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用方剂.ppt_第1页
儿科常用方剂.ppt_第2页
儿科常用方剂.ppt_第3页
儿科常用方剂.ppt_第4页
儿科常用方剂.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阳江市中医医院儿科临床常用方剂介绍,阳江市中医医院儿科 黄广立,一、方剂学概述,备急千金要方载方5000余首 千金翼方载方2900余首 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 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 圣济总录载方近20000首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普济方载方61739首 中医方剂大辞典(南京中医学院)96500余首 黄帝内经载方13首,二、儿科常用方剂,.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2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3人参乌梅汤(温病条辨4人参五味子汤(幼幼集成)5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7大定风珠(温病条辨)8大青龙汤(伤寒论)9小青龙汤(伤寒论)10己椒苈黄丸(金匮要略)11王

2、氏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12五皮饮(中藏经)13五苓散(伤寒论)14实脾饮(济生方)15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16小柴胡汤(伤寒论)17止嗽散(医学心悟)18定喘汤(摄生众妙方)19乌药散(小儿药证直诀)20六君子汤(世医得效方)2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22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23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24补肺阿胶汤(小儿药证直诀)25归脾汤(正体类要)26四神丸(内科摘要)27生脉散(医学启源)28白虎汤(伤寒论)29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30真武汤(伤寒论)31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32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33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34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35麦味地黄丸(寿世保

3、元)36杞菊地黄丸(医级)37连翘败毒散(医方集解)38桂枝汤(伤寒论)39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0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41补中益气汤(脾胃论)42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43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44小蓟饮子(济生方)45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46固真汤(证治准绳)47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48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49麻黄汤(伤寒论)50炙甘草汤(伤寒论)51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52定痫丸(医学心悟)53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54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55茵陈蒿汤(伤寒论)56理中汤(伤寒论)57保元汤(博爱心鉴)58保和丸(丹溪心法)59麦门冬汤(金匮要略)60都气

4、丸(医宗金鉴)61清金化痰汤(东病广要引统旨方)62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63健脾丸(医方集解)64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65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66大承气汤(伤寒论)67消乳丸(证治准绳)68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69涤痰汤(严氏易简归一方)70苏子降气汤(小儿药证直诀)71资生健脾丸(先醒斋医学广笔记)72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3桑菊饮(温病条辨)74桑螵蛸散(本草衍义)75桑白皮汤(景岳全书)76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77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78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79黄连解毒汤(肘后方)80菟丝子散(医宗必读)81银翘散(温病条辨)82麻杏石甘汤(伤寒论)83麻

5、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84清营汤(温病条辨)85半夏泻心汤(伤寒论)86清热泻脾散(医宗金鉴)87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88羚角钩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8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90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91普济消毒饮(景岳全书)92温胆汤(世医得效方)93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9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95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96新加香薷饮(温病条辨)97缩泉丸(校注妇人良方)98增液汤(温病条辨)99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10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儿科常用方剂分类,按作用分 按系统分,四、我院儿科临床常用方剂介绍,二陈汤、麻杏甘石汤、止嗽散、银翘散、桑菊饮、

6、四君子汤、小柴胡汤、藿香正气散、六味地黄丸、四物汤、甘露消毒丹、清胃散、桑杏汤、大承气汤、竹叶石膏汤、参苓白术散、桂枝汤等,和解方,凡是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作用,以治疗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表里同病等病证的方剂,统称和解方。属于“八法”中的“和”法的范畴。,注意事项: 1.凡外感疾病,表邪未解,或邪已入里,阳明热甚者,不宜使用和解剂。 2.本类方剂以祛邪为主,纯虚者不宜使用。 3.治疗七情内伤,肝脾不和,宜配合思想开导方法。,小柴胡汤,伤寒论,组 成,柴胡24g 黄芩9g 人参9g 半夏9g 生姜9g 大枣4枚 炙甘草6g,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主 治,和解少阳。

7、,功 效,1.伤寒少阳证。 2.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正邪分争往来寒热 气机阻滞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循经上炎口苦、咽干、目眩 犯胃失和心烦喜呕、不欲食,胆热,苔薄白,脉弦,伤寒少阳证,病机分析:,小柴胡汤,君药,臣药,方解,柴胡,黄芩,为少阳专药,透泄、清解少阳之邪,疏泄气机之郁滞,苦寒善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佐药,半夏、生姜,使药,炙甘草,和胃降逆止呕,调和诸药,人参、大枣,益气健脾,扶正祛邪,御邪内传,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以和解为主,兼和胃气。,证治要点: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苔白,脉弦。,小柴胡汤,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

8、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淋巴腺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少阳证者。,运用,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加减变化,腹中疼痛,去黄芩 + 芍药;,口渴,去半夏+天花粉;,胁痛 + 青皮、枳壳、木香。,不渴,外有微热,去人参+桂枝。,1.肝火偏胜,肝阴虚,肝阳上亢者不宜使用。 2.柴胡用量大于芩、参、草,否则会引邪入里。,使用注意,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供, 半夏人参甘草从, 更用黄芩加姜枣, 少阳百病此为宗。,清热方,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属于“

9、八法”中的“清法”。 分类:清气分热方、清营凉血方、清热解毒方、清热燥湿方、清虚热方。,注意事项: 1.一般在表证已解,热已入里,且里热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2.要辨清热的性质、所在部位及病变阶段。 3.应分清热证真假,不可用于真寒假热证。 4.热为阳邪,热盛易伤津液,故注意救阴存津。清法皆用寒凉之药,易伤阳败胃,须注意保护脾胃功能。 5.热邪炽盛,服清热药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辛温之姜汁,或采取凉药热服的方法。,外台秘要,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9g 黄芩6g 黄柏6g 栀子9g,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主治,泻火解毒。,功效,三焦火毒热盛证。,热扰心神大热烦躁错语不眠,热伤

10、津液口燥咽干,热易动血吐血、衄血、发斑,易致肿疡痈疡疔毒,湿热下迫大肠下利,湿热扰及膀胱尿赤,热迫胆汁外溢肌肤黄疸,三焦火毒 热盛证,黄连解毒汤,热毒壅盛三焦所致,君药,臣药,佐药,使药,方解,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清心经之热,泻中焦之火,泻上焦之火,清肺热,泻下焦之火,清肾中虚火,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证治要点: 大热烦躁,口燥咽干,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黄连解毒汤,临床常用于治疗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均可用之。,运用,加减变化,便秘者, + 大黄;,吐血、发斑者,+玄参、生地、丹皮;,瘀热发黄者, + 茵陈、

11、大黄;,痈肿疔毒者, + 银花、连翘。,黄连解毒汤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使用注意,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汤四味, 黄芩黄柏栀子备。 躁狂大热呕不眠, 吐衄斑黄均可为。,泻下方,以泻下药为主要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泻下方。属“八法”中的“下法”的范畴。 分类:寒下方、温下方、润下方、逐水方、攻补兼施方,注意事项: 1.凡表邪未解,里实未成者不宜使用泻下剂;若表邪未解,里实已具者,要配合解表剂运用,宜先解表,后治里,或表里双解。 2.泻下剂除润下剂较为和缓外,其余均属峻烈,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后、月经期、病后体虚者以及亡血者,即

12、使有可下之征,也应避免使用峻烈的泻下剂;有下窍出血史之人勿用峻泻,即使是润下剂不宜长期服用。,3.泻下剂易伤胃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 4.服药期间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饮食当以软、温热、清淡为宜,注意保护胃气,以免食复。,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12g 厚朴24g 枳实12g 芒硝6g,大承气汤,功效,峻下热结。,热扰心神 神昏谵语; 热积内结 舌红苔黄而燥,脉沉实,热结肠胃 气机壅滞 热结津伤 口燥咽干,苔燥;,伤寒邪气,内传,胃腑,邪热与燥屎互结成实 大便秘结;,* 证候特征:痞、满、燥、实。,化热,大承气汤,脘腹痞满,胀痛拒按;,阳明腑实证。,主治,痞,满,燥,实

13、,自觉胸脘有闷塞重压感,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大便不通,腹痛拒按,脉实有力。,君药,臣药,方解,大黄,芒硝,苦寒泄热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消除致病之因。方中生用并后下,其气更锐。,咸寒泻热,软坚润燥,助大黄泻热通便,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佐药,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积滞内阻,导致腑气不通), 并助芒硝、大黄加速积滞排泄。,方解,泻下行气并重,共奏峻下热结之功。,证治要点: 痞、满、燥、实,舌、脉。,温病条辨所言:“承气非可轻尝之品,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大承气汤,运用,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

14、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热性疾病过程中出现高热,谵语,神昏,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均可用本方加减治之。,加减变化,兼气虚, 人参;,兼阴津不足者, 玄参、生地、麦冬; (增液承气汤),1.原方厚朴的用量倍于大黄,但后医家也有用大黄重于厚朴的。痞满燥实俱重者。按原方用量比例;若痞满较轻而重在燥实,则选用减轻厚朴的用量。 2.本方作用峻猛,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3.孕妇禁用。,使用注意,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祛湿方,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

15、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 使用注意:本类方剂多属辛香温燥,或甘淡渗利之品,易耗伤阴津。对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等,均应慎用。,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各5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 厚朴 桔梗各10g、 藿香15g、炙甘草12g,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散,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功效,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湿浊内阻 脾胃失和 升降失常 气机不畅,外感风寒 卫阳被郁,发热恶寒 头痛,胸膈满闷 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 肠鸣泄泻,湿浊内盛,舌苔白腻,病机分析:,外感风寒 内伤湿滞,君药,臣药,方解,藿香,辛散风寒,化湿止呕,辟秽和中,

16、升清降浊,紫苏白芷,助藿香外散风寒, 兼可芳香化湿。,佐药,半夏,厚朴,使药,炙甘草,方解,调和诸药,陈皮,大腹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行气化湿,宽胸除满。,茯苓、白术,健脾运湿、和中止泻,桔梗,宣肺利膈,以利解表化湿,证治要点: 恶寒发热,上吐下泻, 舌苔白腻。,藿香正气散,适用于急性胃肠炎、感冒、流行性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运用,加减变化,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香薷;,兼气滞脘腹胀痛者,+木香、延胡索;,藿香正气大腹苏, 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 感伤岚瘴并能驱。,补 虚 方,含义 凡以补虚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主治各种虚证的方剂,统称补虚方。

17、,分类 补气方 补血方 补阴方 补阳方,使用注意,1.辨清虚证的实质和具体病位 。,2.注意虚实真假。,3.注意脾胃功能。,4.注意煎服法:文火久煎,空腹服。,5.对于较轻的虚证,可先用食补的方法。,6.补虚方应严格对证施用,切不可滥用。,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故补益五脏,重点在于脾肾,先后天旺盛, 则诸虚百损皆因治本而愈。,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人参(党参) 白术 茯苓各9g 甘草6g,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主治,补气健脾。,功效,脾胃气虚证。,病机分析:,脾胃气虚,失运、失纳饮食减少,大便溏溏 气血生化不足面色苍白,语声低微 肢体失养四肢乏力 舌淡苔白,脉

18、虚弱,君,臣,茯苓:健脾渗湿,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白术:健脾燥湿,助运益气,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佐,方解,使,益气与健脾同用,燥湿与渗湿共施; 补而不滞,利而不伤。,证治要点:补气之基础方 面色苍白,食少气短 , 四肢无力,舌淡苔白, 脉虚弱。,四君子汤,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胃气虚者。,现代运用,加减变化,呕吐者,+ 半夏;,胸膈痞满者,+ 枳壳、陈皮 ;,心悸失眠者,+ 酸枣仁;,兼肾阳虚者,+ 附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却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气滞使。,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熟地12g 当归9

19、g 白芍9g 川芎6g,四物汤,四物汤,主治,补血调血。,功效,营血虚滞证。,营 血 虚 滞,全身 血虚不荣头昏目眩,面色无华,心悸失眠唇淡甲枯,舌淡脉细弦或细涩,妇科,冲任虚损,血海空虚经水匮乏 冲任不固,血行不利,月经不调,脐腹作痛,病机分析:,经少或闭经,胎动下血, 漏下,四物汤,君,臣,白芍:养血益阴,柔肝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当归:补血养肝,活血调经,熟地:滋阴血,补肾填精,佐,方解,补血而不滞血,和血而不伤正,证治要点: 头晕心悸,或妇女月经量少, 唇爪面色无华,舌淡,脉细或细涩。,四物汤,妇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先兆流产、产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滞留;皮肤疾病荨麻疹、外科跌打损伤等属于营血虚滞者。,现代运用,四物汤,使用注意,方中熟地滋腻,当归滑润,故湿盛中满,大便溏泄者忌用。,加减变化,兼气虚者,+ 人参、黄芪;,瘀血为主,+ 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血虚有寒,+ 肉桂、炮姜、吴萸;,血虚有热,+ 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妊娠胎漏,+ 阿胶、艾叶。,四物地芍与归芎, 血家百病此方通, 经带胎产俱可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