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琵琶行,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文学家、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的早期政治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寄予了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 。,白居易书楞严经,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有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五年后,宪宗去世,穆
2、宗即位,才被调回长安。,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在正文前面,作者有一段小序。交代 、 、 和 。说明写作的原因,并为全诗定下了 的 感情基调。,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概况,凄切,文章结构及段意,第一段: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第三段:歌女倾诉身世苦,第四段 :同病相怜伤迁谪,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整体感知,琵琶女,同
3、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思考:诗人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和身世后,发出怎样的感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盛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为什么说“同是天涯沦落人” ?,同是天涯沦落人(主旨句),琵琶女(明),京倡,商妇,白居易(暗),京官,谪官,琵琶声,总结诗歌主题: 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叙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
4、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怨,恨,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共鸣,赏析诗中三次音乐描写的诗句,三次演奏,第一次(暗写略写):诗人送客闻琵琶,“醉不成欢惨将别”(烘托),“主人忘归客不发”(侧面烘托琴技),第二次(明写详写):彼此相见,琵琶女奏霓裳六幺,琵琶女自叙身世,诗人述“迁谪意”,“同是天涯沦落人”,(点明主旨),第三次(明写略写):“感我此言”“却坐促弦”(正写),“江州司马青衫湿”(侧面烘托),第一次:江头送客闻琵琶,诗 句:
5、,(侧面烘托音乐之美,琴技之棒。),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醉不成欢惨将别。,景中含情,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时出现美妙的音乐。,(用感情铺垫),(用环境铺垫),(暗写),形 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出场,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答:急切、欣喜。,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答: 矛盾 含羞 复杂的心情,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
6、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第二次 : 江上聆听琵琶曲,春风得意少年时,命运抗争诉悲愤,年长色衰守空船,梦啼妆泪红阑干,四弦一声如裂帛,凝绝不通声暂歇,音乐旋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你能找出当中对音乐的描绘方法吗?,
7、一:大量运用比喻。(划线处)将抽象的音 乐变为可感的形象。,二:叠词传神。(椭圆处),三:叙议结合,曲中含情。(方框处),四:正面、侧面结合。(此处与末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景物的侧面烘托),通过写听众的沉醉和环境的寂静来衬托乐曲感人的艺术魅力,突出琵琶女琴技的高超。,第三次 重闻琵琶青衫湿,(明写略写),诗句,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写作技巧总结,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具体可感。 2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相结合。 3巧用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 4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情色彩浓厚。 5结构严谨,一明一暗,两
8、条线索运行。,问题探究,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有五处风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凄凉愁惨,“别时茫茫江浸月”,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寂静 ,烘托了音乐效果,“绕船明月江水寒”,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
9、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 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 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 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 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诗人为何“泪湿青衫”?,主题,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
10、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的凄凉心境。,巧妙修辞:,王 小 玉 便启朱 唇 , 发 皓 齿 , 唱 了 几 句 书 儿 。 声 音 初 不 甚大 , 只 觉 入 耳 有 说 不 出 来 的 妙 境 : 五 脏 六 腑 里 , 象 熨 斗 熨 过 ,无 一 处 不 伏 贴 。 三 万 六 千 个 毛 孔 , 象 吃 了 人 参 果 , 无 一 个 毛孔 不 畅 快 。 明湖居听书,用感觉设喻,描写出听王小玉初唱时
11、感受到的妙境处处伏帖,处处畅快。,那 王 小 玉 唱 到 极 高 的 三 四 叠 后 , 陡 然 一 落 , 又 极 力 骋 其 千 回 百 折 的 精 神 , 如 一 条 飞 蛇 在 黄 山 三 十 六 峰 半 中 腰 里 盘 旋穿 插 , 顷 刻 之 间 , 周 匝 数 遍 。 明湖居听书,用视觉设喻,表现出王小玉婉转的唱腔婉转悠扬、穿插回旋急促多变,这 一 出 之 后 , 忽 又 扬 起, 象 放 那 东 洋 烟 火 , 一 个 弹 子 上 天 , 随化 作 千 百 道 五 色 火 光 , 纵 横 散 乱 。 这 一 声 飞 起, 即 有 无 限 声音 俱 来 并 发 。 明湖居听书 ,
12、用视觉设喻绘形点色王小玉重又扬起的声音多姿多彩,变化无穷,古人描写音乐美的词语和句子: 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列子汤问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唐杜甫 赠花卿,诗人多次写到自己被琵琶女的弹奏深深感染,请找出并体会作者到底从琵琶女的弹奏中感悟到了什么。,一闻琵琶:“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加重离情; 二闻琵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加重悲情; 三闻琵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坐中泣下谁最多?江洲司马青衫湿” 加重谪情。,诗人为何“泪湿青衫”?,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
13、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更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又是对当时社会抛弃人才的控诉。,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音 乐 描 写,请你赏析,(王小玉)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 说不出的妙境:五脏六腑像熨斗熨过,无 一处不伏帖;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 参果,无一个不畅快。 唱了数十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 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刘鹗老残游记,甜润舒畅,尖细高亢,第一曲,音乐特点,意象,表现手法,悲凉、伤感,排遣孤寂,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忘归、不发),萧瑟、凄凉的景物,以人衬声,
14、以景托声,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作用: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 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方法:,(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悲凉、伤感,第二曲,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开始:,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语,错杂弹、落玉盘,间关滑,幽咽难,冷涩凝绝,不通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迸,铁骑-突出-鸣,收拨、划,一声、裂帛,悄无言,秋月白,过渡:,发展:,高潮:,尾声:,霓裳六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过程,场景,特点,方法,结束:,浊杂粗重,轻细凄切,清脆
15、圆润,婉转,声弦暂歇,雄浑激昂,清脆尖利,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以人衬声,以景托声,直写,间写,雄浑、激昂、大气,、不畅,实 写,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水浆迸 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旋律,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此文中,白居易对音乐的描绘可谓绝唱,除大量的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你能找出其他的描绘方法?,一:大量运用比喻。(划线处)将抽象的音 乐变为可感的形象。,二:叠词传神。(椭圆处),三:叙议结合,曲中含情。(方框处),琵琶女演奏,四:正面、侧面结合。(此处与末句),余音绕梁,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乐声 已停,然而余音饶梁,经久不息,人们还久 久沉醉在音乐创造的氛围中。“悄无言”的 寂静,实则是充满了感情的时刻,听众的忘 情和如痴如醉的神情,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 技艺的高超绝妙。,第三曲,
17、凄凉、悲伤,却坐、促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皆掩泣,无尽的感伤,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点评:,(虚 写),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 陕西渭南人。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 能,并力求通俗,与元稹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主张“文章合为
18、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 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所作新乐府、秦中吟 共 六十首, “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 甫的 “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 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 高成就。现存诗近三千首。 琵琶行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后的第二年秋天 写的。元和三年(808),白居易任“谏官”(即左 拾遗);五年,调京兆府户曹参军;九年,接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刺死,白居易首先上疏,急请捕贼。朝廷深恶其僭越言事,诬其浮华无行,甚伤名教,贬为江州司马。,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19、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贬官。,明年:第二年。今指今年下一年。,委身:托身。嫁的意思。,命酒:叫(手下人)摆酒。命,叫;酒,名词作动词。,因:于是;为:作,写。,命:命名,题名。,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述琵琶女身世; 3、点明写作动机; 4、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作用:,作者简介,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20、。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为江州司马。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初中学过他的作品卖炭翁。,解题,1
2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结构上,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成衬。 诗中运用比喻写乐曲的抑扬顿挫,出神入化,对音乐的描写可谓绝唱。,第一曲,音乐特点,意象,表现手法,悲凉、伤感,排遣孤寂,打动“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22、 (忘归、不发),萧瑟、凄凉的景物,以人衬声,以景托声,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是怎么写的?,作用:1、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2、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邀见”做铺垫, 写出了主客由“悲”而“喜”的心情;,方法:,(以人衬声、以景托声) 间接描写、虚写,悲凉、伤感,琵琶女出场,琵琶女是怎样出场的,诗 人,寻,问,移,邀,添,回,重开宴,千呼,万唤,琵琶女,停,欲语,迟,抱琵琶,半遮面,场景描写,人物形象,欣喜难耐 急欲相见,难言之痛 矛盾含羞,评:未见其人,先现其神,形神兼备。,邀 见,第二曲,序曲(初弹):,转、拨、掩抑、思、诉,开始:,大弦嘈嘈急雨,小弦切切私语,错杂弹、落玉盘,间关
23、滑,幽咽难,冷涩凝绝,不通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迸,铁骑-突出-鸣,收拨、划,一声、裂帛,悄无言,秋月白,过渡:,发展:,高潮:,尾声:,霓裳六幺,(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过程,场景,特点,方法,结束:,浊杂粗重,轻细凄切,清脆圆润,婉转,声弦暂歇,雄浑激昂,清脆尖利,戛然而止、余音绕梁,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以人衬声,以景托声,直写,间写,雄浑、激昂、大气,、不畅,实 写,点评:泼墨如水、气势恢弘、不同凡响。,鲜明的对比,诗歌的第三部分:自诉身世苦是为了塑造一个封建社会被玩弄、被侮辱的妇女的典型形象,控诉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这一
24、部分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少年得意,老年失意,门庭若市,年轻貌美,昔日欢笑,独守空船,今日辛酸,年长色衰,人物形象,琵琶女,诗人,艺压京城,艳盖群芳,年老色衰,委身商人,位至谏官,名动京师,谪居卧病,飘零天涯,共同点,盛,衰,音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飘泊江湖的曾经名噪京都、红极一时的长安歌妓。青春欢笑、老大沦落、年老色衰。“重色重利”的社会使色艺双绝的琵琶女“独守空船”,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损害的歌伎们的悲惨命运。她有一种“曾经沧海”,却仍不失其率真及女性矜持端庄风格的成熟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如何理解琵琶女形象?,诗人着力刻画琵琶女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
25、抒写自己的天涯沦落之恨。 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极力铺写这一形象?,琵琶女在音乐声中融入了对自己的凄凉遭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愤懑之情,对世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的强烈控诉。,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正因为这两句诗揭示出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第三曲,凄凉、悲伤,却坐、促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皆掩泣,无尽的感伤,以音写声、以人衬声、惜墨如金、无尽感伤,点评:,(虚 写),主题,琵琶行是一首歌行体的长篇叙事诗,颇富抒情色彩,它是白居易感伤诗的代表作。鉴赏诗歌要
26、准确而深入把握艺术形象。长篇叙事诗多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现主题。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琵琶行,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乐府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
27、通俗,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晚年寄情山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与元稹并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知人论世,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何作用?,明确: 诗前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在这首长诗(叙事诗)中,主要的人物形象有几个? 诗人是用哪二个诗句将这 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两,同
28、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为什么诗人会同一个从未谋面的下等的歌妓产生共鸣呢?请划出文中相关的句子并进行概括。,江中听诉身世苦,昔日,现在,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艳盖群芳,艺压京城,门庭若市,纵情欢乐,对比、反衬,如今,昔日,才高位显居京城,谪居浔阳处境艰,同是天涯沦落人(两条线索一明一暗),琵琶女(明),京娼,商妇,白居易(暗),京官,谪官,琵琶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主旨句),怨,恨,全诗琵琶女共弹奏了三次琵琶,你认为哪次弹奏是最动情的?,(提示:抓能体现诗人情感的重点诗句、重点词语或重点字),问题二,第一次: 举酒欲饮无
29、管弦 (后文“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醉不成欢惨将别 (暗示沦落) 主人忘归客不发 (侧面烘托琴技之高超),情之初动,第二次:,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初为霓裳后六幺。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情之酝酿,第三次:,感我此言良久立 凄凄不似向前声 满座重闻皆掩泣 江州司马青衫湿,情之迸发,品读:琵琶女的演奏(三次),请你找出琵琶女的 第一次演奏,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环境描写: 渲染悲凉气氛,奠定全诗基调。,(互 文),
30、江头送客闻琵琶,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惨”! (离愁、沦落),侧面烘托:音乐的美,琵琶女:寂寞 诗人、客人:离愁(惨将别),思考,朗读第二段诗文,思考作者用了那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何好处?,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比喻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叠词使音节悦耳动听富有节奏感,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1、琵琶女出场,急切 欣喜,矛盾 含羞,第二次演奏: 朗读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音乐是抽象的,它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无形的音乐形象化
31、了。在第二次的音乐描写中,共有九处比喻,你能找完整吗?,问题三:,比喻句,音乐,幽细 戛然而止 激越雄壮 繁密(粗重) 清脆圆润 低沉停顿 宛转流利 激越雄壮 低沉入微,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第三次演奏:,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满座皆泣,侧面烘托音乐的感人,重闻琵琶青衫湿,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 侮辱的歌女形象。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 冷暖、
32、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对世 人的重色轻才和丈夫的重利寡情提出了强烈控诉。,诗人为何“泪湿青衫”?,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更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又是对当时社会抛弃人才的控诉。,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诗歌往往少不了景物的描写,本诗歌前后有五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凄凉愁惨的氛围 ,烘托人物悲凄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侧面
33、烘托了音乐效果,“绕船明月江水寒”,烘托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杜鹃啼血猿哀鸣”,烘托诗人被贬后孤寂悲凉的心情,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一句话总结全诗:,琵琶行,白居易,琵琶女自诉身世苦,白居易自叹谪居苦,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年轻时,年老时,起对比反衬作用,被贬江洲 病卧浔阳,本是京城女,去年辞帝京,名满京都的艺人,才华横溢的诗人,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忧愁暗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女,京倡,商妇,白居易,京官,谪官,琵琶声,同是天涯沦落人
34、 相逢何必曾相识,怨,恨,琵琶女的演奏(三次),一闻琵琶邀相见,再闻琵琶诉沦落,三闻琵琶青衫湿,形 象,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出场,1、“寻”、“问”这一系列的动词,从 中可以看出作者心情如何?,答:急切、欣喜。,2、琵琶女为何“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 琵琶半遮面“?,答: 矛盾、含羞。,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两人同由京城流落江州,都有天涯沦落之感; 2、两人都曾有过欢乐富足的生活,如今生活境遇一落千丈; 3、两人同居穷乡僻壤,举目无亲,知音难觅,倍感凄凉寂寞;
35、4、两人前程未卜,对未来都怀着深深的忧虑。,第三段:江中诉说苦身世,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过渡句由弹奏琵琶转入自述身世。 自言本是京城女秋月春风等闲度。 早年生活:奢华惬意 弟走从军阿姨死梦啼妆泪红阑干。 年长色衰:寂寞冷落 前后两种处境的转变原因是什么? 弟走从军、阿姨身亡、年长色衰,诗的前半部分写乐事,是否与琵琶女的苦身世矛盾?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不矛盾 起对比反衬作用 年轻美貌年长色衰 门庭若市孤守空船 夕日欢笑今日辛酸 夜梦往事孤寂伤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水浆迸 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音乐旋律,乐曲旋律及情感的变化,倾诉悲情,
36、急切愉悦,幽愁暗恨,激愤难言,郁结胸中,琵琶行,白居易,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 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诗前小序,共一百三十八字。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本诗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的长篇叙事诗。,自读诗前小序,疏通文意。思考:诗前小序有些什么内容?对全诗有
37、何作用?,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降职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城流行的乐调。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师学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
38、完后,忧伤不语,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各地辗转迁徙。我离京调任地方官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被这个人的话感动,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写七言诗,作歌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小序的作用 (1)、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 (2)、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了本诗的写作动机。 (3)、定下了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荻花秋声瑟瑟。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上
39、船,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醉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问题: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1、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2、为全诗定下了伤感、凄凉的基调。,3、表现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4、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寻声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呼万唤她
40、才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就非常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意。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拨弦阻抑,声透悲情;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意;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绿腰。大弦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
41、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泉流冰下幽咽阻涩。 好像冰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好像银瓶突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冲撞而出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理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神情。,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
42、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她说原是京城的歌女;老家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十三岁就已学成琵琶技艺;名属教坊乐团第一队。每曲弹罢都令琵琶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歌伎们嫉妒。京城贵族子弟争着送锦帛;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钿头云篦打节拍常常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年复一年都在欢笑;美好的时光轻易消磨。兄弟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我容貌衰老。门前车马减少;上了年纪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
43、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商人重利轻视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船的秋水凄寒。深夜忽然梦到少年时的事情;梦中哭醒胭脂红粉和泪纵横满面。 我听琵琶的曲调早已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加叹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曾经是否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7月酿酒窖池不锈钢罐体防擦伤方案
- 社区物业管理的改进方案计划
- 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探讨计划
- 创新管理模式的年度探索计划
- 精准生产的工作计划实施路径
- 保持工作动力的个人方案计划
- 提高仓库服务意识的工作思路计划
- 幼儿园美术创作教学计划
- 探索新兴科技的应用领域计划
- 团队文化与工作计划的整合
- 体育康养与心理健康促进的结合研究论文
- 天津市河东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结课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5技术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保安证学习资源题及答案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如何通过合理膳食安排促进婴幼儿成长发育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
- 浙江省绍兴市2025届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题说题 课件
- 网线采购合同
- 2024年初级中式烹调师技能鉴定理论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