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1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2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3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4页
初二物理复习《物态变化》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态变化复习,物态变化,温度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熔化和凝固,摄氏温度的规定:_,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原理:_,测量,1、测量时应将_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_或_。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后读数,读数时, _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 表面_。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温度计的种类:_,温度计,返回,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液体的热胀冷缩,玻璃泡,容器底,容器壁,稳定,玻璃泡,相平,把水银甩下去,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例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 读做 ;温度计乙的示数 为_,读做_,考点:

2、能说出生活环境中的常见的温度值,典型例题:,返回,返回,2.4,2.4摄氏度,零下1.8摄氏度,-1.8,B,例2.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5。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 A. 27 B. 30 C. 32 D. 37,熔化和凝固,状态变化,熔化:_,凝固:_,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固态,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液态,固态,液态,返回,返回,例、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例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 A. 水全部结成冰

3、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典型例题:,考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的区别,D,C,返回,汽化和液化,状态变化,汽化:_,液化:_,沸腾:沸点,蒸发致冷,与沸腾的区别,蒸发:,降低温度,压缩体积,液化:,返回,液态,气态,液态,气态,例1、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例2、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试管装水后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水的容器内。乙试管所置的容器有密封的盖子。若对容器加热使容器内的水沸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4、) A. 甲、乙两试管内的水都沸腾 B. 甲、乙两试管的水都不沸腾 C. 甲管内的水沸腾,乙管内的水不沸腾,D. 甲管内的水不沸腾,乙管内的水沸腾,典型例题:,返回,考点:沸腾的条件,B,D,升华和凝华,状态变化,举例:升华:; 凝华:。,升华:_,凝华:_,返回,固态,冰冻的衣服变干,气态,固态,气态,霜、雪、雾凇,例1、下面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B.初冬早晨草叶上的白霜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D.冬天室外的水结冰,例2、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 A、凝固 B、升华 C、凝华 D、先升华后凝华,典型例题:,返回,考点:升华和凝华,C,

5、D,巩固练习: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

6、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发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在下列几组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是吸热的是( ) A、熔化、液化、汽化 B、液化、汽化、升华 C、升华、汽化、熔化 D、凝固、液化、凝华 、某同学在桦花江畔观察到的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 A早春江面上皑皑冰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 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生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松的出现 、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 A冬天,河面上的冰层增厚 B冬天,屋顶的瓦上霜层增厚 C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蒙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

7、干,、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某同学在做“研究海波熔化”的实验。 (1)他用温度计测量海波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时,主要步骤有: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海波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B.了解海波熔化时的温度,选拔一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C.读取温度。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仍和海波接触。 D.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上述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写序号),D、B、A、C,(2)图甲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当t时10min时海波处于 状态,图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海波某时刻

8、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固液共存,36,9、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它们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冰能不能继续熔化? 10、将酒精从水与酒精的混合液中分离出来,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它们的( ) A. 密度不同 B. 体积不同 C. 熔点不同 D. 沸点不同 11、在很冷的地区,为什么常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使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而在实验室中,为什么用煤油温度计而不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 答:,D,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低,酒精的沸点只有78 。,不能,9、小明将盛有水的烧瓶放在火焰上加热,水沸腾后肥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再把烧瓶倒置后向瓶底浇上冷水,如图3所示,则观察到烧瓶里的

9、水( ) A一直沸腾,浇上冷水时,停止沸腾 B先停止沸腾,浇上冷水时,会再沸腾 C因没有继续加热,且又浇上冷水,故不会沸 D从火焰上拿开到向瓶底浇上冷水的整个过程中,始终都会沸腾,B,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 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第一种可原因: 第二种可原因:,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把温

10、度计取出读数,30,水太多,纸板没有盖住烧杯,20、如图所示的情景,是研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这个探究方案中(a)(b)(c) 图A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关系的 图B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高低关系的 图C是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附近气流快慢关系的 整个过程中是利用“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进行探究的 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B只有 C只有D均正确,D,23、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有“白气”冒出,这现象属( ) A、液化 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22、夏天,剥开冰棍纸后,会看到它的周围冒“白气”。这种现象属于( ) A.升华

11、B. 熔化 C. 液化 D. 汽化,21、在28的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抽出,它的示数将( ) A、下降 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C,D,C,26、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 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 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 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 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液化,熔化,凝华,熔化,利用生活用水冲厕所、洗手后要关水,27、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