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首诗描述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冬季景观?,【思考】,1.能够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运用相关地图和资料描述北方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重点) 3.结合实例说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找一找 主要

2、的山脉: 大兴安岭、秦岭; 主要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主要的河流: 黄河、淮河 主要的海域: 渤海、黄海,大兴安岭,秦岭,内蒙古高原,淮河,青藏高原,渤海,黄海,黄河,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黄 土 高 原,东 北 平 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我国一月气温分布图,0,我国温度带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活动天地】,根据活动图,概括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三个城市气候的共同特征。,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分析北方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石家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齐齐哈尔各月平均气温、降水量与石家庄比,较低,延安各月平均气温、

3、降水量与石家庄比,较低,齐齐哈尔,延安,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耕地类型:,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旱地,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冲积扇华北平原的重要农耕区,读图,联系已学知识,讨论下列问题: 1.以济南为例,说出华北平原春季(35月) 的气温变化和降水特点。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和玉米、 棉花出苗,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 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议一议:政府部门以及华北平原的人们应 该如何应对春旱?,答案:1.气温回升快,降水量较少。2.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3.国家为缓解华北平原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采取了南水北调等跨 流域调水工程。华北平原的人们可

4、以发展节水农业应对春旱问题。,【知识探究】,自然特征,农业,位置、范围:,地形:,气候:,耕地类型:,主要作物:,面临问题及解决措施:,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以平原、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旱地为主,小麦、玉米、谷子;甜菜、棉花、大豆,问题:春旱 措施: 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知识梳理】,选择题 1.下列区域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C,2下列几组地形区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太行山、山东丘陵 B武夷山、南岭、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 D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东南丘陵,A,综合题,_平原,_高原, _平原,_高原。 (2) 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为缓解 地区淡水不足,国家采取了_(引水工程)。 (3)面对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的现状,_ 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