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课堂用》PPT课件.ppt_第1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9/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gif)
![《文言虚词课堂用》PPT课件.ppt_第2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9/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2.gif)
![《文言虚词课堂用》PPT课件.ppt_第3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9/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3.gif)
![《文言虚词课堂用》PPT课件.ppt_第4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9/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4.gif)
![《文言虚词课堂用》PPT课件.ppt_第5页](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2/2020-1/9/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195c97bd-6d3b-4a3e-becc-de9b9553e69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虚词用法归类,一、“而”,(一).用作连词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或译为“又”。 如:蟹六跪而二螯。 (劝学)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如: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如: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六国论),、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如:诸君而有意,唯余马首是瞻。 、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如:吾恂恂而起 弃甲曳兵而走,(二).用作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通“尔”) (三).复音虚词“而已”,相当于“罢了”。 一人、一桌
2、、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作第二人称代词,通“尔”,你、你的。如“而翁长铨” 也可作连词,表并列,递进,转折,相承,假设等。例如:,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吾恂恂而起。 故其国富而兵强。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知文而不知武,知一而不知二。 林木茂而斧斤至矣。 诸君而有意,瞻余马首可也。 人立而啼。,(你的),(并列、不译),(而且),(却),(于是),(如果),“而”的用法总结及练习,(不译),(不译),练习,比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余知而无罪也 提刀而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A 与相同,与相同 B 与相同,与不同
3、C 与不同,与相同 D 与不同,与不同,分析: 连词,表修饰 代词,你 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假设,【答案:B】,二、“何”,(一).用作疑问代词。 、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作宾语,译为“哪里”“什么”。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二).用作副词。 、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徐公何能及君也? 、程度副词,可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三).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
4、相当于“怎么样”或“为什么”。 如: 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信陵君窃符救赵),、“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 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何以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言常用虚词,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何”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君何以知燕王?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豫州今欲何至?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徐公何能及君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答案:】,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怎么,三、“乎”,(一)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5、,、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 其皆出于此乎? 、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嗟呼!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二).用作介词 ,相当于于。 生乎吾前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例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下列句子中“乎”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庶几乎。 B、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C、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练习,【答案:A】,四、“乃”,1.用作副词。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
6、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就这才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也可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可译为却竟(然)反而才等;,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2.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3.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A、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当立者乃公子
7、扶苏。 D、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E、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何怪也!唐韩愈师说 F、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字用法练习,1、副词,才: 2、副词,竟: 3、副词,是: 4、代词,你:,A B、E C、D F,五、“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事,可译为“他”“它”“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例如: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六国论)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活用为第一人称。视句意译为 “我的”或“我(自己)”。 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择其一二叩之。,、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
8、 “那些”“那里”。 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二).用作副词。表示测度、反诘、婉商、 期望等语气,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一定”等。 例如: 其皆出于此乎? (表测度。) 其孰能讥之乎? (表反诘。) 吾其还也。 (表婉商。)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表期望。),(三).用作连词。作连词用时,通常放在句首,或表假设,或表选择。 例如: 其如是,孰能御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如果”,“是”“还是”,其:可作代词,代人、事、物等。,下面哪两句的“其”字的用法是相同的。 A、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9、也。 C、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D、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其,B、C,例题示例,对下列句中的“其”字的用法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孰能讥之乎 其若是,孰能御之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A/ B/ C/ D/,【答案:D】,-代词 -语气词 -助词 -连词,(一)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有时相当于“尚且
10、”,让步递进。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六、且,(二)用作副词。 、译为“将”、 “将要”。 2、 译为“暂且”、“姑且”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3.复音虚词“且夫”,用于句首,表意思 更进一步,可译为“再说”,“况且”。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不出,火且尽。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河水清且涟漪。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吾今且报府。 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A| B| C| D|,例题示例,B (连词,并列|副词,将要|副词,将近|连词,表递进|
11、连词,表让步),七、“也”,一.用在句中 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3.表示疑问语气,如:,4.表示感叹语气,如: 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5、表祈使或商量语气。,二.用在句末 1.表示判断语气, 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表示肯定语气, 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A(A助词,表感叹语气 B助词,表判断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例:下列句中“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故曰:“弊在赂秦也!”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12、八、“若”,(一)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的”。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二)动词,好象,如。,(三).连词。 、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例如:天若有情天亦老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 (四)“若夫”、“至若”,放在一段开头, 分别解释为“像那”、“至于”。 例如:若夫霪雨霏霏至若春和景明,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 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 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 吾翁既若翁(
13、好比) 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 AB CD,-好像; -或; -假若; -你(的); -或,【答案:C】,九、“所”,(一)助词。 所+动词,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 如: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注:“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如: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二) “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如: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三)“所”和“以”连用 、表示原因,翻译为“的原因”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吾所以为此者,
14、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表示手段或凭借,翻译为“用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文言常用虚词,对下列各句中“所”字意义和用法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父去里所,复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吾属皆且为所虏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 太祖为流矢所中皆生毛,长一寸所夜以火指鼓所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A/ B/ C/ D|,表数目; 表处所; 被动; 所字结构 ;,【答案:A】,十、“为”,(一)介词,wi。 、引出对象,译为“向”“对”“替”等。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公为我献之。,、表明时间。可译为“当” 、表明目的。可译为 “为了”。 、表明原因。可译为“因为” 天行有
15、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 表示被动关系。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二)、动词(wi),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霓为衣兮风为马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矣,终不解矣,做,管理治理,当作,是,成为,(三)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译为“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何故怀谨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对下列各句中的“为”字进行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府丁为文惠君解牛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以桀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匈奴不灭,何以家为 战而不克,为诸侯笑 为其来也
16、,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便于四方,不能专利,虽多,亦莫以为 今故告之,反怒为 A/ B/ C/ D/,【答案:D】,替,介词 因为,介词 为了,介词 表疑问, 被,介词 在,介词,CD (A、因为 B、是 C、对,向D、对,向 E、为了 F、表被动),10下列句中“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B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C不足为外人道也D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E为赋新词强说愁F不者,若属皆为所虏,十一、“焉”,(一)代词 1.代词,相当于“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2.疑问代词。翻译为“怎么”,“哪里” 焉用亡郑以陪邻?,(二)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
17、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三)兼词, 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触龙说赵太后),(四).助词,译为“的样子” 盘盘焉,囷囷焉(阿房宫赋) 硿硿焉(石钟山记),从哪里,“在这里”,在哪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F词尾,的样子),11下列“焉”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于乱石之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B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 问焉C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E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F夫子言之,
18、于我心有戚戚焉,十二、“以”,(一).用作介词,、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等。 例如:,何以战?(曹刿论战),、可译为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译为因由于,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译为在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译为和跟;,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二)连词,相当于“而”。,、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表示承接或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表示目的关系,可译“而”“来,用来” 以致等。,作师说以贻之。(师说),、表示因果关系,诸侯以公子贤,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而,或省去。,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翻新装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厨师餐饮项目合伙人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年离婚协议中共同债务分担及清偿协议范本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中子女心理健康关怀与辅导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合同
- 制定客户忠诚计划的月度工作计划
- 住院患者权益维护措施计划
- 国际贸易的市场分析与预测计划
- 应对突发事件的生产计划调整
- 秋季学期学业辅导计划
- 西安2025年陕西西安音乐学院专任教师招聘2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浙江绍兴杭绍临空示范区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
- 2024年殡仪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 2025年春新冀教版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1L1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技术规程
-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课件
- 2025年3月日历表(含农历-周数-方便记事备忘)
- 《中国人口老龄化》课件
- 腰椎后路减压手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