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原子发射光谱-1.ppt_第1页
03-原子发射光谱-1.ppt_第2页
03-原子发射光谱-1.ppt_第3页
03-原子发射光谱-1.ppt_第4页
03-原子发射光谱-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1,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基态;激发态;激发电位;电离;电离电位 原子线;离子线;分析线;共振线;灵敏线;,9,2、原子发射谱线的频率与能级差之间的关系 h = E2-E1=hc / 所以 (1) 不同的元素由于结构不同,发射谱线的频率和波长不同谱线波长是定性分析的基础。 (2) 对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原子被激发后,外层电子有不同的跃迁方式,因此原子具有很多的激发态能级。所以同一元素的原子,会发射一系列不同波长的谱线。 (3) 原子的各个能级是不连续的,因此原子光谱不是连续光谱,

2、而是线状光谱。,E2,E1,h,10,二、谱线的强度及影响因素 谱线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从光源辐射出的某波长光能的多少,它是原子发射光谱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怎样定量?,其中,Aji :跃迁概率;vij:原子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所发射谱线的频率;N0: 基态原子数目;gi、g0:分别为激发态和基态的统计权重,即能级的简并度;Ej:激发能量;T:热力学温度。 谱线强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越大,谱线强度越小。,2. 跃迁几率越大,谱线强度越大。,3.谱线强度与统计权重成正比,4. 应选择合适的温度:温度升高,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增多,跃迁几率增大,谱线强度增强。但温度也不能太高,可

3、能会使原子电离,随着电离程度的增大,离子线的强度增大,原子线的强度反而减小。,5. 基态原子数:其它条件一定,则I与N0成正比,11,温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12,谱线强度与影响因素,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越大,谱线强度越小。 跃迁几率越大,谱线强度越大。 谱线强度与统计权重成正比; 温度升高,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数增多,跃迁几率增大,谱线强度增强。但温度太高,可能会使原子电离,随着电离程度的增大,离子线的强度增大,原子线的强度反而减小。 基态原子数:其它条件一定,则I与N0成正比; 其它因素:综合考虑。,13,三、谱线强度与试样中元素浓度之间的关系,1、谱线强度I与元素浓度c的关系: I = acb

4、赛伯罗马金公式 a为比例常数;b为自吸系数, b1 2、谱线的自吸 使谱线强度减弱的现象,称为谱线的自吸。 3、谱线的自蚀 严重的自吸会使谱线从中央一分为二,称为谱线的自蚀。,14,影响谱线自吸现象的因素 (1)谱线固有强度: 谱线固有的强度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2)弧层厚度: 弧层愈厚,自吸愈严重 (3)被测元素浓度: 被测元素浓度越大,自吸越严重;当被测元素浓度较低时,自吸现象基本不发生,此时b1。,15,四、光谱背景,分子辐射:样品激发时产生氧化物,氮化物; 谱线的扩散:如锌、铝、钛、铅等有谱线扩散; 固体的连续光谱:固体质点的辐射 离子和电子的复合:复合的过程中,会产生连续的带状光

5、谱。 背景扣除:降低背景,调整狭缝宽度,优化条件。,16,第三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一、激发光源 作用:提供能量使试样被测元素蒸发、解离、原子化 和激发. 常用激发光源:电弧、电火花、电感耦合及等离子体光源(ICP) (一)电弧 电弧:一对电极在外加电压下,电极间依靠气态带电粒子维持导电,产生弧光放电的现象,称为电弧。 直流电弧:由直流电源维持导电的电弧 交流电弧:由交流电源维持导电的电弧,17,1、直流电弧,分析间隙,由两个电极组成,试样的激发就发生在两个电极的空隙中。,18,直流电弧的工作原理:,燃弧,高压火化引弧,热电子,阳极,原子电离,电子,正离子,阴极,3800K,试样蒸发、原子

6、化,炽热 阳极斑,19,直流电弧的分析性能:,优点: (1)电极温度高,有利于难挥发元素的蒸发,分析 的绝对灵敏度高; (2)背景比较浅。用石磨电极时,除在350nm以上 产生CN带光谱干扰外,在发生光谱的常用波 段(230350nm)内背景较小。 缺点: (1)由于燃弧点游移不定,放电不稳定,稳定性 差,重 现性不好。 (2)弧层较厚,谱线自吸现象严重,故不适合高含 量元素的测定。 分析对象:常用于定性分析及矿石、矿物等难熔物质中痕 量元素的定量分析。,20,2、低压交流电弧,工作原理: 由于交流电随时间以正弦波形式发生周期性变化,每半周经过一次零点,不能象直流电弧那样依靠两极接触来产生电弧

7、,因此必须采用高频引燃装置,使其在每半周引燃一次,维持电弧不灭。,I、 高频引燃装置 II、低压电弧线路,21,交流电弧的分析性能:,优点: (1)弧温较高(60008000K),激发能力强。 (2)稳定性好,试样蒸发均匀,重现性好。 缺点: (1)电极温度低,因此不如直流电弧的绝对灵敏度高。 分析对象: 常用于金属、合金中低含量元素的定量分析。,22,1、工作原理: 220V交流电压经变压器T升压至1104以上,通过扼流 线圈D向电容器C充电。当电容器C两端的充电电压达到分析 间隙的击穿电压时,通过电感L向分析间隙G放电而产生电 火花。在交流电下半周时,电容器C又重新充电、放电,如 此反复进

8、行。,(二)高压电容火花,23,2、分析性能 (1)激发温度很高。放电电压很高,而放电时间又短,放 电瞬间通过G的电流密度大。 (2)电极温度低。试样蒸发能力差,灵敏度差。 (3)稳定性好,重现性好。 (4)在紫外区的背景较深。 3、分析对象: 用于低熔点难激发元素、合金试样的分析及高含量元素的分析。,24,(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是20世纪60年代提出,70年代获得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激发光源。 等离子体在总体上是一种呈中性的气体,由离子、电子、中心原子和分子所组成,其正负电荷密度几乎相等。,ICP的结构 : 由高频发生器、雾化器和等离子炬管等三部分组成。 高频

9、发生器的作用是产生高频磁场,供给等离子体能量。它的频率一般为3040Hz,最大输出功率24kW。,25,等离子炬管是由一个三层同心石英玻璃管组成。外层管内通入冷却气Ar,以避免等离子炬烧坏石英管。中层石英管出口做成喇叭形状,通入Ar以维持等离子体。内层石英管的内径为12mm,由载气(一般用Ar)将试样气溶胶从内管引入等离子体。,使用单原子惰性气体Ar在于它性质稳定、不与试样形成难离解的化合物,而且它本身的光谱简单。 试液进样使用雾化。,26,工作原理: 当高频电源与围绕在等离子炬管外的负载感应线圈接通时,高频感应电流流过线圈,产生轴向高频磁场。此时向炬管的外管内切线方向通入冷却气Ar,中层管内

10、轴向(或切向)通入辅助气体Ar,并用高频点火装置引燃,使气体触发产生载流子。当载流子多至足以使气体有足够的导电率时,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截面上产生环形涡电流。几百安的强大感应电流瞬间将气体加热至10000K,在管口形成一个火炬状的稳定的等离子炬。等离子炬形成后,从内管通入载气,在等离子炬的轴向形成一通道。由雾化器供给的试样气溶胶经过通道由载气带入等离子炬中,进行蒸发、原子化和激发。,27,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分为焰心区、内焰区和尾焰区三个部分。,焰心区呈白炽不透明,是高频电流形成的涡电流区,温度高达10000K。试液气溶胶通过该区时被预热和蒸发,又称预热区。气溶胶在该区停留时间较长,约2ms。,

11、内焰区在焰心上方,在感应线圈以上约1020mm,呈淡蓝色半透明,温度约60008000K,试液中原子主要在该区被激发、电离,并产生辐射,故又称测光区。试样在内焰处停留约1ms,比在电弧光源和高压火花光源中的停留时间10-2 10-3ms长。这样,在焰心和内焰区使试样得到充分的原子化和激发,对测定有利。,尾焰区在内焰的上方,呈无色透明,温度约6000K,仅激发低能态的试样。,28,分析性能: 1、灵敏度高:蒸发、激发温度高,原子化完全,稳定性好,谱线强度大,适合于难激发元素测定;离子线强度大,有利于灵敏线为离子线的元素的测定。 2、基体效应小:试样组分变化对ICP影响小,进样量也小,ICP放电不随基体变化。 3、自吸效应小:在中央通道原子化、激发,外围没有低温吸收层。 4、稳定性好:样品能全部进入ICP;无电极污染; 5、电子密度高:精密度(相对误差)1%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