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_第1页
珙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_第2页
珙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_第3页
珙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_第4页
珙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文件珙脱贫领201622号 签发人:叶 盛徐创军宜宾市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关于呈送珙县2016年度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自查报告的报告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川委办201637号)、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川脱贫办201691号)文件精神,珙县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自查。经自查,珙县围绕13个贫困村退出、5428人脱贫的目标,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珙县2016年度贫困县

2、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自查报告呈上。敬请审查。特此报告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 2016年12月30日(联系人:熊培海,联系电话)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 2016年12月30日印发 珙县2016年度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自查报告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川委办201637号)、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川脱贫办201691号)要求,珙县结合自身2016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自查,现将自查情况

3、报告如下。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珙县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是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片县、革命老区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比照县,是宜宾的南大门。县域面积1149.5平方公里,辖11镇6乡、243个村、16个社区,总人口43.2万,城镇化率49.7%。根据贫困状况和“五个一批”“六个兜底”的精准分类原则,制定了珙县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10+n”专项行动计划和贫困村脱贫规划以及贫困户脱贫计划,进一步明确了20152020年的年底脱贫任务,提出了2018年实现贫困县摘帽,2019年实现60个贫困村退出和贫困户全部脱贫的工作目标。2014年底,通过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全县识别贫困村60个,占243个行政村

4、的24.69%,精准识别贫困户8829户29615人;2015年脱贫1895户6497人;2016年脱贫1614户5428人,截止2016年12月底,经动态调整后,全县剩余贫困户5262户17783人。珙县2016年累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2.38亿元,整合项目资金6.3亿元,完成13个贫困村、1614户5428人的退出任务,并顺利通过了市级验收、省上第三方抽查、省级抽查考核工作。同时,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考核工作,以考核抓好工作“体检”,查找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为确保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顺利进行,切实加强对考核工作的领导,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明确,由领导组

5、牵头抓总,负责考核工作,珙县脱贫攻坚办(珙县扶贫移民局),具体承办考核工作。二、制定方案,精心部署按照考核工作要求,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及时落实责任领导,研究制定考核实施方案,明确考核方法、步骤和有关要求,落实自查迎检任务。为使考核工作顺利推进,领导组根据省、市考核要求,及时召开会议,针对考核内容进行专题安排部署。一是组织相关单位深入13个贫困村进行初查,深入1614户贫困户对5428贫困人口进行验收,深入各项目点检查项目实施情况,认真抓好项目推进工作;二是根据考核内容,组织查阅项目相关资料,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三是组织扶贫、发改、财政、统计等部门工作人员认真核实相关数据,填报考核自查评分表

6、;四是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加强行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三、实事求是,认真自评认真查阅有关文件、会议记录和领导讲话材料,加大对扶贫开发投入的统计;收集整理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扶贫机构建设和“五个一”帮扶等文件,以及查阅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文件和目标管理考核等。县领导组要求各部门实事求是填写相关考核表,根据考核标准和实际情况逐项评分。评分结果报县脱贫攻坚领导组办公室审定。 第二部分 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对照关于印发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的通知(川委办201637号)关于印发2016年度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

7、91号),考核计分总分值100分,自查总得分100分。一、减贫成效 (一)贫困人口脱贫 1.减贫人口完成率(%)。计分分值12.5分,自查得分12.5分。根据珙县扶贫移民局提供的数据,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确保完成2016年减贫目标任务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51号),2016年珙县脱贫解困任务为5428人,累计完成脱贫解困5428人。根据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实施方案四川省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验收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严格按照退出程序,经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村内公示、乡镇自查、第三方评估核查和县脱贫攻坚领导组评估验收,确认沈

8、财颜等1614户5428人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贫困人口退出标准。2016年11月26日珙县人民政府关于同意2016年贫困人口退出的批复批准同意沈财颜等1614户5428人贫困人口退出,并在所属乡镇进行了公示,公示无异议。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记2016年已脱贫人口1614户5428人,与实际退出人口一致。完成率=减贫人口净完成数5428人省下达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总数5428人100% =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12.5分。2.义务教育保障。计分分值4分,自查得分4分。根据珙县教育文广局提供的数据, 2016年减贫人口总数为1614户5428人,减贫人口中义务教

9、育阶段学生数(615周岁)为594人(含教育部门认定的特殊教育子女9人)。通过全国中小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和全县2016年秋期在校生人数统计比对,2016年减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615周岁)594人全部入学。 减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困而未读和辍学的达标率=减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数594人减贫人口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总数594人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4分。 3.基本医疗保障3.1.减贫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计分分值2分,自查得分2分。根据珙县人社局提供的数据, 2016年县扶贫移民局提供减贫人口5428人,经与医保系统比对,

10、数据信息清理、核实,已全部完成参保。参合率=减贫人口参加人数5428人减贫人口总数5428人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2分。同时2016年建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医疗保险达23058人,符合上级规定。 一是在县域内住院实行政策范围内100%报销,执行时间从2016年6月13日起。截止12月14日,享受政策范围内100%报销1629人次,医疗总费用558.5万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455.8万元,其中:基本医疗保险报销358.6万元,居民大病报销21.6万元,医保精准扶贫报销75.6万元。 二是住院不设起付线,执行时间从2016年9月12日起。截止12月14日,享受住院免付起付线86

11、6人,减免23.22万元。 三是对33种门诊特殊疾病政策范围内报销90%,执行时间从2016年9月12日起。截止12月14日,享受33种门诊特殊疾病政策范围内报销从70%提高到90%比例176人,医保精准扶贫报销7052元。 四是整合优化资源,实现“一站式”结报服务。于2016年8月25日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现联网结算即医即报,减轻了贫困人口垫付医疗费用负担。在其它医疗机构就诊的,由患者自行垫付,然后再回乡镇卫生院申报,上报到县医保局按标准给予报销。 3.2.减贫人口县域内就诊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的达标率(%)。计分分值2分,自查得分2分。根据珙县卫生计

12、生局提供的数据,截止2016年10月22日,珙县在册建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共2097人次,总费用6864772元,总自付费用为519993元,贫困人口个人支出部分仅占住院费用的7.6%,达标率为100%。其中,9月1日前,住院1674人次,总费用5288730元,个人自付费用519993元,贫困人口个人支出部分占住院费用的9.8%,9月1日以后在册建卡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医疗费“零支付”。 珙县完成了减贫人口县域内就诊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任务的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2分。一是珙县出台了珙县脱贫攻坚医疗救助兜底保障方案(试行)和珙县脱贫攻坚贫困户子女上学救助兜底保障方

13、案(试行)(珙办201634号),2016年县财政出资300万元,由县民政局管理,主要用于解决在县域内及县域外就诊的建卡贫困户患者的住院医疗费用,经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符合民政救助政策规定的)、疾病应急救助、省级医药爱心扶贫基金等渠道报销和救助后,对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给予兜底救助帮扶。二是珙县财政局和珙县卫生计生局联合印发了珙县卫生扶贫救助基金管理办法(珙财函201683号),设立300万元的卫生扶贫救助基金,资金由省级财政补助50万元,县级财政安排50万元,通过其他渠道捐赠进行筹集资金200万元构成,主要用于解决未纳入报销的门诊费、异

14、地就医未能完全报销的费用等。 4.住房安全保障4.1减贫人口住房安全达标率(%)。计分分值4分,自查得分4分。根据珙县住建和城管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珙县退出贫困村13个,减贫人口总数共1614户、5428人,其中需实施住房建设的减贫户491户、1757人。从享受住房建设政策类别来看,农村危房改造251户、868人,易地扶贫搬迁227户、836人,地质灾害搬迁13户、53人。通过县乡自查、抽查,珙县2016年实施住房建设的491户减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全部合格,平均得分95.2分,无85分以下的减贫户。达标率=减贫人口住房安全达标户数491户减贫人口总户数491户=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

15、得分4分。为使减贫人口住房安全达标,珙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科学规划,保障新建住房质量。减贫户新建住房由各乡镇按“三避让”原则指导选址,提供设计图集供农户选择,工匠培训合格后参与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抗震设防、施工质量符合抗震设防等要求的监管,确保新建住房质量,竣工后验收留档。二是“一加固、四改造”,消除住房隐患。减贫户改建住房由各乡镇实地勘测后,依据住房改建相关规定兼顾成本及质量制定维修加固方案,落实专人跟踪监管改造进程,做到“一加固、四改造”,彻底消除住户住房隐患,做好资料归档。三是高度重视,组织有保障。为做好2016年减贫户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珙县各乡镇人民政府均设立村镇建设管理机构,落

16、实专人专项负责,加强对住房建材质量进行监管,成立减贫户住房保障督查领导小组,对减贫户住房安全质量展开督查,确保减贫户住房安全保障落实到位。4.2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完成率(%)。计分分值4分,自查得分4分。(1)搬迁对象精准识别情况根据珙县发展和改革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省下达珙县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计划2169人,截至2016年12月20日,已实施易地搬迁605户2169人,实际完成易地搬迁605户2169人。国家扶贫办子系统和省“六有”大平台系统中标记搬迁人口2169人,同已搬迁人口2169人一致。搬迁对象精准率=已搬迁人口与扶贫开发系统标记搬迁人口一致累计数2169人已实施易地搬迁人

17、口累计数2169人100=100。(2)搬迁任务完成情况易地扶贫搬迁年度计划完成率(%)=当年实际完成易地搬迁人数2169人省下达年度计划搬迁人数2169人100=100%。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中当年计划脱贫人口住房完成率珙县2016年省下达计划脱贫人口数为5428人,其中,省下达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数为536人,实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数为536人。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中当年计划脱贫人口住房完成率=当年计划脱贫人口中实际完成易地扶贫搬迁人数536人省下达年度计划脱贫人数536人100=100%。(3)住房政策执行情况珙县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意见(珙委办201612号),在易地扶贫搬

18、迁住房面积上,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5平方米,住房面积最高不超过150平方米。按照“保安全、保基本”的要求,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或返贫。在占地面积不扩大的基础上,搬迁对象在稳定脱贫后可根据自身经济条件改善状况和实际能力,可以加层扩建;在县住建部门提供的设计图纸上也留了预建空间。2016年初,中央、省、市关于严格控制住房建设面积文件未下达以前,少数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超标,经过整改,人均住房面积均未超过25平方米。在补助标准上,结合珙县建房成本,对纳入计划的易地扶贫搬迁户,按认定的贫困人口2万元/人、1.2万元/户给予建房补助,确保易地搬迁户户均自筹不超过1

19、万元。对易地搬迁户按照完成房屋基础、房屋土建工程、旧房拆除与宅基地复垦等三个阶段直接补助到农户,减小农户建房资金压力。(4)常态化培训机制执行情况2016年9月以来,根据关于建立易扶贫搬迁常态化培训机制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52号)文件精神,珙县建立了易扶贫搬迁常态化培训机制并开展了培训,县级培训开展了6次,乡镇级培训开展了96次,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进行宣传,让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深入人心,保障政策实施。(5)地勘和监理情况住房建设过程中,珙县聘请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五地质队开展地质灾害评估,聘请江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工程监理。四0五地质队严格按照住房建设地质灾害评估程序,逐户对20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住房选址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江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工作安全监理程序、质量控制程序、进度控制程序,依序到各乡镇搬迁对象实地查看,核实建设情况,从而有效保证了珙县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依法依规有序推进。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4分。5.有安全饮用水。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3分。根据珙县水务局提供的数据,珙县2016年经过前期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方案制定、工程建设等,安全饮用水工作现已进入扫尾阶段,今年珙县脱贫人口5428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全面解决并通过县级验收和第三方评估认定。珙县今年退出贫困人口每人每天可获得水量均达到60升,脱贫人口安全饮用水方便程度均达到正常成人取水的人

21、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标准,退出贫困人口供水保证率达到100%。卫生部门在2016年上半年(枯水期)和下半年(丰水期)对珙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的水质合格率分别为100%,即珙县2016年农村安全饮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减贫人口安全饮用水达标率=减贫人口安全饮用水达标人数1947人减贫人口总人数1947人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4分。为加强珙县水利扶贫工作,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珙县成立了由水务局局长任组长的水利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由水务局班子成员担任,成员包括水务局各中层干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水利股。6.有生活用电。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根据珙县发展和改

22、革局提供的数据。经过入户实测,珙县2016年度贫困人口用电均为电网延伸供电,实测到户电压值在198235伏之间,能满足照明、电视、电风扇、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日常生活用电需求,全部达到2016 年度四川省市(州)、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考核实施方案中贫困人口脱贫生活用电部分考核标准。减贫人口生活用电达标率=减贫人口生活用电达标人数5428人减贫人口总数5428人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3分。7.有广播电视。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 根据珙县教育文广局提供的数据。对照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贫困人口脱贫广播电视考核细则评价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直播卫星、有线电视、地面

23、数字电视三种方式接收广播电视信号;贫困村通过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无线调频、地面数字电视等方式,建有具备应急广播功能的的村级广播系统,实现广播覆盖,即为有广播电视。减贫人口通广播电视以户为单位,贫困村村级广播系统以行政村为单位。 2016年,省、市下达珙县“村村响”建设任务23个,直播卫星“户户通”建设任务3037户,所有设备由宜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统一招投标采购。直播卫星“户户通”任务共计3037户,优先安排今年退贫的1614户5428人,所有贫困户全部安装直播卫星设备,并由贫困户、安装人员、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扶贫攻坚办签字盖章确认,全部录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公共服务管理系

24、统”;“村村响”建设任务,优先安排2016年退贫村12个(杨家村已于2015年完成“村村响”标准化建设并验收),安排其他贫困村11个,共计安排23个贫困村已全部实施建设。所有贫困村“村村响”验收资料由村民代表5名、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扶贫攻坚办签字盖章。村村响管理制度统一制发上墙,各村管理完善。减贫人口广播电视达标率=减贫人口广播电视达标数3037户减贫人口总数1614户100%=188%,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3分。(二)贫困村退出 1.贫困村退出完成率(%)。计分分值8.5分,自查得分8.5分。 根据珙县扶贫移民局提供的数据。四川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川开发20

25、1515号)中第二条“退出计划”中第二款“贫困村退出计划”中明确“从2016年开始,每年完成2350个以上贫困村退出,到2020年贫困村全部退出”。2016年省下达珙县13个贫困村退出任务。经贫困村申请,珙县脱贫攻坚领导组于2016年11月16日到25日对洛表镇茂林村、新庄村、新华村,孝儿镇龙窝村,底洞镇陈泗村、利民村,上罗镇团胜村,沐滩镇建华村,下罗镇农利村,恒丰乡上洛村,仁义乡斯栗村,石碑乡红光村,玉和苗族乡杨家村组织了评估验收,进行退出初审,初审结果确认以上13个贫困村已达到“一低五有”、“四个好”的贫困村退出标准,2016年11月26日珙县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拟退出贫困村公告的通知,

26、并在所属乡镇进行了公示,公示无异议。11月28日至30日,市脱贫攻坚第六验收组分成2个小组,按照2016 年宜宾市贫困村退出验收工作方案深入10个乡镇、13个贫困村,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踏勘、入户访谈等方式对2016年退出的13个贫困村进行了验收,并于2016年12月26日以宜宾市政府的名义下达关于批准2016年贫困村达标退出的通知,其中关于珙县2016年退出贫困村确定为洛表镇茂林村、新庄村、新华村,孝儿镇龙窝村,底洞镇陈泗村、利民村,上罗镇团胜村,沐滩镇建华村,下罗镇农利村,恒丰乡上洛村,仁义乡斯栗村,石碑乡红光村,玉和苗族乡杨家村,共计13个村。国家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标记2016年已退出13

27、个贫困村,与实际退出村数一致。完成率=当年退出村完成数13个省下达退出村数13个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8.5分。2.有集体经济。计分分值2分,自查得分2分。根据珙县农工委提供的数据,珙县2016年退出的13个贫困村均有集体经济,达标率100%,13个村村集体经济组成成员18282人,共获得集体经济收入12.705万元,其中,经营型收入6.645万元,服务型收入1.34万元,投资型收入4.72万元,集体经济收入最多的是底洞镇陈泗村1.6万元,平均收入最高的是底洞镇利民村13.63元,13个贫困村人均收入8.314元,达到省、市要求。有集体经济达标率=村集体经济达标村数13个贫

28、困村退出数13个100%=100%。为使集体经济达标,珙县采取了以下措施。(1)落实责任,优化队伍,促进村集体经济规范运行。一是编制印发关于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珙办201563号),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发展目标,印发珙县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贫周转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珙财发201654号),加强贫困村贫困户产业扶持周转金使用管理,支持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二是通过群众推举、公推民选、组织下派等多种形式,注重引导把事业心强、懂经营、会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思想观念新、开拓能力强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三是采取辅导报告、上党课、以会代训、参观考察、实践锻炼等多种形式,培优育强

29、村干部和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人员,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运作能力,增强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增强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信心和本领。(2)健全机制,狠抓管理,确保村集体经济运转有序。一是健全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村级治理体系,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探索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公共服务建设,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二是完善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要求村级组织对村集体资源、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和资源性资产等进行全面清理,明晰产权归属,建立管理台账,每年对村集体“三资”进行核查,实行“一核查一登记一备案”;三是完善村级财务监督制度,进一步强化

30、村级财务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明确乡镇、村、群众“三位一体”的监管主体,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制度,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无缝监督,确保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管理运行科学化、规范化。(3)立足实际,探索创新,助力村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一是由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珙县鹿鸣茶业有限公司与今年退出的玉和苗族乡杨家村和石碑乡红光村贫困户建立投资收益扶贫模式,由贫困户本着自愿的原则投资到幸福茶农专业合作社,幸福茶农专合社通过经营增收,确保每位贫困户年度红利6%,增收150元/人年,贫困户所在村年度红利2%,解决贫困村无集体经济难题。今年,杨家村获得1.425万元红利收益,红光村获得0.915万元红利收

31、益。二是对全县60个贫困村的贫困户提供产业扶贫周转金的无息申请,并从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中拿出60%,按8:2的比例用于村、乡镇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开展该项工作的工作经费。今年,恒丰乡上洛村获得0.24万元产业扶贫周转金服务收益。三是鼓励村集体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金土地”工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财政支农项目形成的固定资产,依法确权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组织持股份参与企业、合作组织收益分享,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4)保障有力,齐抓共管,凝聚村集体经济发展合力。一是政府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一项打基础强基层的重要政治任务,是村

32、干部“基薪+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政主管领导牵头,县级有关部门参与,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作汇报、集中研究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县级领导干部、县级相关部门分别确定一个经济薄弱村作为联系点,联系村集体经济没有突破联系不脱钩,形成统筹协调、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格局。 (5)加大投入,多源整合,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动力。一是把资金项目政策等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充分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增强发展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二是鼓励和引导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增加对农业农村的资金投入,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对发展村级集

33、体经济的项目,相关部门(单位)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都制定相应优惠政策,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撑。3.有硬化路。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根据珙县交通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13个退出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全部完成。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3分。有通村硬化路达标率=退出贫困村通村硬化路达标村数13贫困村退出村数13100%=100%。珙县还自筹资金采用bt方式在13个退出贫困村中投入2400万元,修建了66.7公里村与村之间的联网路及能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路、富民路。4.有卫生室4.1有卫生室达标率(%)。计分分值2分,自查得分2分。根据珙县卫生计生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

34、珙县脱贫村共13个,村卫生室共13个,每个村卫生室均有60以上的业务用房,按达标标准配置了所有设施设备,能满足医疗和基本公卫需要。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2分。达标率=卫生室达标村数13贫困村退出数13100%=100%4.2.有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村达标率(%)。计分分值1分,自查得分1分。根据珙县卫生计生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珙县脱贫村共13个,每个村卫生室都具有1名或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1分。达标率= 有合格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达标村数13个贫困村退出数13个100%=100%。5.有文化室。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根据珙县教

35、育文广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省、市下达珙县退出贫困村目标为13个村,即孝儿镇龙窝村,底洞镇陈泗村、利民村,上罗镇团胜村,沐滩镇建华村,下罗镇农利村,洛表镇茂林村、新庄村、新华村,恒丰乡上洛村,仁义乡斯栗村,玉和乡杨家村,石碑乡红光村。按照贫困村退出验收标准,需建设“有建筑面积不低于50平方米的文化室、有室外文化活动场地、有宣传栏、有成套文化器材、有成套广播器材、有1500册以上图书”等六个方面的内容。(1)项目下达和推进情况 上级项目下达后,珙县教育文广局对项目进行分解,于6月中旬将项目下达至各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合计安排专项资金计划198万元,其中划拨基建资金139万元,县统筹用于统一

36、采购文化活动和广电设备配送到村文化室59万元),同时将项目基建资金划拨到13个村所属的乡镇财政所,明确要求在2016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在项目推进中,通过召开由各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实施培训会、组织工作人员开展专项实地督促检查、行文督办等方式,协助各项目乡镇推进项目实施。 (2)项目完成情况 孝儿镇龙窝村,底洞镇陈泗村、利民村,下罗镇农利村,玉和乡杨家村等5个村,均为新建,用于文化活动的功能室面积达到80平方米以上,同时达到6个有的标准,标识标牌统一规范。 洛表镇茂林村、新华村,沐滩镇建华村,仁义乡斯栗村,石碑乡红光村等5个村,属于在原有村级阵地基础上进行改造扩建。

37、用于文化活动的功能室面积达到60平方米以上,同时达到6个有的标准,标识标牌统一规范。 上罗镇团胜村在原村级阵地基础上进行扩建,用于文化活动的功能室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同时达到6个有的标准,标识标牌统一规范。洛表镇新庄村、恒丰乡上洛村等2个村,利用原村级阵地改造,用于文化活动的功能室面积达到50平方米以上,符合6个有的标准,标识标牌统一规范,但新庄村室外活动场地较小。有文化室达标率=有文化室达标村数13(个)贫困村退出数13(个)100%=100%。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3分。6.有通信络网络。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根据珙县经信科技局提供的数据,2016年珙县脱贫村共13个,通讯网络确

38、保“三通”即村办公室、医疗点及学校通信网络畅通,有通信网覆盖达标率100%=有通信网覆盖达标村数13贫困村退出数13100%。为了完成该项目标任务,我们在去年底就安排部署此项工作,并将相关任务下达电信珙县分公司和铁塔公司珙县分公司。铁塔公司新建基站四个即:洛表新华村、恒丰上洛村、下罗农利村、玉和杨家村;改造升级四个基站即:洛表新庄,石碑红光、仁义斯栗村、底洞益民村。新建和改建基站总投资350万。电信公司为了确保任务完成,积极争取省公司的支持,投资170万,同时在外市调动工程技术人员架杆铺线,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三)贫困县摘帽完成情况。珙县拟于2018年摘帽,故不涉及此项考核内容。(四

39、)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及增长率(%)4.1.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计分分值2分,自查得分2分。根据珙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按照2016年前三季度数据进行分析预测,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1301元,预计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为1155元,全省增加额为1065元。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全省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2=130116652=2.4,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2分。4.2.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计分分值3分,自查得分3分。 根据珙县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按照相关数据分析,2016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

40、11%,预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全市为10.6%,全省增长速度为10.4%。计分公式=贫困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全省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3 =1110.23=3.2。根据计分条件,自查得分3分。 二、精准识别(五)贫困人口识别5.准确率(%)。计分分值4分,自查得分4分。根据珙县扶贫移民局提供的数据,按照2016年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省级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113号)2016 年宜宾市贫困村退出验收工作方案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方案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抽查方案,11月28日30日市脱贫攻坚第六验收组、12

41、月12日15日省脱贫攻坚工作第三方评估小组、12月19日22日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组第60组来珙进行了验收、考核、评估,珙县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100%。(六)贫困人口脱贫 6.准确率(%)。计分分值6分,自查得分6分。根据珙县扶贫移民局提供的数据,按照2016年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省级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113号)2016 年宜宾市贫困村退出验收工作方案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第三方评估方案2016年度全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抽查方案,11月28日30日市脱贫攻坚第六验收组、12月12日15日省脱贫攻坚工作第三方评估小组、12月19日22日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

42、考核组第60组来珙进行了验收、考核、评估,珙县贫困人口脱贫准确率100%。三、精准帮扶(七)因村因户帮扶工作7.群众满意度(%)。7.1.贫困村“五个一”全覆盖。计分分值5分,自查得分5分。根据珙县“五个一”驻村帮扶协调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按照2016年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省级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113号),12月19日22日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组第60组来珙进行了抽查验收,珙县贫困村“五个一”全覆盖工作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如下。(1)强化“五个一”领导,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一是全面统筹协调,健全机构设置。为切实开展好“五个一”帮扶工作,协

43、调各方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县委组建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省委选派的专职副书记任第一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任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精心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足的骨干从事相关工作,实现专人专责推进工作。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并已召开1次工作例会,统筹“五个一”工作运行情况,掌握脱贫攻坚实效,协调解决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截至目前,已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8个。同时,17个乡镇成立扶贫开发办公室,明确了1名分管领导和12名专职扶贫工作员,并确定人员联系对接县“五个一”帮扶力量协调小组办公室,加强工作力量,负责有关工作。二是注重选优配强,强化帮扶力量。

44、脱贫攻坚是否有实效,帮扶队伍是关键,县委统筹全县人才力量,根据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主要产业、致贫因素等情况,结合干部的任职经历和专业特长,有针对性地向贫困村安排帮扶人员,确保人岗相适。截至目前,全县共有30名县领导、64个帮扶单位、60个驻村工作组、60名第一书记、60名农技员参与帮扶,人岗相适度达90%以上。同时,县上还组建了由22名专家组成的专家服务团,今年以来共帮助贫困村解决困难100余件。三是明确工作职责,精准帮扶清单。年初,县委根据今年的工作重点,结合县领导、帮扶部门、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职能职责,制定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完成时限,细化责任人。坚持重点任务上报制度,明确重

45、点任务、任务推进情况、存在的问题,让帮扶队伍清楚工作重点。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定期报告,及时掌握“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情况,确保任务按期完成。同时,强化对“五个一”帮扶力量的工作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部门、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实绩挂钩,凝聚全县上下脱贫攻坚强大合力。(2)落实“五个一”责任,构建脱贫攻坚政治支撑。珙县致力于扎实推进贫困村“五个一”帮扶力量选派与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充分调动“五个一”帮扶责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一是联系县领导靠前指挥,统筹督阵。对全县60个贫困村,明确每

46、位县级领导联系帮扶12个贫困村和4户贫困户,定期集中研究1次帮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听取汇报,掌握工作推进情况、了解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及时研究对策措施。联系县领导坚持走村入户听实情,找准致贫原因想办法,强化教育引导提素质,统筹帮扶资源抓推进,协调结对帮扶增实效。定期组织“五个一”帮扶力量召开工作推进会,研究工作,解决问题,督促帮扶单位、乡镇党委、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驻村农技员履职尽责,形成合力。目前,全县贫困村联系县领导入户调研300余次,专题召集帮扶工作汇报会150余次,现场研究解决问题98个,提交县脱贫攻坚工作领导组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9个,2016年协调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38亿元,

47、整合项目资金6.3亿元,并协调58个企业与贫困村成功签约结对。二是帮扶部门实地调研,合力助民。县级各帮扶部门创新帮扶工作机制,明确主要负责人、班子成员、职工职能职责,并建立工作台账。由2至4个县级部门定点帮扶1个乡镇的贫困村。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每年平均到帮扶的贫困村调研指导工作4次以上,帮扶单位班子成员轮流到帮扶的贫困村调研指导工作7次以上。2776名机关职工每人联系帮扶46户贫困户,68个县级部门对全县17个乡镇的60个贫困村全面覆盖。各帮扶单位把社会扶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从项目、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千方百计为贫困村、贫困户找出路、谋发展,办实事好事,解决贫困村和贫困户急难愁盼的问题

48、,赢得了广大贫困群众的赞誉。一年来,各帮扶单位共投入帮扶资金387.03万元,其中,用于基础设施建设65.83万元,产业扶贫179.08万元(帮助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31人),文化教育10.38万元,医疗卫生12.75万元,人力资源培训14万元,送温暖58.90万元,其他投向46.09万元。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54.34万元,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18人,帮助贫困户实现就业315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83.5万元。三是驻村工作组力量下沉,精准推进。全县60个驻村工作组180名成员,积极发挥对上协调沟通、对下宣传指导的作用。驻村工作组长定期召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及村“两委”成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

49、,帮助制定和完善帮扶计划和帮扶项目需求清单,细化长效精准的帮扶措施和办法,协调项目和资金落地落实,争取产业扶持政策。引导村民发展产业,举办产业技术培训班64期,共培训各类人员3025人次。目前,对上争取项目85个,累计资金3000余万元,实现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引导贫困村开拓 “党支部+公司+专业合作社+群众(贫困户)”等多种模式,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订单农业,实现村级集体经济、专合社、贫困户和公司共赢。预计今年60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平均收入将达到8000元以上。四是第一书记脱产驻村,务实履责。一年来,60名第一书记扎根贫困村,精心制定精准扶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民办事服务

50、、发展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水平等工作规划,并形成工作台账。定期会同驻村工作组、村“两委”成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聚力抓班子带队伍、抓基础设施、抓村级集体经济、抓产业发展,实现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精准脱贫成效明显、为民服务更加高效、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治理水平显著增强。60个贫困村,共新建(改扩建)活动阵地49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63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55人,产业大户167人;引进建设基础设施的项目134个,新修(硬化)公路168.57公里,新修便民(产业)路262. 08公里,改善桥梁9座,改善饮水受益群众25752人;培育专合组织、协会等新型经济实体70个;培育党员

51、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计划示范项目74个,项目受益群众4372人,培育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计划示范户153个,示范户带动贫困群众1452人。2016年走访群众17027人次,慰问群众9598人次,发放慰问金(品)价值144.64万元,开展法制教育203次,村民参与8247人次;开展社会新风尚培训191次,村民参与6833人次。五是驻村农技员一线帮扶,科技扶贫。按照“发挥科技优势,助推脱贫攻坚”的原则,60名农技员入驻贫困村,因地制宜,探索出党支部、公司、基地(协会)、贫困户合作共盈的模式发展蔬菜、水果、中药材、养牛、养鸡、养猪等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产业规划制定产业技术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充分整合乡镇

52、农技站、畜牧站技术力量,扎实开展“农业科技人员进万家”等人才智力扶贫活动。目前,60名农技员驻村开展工作6000余天,报送信息300余条,协助贫困村编制产业发展规划85个,培养科技示范户195户,引进新品种70个,推广新技术77个;举办技术培训500余次,培训人数达23000余人次。(3)提升“五个一”能力,从严考核落实帮扶责任。珙县围绕培训提高、考核督查、关心关怀“三个重点”和发挥帮扶力量作用“一个核心”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务实举措推进“五个一”管理服务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证。一是多措并举,加强监督检查。强化“五个一”帮扶工作管理服务,整合“五个一”帮扶力量,合理调配人力、物

53、力和财力,细化工作举措,确保脱贫对象、政策、措施、责任、目标“五落实”。县委抽调县委组织部、县直机关工委、县扶贫移民局、县农业局等成员单位业务骨干组建了联合督导检查组,坚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实地调研、随机走访贫困户等方式,详细了解“五个一” 帮扶力量到位情况、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督促县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农技员履职尽责。2016年起,对全年第一书记到位履职情况实行定期督查通报,并促进“五个一”帮扶力量履职到位。二是多项考评,重视帮扶实绩。县委出台了干部驻村帮扶考核办法珙县驻村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管理办法关于统筹协调“五个一”帮扶力量进一步强化责

54、任落实的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采取季度研判、年度考核的方式对帮扶队伍进行考核。坚持问题导向,通报的内容将作为下一阶段整改督查的重点。严格驻村工作纪律要求,对违反驻村要求、落实帮扶责任不力的,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取消后备干部或递进班学员资格、进行组织调整直至纪律处分。今年省、市及县级层面开展暗访督查和督导评估16次,确保脱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截至目前,全县共通报11次,督促整改问题26个,按规定和程序调整第一书记 6人。三是多元施治,加强表彰激励。县委明确将脱贫实绩与扶贫项目资金分配使用、干部管理问责相挂钩,鲜明重用扶贫业绩突出的干部任用导向;帮扶队伍任职期间,职务职级晋

55、升、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属后备干部、递进培养学员的,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提拔任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优先考虑具有脱贫攻坚工作经历的干部特别是任职期间考核优秀的干部。2015年度第一书记个人年度考核有10人评为优秀,2016年“七一”有3名第一书记获市委表彰,8名第一书记获县委表彰,今年初5名第一书记被推荐参加全省 “最美第一书记”评选,并有5名优秀的第一书记被提拔到乡镇党政班子任职。(4)强化“五个一”服务,后勤保障确保及时到位。一是全面提升能力,增强发展动力。全年相继培训机关、乡镇干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工作组成员达3000余人

56、次,对6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实施全覆盖培训,县内轮训10次,选派外出轮训4次。通过外出学习、现场教学等方式,直观感受,亲身体验,实地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目前,全县各级党组织共组织现场教学30余次,学习人数达200余人次,并通过qq等方式,搭建第一书记相互学习、网上互动交流平台。二是全员交心谈心,凝聚思想共识。定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坚持县委组织部长每年至少与辖区内所有第一书记开展1次谈心谈话,派员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每季度至少与本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开展1次谈心谈话,乡镇党委书记定期与辖区内所有第一书记开展谈心谈话,并将谈心谈话中第一书记提出的意见建议如实记入台账,并及时解决。三是全面加强保障,确保安心驻

57、村。严格落实财政承担的“五个一”帮扶力量工作经费和待遇保障,按时足额保障60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经费、伙食补助、一次性补助、乡镇工作补贴、差旅费、体检费、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待遇,保障第一书记的生活待遇,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驻村工作组干部的待遇参照第一书记执行。同时,通过“帮思想、帮门路、帮技术、帮资金”等多种方式,动员和引进社会力量开展脱贫攻坚,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贫困户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集体经济创收和贫困户的增收致富。7.2.贫困户帮扶措施。计分分值5分,自查得分5分。根据珙县脱贫攻坚办提供的数据。按照2016年脱贫攻坚验收考核省级抽查和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6113号),12月19日22日省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组第60组来珙进行了抽查验收,珙县贫困户帮扶措施有力,贫困户帮扶措施群众满意度达到100%。具体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如下。(1)聚焦“四大模式”,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四大脱贫模式”,着力打造“滴灌式”扶贫格局,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一是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模式,解决产业发展难的问题。创新“龙头企业+专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