物料流量,kg干物料/s; W水分蒸发量,kg/s; G1、G2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流量,kg湿物料/s。 对干燥器进行水分的物料衡算 则,二、 空气消耗量 由上式得: 或 ,单位空气消耗量,kg干空气/kg水分。 三、 干燥产品流量G2 对干燥器进行干物料衡算 则 所以 5-2-3 干燥系统的热量衡算 一、 热量衡算的基本方程 对预热器进行焓衡算 则 对干燥器进行焓衡算 则,所以 所以 为方便,假定 (1) 新鲜空气中水汽的焓等于废气中水汽的焓 即 (2
6、) 湿物料进出干燥器时的比热相等,并可取其平均值 即 而 由 相减并代入假定(1),得 又由 相减,并代入假定(2),得 所以 二、干燥系统的热效率,而 所以 5-2-4 空气通过干燥器时的状态变化 由 得 一、等焓干燥过程 当 (1) (2) (3) ,时 二、 非等焓干燥过程 1操作线在等焓线的下方 当 (1) (2) (3) 时 2操作线在等焓线的上方 当 时 3操作线为等温线 当QD足够多时,可使干燥过程沿等温线进行。,第三节 固体物料在干燥过程中的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可以确定空气消耗量,水分蒸发量和热能消耗量,但要确定干燥极限和干燥时间,则要讨论平衡关系与速率关系。
7、 5-3-1 物料中的水分 一 、平衡水分及自由水分 1平衡水分:物料在不饱和空气中不能汽化的水分。 当物料中水分的蒸汽压降至空气中水汽分压时,水分不再蒸发(汽化)。 2自由水分:物料在不饱和空气中能汽化的水分,即总水分与平衡水分之差。 二、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1结合水分:物料中细胞壁内的水分、毛细管中的水分以及结晶水。 由于结合力强,其蒸汽压低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所以分离较困难。 2非结合水分:物料表面的水分以及较大孔隙中的水分。 由于结合力弱,其蒸汽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所以分离较容易。 5-3-2 干燥时间的计算 恒定干燥: 按空气状态的变化 变动干燥: 一、 恒定干
8、燥条件下干燥实验和干燥时间 1干燥实验和干燥曲线 干燥实验:与恒定干燥条件相近的间歇干燥实验。 干燥曲线:由间歇干燥实验测出的X与及与之间关系曲线。 2干燥速率曲线,干燥速率:单位时间内在单位干燥面积上汽化的水量,U,kg/(m2s) 即 而 所以 式中 W一批操作中汽化的水分量,kg; G一批操作中干物料的质量,kg。 干燥速率曲线:U与X之间的关系曲线。 由干燥速率曲线,可以将干燥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物料预热阶段 (1) 恒速干燥阶段 恒速干燥阶段 第一降速阶段 (2) 降速干燥阶段 第二降速阶段 干燥机理: (1) 物料预热阶段, :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大于水分汽化所需热量,物料表面温度上
9、升到空气的湿球温度, 。 (2) 恒速干燥阶段, :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等于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物料表面温度维持稳定,干燥速率维持恒定,表面维持润湿。 (3) 第一降速干燥阶段, :水分的内部扩散速率小于水分的表面汽化速率,物料表面不能维持全润湿,出现部分“干区”,在干区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大于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平均表面温度缓慢上升。虽然单位润湿表面上的干燥速率不变,但由于实际汽化面积减少,从而以物料全部外表面积计算的干燥速率下降。该阶段可能是整个降速阶段,或根本不存在。,(4) 第二降速干燥阶段, :表面水分完全汽化后,水分的汽化面由表面向内部移动,空气传给物料的热量大于水分汽化所需的热量,表面温度加速上升,直至空气的温度,干燥速率加速下降,直至为零。此时物料含水量降到平衡水分。 显然,预热、恒速阶段为表面汽化控制阶段; 降速阶段为内部迁移控制阶段 3临界含水量 可通过减低物料层的厚度,来减小Xc。 二、 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间的计算 1恒速阶段 由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等于临界干燥速率, 及 得 定积分 解之 Uc也可通过对流传热系数计算。 2降速阶段 由 定积分,若U与X呈非线性关系,则可用数值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山b2货运上岗证模拟考试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专题3从矿物到基础材料第1单元第1课时铝及铝合金练习含解析苏教版必修1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听课评课记录1
- 苏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4分数乘分数》听评课记录
- 师范生教育实习心得总结
- 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 实验室培训计划
-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听课评课记录: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 挖机抵押贷款合同范本
- 供应商一件代发协议书范本
- 2025年江苏南京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英语试卷:完形填空汇编(9篇-含解析)
- 五年级上册数学习题课件 简便计算专项整理 苏教版 共21张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设
- 运动技能学习PPT课件
- 第六编元代文学
- 高考语文古诗词必背重点提纲
- 超星尔雅学习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兰州大学版)》章节测试含答案
- 2020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单词默写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