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养生谷工程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_第1页
温泉养生谷工程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_第2页
温泉养生谷工程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_第3页
温泉养生谷工程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_第4页
温泉养生谷工程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目 录录 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2 二、塔吊管理.3 三、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就医路线.4 四、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流程.6 五、事故预防措施.7 六、发生倾覆、倒塌事故应急措施.8 七、发生碰撞事故应急措施.10 八、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10 九、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10 十、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措施.12 十一、现场事故检查和善后处理.13 十二、应急培训和演练.14 十三、现场恢复.15 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一、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66 号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8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第十五条第(五)款、第十八条第(三)款、第二十一

2、条第(五) 款规定,编制了塔吊安装、拆卸和使用阶段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是塔吊安 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的一部分,应急预案内的应急措施, 列入项目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内容,一旦应急事件发生,能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 进行,使应急救援工作及时、迅速、有效控制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龙门富力南昆山温泉养生谷 m2-2 区 建设单位龙门富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广东省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广州市住宅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州天富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龙门富力南昆山温泉养生

3、谷 m2-2 区项目位于龙门县永汉镇南昆山之中,沿永汉镇 曲塘路进入南昆山约 6km。总用地面积 27075m,总建筑面积为 145233,5 栋塔楼层 高 99m。其中:地下部分建筑面积约 6 万,地上部分总建筑面积约 9 万。00 以 下部分三层,00 以上部分为 29 层。 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采用 phc 预应力管桩基础+抗水板,结构 梁板为现浇楼盖。结合施工现场情况以及满足施工需要本工程共用四台塔吊,自编号 1#、2#、3#、4#塔吊。(附图 1:总平面布置图) 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本预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章、有关行业管理规定和 技

4、术规范要求进行编制。其主要依据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0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6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17 号)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 21 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373 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20022006) 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塔吊管理二、

5、塔吊管理 1.1.塔吊概况塔吊概况 1.1. 塔吊平面布置概况:自编 1#塔吊在 c3-2c3-3/c3-cc3-d 轴线部位,型号 qtz80(tc6013a-6) ,2#塔吊在 c3-3c3-5/c3-cc3-b 轴部位,型号 qtz80(tc6013a- 6) ,3#塔吊在 c6-jc6-g/c6-10c6-11 轴部位,型号 qtz80(tc6013a-6) ,生产厂家为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出厂编号为 1012tc01400491。塔吊为附着式塔吊,独立安装 高度为 39 米,最终高度为 130 米。4#塔吊在 c5-fc5-d/c5-13c5-16 轴部位,型号 qtz63(56

6、10) , 生产厂家为佛山固钢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出厂编号为 20100053。4#塔吊为独立式塔吊, 最终高度为 39 米,不用安装附墙。 2.2.塔吊拆卸塔吊拆卸 塔吊安装和拆卸概况:由有资质的塔吊安装单位,严格按专项方案要求进行安装 和拆卸,对影响安全功能如:行程开关、起重量控制、卷扬机离合器、电气设备警示 装置,按产品说明书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进行安装调试、试运行合格, 安装、使用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由有资质监测单位进行了各项安全功能监测验收合 格。 3.3.塔吊使用安全管理塔吊使用安全管理 3.1 塔吊操作人员持证上岗,上岗前进行了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现场塔吊安全使用 管理制度,操

7、作规程已经建立,并按此制度进行塔吊使用日常管理; 3.2 塔吊使用期间维护管理和安全防护措施已经在塔吊安装及使用专项方案规定。 3.3 建筑起重机械活动范围内设置了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塔吊起重臂起重半径范 围内的辅助生产作业区设置了安全防护设施; 3.4 设备管理机构由项目安全部门负责,组织机械和电工进行日常维护管理,安全 使用检查; 3.5 定期进行检查,确保起重机限制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幅度限位器和 吊钩保险装置、卷筒保险装置必须确保其安全使用度; 3.6项目部已向安装单位提供了安装设备位置的基础施工资料和建筑起重机械进 场安装拆卸所需的施工条件; 3.7由项目安全部门的安全生产管

8、理人员监督检查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卸、使 用情况,制定了多台塔式起重机作业防碰撞的专项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8.项目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内,对塔吊的临时用电配电安全要求,进行了规定, 文明施工专项方案,对塔吊日常安全管理、管理制度、岗位职责,操作人员教育培训, 塔吊使用文明要求,进行了规定。 三、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就医路线三、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及就医路线 1.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如下: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梁森项目经理 电话副组长:陈国宝吴立国危险源风险评估组:顾剑牛永绪

9罗金标后勤供应组:尹南山应急救援组:沈能豪刘正瑜事故调查组:牛永绪2.2.塔吊安装公司救援小组如下:塔吊安装公司救援小组如下: (1) 、总负责人:吴敏巧 (2) 、现场总指挥:李勇峰 (3) 、安全员:何双喜 (4) 、机械安装人员:伍尚景、钟小平、郑超、罗少军、贾建明 (5) 、电工:黄山 (6) 、机械操作工:郭伟 (7) 、辅助人员:桑英琼 3.3.岗位职责岗位职责 3.1 编制塔吊使用应急救援预案,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3.2 负责应

10、急救援小组成员进行急救方法的宣传、教育、指导; 3.3 发生事故后立即组织展开急救工作,根据事故性质及时向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站和公司质安部门汇报; 3.4 负责保护好现场,配合有关部门调查; 3.5 平时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进行演习; 3.6 负责配置必要的应急救援工具并进行日常检查,确保应急工作处于完好状态。 4.4.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职责:应急救援组织成员职责: 4.1 应急救援组长:两救援小组(项目部、塔吊安装公司)应统一由组长(项目经 理)指挥,负责应急救援预案启动,下达救援令及救援人员的组织;负责监督应急救 援物资、设备、工具、药品的储备;负责对上级领导和联络单位事故的汇报及救援情

11、 况;负责应急救援时的外部联系包括救援联系; 4.2 救援小组人员统一服从现场负责人的调动,主要职责:现场负责人接到应急救 援事件消息报告组长,由组长启动救援预案,然后立即赶到事故现场,通知救援副组 长、后勤供应组员等; 4.3 救援组副组长:组织救援人员,封锁事故现场,以防事故扩大,有权调动在施 工现场的一切车辆,包括:运输车辆、小轿车(必要时拦截) ; 4.4 后勤救援:根据组长的要求,迅速将救援物资供应到现场,包括:担架、药品、 工具,用具等; 4.5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工种准备好抢救工具、开好抢救机械和设备; 4.6 项目其他管理人员听从组长统一指挥参加现场抢救。 5.5.应急器具表

12、应急器具表 器具表 常用抢 险工具 电焊机(3 台) 、对讲机(20 台) 、灭火器、电动葫芦、手动葫芦(5t4 台) 、清水泵、 污水泵、铁锹、撬棍、千斤顶、气割工具、小型金属切割机、电工常用工具等。 应急抢 险器材 架管、扣件、木枋、架板、安全帽、防雨帐篷、应急灯 10 个、对讲机 20 个等。 应急常 用药品 配有体温计、冰袋(放于厨房冰箱内)、医用酒精、碘酒、过氧化氢(双氧水)、生理盐 水、止血白药、伤口贴、灭菌棉球、棉签、抚育物钳、无菌敷料、绷带、镊子、剪刀、 手术刀、常用小夹板,担架(三付) ;止血带等。 急救箱 1 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针筒)、静脉辅液器、心内注射针头两个、血压计

13、、听诊器、体 温计、气管切开用具(包括大、小银制气管套管)张口器及舌钳、针灸针、止血带、止 血钳、(大、小)剪刀、手术刀、氧气瓶(便携式)及流量计、无菌橡皮手套、无菌敷料、 棉球、棉签、三角巾、绷带、胶布、夹板、别针、手电筒(电池)、保险刀、绷带镊子。 急救箱 2 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素、阿托品、毒毛旋花子苷水、慢心律、异搏定、硝酸甘油、 亚硝酸戊烷、西地兰、氨茶碱、洛贝林回苏灵咖啡因、尼可刹米、安定、异戊巴比妥 钠、苯妥英钠、碳酸氢钠、乳酸钠、10葡萄糖酸钙、维生素、止血敏、安洛血、 10葡萄糖、25葡萄糖、生理 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应根据潜在事故的性质和后果分析, 配备

14、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消防手段、救援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 活保障物资。 1、存放地点:工地办公室 2、使用与保管要求: (1)所有的药品必须有出品合格证,并在有效期限内使用,过期药品必须更 换; (2)药品的贮藏必须放置于阴凉处、防潮且满足药品有关贮藏规定; (3)所有的药品必须由现场的医护人员专人保管。 6.6. 联系电话和应急救援路线联系电话和应急救援路线 急救中心:120 火警中心:119 报警中心:110 食物中毒:120 急就医路线(路线见附图 2) 编号目的地线路 线路一 永汉镇中心卫生院(0752- 7602899) s355 省道永汉镇人民路永汉卫生院 线路二 龙

15、门县中医医院(0752- 7895799) 广河高速/s2s119 省道甘南路龙门县中医医院 线路三 增城市人民医院(020- 82735052) 广河高速/s2莞深高速 s29s119 省道荔城镇光 明东路增城市人民医院 四、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流程四、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流程 塔吊使用过程中施工现场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应迅速逐 级上报,顺序为塔吊安装单位应急救援小组、施工单位现场办公室、施工单位所属公 司、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较小,由塔吊安装应急救援小组自 行直接进行处理。如果事故较大或塔吊应急救援小组处理不了则由塔吊安装单位向施 工单位进行

16、请示,请求启动施工单位的救援预案,施工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 理,则由施工单位所属的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向上一级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1)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 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负责人指挥立即电话通报到值班人员,主要说明紧急情况 性质、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 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 120、119 等急救电话。 (2)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马上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 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 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

17、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 (3)遇到紧急情况,全体人员应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 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 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按照有关规定,事故处理完后,要求全体人员总结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应对事 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的方案,并将事故报表、事故 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公司。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项目部 抢险领导小组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

18、理、进行总结 上报监理、业主、 设计院 人员伤亡 五、事故预防措施五、事故预防措施 本塔吊现场危险源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塔吊倾覆倒塌、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塔 吊碰撞,触电。根据以上重大危险源不同特性建立相适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应定期演练,对其可行性、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确保当事故发生 时应急救援预案能真正起作用,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1.1.塔吊倾覆塔吊倾覆 (1)要有出厂合格证,安装方案; (2)建立塔式起重机的定期安全检查和维修保养制度; (3)塔式起重机必须安装行走吊臂变幅、吊钩高度,超载等限位装置和吊钩; (4)塔基必须坚实、平整; (5)操作人员和指

19、挥人员必须经过系统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6)当风力超过 6 级或大雾、大雪、大雨、凝冻等天气时应停止使用; (7)作业完毕,将所有工作机构开关转至零位,切断总电源; (8)在进行保养和维护时,应切断电源,并在开关箱上挂警示标志。 (9)指派专人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向上级汇报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10)安装时必须用经纬仪和水平仪测量基座平整度和塔身垂直度。 2.2.高处落物、物体打击高处落物、物体打击 (1)绑扎吊物时分规格绑扎并起吊,吊较长的物体是其钢丝绳的夹角为 4560; (2)在起吊时必须将钢丝绳的卸夹正确安放,一反一正; (3)在吊运输路线上应避开施工人员的顶部; (4

20、)大臂吊物旋转幅严禁处于道路上空; (5)起吊物体时指挥人员先检查机械设备其是否牢固、并做好机械相关记录。 3.3.防碰撞防碰撞 (1)指挥人员必须教育后持证上岗; (2)操作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听从指挥人员的口令,口令不清严禁起吊或落物; (3)必须遵守“十不吊”原则。 4.4.防触电防触电 (1)编制塔吊用电措施; (2)建立塔吊临时用电技术档案; (3)在建工程不应在高、低压线下施工,高、低压线路下方,不得搭设作业棚 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等; (4)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建立塔吊临时用电巡查记录。 六、发生倾覆、倒塌事故应急措施六、发生倾覆、倒塌事故应急措施

21、(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4)伤员受伤需要止血和有骨折情况发生时,具体操作如下: 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 1 压; 对骨折部位,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 2 包扎动作轻、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 3 包扎。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 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 4 应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骨折部位; 运送伤

22、患者前,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应的处理, 5 如所处环境危险,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 现场处理后,尽快转送到近的医院。 6 (5)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具体操作如下: 一旦判断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协组打急救电话或叫救护车,本人就地抢 1 救; 病人体位仰卧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 ,打开气道,使病人颈部上抬使头后仰,保 2 证呼吸道通畅; 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每次 800-1000m(注意胸部是否起落,每次吹 12-16 次, 3 观察自主呼吸是否恢复。 (6)尽快与 120 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

23、派人到路 口接应; (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的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 (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9)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 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0)事故调查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 集团。 (11)应急物资: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 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 (12)注意事项:应立即停止施工;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人

24、工胸外 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 七、发生碰撞事故应急措施七、发生碰撞事故应急措施 (1)将伤员立即脱离危险地方,组织人员进行抢救; (2)若发现呼吸或呼吸心跳均停止,则将伤员仰卧在平地上或平板上立即进行人 员呼吸或同时进行体外心脏按压; (3)立即拨打 120 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省二医) , 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4)立即向公司应急抢救领导小组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 (5)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事故现场; (6)应急物资: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 架、止血袋、

25、氧气袋; (7)注意事项: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 120 急救和马 上通知有关负责人;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心肺复苏抢救措 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 八、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八、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措施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最早发现事故的人迅速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领导组员立即 到现场了解事故伤害程度并安排人员负责指挥疏散现场闲杂人员,保护事故现场,同 时避免其他人员靠近现场。组员立即了解伤者伤者受伤情况,并根据现场实际施行必 要的医疗处理,在伤情允许情况下,救援组负责组织人员搬运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 地方;由组长根据汇报,

26、决定是否拨打 120 医疗急救电话,并说明伤员情况,行车路 线;后勤组联系值班车到场,随时待命。救治措施如下: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 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 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 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 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 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九、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九、发生

27、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措施 (1)当施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事故时,目击者应高声呼救,并拨打应急电话通知 项目经理,同时也要通知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 离出事地点最近的管理人员应迅 速赶到出事地点,对事故情况迅速做出初步判断,除临时承担指挥应急抢救工作外, 应再一次电话通知项目经理及相关人员、现场救护员马上赶到出现地点;电话通知时, 应准确的说明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 (2)项目经理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赶到现场或救援小组其它领导负责救援工作,并 第一时间通知医务人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应急救援组长应根据高处坠落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应急救援措施: 从脚手架上、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

28、面或楼面,坠落高度超 过 3 米以上的,伤势一般是较严重的,第一时间应是拨打 120 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 到大门口等候 120 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指派项目保 安队长迅速对现场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点的 20 米范围要停止 作业,疏散人员,并不得有无关人员围观或远观,特别是要防止脚手架上或临边的其 它作业人员的围观,并要派专人对坠落口进行看护,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从脚手架上、楼面的临边洞口中掉到架体内的防护层上、电梯井内的水平安全 网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护层上时,项目经理或救援组长应迅速对掉落人员的受伤情况 做出判断,如有必要时第一时间应是拨打

29、120 求救电话,并马上派人到大门口等候 120 的到来,由引路者直接带到出事地点,避免延误时间,指派项目保安队长迅速对现场 进行警戒、并维持秩序。掉落地点的同一层的所有作业要马上停止,并由相关的施工 员带相应的作业人员离开作业面,并安排专人对作业人员做一个简要说明,以班组为 单位有序的从楼梯或脚手架的安全通道上撤到地面,直接由各自的班组长带回生活区, 不得在现场围观或逗留;并由保安队长指派保安员对掉落者进行专人看护,避免二次 事故的发生; 掉在上述地方的受伤人员,在掉落地点抢救难度大,首先应转移至平台上才方便进行 救治。因此应急救援组长必须召集在现场医务人员和其他组员一起确定转移方案。 如掉

30、到与楼面高差不超过 80cm 的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则由医生视察好坠落者 的伤势情况,如其本人能走动,则由二个保安人员在旁边保护的情况下,自己走下来; 如不能走动或已失去意识,则应派二个身强力壮的保安在医生的指导下把伤者抬到楼 面上。 如掉到与楼面高差超过 80cm 的外脚手架的操作层上,则除由医生先上去视察 坠落的伤势外,其它救援人员必须要先做好防护的情况下才能上去救援,防护措施有 使用爬梯、系好安全带、派人在旁边看护等措施,避免救援人员在转移时发生高处坠 落事故。 十、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措施十、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措施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 “迅

31、速、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 离电源,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 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 (1)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 (2)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拔离或者将触电 者拔离电源; (3)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 线; (4)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品拖拽触电, 使之脱离电源; (5)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导线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 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

32、它办法把电源切断。 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 (1)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 (2)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 性能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 (3)在拉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 全; (4)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 (电击二次伤害) ; (5)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 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 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

33、前来或送医院诊治。 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 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请医生前 来或送医院诊治。若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或心跳失常,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 脏挤压。 6.对“假死”者的急救措施:当判定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 苏法就地抢救。方法如下: (1)通畅气道。第一,清除口中异物。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 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 其身体及头部同侧转,迅速用一只手指或两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口中取出异 物,操作中要注意防

34、止异物推到咽喉深入。第二,采用仰头抬颊法畅通气道。操作时, 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物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 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 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 (2)口对口(鼻)人工呼吸。使病人仰卧,松解衣扣和腰带,清除伤者口腔内痰 液、呕吐物、血块、泥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员一手将伤者下颌托起,使其 头尽量后仰,另一只手捏住伤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对住伤者的口用力吹气,然后 立即离开伤者口,同时松开捏鼻孔的手。吹气力量要适中,次数以每分钟 16-18 次为 宜。 (3)胸

35、外心脏按压。将伤者仰卧在地上或硬板床上,救护人员跪或站于伤一侧, 面对伤者,将右手掌置于伤者胸骨下段及剑突部,左手置于右手之上,以上身的重量 用力把胸骨下段向后压向脊柱,随后将手腕放松,每分钟挤压 60-80 次。在进行胸处 心脏按压时,宜将伤者头放低以利静脉血回流。若伤者同时拌有呼吸停止,在进行胸 外心脏按压时,还应进行人工呼吸。一般做四次胸外心脏按压,做一次人工呼吸。 十一、现场事故检查和善后处理十一、现场事故检查和善后处理 1.塔吊倒塌、坠物造成结构强度受到影响的: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受损部位的 结构强度进行检验,如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编制施工专项方案,经监理、设计批准 后,按审批方案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验收程序。 2.脚手架和安全设施破坏部位的处理:受损部位的脚手架,进行拆除和搭设必须 有专项方案,拆除和搭设方案,必须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搭设, 搭设完的脚手架满足原脚手架的安全状态,搭设的脚手架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 3.塔吊倒塌和维修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