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 综合探究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 综合探究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7课 综合探究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素材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课 综合探究: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革的艰难历程【教学导语】清朝末年,民国初期,一大批志士仁人以在中国实现宪政民主为毕生追求目标,为此,他们前仆后继,牺牲奋斗。美国唯一的一部宪法1787年宪法,自诞生起,一管就管了200多年,从未废止。 而亚洲地区最早建立起“共和国”的国家中国,从上个世纪初至今天,共产生过13部宪法草案和宪法,时至今日,却为什么依旧在宪政之路上艰难跋涉?让我们一同来沉思百年中国民主宪政史的屈辱与光荣、苦难和奋争吧【教学总结】中国人学习西方政治文明并付诸实践,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谁是国家的主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是君主,皇权“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所谓朕即国家。到了近代,

2、王韬、郑观应等倡导君民共主,他们虽然没有理解西方政体的实质,但揭开了学习西方政治文明的序幕。康梁、严复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为了救亡图存,倡导君主立宪(后改开明专制),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但因种种原因,昙花一现,光绪泣血瀛台、六君子魂归西天。1908 年的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以实行宪政的名义强化君主制,结果把自己推上了革命的祭坛。中华民国诞生后,临时约法成纸上谈兵,袁世凯行专制独裁,宋教仁喋血宪政路上,共和国徒具虚名。所谓宪政,是指政府的一切行为是以被授予的权力为范围,即在法治下行有限政府。 历史表明,有宪法,未必有宪政。尽管每一次改革与尝试都带来了些微的进步。魏源像历史的进步总要遭遇曲折。但我们注定要前进,也正在前进。谭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