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凝血本7版.ppt_第1页
止凝血本7版.ppt_第2页
止凝血本7版.ppt_第3页
止凝血本7版.ppt_第4页
止凝血本7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例: 女性 30岁 症状:反复发作皮肤瘀点,鼻出血 选做试验?,第三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大理学院临床学院 检验诊断学教研室 附属医院检验科 主讲:张群智教授,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的目的,1.创伤性出血或病理性出血 判定病人的止血与凝血机制的情况,对创伤性出血或病理性出血提出诊断依据和治疗措施。 2.血栓形成性疾病 了解血凝亢进的状态,为血栓形成性疾病提供诊断依据和预防,治疗措施。 3.作为抗凝药物临床应用的控制指标。,止血、凝血、纤溶机制,二 、凝血机制 凝血因子的几个特点: 1.因子(加速素)是激活的第因子(故凝血因子仅有12个)。 2.除钙离子外都是蛋白质,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3.除

2、组织因子(因子)存在于组织中外,其他都存在于血液中。 4.这些因子大部分在肝脏合成,依赖Vitk的因子是、 、 ,若遇肝脏疾病的患者要考虑这些因子缺乏的可能。,三、抗凝系统的作用(自学) 四、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的作用(自学) 五、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自学),常用的血栓与止血检验项目,一.毛细血管壁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检验 1.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 (capillary resistance test,CRT) 又称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或束臂试验。,参考值 5cm直径圆圈内新出血点的数目,男性少于5个,女性及儿童少于10个。,临床意义 1、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病理情况见于: 1)毛细血管壁有异常,见于

3、过敏性紫癜等。 2)血小板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3)血小板功能不良,见于血小板无力症等。 4)血管性血友病等。,2、生理性波动 1)性别:男女差别,女性脆性稍高。 2)年龄:年龄越大,毛细血管脆性增高。,1、出血时间测定( bleeding time BT ),定义 刺破皮肤毛细血管后,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称为出血时间。, 参考值 Duke 法: 13min(目前已被弃用) 出血时间测定器 6.92.1min , 超过9min为异常。,临床意义 BT延长见于: 1)血小板数量减少,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质量异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 3)血管性血

4、友病。 4)全身性疾病,DIC等。 5)抗凝药物应用(肝素,口服抗凝剂)。,二、血小板有关检验,(一)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功能检验,血块退缩试验(clot retraction test,CRT) 参考值 正常人血凝后1/2-1小时开始退缩,24小时完全退缩。,临床意义血块退缩减低见于: 1)血小板减少 2)血小板功能异常 3)纤维蛋白原减少 4)凝血因子异常,如因子缺乏症等,血小板功能检验,二、诊断试验 血小板粘附试验 (platelet adhesion test,PADT) 血小板聚集试验 (Platelet aggregation test,PAGT),三.凝血因子检测,凝血

5、时间测定 Clotting time CT 定义: 凝血时间是指一定条件下,离体血液在异物表面接触到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参考值 玻片法2-5分钟, 试管法4-12分钟 玻片法缺点: 不敏感,不准确。 无条件地区用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测定替代,有条件地区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三.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ctivated partial throwboplastin time,APTT) 本试验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有无异常。 参考值 手工法32-43秒,较正常对照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临床意义APTT延长: 1)凡参与血浆凝血活酶生成的任何因

6、子有缺陷时,APTT延长,尤其见于、因子含量减少所致的甲、乙型血友病,因子缺乏症。,2)重型肝炎所致的凝血酶原严重减少 3)血液中抗凝血素增加,见于肝素治疗 4)DIC后期,纤溶亢进 5)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三、凝血因子检测,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Prothrombin time ;PT) 本试验主要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有无异常。 参考值 1.凝血酶原时间 11-13秒超过正常对照3秒为异常。,2.凝血酶原对比值 (prothrombin ratio PTR) PTR=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参考值为1.00.05。,3.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

7、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即PTRISI 参考值为1.0 0.1。 ISI(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为国际敏感度指数,ISI越小(2.0),组织凝血活酶的敏感性越高。,三、凝血因子检测,临床意义PT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 、缺乏。 2.VitK不足: 1)吸收障碍见于肠道疾患如阻塞性黄疸。 2)合成障碍见于菌群失调。,3.新生儿出血症: 因肠内细菌发育不足或肝功能不健全所致。 4.纤维蛋白原的缺乏。 5.DIC。,PT缩短见于DIC早期,心肌梗塞等。 INR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国人以 INR2.03

8、.0为宜。, 【血浆凝血酶时间】 (thormbin time TT) 原理 受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凝血酶溶液,测定开始出现纤维蛋白丝所需的时间,即为血浆凝血酶时间。,三、凝血因子检测,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参考值 24g/L 临床意义纤维蛋白原减少见于: 1.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减少症。 2.严重肝损伤。 3.DIC等。,纤维蛋白原增高: 见于糖尿病,大手术后,急性感染等血栓前状态。,四 、纤溶活性检测, 【血浆D 二聚体测定】 (D-dlimer ,DD) 参考值 乳胶凝集法 阴性 ELISA法 200微克/升,临床意义 1.D-二聚体测定是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关键性指标。 1)阳性

9、或增高见于继发行纤溶症(DIC) 2)阴性或不增高见于原发性纤溶症。 2.证实DIC的重要试验。,六 、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一)一期止血缺陷的筛选,血小板计数,减少,正常,增多,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功能缺陷,某些凝血因子缺陷,血小板增多,原发和继发PLt减少性,原发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血管性血友病,低(无)纤维蛋白原症DIC,出血时间延长,MPV,增高,MPV,正常,BM增生不良,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粘附、聚集,正常,减低,(二)二期止血缺陷的筛选,APTT、PT筛选实验及应用,40,APTT,PT结果的分析,因子 缺乏,因子 缺陷,外源途径缺陷,因子 定性阳性,因子,缺乏,有出血,内源途径

10、缺陷,无出血,因子PK缺乏,出血,共同途径,抗凝物质,缺陷,APTT(N)PT(N),APTT(N)PT(A),APTT(A)PT(A),APTT(A)PT(N),卫生部2000412号文件中指出: 1、出血时间不能废除,但Duke 法出血时间应淘汰,以出血时间测定器法替代。 临床怀疑血管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如血管性血友病、单纯性紫癜、过敏性紫癜等)可使用出血时间测定器检测出血时间,但不作为常规检查。,2、停止使用凝血时间测定玻片法,无条件地区用全血凝固时间(CT,试管法)测定替代,有条件地区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3、手术前做PLT、APTT、PT、TT、纤维蛋白原测定。,小结: 1掌握止血与凝血障碍检查常用试验临床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