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基础培训电信网络基础与智能网原理胶片V.ppt_第1页
智能网基础培训电信网络基础与智能网原理胶片V.ppt_第2页
智能网基础培训电信网络基础与智能网原理胶片V.ppt_第3页
智能网基础培训电信网络基础与智能网原理胶片V.ppt_第4页
智能网基础培训电信网络基础与智能网原理胶片V.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信网基础和智能网原理ISSUE1.0,业务与软件产品课开,2,课程目标,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了解和掌握电信网络的典型组网结构,掌握电信网络技术术语和电话网编号方案; 了解智能网基础概念、典型组网、网元的作用和典型智能呼叫模型;,3,参考资料,4,TELLIN智能网产品结构体系,华为公司提供全套的IN产品,以及全面业务解决方案,各种产品组件组网如下图所示,VC接口处理机,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点 TELLIN-SMP,SMP 维护终端,SCP 维护终端,TELLIN-SDP/VC,独立SSP,业务控制 TELLIN-SCP,GMSC/SSP,VC 维护终端,MSC/SSP/VLR,AIP,

2、中心SMAP,CMP,WWW Server,Internet,WEBSMAP,SMAP,SMP-AGENT,BOSS 系统,MML接口,OIA接口,FEP前置机,银行等第三方平台,SMSC/ ISMG,5,课程内容,第一章 电信网基础知识 第二章 智能网原理,6,课程内容,第一节 电信网基本分类和典型组网结构 第二节 电信网常用知识和技术指标 第三节 电信网电话编号原则,7,第一节 电信网基本分类和典型组网结构,8,电信网的定义和要素,能够将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的各种语言、声音、文字、图象、图表、数据、视像等媒体变换成电信号并且在任何两地间的任何两个人或两个通信终端设备之间,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或

3、称协议)进行传输和交换的网络,就称为电信网。,组成要素: 终端设备 传输系统 交换节点 网络技术,9,电信网的分类,电信网分类: 按传输媒介分: 有线电信网(电线、电缆、光缆等); 无线电信网(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卫星等)。 按业务分 电话网,电报网、数据网、传真网、综合业务网、多媒体通信网、信令网、同步网、管理网等 按通信范围分: 交换网、传送网、移动网、接入网等。 按通信范围分: 本地网、长途网、国际网等。 按性质分: 业务网,支撑网。,10,中国电信网目前的分类,中国电信网目前的分类基本上遵循了ITU-T的标准有以下两大类共十四个网: 业务网 公用交换电话网 英文缩写为 PS

4、TN 公用交换分组数据网 英文缩写为 PSPDN 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 英文缩写为 PLMN 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英文缩写为 N-ISDN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英文缩写为 B-ISDN 智能网 英文缩写为IN 接入网 英文缩写为AN 多媒体通信网 计算机互连网 英文缩写为Internet and Intranet 数字数据网 英文缩写为DDN 同步数字系列传送网 英文缩写为SDH 支撑网 七号公共信道信令网 英文缩写为No.7CCS 数字同步网 电信管理网 英文缩写为TMN,11,C0,(,国际出入口局),MS1 (DTm1),乙,本地网,甲,本地网,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MS

5、2 (DTm2),C2-1(DC1),C2-2(DC1),C3-1(DC2),C2-3(DC1),C2-N(DC1),C3-2(DC2),长,途,电,话,网,本,地,电,话,网,电话网三级结构在98年以后基本形成,优化了网络结构,提升了业务承载能力,LS2 (DL2),LS1 (DL1),LS2 (DL2),LS1 (DL1),目前全国 PSTN 电话网的结构,目前全国 PSTN 电话网的结构,12,目前PSTN本地网结构,移动,网通,联通,SS7,MS/SSP,GW,TS,IN,汇接层网络,端局层网络,13,电话接续基本流程,交换机: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通话 中继:延伸任意两个通话用户之间的

6、距离 信令:对用户通话过程进行控制,14,GSM体系结构图,OSS:操作支持子系统 BSS:基站子系统 NSS:网络子系统 NMC:网络管理中心 DPPS:数据后处理系统 SEMC:安全性管理中心 OMC:操作维护中心 PCS:用户识别卡个人化中心 MSC: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VLR:来访用户位置寄存器 HLR:归属用户位置寄存器 AUC:鉴权中心 EIR: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 BSC:基站控制器 BTS:基站收发信台 PDN:公用数据网 PSTN:公用电话网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MS:移动台,15,16,GSM移动业务本地网,17,移动呼移动 (主,被叫在同一MSC),(1)移动台发MSI

7、SDN,完成信道请求,业务请求,鉴权请求,信道指配等步骤. (2)MSC向HLR发请求,要MSRN. (3)VLR提供MSRN并回送至MSC. (4)MSC分析MSRN得知被叫是本局用户,向VLR发一个S.F.I.C(为来话发送信息). (5)VLR 向MSC 发寻呼请求. (6)MSC 向BSSb发出寻呼请求并找到MS.,18,电信业务网与电信支撑网,支撑网是指使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起支撑作用的网络。 它能增强网络功能,提高全网服务质量以满足用户要求。 在各支撑网中传送相应地控制和监测信号。,同步网是为电信网内所有数字电信设备的时钟(或频率)提供同步控制信号, 使其工作在共同速率(或频率)上

8、的网络。 公共信令网用于实现网络节点(包括交换局、网管中心)间信令信息传送。 管理网用于实现全网质量的控制、管理和监测,以达到充分利用网络设备的目的。,19,信令以及公共信令,信令是各交换局在完成呼叫接续过程中的一种通信语言。,用户信令和局间信令按传输区域分,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按信令和话路的关系分,模拟信令和数字信令按信号的形式分,20,公共信令(NO7)网结构,HSTP,LSTP,SP,全国基本组网原则:三级结构、双平面、四倍冗余,21,同步概念,同步 同步是指电信号的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在时间、频率或相位上保持某种严格的特定关系,就是它们相对应的有效瞬间以同一个平均速率出现。 滑动,22

9、,同步网组织结构,主从同步,准同步,混合同步,23,中国同步网组织结构,24,电信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出现将通信成功带入了电路交换时代,SS7 信令网,中继 媒体网关,T D M,T D M,中继 媒体网关,信令 网关,软交换,分组核心网,综合 接入设备,接入媒体网关,App Server,25,PSTN网络的演进方向-NGN,3G,业务应用,网络控制,核心交换,边缘接入,固定,SoftX3000,3G Access,AMG5000,IAD系列,Broadband Access,PSTN,TMG8010,SG7000,PLMN,OpenEye,SIP/H.323

10、Phone,SoftX3000,分组核心网,ENIP,Policy Server,iOSS,Video GW,U-Path,POTS,UMG8900,3G终端,UMG8900,MRS6000,2G终端,IN,边缘接入层:提供各种接入手段,实现媒体和信令的综合接入 核心交换层:为各种业务提供一个统一传送平台,一般基于IP/ATM分组交换技术 网络控制层: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实现各种信令协议的互通和转换 业务管理层:提供网络运营支撑,增值业务逻辑、业务开发平台和第三方可编程接口,26,以最少的投资保留传统的TDM接入同时引进基于NGN的新业务的网改模式并在文莱全国范围内应用 通过分组终端设

11、备AMG, 和IAD提供分组交换并可以提供新的增值业务 UMG8900业务网关有效的把分组网络和传统交换网络融合,A N,PRA/R2,SIP,OpenEye,IAD,H.248/ MGCP,UMG8900,U-Path,SIP H.323,IN,SS7,Packet core,POTS/ ISDN,POTS/ ISDN,V5,PBX,LE,POTS/ ISDN,A N,PRA/R2,V5,POTS/ ISDN,PBX,IN,SS7,SDH,AMG5000,H.248/ MGCP,SIP,SDH,NGN,SoftX3000,XXX运营商 电话网网优方案,27,移动通信的演进方向-3G,28,X

12、XX运营商3G核心网-R4 TDM网络,29,章节回顾,电信网如何分类? 7号信令网结构?,30,第二节 电信网常用知识和性能指标,31,通信相关基本概念,信号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 复用技术 PCM编码原理 PCM基群幀结构,32,信号,(1)模拟信号,(2)数字信号,时间,电压,0,1,0,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33,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抽样:将连续变化的信号变成离散的信号; 奈奎斯特准则抽样频率8KHz,每秒样值为:8000个,量化:使抽样出来的样值归为某一临近的“整数”, 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编码:80008=64Kbit/s,34,复用技术,FDMA,t,t,

13、t,code,TDMA,CDMA,多址技术指系统给用户分配信道的方式 频分多址(FDMA):业务信道在不同频段分配给不同用户如:TACS系统,PSTN模拟电话交换机。 时分多址(TDMA):业务信道在不同时间分配给不同用户如:GSM,PSTN数字电话交换机。 码分多址(CDMA):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编码获得业务信道。,35,时分复用数字信号调制方法,抽样频率为8000Hz(周期为125us),对每一话路每抽样一次经过量化可以编成8位码组,这就是常说的一个“时隙”。30/32路PCM系统中,32路复用125us。这32路时隙构成一个“帧”。而16帧又合成一个复帧。 计算几个数据

14、: 1帧时长为125S,1时隙的时长为125/32=3.9S,一个复帧占用2ms。 1帧的位长:832=256位。 信道的速率:256位/帧 8000帧/秒 =2048Kbit/s 话路的速率:8位/路 8000 路/秒=64Kbit/s 一个模拟信号的带宽最大为4K(3003000Hz).数字信号的优点靠牺牲带宽获得的。,36,PCM基群帧结构(30/32),37,程控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话务量,话务量: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呼叫次数与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的乘积 A=C*t A:话务量,单位为“爱尔兰”或Erl. C:单位时间内发生的平均呼叫数 t:每次呼叫的平均占用时长 例:设c=3600呼

15、叫/小时=60呼叫/分钟=1呼叫/秒 t=60小时/3600呼叫=1分钟/呼叫=60秒/呼叫 则 A=3600呼叫/小时60小时/3600呼叫 =60呼叫/分钟1分钟/呼叫=1呼叫/秒60秒/呼叫=60Erl,38,程控交换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呼叫处理能力,BHCA:忙时试呼次数。处理机单位时间(一个小时)内所处理的呼叫次数 目标BHCA是衡量交换机设计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实际BHCA与交换机工作时的 话务量大小有关系 程控交换机实际处理能力满足线性模型U=U0+B*N方程 U为处理机的占用率(%):交换机有呼叫发生时CPU占用率,正常时U=90% U0为处理机的固有开销(%):无任何呼叫发生时

16、CPU占用率 B为处理机处理一次呼叫的平均开销(%) N为处理机单位时间(一个小时)内所处理的呼叫次数(BHCA)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交换机的设计BHCA,设备正常工作时BHCA值要求小于N值,39,智能网的主要技术指标:,:Call Attempts Per Second,每秒试呼次数 【方式一】:局方给定中继数时,由中继数求得CAPS 各业务CAPS = 智能业务总中继中继每线话务量 / (2平均占用时长平均放音收号时长) 各业务CAPS = 智能业务入中继中继每线话务量 / 平均占用时长 方式一应用于:局方根据现有的平台,估算出所需的中继数量。这时可根据业务量比例来计算SSP的配置情况,中

17、继每线话务量 一般取0.7Erl(没有加冗余)。 【方式二】:局方给定每种业务的总用户数(或卡号数),由用户数(或卡号数)求得CAPS 对于卡号业务,将局方所要求的用户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为活跃卡,一部分为非活跃卡。活跃卡占总卡数的60%,非活跃卡占40%。根据网上统计,BHCA取0.02比较合理。因此,对于局方给定用户数的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CAPS =总用户数单用户的BHCA/3600 如: CAPS =总用户数单卡BHCA为0.02/3600=180,总用户数为?。,40,章节回顾,衡量程控交换机性能的指标是什么,如何计算?,41,第三节 电信网电话编号原则,42,中国电话网编号要求

18、(1),0为国内长途全自动电话冠号 00为国际全自动电话冠号 1为长途,本地特种业务号码,新业务号码,网号的首 位号码,无线寻呼号码,网间互通号码,话务员座席群 号码的首位号码等 29为本地电话号码的首位号码 本地电话网的编号位长一般情况下采用等位编号,但应 能适应在同一本地网中号码位长差一位编号的要求 长途区号24位三种位长的长途区号,长途区号的规律 为: 首位为2的长途区号号码长度为二位,2X 首位为.8.9的长途区号长度为三位或四位,43,中国电话网编号要求(2),首位为1的常用号码(1): 号码 名 称 112 障碍申告(部分地区统一为1000客服业务) 114 电话查号

19、 117 报时 119 火警 110 匪警 120 急救中心 121 天气预报 122 道路交通事故报警,44,中国电话网编号要求(3),首位为1的常用号码(2): 号码 名 称 126 本地无线人工寻呼 127 本地无线自动寻呼(127+BP机号码) 128 省内联网无线人工寻呼 129 省内联网无线自动寻呼(129+BP机号码) 135139 中国移动通信GSM网接入码 130,133 联通移动通信GSM/CDMA网接入码 168 自动信息服务台(168+5位) 160 人工信息服务台 191 联通无线人工寻呼 192 联通无线自动寻呼,45,中国电话网编号要求(4),智能网业务用户号码:

20、 被叫集中付费的号码为800KN1N2ABCD 记帐卡呼叫业务号码为300KN1N2 虚拟专用网业务号码为600N1N2(N)X1X2Xn 个人通信业务UPT的编号采用12位定长,号码为 700N1N2X1X2X3X4X5X6X7,46,课程内容,第一章 电信网基础知识 第二章 智能网原理,47,第一节 智能网原理,48,TELLIN智能网产品结构体系,华为公司提供全套的IN产品,以及全面业务解决方案,各种产品组件组网如下图所示,VC接口处理机,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点 TELLIN-SMP,SMP 维护终端,SCP 维护终端,TELLIN-SDP/VC,独立SSP,业务控制 TELLIN-S

21、CP,GMSC/SSP,VC 维护终端,MSC/SSP/VLR,AIP,中心SMAP,CMP,WWW Server,Internet,WEBSMAP,SMAP,SMP-AGENT,BOSS 系统,MML接口,OIA接口,FEP前置机,银行等第三方平台,SMSC/ ISMG,49,IN是可以快速、方便、灵活、经济、有效地生成和实现各种新业务的体系; 将交换与业务分离,集中建立公用业务控制点、数据库、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生成系统; IN能为所有的通信网服务,将增值业务扩展至全网: PSTN 数据网 窄带ISDN 宽带ISDN 移动通信网,智能网概念,50,智能网基本设计原理,采用交换与业务分离的思想

22、,建立一整套业务定义(即生成)、解释(即运行)和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在PSTN、GSM、CDMA等网上快速、经济地提供丰富的业务。这套体系就是智能网。,51,ITU-T,CS-1,CS-2,CS-3,CS-4,INAP,CS-1:单点控制、点到点呼叫、计费、用户交互; CS-2:多方呼叫、分布业务控制(SCF-SCF、SCF-SDF)、UISCRIPT; CS-3:有限的B-ISDN、NP业务支持; CS-4:B-ISDN、IP-IN互通;,智能网标准的演进,52,ETSI,Phase1,Phase2,Phase3,CAP,Phase1: 7个CAP操作(IDP、CONNECT) 增加 gsmS

23、SF和 gsmSCF功能实体,提供对话路的实时控制 提供归属网络的概念,实现业务用户的全球漫游 Phase2:22个CAP操作,含Phase1(AC、ACR) 增加 gsmSRF功能实体,提供语音功能 增加新的触发点,灵活控制业务进程 Phase3: 支持GPRS功能 提供短消息接口 提供移动性管理 Phase3: gsmSCF能够控制MT-SMS,智能网标准的演进,Phase4,53,CIA/TIA,Phase1,Phase2,Phase3,WIN,Phase1: IS-771:定义WIN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BCSM,触发机制及为无线用户漫游后使用智能网提供系统间操作的规范 IS-826:

24、定义了预付费业务(PPC)及其信令流程 Phase2: IS-848:制定了几项新的业务及其信令流程 Phase3: PN-4818:定义了基于位置的业务及其信令流程,智能网标准的演进,54,智能网的体系结构,智能网由SCE、SMP、SCP、SSP、SMAP和IP组成。,55,智能网功能实体的功能,SSP是业务交换节点,是具有7号信令功能的交换机,一般包含业务接入功能,用来触发智能业务呼叫,并受SCP的控制,根据SCP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动作。 SCP是业务控制节点,它根据运行的业务逻辑指示SSP完成相应的动作。 SMP是业务管理点,除了负责智能业务的管理之外,还担负智能网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计费

25、管理、性能管理和安全管理等功能。 SMAP是业务管理接入点,可以接入到网络运营商的SMP完成管理功能。 SCE是业务生成环境,是业务开发设计新业务的系统,包括业务逻辑编辑、业务数据编辑、业务验证和仿真等功能。 IP是智能外设,提供特殊资源功能。,56,智能网的工作原理,首先使用SCE生成业务,并通过仿真终端验证业务的正确性。验证完业务后,加载到SMP,SMP进行业务生命周期的全面管理。当需要在网上提供业务时,SMP把业务加载到SCP,即可开放这个业务。 具体的业务使用的方式如下:当用户打电话时,端局和汇接局把具有智能业务接入码(如:300等)的呼叫汇接到SSP,SSP接收到智能呼叫后,触发智能

26、业务处理流程,向SCP申请业务流程控制,在SCP的控制下,完成业务的放音、收号、计费、接续和释放呼叫等一系列的过程。,57,智能网的概念模型概述,智能网的概念模型由四个平面组成,每个平面均概括地表达了智能网在不同平面上提供的能力: 业务平面:站在普通用户的角度来看智能网,它反映了智能网面对用户提供的业务。 总功能平面:站在业务设计者的角度来看智能网,反映了智能网所具有的总的功能。 分布功能平面:站在网络设计者的角度看智能网,不考虑具体的物理实施方式,抽象地描述了智能网划分为哪些功能实体。 物理平面:站在网络实施者的角度看智能网,描述了如何把逻辑功能实体分布到电信网的物理实体上去。,58,智能网

27、的概念模型图,59,智能网概念模型:业务平面,业务平面描述了智能网提供的业务及业务的功能特征,它描述了对智能业务用户而言智能网的特点。 一个业务由一个或几个业务特征组成,这些业务特征体现了用户使用业务时所感受到的最基本功能,业务特征也表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业务能力。 业务设计人员把业务分解成多个业务特征,再把这些特征用总功能平面的业务独立构件组成的业务处理逻辑实现出来,即把业务特征映射到业务独立构件。 根据ITU-T Q.1200系列建议,在智能网第一阶段中明确了25种标准智能目标业务,以及38种标准智能目标业务特征。而ETSI的CAMEL规范完全继承了ITU-T的上述协议。,60,智能网概念模

28、型:业务平面,25种目标业务,61,智能网概念模型:业务平面,38种目标业务特征,62,智能网概念模型:业务平面,智能网业务简介 预付费(Pre-Paid Service) 移动虚拟专用网(Mobile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分区分时计费(Cell and Time Discount) 智能语音催缴话费(Press by Voice) 发端呼叫筛选(Originating Call Screening) 终端呼叫筛选(Terminating Call Screening) 发端呼叫搜索(Originating Hunting) 终端呼叫搜索(Terminating

29、Hunting) 个人优惠业务(Personal Discount) 按主叫位置选择路由(Origin Depend Routing ) 亲密号码 (Familiarity Number),63,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从业务设计的角度来看智能网,面向业务设计者。 在这个平面上,把智能网看作一个整体,不涉及具体的功能实体。 基本概念 业务独立构件 SIB 与具体的业务无关,完成某项具体的功能,可以重复使用。 总业务逻辑 GSL 将SIB按照一定逻辑组合成的SIB链接,称之为总业务逻辑。 基本呼叫处理 BCP 是一个特殊的SIB,完成与呼叫有关的功能。,64,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业务

30、独立构件 SIB 的特征 SIB是在把业务分解成最基本的业务特征的基础上提取出来的。SIB与任何具体的分布功能和物理功能平面的体系结构无关,也即与网络的具体实现无关。 SIB必须具有统一的标准接口。 SIB是一个网络功能的逻辑模块,这样可以使业务设计者利用它来开发新的业务。 一个SIB仅规定一项完整的动作。 SIB的功能通过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动作来体现。 每一个SIB有一个逻辑上的起始点和一个或几个逻辑上的终点。 SIB可重用且不影响其它业务。,65,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符合ITU-T建议的14种SIB 算法(Algorithm)SIB 计费(Charge)SIB 比较(Comp

31、are)SIB 分配(Distribute)SIB 限制(Limit)SIB 呼叫记录(Log)SIB 排队(Queue)SIB 筛选(Screen)SIB 数据管理(SDM)SIB 翻译(Translate)SIB 用户作用(UI)SIB 核对(Verify)SIB 基本呼叫(BCP)SIB 事件上报( EReport )SIB,参考ETSI标准的4种SIB 连接(Connect)SIB 配置EDP(Arm EDP)SIB 启动(Initial)SIB 释放呼叫(Release)SIB,特有的7种SIB 分支(Case)SIB 定时器(Timer)SIB 逻辑锁(Lock)SIB 执行管理(

32、SLEM)SIB 启动试呼(ICA)SIB 远程数据管理(RSDM)SIB 取消(Cancel)SIB,66,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为了利用SIB来定义一种业务,需要描述SIB之间的链接关系,来说明哪个SIB在何处分出,哪个SIB在何处汇集。当然,在业务逻辑的描述中,也包含有多个SIB所需要的数据。这个描述称之为总业务逻辑GSL。 它是连接SIB的纽带,主要提供支撑IN业务的不同SIB连接在一起的格式,此外还要说明SIB通过POR返回点终止的地方。,总业务逻辑GSL,67,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基本呼叫处理BCP 负责提供基本连接的能力,以使网中用户之间的呼叫能够相互连接; 提供连

33、接拆线的能力,以使网中用户之间的呼叫能够正常结束; 提供为进一步处理呼叫、暂时悬置基本呼叫处理而进行处理IN业务的能力。 两种触发点 起始点POI(Point of Initiation) 返回点POR(Point of Return),68,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TELLIN中提供的POI 发出呼叫(Call Originated) 分析地址(Address Analyzed) 准备完成呼叫(Prepared to Complete Call) 忙(Busy) 无应答(No Answer) 接受呼叫(Call Acceptance) 呼叫终止(End of Call),69,智能网概念

34、模型:总功能平面,TELLIN中提供的POR 继续使用现有数据(Continue with Existing Data) 用新数据处理(Proceed with New Data) 转接式处理(Handle as Transit) 清除呼叫(Clear Call) 启动呼叫(Initiate Call),70,智能网概念模型:总功能平面,71,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从网络设计的角度来看智能网,功能实体之间采用标准的信息流进行联系。 功能实体FE:每个功能实体完成智能网的一部分特定的功能 信息流IF:功能实体间标准的通信接口,这些标准信息流的集合就构成了智能网的应用接口协议 CCAF(

35、Call Control Agent Function )呼叫控制接入功能 CCF( Call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控制功能 SSF( 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 )业务交换功能 SCF (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业务控制功能 SDF ( Service Data Function )业务数据功能 SRF ( Specialized Resource Function )专用资源功能 SCEF ( 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 Function )业务生成环境功能 SMAF ( Servic

36、e Management Agent Function )业务管理接入功能 SMF ( 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 )业务管理功能,72,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CCAF:呼叫控制接入功能 CCF: 呼叫控制功能SSF:业务交换功能 SCEF:业务生成环境功能 SCF:业务控制功能SDF:业务数据功能 SMAF:业务管理接入功能 SMF:业务管理功能SRF:特殊资源功能,73,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CCAF( Call Control Agent Function ) 呼叫控制接入功能CCAF提供用户接入,是用户和网络的呼叫控制功能的接口。 CCF (

37、 Call Control Function ) 呼叫控制功能CCF提供呼叫/连接处理和控制。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 建立、运行和释放呼叫/连接,即交换机的基本呼叫连接功能; 提供接入IN功能的触发机制。 接收上层功能(SSF)对呼叫处理过程的管理和修正。,74,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SSF( 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 ) 业务交换功能SSF提供了CCF和业务控制功能SCF之间的通信。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 业务控制触发的识别; 管理CCF和SCF之间的信令; 在SCF控制下,按要求修改呼叫/连接处理功能,即更改CCF的呼叫处理过程; 能接受业务管理功能对它的管

38、理。,75,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SCF ( Service Control Function ) 业务控制功能SCF对IN呼叫的处理逻辑进行控制。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 与SSF/CCF、专用资源功能SRF、业务数据功能SDF相互通信,以获得附加的逻辑或信息(业务或用户数据); 包含了处理IN业务呼叫所要求的逻辑和处理能力; 与SMF交互以接受相应的业务管理。,76,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SDF ( Service Data Function ) 业务数据功能SDF包含用户数据和网络数据,是SCF在执行业务逻辑程序过程中需实时存取的。它所包含的数据是直接与提供IN业务操作有关的

39、数据,不一定要包括由第三方如信用卡信息的数据,但应可以接入这些数据。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 按要求与SCF接口进行通信; 可和其它SDF接口进行通信; 可受SMF管理。,77,智能网概念模型:分布功能平面,SRF ( Specialized Resource Function ) 专用资源功能SRF提供了在实施IN业务时所需要的专用资源(如双音收号器、录音通知等)。其主要完成的功能为: 与SCF、SSF和CCF接口并能相互通信; 可含有类似CCF的功能,完成至专用资源的承载连接; 包含相应的逻辑和处理能力,以接收/发送和转换来自用户的信息; 可接受业务管理功能SMF的管理。,78,智能网概念模型

40、:分布功能平面,SCEF ( 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 Function ) 业务生成环境功能SCEF能定义、开发、测试在智能网中所提供的IN业务,并将业务描述输入到SMF中。在业务描述中包含业务逻辑、业务数据、业务数据库等信息。 SMAF ( Service Management Agent Function ) 业务管理接入功能SMAF提供业务管理者与SMF间的接口,利用此接入功能能使业务管理者通过SMF管理业务。 SMF ( Service Management Function ) 业务管理功能SMF能开发、提供IN业务,并支持正在运行的业务。可以管理在

41、SCF、SSF/CCF、SRF、SDF等多个功能实体中有关业务方面的信息。,79,智能网概念模型:物理平面,物理实体是从网络实施者的角度来考虑的 表明了分布功能平面中的功能实体可以在哪些物理节点中实现 物理平面由多个物理实体以及这些实体之间的接口所构成,80,章节回顾,智能网核心思想是什么? 智能网功能实体有哪些,每个功能实体的作用是什么?,81,第二节 智能呼叫处理模型,82,BCSM 基本呼叫状态模型,呼叫点PIC(Point In Call)表示呼叫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 检出点DP(Detection Point)表示一个呼叫状态结束时即将进入下一个呼叫状态前的临界点; 转移过程(Tr

42、ansition)表示在基本呼叫/连接处理中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正常流向; 事件(Events)引起从一个PIC到另一个PIC的转移过程。,83,发端BCSM模型,84,终端BCSM模型,85,章节回顾,主被叫流程分别是在哪个检出点触发的?,86,第三节 华为智能网主要网元,87,TELLIN智能网产品结构体系,华为公司提供全套的IN产品,以及全面业务解决方案,各种产品组件组网如下图所示,VC接口处理机,业务管理系统,业务管理点 TELLIN-SMP,SMP 维护终端,SCP 维护终端,TELLIN-SDP/VC,独立SSP,业务控制 TELLIN-SCP,GMSC/SSP,VC 维护

43、终端,MSC/SSP/VLR,AIP,中心SMAP,CMP,WWW Server,Internet,WEBSMAP,SMAP,SMP-AGENT,BOSS 系统,MML接口,OIA接口,FEP前置机,银行等第三方平台,SMSC/ ISMG,88,SCU,SAU,SMP,简单结构,SDF与SCF都放在SCU中,TELLIN 智能网可伸缩的体系结构,89,SCU1,SCU2,SCUn,SAU1,.,SDP,SMP,大容量结构,设置独立的SDP,SAUn,.,LAN,TELLIN 智能网可伸缩的体系结构,90,智能网设备SCP,SCP设备是智能网的核心,该设备负责处理所有的呼叫,完成如下功能:,SC

44、P接受SSP上报的呼叫,并控制整个呼叫过程; 通过SSP和用户进行交互,完成收号和鉴权,鉴权后指示SSP接续到被叫; 呼叫结束后接受SSP上报的计费信息,并从用户帐号扣除相应的金额; 定时将话单送给SMP; 接受来自SMP的管理功能,如加载/卸载业务、发卡/删卡等。 SCP和SSP之间通过规范的C-INAP、CAP、WIN进行交互;,91,智能网设备SDP、SCU,SCP设备包含两个基本功能模块:SDF和SCF,由于智能网是一个基于大型数据库的系统,通常SDF功能模块占用了系统的很大一部分系统资源,如果将这部分从SCP予以剥离,则演进为两个独立的设备:,SCFSCU 去掉SDF后,SCP设备需要的数据将与其分离,因此改称为SCU(业务控制单元),专门负责处理呼叫。由于处理负担减轻,因此同一机器由SCP改造为SCU后,呼叫处理能力可提高50。 SDFSDP 将一个或者多个SCP的SDF合并到一起,放置到单独的双机上运行,专门负责响应SCU的数据请求。一个SDP可以向多个SCU提供服务。,92,智能网设备SMP,SMP设备负责管理智能网系统的所有设备,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