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知识PPT_第1页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_第2页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_第3页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_第4页
微生物基础知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生物基础知识及消毒与灭菌培训,钟 平2016.10.17.,一、微生物基础知识,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 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体型细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于特殊仪器放大后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小、面积大:小于0.1mm。非常小的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肉眼不可见。 分布广、种类多(10万多):自然界中到处都有,如土壤、水、空气等,土壤中的数量最多。 代谢强、转化快:发酵乳糖的细菌在1小时内可分解其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比食用公牛强10万倍。 生长旺、繁殖快:微生物有惊人的繁殖速度

2、,大多数微生物几十分钟内就可以繁殖一代。 适应性强、易变异: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微生物分类,1、按其结构、化学组成及生活习性可分为: 原核类:仅有原始核质,无核仁或核膜,细胞器很不完善。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螺旋体。 真核类: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器完整。如真菌(酵母菌和霉菌)、 原生动物、藻类。 非细胞类:体积微小,能通过除菌过滤器。如病毒和朊病毒等。,微生物分类,2.按其致病性可分为: 病原性微生物:侵犯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 非病原性微生物,微生物形态结构,一、细菌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

3、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球菌 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杆菌 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稍弯,多数呈分散存在也有的呈链状排列,分为棒状杆菌、链状杆菌、球杆菌等。 螺形菌 菌体弯曲呈弧形或螺旋形。如幽门螺杆菌。 细菌虽小,仍具有一定的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是细菌的基本结构。,微生物的主要类群: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弧状菌,2.细菌的繁殖 速度:细菌生长速度很快,一般约20m

4、in完成一代繁殖。 方式:二分裂繁殖。,细菌的繁殖:二分裂繁殖,二、真菌,真菌是一类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能进行无性或有性繁殖的一类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真菌包括单细胞与多细胞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称为酵母菌;多细胞真菌由菌丝和孢子组成,并交织成团称丝状菌或霉菌。,微生物的主要类群:丝状真菌,真菌生长的最适的温度为22-28,最适的pH值为4-6。其繁殖能力强,但生长速度比细菌慢,常需1-4周才形成菌落。真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一般加热60701小时即被杀死,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和一些化学消毒剂有抵抗力,但对2.5%碘酒、10%甲醛则较敏

5、感。,二、真菌,酵母菌的繁殖:出芽生殖,土壤真菌 放线菌 丝状真菌 真菌-蘑菇,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多细胞,霉菌 霉菌 曲霉菌 真菌-子囊孢子,三、病毒,病毒属非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可在人、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寄居并引起感染。 病毒是体积最小、结构最简单的微生物,它仅有一种核酸(DNA或RNA)作其遗传物质。 病毒必须在宿主活细胞内寄生,依靠细胞提供的能量、营养物质及生物大分子合成机制,完成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类的传染病约75%是由病毒引起的。有些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世界大流行(如流感、艾滋病等)。,微生物的分布,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最适环境。 水:仅

6、次于土壤,是微生物分布、定居的第二场所。 空气:空气中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带有微生物菌体及孢子的灰尘,这类微生物大多数是腐生性的;还来源于人和动物,它们大多数是通过呼吸道排出的,其中也包含有病原微生物,悬浮在大气中。,人体中的微生物,人自出生后,外界的微生物就逐渐进入人体。在正常人体皮肤、粘膜及外界相通的各种腔道(如口腔、鼻咽腔、肠道和泌尿道等)部位,存在着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群(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等)称为正常菌群。 能使宿主致病的为致病菌或病原菌;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当在某些条件改变的特殊情况下可以致病,这类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

7、病菌。,微生物的作用与危害,1. 微生物的作用 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微生物的益处,啤酒,葡萄酒的生产 面包酵母的生产 奶酪的生产 醋的生产 酸奶的生产 维生素的生产 类固醇的生产 抗菌素、干扰素的生产,分解废物,循环利用 帮助肠道中的食物消化 除虫,2. 微生物的危害 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化妆

8、品的微生物污染,污染:,污染就是指当某物与不洁净的或腐坏物接触或混合在一起使该物变的不纯净或不适用时,即受污染。 简单的说当一个产品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质时,他即受到了污染。,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对化妆品污染? 化妆品本身性状乃至质量发生变化。 有些微生物可以致病,我们不能让我们的顾客有感染致病微生物的潜在危险 。,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化妆品微生物指标是评价化妆品成品及原料中的微生物质量极其对人类健康和化妆品质量影响的重要内容。 化妆品受微生物污染后可使化妆品的色、形、气味等发生变化,品质下降。 致病菌的污染可导致人体健康损害,如化脓性细菌污染可引起皮肤和眼部的感染。当人体抵抗力

9、低时,某些非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也会引起感染。,化妆品微生物污染,微生物的有毒代谢产物可使人中毒。 即使污染的微生物被杀灭,其残存的菌酶也可能会引起产品变质,变质时分解的某些组分可对皮肤产生刺激作用。 因此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不仅影响化妆品的质量,而且影响产品的使用安全。对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验是十分必要的。,化妆品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 霉菌和酵母菌 粪大肠菌群 铜绿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化妆品的微生物污染源,生产操作人员 原辅料(水) 空气 厂房与设备 包装材料 昆虫和其它啮齿动物,如何防止污染 ?,有需要时要洗手及消毒 尽量减少直接以双手接触化妆品 接触化妆品的表面、用具 用后清洗消毒 转换

10、产品时清洗消毒,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生产人员,要勤洗手及消毒 尽量减少直接以双手接触化妆品 进入洁净区要遵守更衣程序,手的卫生,每只手可携带40万个细菌;刚洗过的手,每平方厘米也可检验出3200个细菌 。 皮肤表面110万 个细菌/1cm2。,洗手的重要性:,用流水(如自来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 用皂液充分洗手,再用自来水冲洗能使致病微生物减少95%。 洗手后正确使用消毒剂能使致病微生物减少99%。,洗手的正确方法,正确洗手的步骤:,1. 手心搓手心; 2. 手指交叉,手心搓手背; 3. 手指交叉;手心搓手心 4. 两手互握,相互搓背 5. 手心搓拇指; 6. 指尖搓手心。,

11、更衣,更衣,标准更衣程序: 一更:脱衣换鞋洗手 二更:穿洁净服/戴帽子/戴口罩 缓冲:消毒双手 洁净区.,更衣,着衣种类 测定日期 细菌数/10CM2 上衣内侧 使用五日后 300 外侧 使用五日后 200 裤子内侧 使用五日后 450 外侧 使用五日后 70 帽子内侧 使用五日后 100 外侧 使用五日后 150 口罩内侧 使用一日后 22000 外侧 使用一日后 100 袜子内侧 使用一日后 30000 外侧 使用一日后 2800,更衣的目的:,想混进去,没门!,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人员,No,Yes,人员不良行为所产生的污染:,当有如下行为时将相应增加微粒的产生量: - 吸烟者的呼吸

12、500% 喷嚏 2000% 搓手 200% 行走 200% 跺脚 5000%,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空气,悬浮粒子 微生物 - 浮游菌 - 沉降菌 - 表面微生物,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水,饮用水 纯化水 注射用水 无菌注射用水,自来水,工艺用水,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设备,几乎没有细菌不“吃”的东西 及时清洗消毒设备和器具与化妆品直接接触设备和器具 清洗和存放设备、器具处应与生产区域洁净等级相同,主要的微生物污染源- 原辅料,包括厡辅料、内包装材料 - 厡辅料微生物 - 内包装材料微生物 符合国标或行业标准 厡辅料、内包装材料的贮存: - 包装严密,不得破损,污染。 - 清洁贮存。,二、消毒与灭

13、菌,常用术语,1. 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物体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胞或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用以消毒的药品称为消毒剂。,2. 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包括杀灭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消毒与灭菌概念的鉴别,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3. 抑菌 (bacteriostasis ) 抑制人体内部或外部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常用的抑菌剂为各种抗生素。,4. 防腐 (antisepsis) 体外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以防腐的药品称为防腐剂。 5

14、. 无菌 (asepsis) 不存在任何活菌、多是灭菌的结果。,热力灭菌法 辐射杀菌法 滤过除菌法 超声波杀菌法 干燥与低温抑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细菌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因此最常用于消毒和灭菌。 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一)干热灭菌法 杀菌作用是通过脱水干燥和大分子变性。 1. 焚烧 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 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3. 干烤 利用干烤箱灭菌(160170C,2h) 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 4. 红外线 是一种0.71000m波长的电磁波,尤以110m波长的热效应最强。 热效应

15、只能在照射到的表面产生。多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二)湿热灭菌法 最常用,效果优于干热灭菌法。 理由: 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质较易凝固变性。湿热灭菌时,菌体吸收水分,蛋白质含水愈多,凝固所需温度降低。 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可使被灭菌物品内部温度迅速上升。 湿热的蒸气有潜热效应存在。这种潜热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干热灭菌与湿热灭菌穿透力及灭菌效果比较,1.巴氏消毒法 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保持物品中所需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用于消毒牛乳、酒类(61.162.8C,30min或71.7C,1530s)。,2. 煮沸法 100C,5min 杀死细菌繁殖体 100

16、C,12h 杀灭细菌芽胞 加入2%的碳酸氢钠,促进芽胞的杀灭,防止金属器皿生锈,一般用于食具、刀剪、注射器的消毒。 3. 流动蒸气消毒法 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C的水蒸气进行消毒。 细菌繁殖体1530min可被杀灭。但芽胞不被全部杀灭,4. 间歇蒸气灭菌法 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热蒸气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100C,1530min,37C孵箱过夜*3次 适用于一些不耐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5. 高压蒸气灭菌法 灭菌效果最好。 高压蒸气灭菌器是一个密闭、耐高压蒸锅。 103.4kPa(1.05kg/cm2)温度可达121.3C,1530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常用于一

17、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 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 利用水的沸点随水蒸汽压力的增加而 上升的原理,6. 超高温杀菌(UHT):135150和 28s 对牛乳或其他液态食品(如果汁及果汁饮料、豆乳、茶、酒及矿泉水等) 最大优点是既能杀死产品中的微生物,又能较好地保持食品品质与营养价值。,二、辐射杀菌法 1. 紫外线 (1)波长240300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260266nm最强。 (2)主要作用于DNA,形成二聚体,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3)紫外线穿透力较弱,一般只用于手术室等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4)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

18、伤作用。 (5)紫外线灯距离照射物以不超过1.2 m为宜,2. 电离辐射 (包括高速电子、射线和射线) 具有较高的能量和穿透力,对微生物有致死作用。 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3. 微波 波长为11000mm的电磁波 可穿透玻璃、陶瓷和薄塑料等物质,但不能穿透金属表面。 主要用于食品、非金属器械、检验室用品、无菌室和病房中食品用具、药杯及其他用品的消毒。,机制,利用特殊的滤器以去除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以达到无菌目的。,用途,主要用于不耐高温无菌的血清、毒素、抗生素、药液,以及空气的除菌 。,特点,仅能除去细菌,不能去除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和有些L型细菌等。,三. 滤过除菌法,不被人耳感受的高于20kHz/s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可裂解多数细菌,尤其是G-菌。 主要用于粉碎细胞,以提取细胞组分或制备抗原等。,四、超声波消毒法,五、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有些细菌的繁殖体在空气中干燥时会很快死亡。 低温可使细菌的新陈代谢减慢,故常用作保存细菌菌种 为避免解冻时对细菌的损伤,可在低温状态下真空抽去水分,此方法称为冷冻真空干燥法。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化学消毒灭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