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上下五千年.ppt_第1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ppt_第2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ppt_第3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ppt_第4页
中华上下五千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的文明,起始于黄帝和炎帝,相传为中国远古时代,黄帝、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约四五千年前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传说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的黄帝族与炎帝族经过融合,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而兴起于今冀、鲁、豫交界地区的蚩尤九黎族,则由东向西发展。两大部落为争夺适于牧猎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野(读音:zhu l)(即浊陆,今太行山与泰山之间古河、济浊流充斥的广阔原野)展开长期争夺战。蚩尤族勇猛剽悍,擅长角抵,联合巨人夸父部族与三苗部族,先驱逐炎帝,后又乘势北进涿鹿(在今河北境),攻击黄帝族。传说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或说81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困黄

2、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雕、鹖等为图腾的氏族,数战不胜。后得到玄女族帮助,冲破迷雾重围,击败蚩尤,终在中冀之野(即冀州,今河北地区)将其擒杀。取得战争胜利的部落联盟首领黄帝成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历史简介 夏朝(前2070年前1600年),禹建立的华夏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夏禹国,初于中岳嵩山(古称外方山)南麓阳城(河南登封),后迁于方山(古称龙山)东麓颍水居夏,夏邑(河南禹州),后称阳翟。太康迁斟鄩(河南偃师),仲康,相,癸桀王数代均都于斟鄩。夏禹传子代替了以前的禅让制度,由禅让制度变成王位的世袭制度。夏朝共传14代17王(一说13代16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还是部落联盟首领有争议),约

3、471年,后为商朝所灭。 大禹死后,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三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

4、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商朝(约前17世纪前11世纪)。约公元前1600年,汤的军队打败了夏桀的军队,至此夏王朝灭亡,汤建立了商王朝。汤,又名成汤或成唐,甲骨文称他为大乙。商族经过长期的发展,力量逐渐壮大起来,至汤时,迁居于毫(今河南濮阳),进行灭夏的准备。成汤于前1600年左右联合各方国和部落征伐夏桀。出发前,汤发表誓师词,即今天保存在尚书里的汤誓。夏桀面对汤的进攻,毫无准备,不战而逃,在南巢被囚而死,夏灭。商汤在三千诸侯的拥戴下登上天子之位。宣告商王朝的成立。商汤汲取了夏桀的教训,以身作则,勤政爱民,受到各地诸侯的欢迎。商朝的建立,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古代文明

5、的进步获得转机, 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之一。 公元前1600公元前1300年是商族兴起、发展以及商王朝的建立并不断巩固的时期。商国王姓子,据说是帝喾后裔契的子孙。夏帝胤甲以后,夏朝不断衰弱,夏帝桀荒淫无道,中央政权腐败无能。成汤趁机领导商族向外扩张势力,并联合一些同盟部落起兵,在鸣条大战中一举击败夏朝,商朝从此正式建立。商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屡次迁都,经济水平十分低下。但商汤吸取夏朝灭亡的教训,广施仁政,深得民心,商朝政权得到了初步巩固。商朝的农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和桑、麻、瓜果等经济作物,经济发展加快,私有制度进一步完成,商朝走向了奴隶制度占主要地位

6、的时代。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称作“商汤革命”时期。,周朝(前11世纪至前256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朝代,分为“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和洛邑;东周由周平王姬宜臼建立,定都洛邑。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周人的祖先是黄帝曾孙帝喾元妃姜嫄的儿子弃,即后稷。商朝初年,后稷的后代公刘率族人从邰迁到磁。古公亶父时,又迁到岐山南边的周原,自称为周。周武王牧野一战打败商纣,建立了周朝。 在灭商之前,周

7、部落源自华夏(汉)民族,因为遭到戎、狄等游牧部落的侵扰,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亶音dn)率领周人迁移到岐山(今陕西岐山县东北)下的平原定居下来。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说文云“黄帝居姬水,以姬为氏,周人嗣其姓”,语言为上古汉语,文字使用大篆。周朝行分封制,周王为“天下共主”。,秦帝国(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战国时代后期的秦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它结束了自春秋起五百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自秦始皇至秦王子婴,共传三帝,享国十五年。前二二一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

8、家结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汉族统一国家开始了。这是古代历史上特殊的伟大事件。自秦朝起,中国形成了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大国,不管豪强公开割据或外族侵入建立政权,最后总是还原为汉族作主体的统一国家。 皇帝是秦始皇新创的名词,是地主阶级的总首领。以皇帝为首的内外各级统治机构,是用来压迫广大劳动民众的。但在表现上,却被当作各方面利害冲突的调节器,皇帝被当作各阶级、阶层的最高保护人和公正人。能够起这样的作用,就是好的皇帝和统治机构。一个皇帝在历史上应得的评价,只能依据他的表现来加以判断。如果表现得好(当然不可能有完全的好),那就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他的专制主义的广大权力,也就得到当时社会的承认,

9、他所发起或完成的某些有益事业,也就作为积极的因素而被重视。秦始皇正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人物。尽管他是个暴君,但是,他建立地主政权代替领主政权,建立统一的大国代替割据的小国,比起秦以前的封建时代来,显然是进入了新的时代,他和他的统治机构,显然比前一时代的封建国家起着较多的作用。因此,他创建的许多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的需要的。后来延续二千年之久的封建体制,基本上是秦制的逐步演变。秦是一个值得后人景仰的朝代。,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朝代,分为“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两汉。西汉为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建都长安;东汉为汉光

10、武帝刘秀所建立,建都洛阳。其间曾有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汉昭烈帝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三国史中。 汉朝(西元前202年西元9年,西元25年西元220年,西元221年西元263年)汉朝时期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一段历史,分为西汉(前202年9年)、东汉(25年220年)、蜀汉(221年263年)三个个历史时期,通常将西汉和东汉合称为两汉。汉高祖刘邦至汉景帝刘启时期的汉朝,经济实力缓慢上升,成为东方第一大帝国,与西罗马并称两大帝国。而到汉武帝时期,大汉帝国已经成为世界

11、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匈奴帝国战败而向西狼狈逃遁。中亚和西域各大国也都闻而惧之。张骞出西域首次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开通了东西方贸易的通道,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崛起。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远播,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而汉朝人也乐于这样称呼自己,“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三国(公元220年280年,另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说),是中国历史上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有曹魏(魏国)、蜀汉(蜀国)、东吴(吴国)三个政权。三国时代波澜壮阔,充满生机,常引起后人追思。唐宋诗词中有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成为戏剧和民

12、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三国志,颇有参考价值。明代罗贯中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历史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东汉末年,国势衰微,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了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又控制了东汉王朝。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

13、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后来又在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南征荆州,刘琮束手,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士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守北方。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时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刘备部将关羽北伐曹魏,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围曹操大将曹仁于樊城,一度威震华夏,曹操几欲迁都避其锋。后曹操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

14、劝说东吴偷袭关羽,东吴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落入孙权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操之子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魏黄初二年(221)蜀中传言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遂于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季汉”。 刘备为报东吴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刚称帝同年(221年),就率领数万大军东征孙权,次年(222年)被东吴陆逊击败于夷陵,蜀汉元气大伤,之后数十年再也没有恢复国力,成为三国中最为弱小的一国。 孙权于建兴七年(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正式登基为皇帝,国号“吴”,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或“孙吴”。后又迁都建业(今南京

15、),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 曹魏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曹魏的大权。炎兴元年(263年),掌了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刘禅出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黜了曹魏皇帝曹奂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出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晋朝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时期。263年司马昭发兵攻蜀后,魏帝以并州等十郡封其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265年其子司马炎自立为皇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共传四帝五十二年。五胡乱华,晋室南渡,琅邪王司马睿在建业重建东晋,共传十一帝一百零四年,两晋总历时一百五十六年。 西晋为晋武帝司马炎所建立,建都洛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