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03.ppt_第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03.ppt_第2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03.ppt_第3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03.ppt_第4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03.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川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心,2010年,第3章 操作系统基础,操作系统概述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 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3.1 操作系统概述,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 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 3.1.4 操作系统的特征,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1. 什么是操作系统(P58),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并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集合。,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3.1.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2. 操作系统的作用(P58),资源管理,服 务,硬件资源,软

2、件资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5,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1. 人工操作(P59),机器语言编程,计算机,控制台 (开关启动),纸带, 用户独占一台计算机的全部资源; CPU等待人工操作。,特点,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6,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特点, 共享资源 摆脱人工操作方式,2. 批处理(P59),输出,计算机 (主机),监督程序,操作系统的雏形,程序1,程序2,输入 磁带机,一次装入一个作业,单道批处理,程序1,程序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7,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3. 执行系统(P59),实现了主机、通道和/设备的并行操作,提高了CUP与外设并行工作的程度

3、。,输出,计算机 (主机),执行系统,程序1,程序2,通道,输入,通道,特点,程序2,程序1,程序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8,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4. 多道批处理系统(P60),特点, 内存中存放多个作业 微观上则是交替运行 用户无法进行人机交流。,计算机,将多个作业装入内存,程序1,程序2,程序,程序n,输出,输入,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操作系统控制,特点,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9,3.1.2 操作系统的形成,5. 分时系统(P60),特点,可进行人机交互,分时系统是指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终端(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用户,同时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主机中的资源,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自己

4、的终端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好象自己独占机器一样。,采用分时技术,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 标志着操作系统的最后形成。,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0,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1. 批处理操作系统 (P61),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多道性,无交互性,成批处理作业,内存中可同时存放多个作业,成批性,单道批处理,多道批处理,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但无交互能力,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1,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2. 分时操作系统(P61),同时允许多个用户交互式的使用计算机,及时性,一台主机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能进行广泛的人机交流,各用户独立工作,互不干扰,交互性,多路性,独立性

5、,按人们能够接受的时间及时响应,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2,3.1.2 操作系统的分类,实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提供即时响应和高可靠性。实时系统往往具有一定的专用性。实时操作系统可分为两大类:,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生产过程系统和武器控制系统。,对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的系统,3. 实时系统(P61),实时控制系统,实时信息处理系统,以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间及时响应,三种基本的操作系统类型 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3,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4. 网络操作系统 (P61),具有普通操作系统的功能,网络通信、管理、服务功能,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4,3.1.3

6、操作系统的分类,5. 分布式操作系统(P62),一个全局文件系统,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机构,单一的、全局的进程通信机制,全局的保护机制,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5,6. 其它分类(P62),3.1.3 操作系统的分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6,1. 基本特征(4个)(P63),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共享系统资源(互斥共享,同时共享),通过虚拟技术,将一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在多道程序的环境下,每个程序不知何时执行、何时暂停,即它们以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并发,共享,异步,虚拟,3.1.4 操作系统的特征,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7,2. 关系,四大

7、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并发特征,其他三个特征都是以并发为前提。,并发与共享互为条件;,虚拟以并发和共享为前提;,异步性是并发和共享的必然结果。,3.1.4 操作系统的特征,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8,3.1.5 常见操作系统简介,多用户多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19,3.2 操作系统的资源管理,3.2.1 处理机管理 3.2.2 存储器管理 3.2.3 设备管理 3.2.4 文件管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0,3.2.1 处理机管理,1. 目的任务(P65),处理机管理是对CPU的管理。充分发挥CPU的功能,提高CPU利用率。,管理CPU并合理分配资源,保障程序执行结果的准确性,

8、适时调动程序,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1,3.2.1 处理机管理,2. 程序的执行(P65),输入A,计算A,输出A,输入B,计算B,输出B,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单道程序的执行,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2,3.2.1 处理机管理,程序与计算不再一一对应,程序之间可能产生相互制约,失去封闭性和再现性,输入A,输入B,多道程序的执行,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3,3.2.1 处理机管理,3. 进程的引入(P66),进程(Process)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的一次执行过程,它可以与其它程序并发执行。,对处理机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进程的管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4,3.2.1

9、处理机管理,4. 进程的特征(4个)(P67),动态性,并发性,独立性,异步性,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并发是引入进程的目的。,独立运行、调度、获取资源的基本单位。,各进程按各自独立的、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5,3.2.1 处理机管理,5. 进程与程序(P67),同一程序它将属于若干个不同的进程;,进程是动态的,而程序则是静态的。,同一进程可能对应多个程序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6,3.2.1 处理机管理,6. 进程的状态(3种)(P68),运行态,就绪态,等待态,进程已获得了CPU并正在被运行的一种状态,进程获得了除CPU以外的所有必要的资源,因某种原

10、因,不具备运行的条件时而暂停执行,等待,就绪,运行,时间片完,等待I/O操作或其它事件,I/O或其它事件完成,状态的变迁,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7,3.2.2 存储器管理,存储管理是对内存(用户区)的管理。提高内存空间的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方便、安全的存储空间。,目的任务(P69),分配回收内存空间,实现地址的转换,确保程序运行,扩充内存空间,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8,3.2.3 设备管理,目的任务(P71),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设备管理是对外部设备的管理。使整个计算机系统获得最佳效率。同时,为用户使用I/O设备提供方便。,缓冲管理,方便用户使用外设,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29,

11、3.2.4 文件管理,文件管理是对外存器中软件资源的管理。对文件、目录和文件存储空间进行管理,方便用户的使用,提高外存储器空间的利用率。,1. 目的任务(P73),方便用户对文件进行存取,文件的共享与保护,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集合(程序、数据等)。,2. 文件(P74),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0,文件名,文件名格式,盘符 路径,文件主名, 扩展名,C: XY T1 . EXE,T1 . EXE,T1,3.2.4 文件管理,取名注意,DOS允许的特殊字符,$ # % ! ( ) _ ,/ : “ ” |,Windows不允许的字符,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1,3

12、.2.4 文件管理,扩展名,一般用于反映文件的类型。,可执行程序,EXE、COM,可执行的程序文件,源程序文件,C、CPP、BAS,程序设计语言的源程序文件,文本文档,DOC、TXT,Word、 “写字板”创建的文档,流媒体文件,WMV、RM、QT,流式媒体文件,压缩文件,ZIP、RAR,压缩文件,常用的文件扩展名 (P75)表3-2,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2,3.2.4 文件管理,*,* :只能出现一次 ?:能出现多次,例: 磁盘上有如下文件 ABCD.XYZ CBCD.XYZ ABTTS. BAS TEXTS.TXT,1. ?B?D.XYZ,3. *.TXT,4. *.*,2. AB

13、*.*,ABCD.XYZ CBCD.XYZ,ABCD.XYZ ABTTS.BAS,TEXTS.TXT,所有文件,通配任何一个字符串,通配任何一个字符,?,通配符,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3,3.2.4 文件管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4,3.2.4 文件管理,文件的分类,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5,3.2.4 文件管理,文件的属性,Word文档文件,程序文件,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6,3.2.4 文件管理,文件的操作,建立文件,关闭文件,打开文件,删除文件等,建立文件,其它操作,关闭文件,打开文件,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7,3.2.4 文件管理,文件的组织形式,实际存

14、储方式,文件的结构与存取方式,逻辑结构,物理结构,记录式,字符流式,顺序结构,链接结构,索引结构,顺序存取,随机存取,按从前到后的次序依次访问文件。,根据指定的记录号随机地存取文件记录。,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8,3.2.4 文件管理,3. 文件目录(P79),目录由若干目录项组成。,目录,目录结构是指文件目录的组织方式。,目录结构,一级目录结构,所有的文件登记在一张目录表中,二级目录结构,多级树形目录结构,每一个物理卷建立一个主目录文件,再为每一个用户建立一个用户目录文件,对两级目录的进一步扩展,图3-12,图3-13,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39,3.2.4 文件管理,Window

15、s中称为“文件夹”,D:,根目录,一级子目录,二级子目录,文件,图3-13 树形目录结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0,3.2.4 文件管理,用路径名来表示文件所处的位置,路 径,绝对路径:根子目录文件,F2.TXT:,根目录,目录与目录、目录与文件的分隔符,相对路径:当前目录文件,D : U S E 2 U S E 21 F2 . TXT,U S E 21 F2 . TXT,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1,3.2.4 文件管理,4.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 (P81),文件存储设备以块为单位,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就是对空闲块的管理(组织、分配、回收)。,5. 文件的共享与保护(P82),文件的共

16、享,文件的保护,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文件,防止用户使用文件时或在其它情况下有意无意地破坏文件,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2,3.3 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3.3.1 用户接口 3.3.2 命令接口 3.3.3 系统调用接口,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3,3.3.1 用户接口,系统与用户的通信称为用户接口,命令接口,用户接口,使用方式,程序调用接口,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4,3.3.2 命令接口,A: copy D1f1.doc D2f2.doc,1. 字符命令接口(P83),2. 图形用户界面(P84),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5,3.3.3 系统调用接口,1. 系统调用的概念(P87),2. 系统调用的实现(P87),操作系统专门为编程人员设计了一组系统调用命令,每当用户在程序中需要系统提供某种服务时,便可利用相应的系统调用命令。,系统调用是借助于CPU提供的机器指令来实现,不同的机器所提供的系统调用指令一般是不同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第3章),46,1. 选择题,2. 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3. 填空题,Homework,(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